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下-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日,努尔哈赤来了,带着全部家当来了。     根据史料分析,当时后金的全部兵力,如果加上老头、小孩、残疾人,大致在十万左右,
而真正的精锐部队,约有六七万人。     努尔哈赤的军队,人数共计六万人,号称二十万。     按某些军事专家的说法,这是当时世界上昀为强大的骑兵部队,对于这个说法,我认为
比较正确。     理由十分简单:对他们而言,战争是一种乐趣。 
    由于处于半开化状弁,也不在乎什么诗书礼仪,传统道德,工作单位,打小就骑马,骁勇无畏,说打就打绝不含糊,更绝的是,家属也大力支持:     据史料记载,后金骑兵出去拼命前,家里人从不痛哭流涕,悲哀送行,也不报怨政府,老老少少都高兴得不行,跟过节似的,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多抢点东西回来!     坦白地讲,我很能理解这种心情,啥产业结构都没有,又不大会种地,做生意也不在行,不抢怎么办?     所以他们来了,带着抢掠的意图、锋锐的马儀和胜利的把握。     努尔哈赤是很有把握的,此前,他已等待了四年,自孙承宗到任时起。     一个卓越的战略家,从不会轻易冒险,努尔哈赤符合这个条件,他知道孙承宗的可怕,所以从不敢惹这人,但是现在孙承宗走了。 
    当年秦桧把岳飞坑死了,多少还议了和,签了合同,现在魏忠贤把孙承宗整走,却是毫无附加值,还附送了许多礼物,礼单包括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塔山、大小凌河以及关外的所有据点。 
    这一年,努尔哈赤六十七岁,就目前史料看,没有老年痴呆的迹象,他还有梦想,梦想抢掠更多的人口、牲畜、土地,壮大自己的子民     公正地讲,站在他的立场上,这一切都无可厚非。     孙承宗走了,明军撤退了,眼前已是无人之地,很明显,他们已经失去了抵抗的勇气。     进军吧,进军到前所未至的地方,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无人可挡!     一切都很顺利,后金军毫不费力地占领了大大小小的据点,没有付出任何代价,直到正月二十三日那一天。     天启六年(1626)正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抵达了宁远城郊,惊奇地发现,这座城市竟然有士兵驻守,于是他派出了使者。 '1524'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写出了如下的话:     “我带二十万人前来攻城,必破此城!如果你们投降,我给你们官做。 ”     在这封信中,他没有提及守将袁崇焕的姓名,要么是他不知道这个人,要么是他知道,
却觉得此人不值一提。 
    总之在他看来,袁崇焕还是方崇焕都不重要,这座城市很快就会投降,并成为努尔哈赤旅游团路经的又一个观光景点。     三天之后,他会永远记住袁崇焕这个名字。     他原以为要等一天,然而下午,城内的无名小卒袁崇焕就递来了回信:     “这里原本就是你不要的地方,我既然恢复,就应当死守,怎么能够投降呢?”     然后是幽默感:     “你说有二十万人,我知道是假的,只有十三万而已,不过我也不嫌少! ”     胜利之路     努尔哈赤决定,要把眼前这座不听话的城市,以及那个敢调侃他的无名小卒彻底灭掉。 
    他相信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他已确知,这是一座孤城,在它的前方和后方,没有任何援军,也不会有援军,而在城中抵挡的,只是一名不听招呼的将领,和一万多孤立无援的明军。 
    六年前,在萨尔浒,他用四万多人,击溃了明朝昀为精锐的十二万军队,连在朝鲜打得日本人屁滚尿流的名将刘綎,也死在了他的手上。     现在,他率六万精锐军队,一路所向披靡,来到了这座小城,面对着仅一万多人的守军,和一个叫袁崇焕的无名小卒。     胜负毫无悬念。     对于这一点,无论是努尔哈赤以及他手下的四大贝勒,还是明朝的高第、甚至孙承宗,都持相同观点。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毛泽东     袁崇焕是相信光明的,因为在他的手中,有四种制胜的武器。     第一种武器叫死守,简单说来就是死不出城,任你怎么打,就不出去,死也死在城里。     虽然这个战略比较异,但很有效,你有六万人,我只有一万人,凭什么出去让你打?有种你打进来,我就认输。 
    他的第二种武器,叫红夷大炮。 '1525'    大炮,是明朝的看家本领,当年打日本的时候,就全靠这玩意,把上万鬼子送上天,杀
人还兼带毁尸功能,实在是驱赶害虫的不二利器。     但这招在努尔哈赤身上,就不大中用了,因为日军的主力是步兵,而后金都是骑兵,速
度极快,以明代大炮的射速和质量,没打几炮马儀就招呼过来了。     袁崇焕清楚这一点,但他依然用上了大炮——进口大炮。     红夷大炮,也叫红衣大炮,纯进口产品,国外生产,国外组装。     我并非瞧不起国货,但就大炮而言,还是外国的好。其实明代的大炮也还凑合,在小型
手炮上面(小佛郎机),还有一定技术优势,但像大将军炮这种大型火炮,就出问题了。     这是一个无法攻克的技术问题——炸膛。     大家要知道,当时的火炮,想把炮弹打出去,就要装火药,炮弹越重,火药越多,如果
火药装少了,没准炮弹刚出炮膛就掉地上了,昀大杀伤力也就是砸人脚,可要是装多了,由于炮管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空间,就会内部爆炸,即炸膛。     用哲学观点讲,这是一个把炸药填入炮膛,却只允许其冲击力向一个方向(前方)前进的二律背反悖论。     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决,我不知道,袁崇焕应该也不知道,但外国人知道,他们造出了不炸膛的大炮,并几经辗转,落在了葡萄牙人的手里。     至于这炮到底是哪产的,史料有不同说法。有的说是荷兰,有的说是英国,罗尔斯罗伊斯还是飞利浦,都无所谓,好用就行。 
    据说这批火炮共有三十门,经葡萄牙倒爷的手,卖给了明朝。拿回来试演,当场就炸膛了一门(绝不能迷信外国货),剩下的倒还能用,经袁崇焕请求,十门炮调到宁远,剩下的留在京城装样子。 
    这十门大炮里,有一门终将和努尔哈赤结下不解之缘。     为保证大炮好用,袁崇焕还专门找来了一个叫孙元化的人。按照惯例,买进口货,都要配发中文说明书,何况是大炮。葡萄牙人很够意思,虽说是二道贩子,没有说明书,但可以搞培训,就专门找了几个中国人,集中教学,而孙元化就是葡萄牙教导班的优秀学员。 '1526' 
    袁崇焕的第三种武器,叫做坚壁清野。     为了保证不让敌人抢走一粒粮,喝到一滴水,袁崇焕命令,烧毁城外的一切房屋、草料,将所有居民转入城内。此外,他还干了一件此前所有努尔哈赤的对手都没有干过的事——清除内奸。     努尔哈赤是个比较喜欢耍阴招的人,对派奸细里应外合很有兴趣,此前的抚顺、铁岭、辽阳、沈阳、广宁都是这么拿下的。     努尔哈赤不了解袁崇焕,袁崇焕却很了解努尔哈赤,他早摸透了这招,便组织了除奸队,挨家挨户查找外来人口,遇到奸细立马干掉,并且派民兵在城内站岗,预防奸细破坏。     死守、大炮、坚壁清野,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努尔哈赤手下的六万精兵,已经把宁远团团围住,突围是没有希望的,死守是没有援兵的,即使击溃敌人,他们还会再来,又能
支撑多久呢?     所以昀终将他带上胜利之路的,是昀后一种武器。     这件武器,从一道命令开始。     布置外防务后,袁崇焕叫来下属,让他立即到山海关,找到高第,向他请求一件事。     这位部下清楚,这是去讨援兵,但他也很迷茫,高先生跑得比兔子都快,才把兵撤回去,
怎么可能派兵呢?     “此行必定无果,援兵是不会来的。 ”     袁崇焕镇定地回答:     “我要你去,不是讨援兵的。 ”     “请你转告高大人,我不要他的援兵,只希望他做一件事。 ”     “如发现任何自宁远逃回的士兵或将领,格杀勿论! ”     这件武器的名字,叫做决心。     我没有朝廷的支持,我没有老师的指导,我没有上级的援兵,我没有胜利的把握,我没
有幸存的希望。     但是,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我不会后退,我会坚守在这里,战斗到昀后一个人,即使同归于尽,也绝不后退。     这就是我的决心。 
    正月二十四日的那一天,战争即将开始之前,袁崇焕召集了他的所有部下,在一片惊愕声中,向他们跪拜。     他坦白地告诉所有人,不会有援兵,不会有帮手,宁远已经被彻底抛弃。     但是我不想放弃,我将坚守在这里,直到昀后一刻。     然后他咬破中指写下血书,郑重地立下了这个誓言。     我不知道士兵们的反应,但我知道,在那场战斗中,在所有坚守城池的人身上,只有勇气、坚定和无畏,没有懦弱。 '1527'    天启六年正月二十四日晨,努尔哈赤带着轻蔑的神情,发动了进攻的命令,声势浩大的精锐后金军随即涌向孤独的宁远城。     必须说明,后金军攻城,不是光膀子去的,他们也很清楚,骑着马是冲不上城墙的,事实上,他们有一套相当完整的战术系统,大致有三拨人。 
    每逢攻击时,后金军的前锋,都由一种特别的兵种担任——楯兵。所有的楯兵都推着楯车。所谓楯车,是一种木车,在厚木板的前面裹上几层厚牛皮,泼上水,由于木板和牛皮都相当皮实,明军的火器和弓箭无法射破,这是第一拨人。 
    第二拨是弓箭手,躲在楯车后面,以斜四十五度角向天上射箭(射程很远),甭管射不射得中,射完就走人。     昀后一拨就是骑兵,等前面都忙活完了,距离也就近了,冲出去砍人效果相当好。     无数明军就是这样被击败的,火器不管用,骑兵砍不过人家,只好就此覆灭。     这次的流程大致相同,无数的楯兵推着木车,向着城下挺进,他们相信,城中的明军和以往没有区别,火器和弓箭将在牛皮面前屈服。     然而牛皮破了。     架着云梯的后金军躲在木板和牛皮的后面,等待靠近城墙的时刻,但他们等到的,只是晴天的霹雳声,以及从天而降的不明物体。     值得庆祝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是俯瞰到了宁远城的全貌——在半空中。     宁远城头的红夷大炮,以可怕的巨响,喷射着灿烂的火焰,把无数的后金军,他们破碎
的楯车,以及无数张牛皮,都送上了天空——然后是地府。 
    关于红夷大炮的效果,史书中的形容相当贴切且耸人听闻:“至处遍地开花,尽皆糜烂”。    当第一声炮响的时候,袁崇焕不在城头,他正在接见外国朋友——朝鲜翻译韩瑗。     巨响吓坏了朝鲜同志,他惊恐地看着袁崇焕,却只见到一张笑脸,以及轻松的三个字:     “贼至矣! ”     几个月前,当袁崇焕决心抵抗之时,就已安排了防守体系,总兵满桂守东城,参将祖大
寿守南城,副将朱辅守西城,副总兵朱梅守北城,袁崇焕坐镇中楼,居高指挥。     四人之中,以满桂和祖大寿的能力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