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总,毛岸英几次想提醒他休息一下,但又怕打断他的思路,影响司令员的工作,只好埋头看自己的外文资料。
  毛岸英与彭德怀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但对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前辈一直心怀敬意。在苏联学习时,他就听说过彭德怀的传奇故事,还知道父亲曾写诗赞扬过这位骁勇善战的猛将,诗中“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的名句在军内外广为传颂。苏军的将领们对彭德怀也佩服得五体投地,把他列入世界著名军事家行列。
  彭德怀一会儿翻阅地图,一会儿翻阅师团干部花名册。警卫员悄悄走过来为他斟水,他端起杯子,眉头拧成一个疙瘩:“岸英,麦克阿瑟自称是登陆将军,是不是有点吹牛?”
  毛岸英放下手里的书:“麦克阿瑟是美军五星上将,一八八〇年一月生于军人世家。他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有五十二年的军事生涯,被西方军界称为‘两栖登陆作战之父’。二战时他曾运用‘跳蛙战术’成功地指挥过数十次两栖登陆作战。”毛岸英身边带着一套资料,随时等候彭德怀提出各种问题。
  “他凭的是空军、海军,还是陆军?”
  “当然是陆军啰!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国的空军、海军威慑力量很强,可麦克阿瑟愣是瞧不起他们。麦克阿瑟依仗资格老、战功大、地位高而变得极为主观、傲慢,目空一切。”
  “再加上这次仁川登陆成功,麦克阿瑟就更牛了,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彭德怀思忖着说,“也好,咱们就利用他的骄傲情绪狠狠教训他一下子,把他打得谦虚一点儿,不让他过好今年的圣诞节。”
  听到他们的对话,张养吾也放下手头的工作走了过来。连日来,他跟随彭德怀从西安到北京,又从北京到沈阳,眼看彭德怀把全身心都扑在了这场战争上,非常感动,于是满怀信心地说:“彭总,古人云:骄兵必败。我看你会成为打败美国军队的第一人。”
  彭德怀摆手笑着说:“哪里哪里,我是受党和人民之命,要把这一仗打好!毛主席说‘骄傲使人落后’,尽管如此,我们对这位傲气十足的‘登陆将军’还是不能等闲视之,在战术上要重视他,把他当真老虎打,只要老子和他过上一招,就知道他究竟是大熊包还是亡命徒了。”
  列车在沈安铁路上急速行驶,滚滚向前的车轮和钢轨摩擦,发出咯咯噔噔的响声,好像在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专列在第二天早晨开进中朝边境重镇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彭德怀刚刚走进镇江山下一栋日式小楼,山上就拉响了防空警报。最近敌机正如麦克阿瑟所说的“鸭绿江不是不可逾越的界限”那样经常飞过江来轰炸我国的东北地区,仅八月二十九日这一天,美军四架飞机就炸死安东居民四人,炸伤七人。
  钻进防空洞,彭德怀见里面电不断灯不灭,如同白昼一般,不解地问:“防空警报都拉响了,这里的电灯怎么还亮着?”
  “这是自发电,敌机就是把咱的发电站给炸了也不怕,这里照样灯火通明,咱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人员自豪地说。
  

第二章 参加志愿军(14)
“哦,原来是这样。”彭德怀点点头说,“我看警报经常响响也未必是坏事,也算是有点战争气氛,好让我们的部队早一些进入战争状态。咱们就在这里开个短会,我快被时间给挤垮了!咱们的千军万马已经开动,过江以后的事要一一部署。”
  听完十三兵团各位首长简短的汇报后,彭德怀吩咐:“马上给我安排一个朝语翻译,我要尽快接见人民军派来的高级军事代表,关于作战计划还要征求金日成首相的意见。然后,我再把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传达给大家。”
  接着,彭德怀听取了四十军军长温玉成关于参战部队准备情况的汇报,并视察了部队。他还是多年征战时养成的老习惯,枪炮未响先看战场,不顾连日奔波的疲劳,来到鸭绿江北岸勘察渡江地点。汽车开到鸭绿江大桥边停下,看到大铁桥像从两国土地上伸出的一双手臂在江中相拥,老将军一腔铁血豪情顿时化作无限感慨——这是真正的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啊!
  毛岸英站在彭总身侧介绍说:“对面的城市是朝鲜平安北道的首府新义州,美军飞机经常过来轰炸,你看这哪还有一点城市的样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加上李承晚的伪军,总兵力已达四十余万,拥有各种飞机一千余架,军舰三百余艘,其先头部队约十三万人已越过‘三八线’,兵分多路向北推进,他们狂妄叫嚣要在感恩节前占领整个朝鲜。”
  “敌人不是宋襄公,绝不会愚蠢到等我们摆好阵势才来。他们是现代装备的机械化部队,有空军掩护和海军支援,进攻速度极快,我们必须注意这一点。”彭德怀说完又陷入沉思。
  “如果我们不马上出兵,他们很快就能打到这里。”
  “我要有诸葛亮那两下子就好了,我不是去借东风,我要借北风、借寒风,使鸭绿江冰冻三尺,我们的大队人马好从冰上一跃而过。”彭德怀望着滔滔江水若有所思。
  虽然这是彭德怀的一句戏言,世上谁也没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一年的冬天却比历年都来得早,据说北朝鲜的天气还超过了莫斯科最寒冷的一九四一年冬天……
  离京前,军委向彭德怀交待过,计划两个军作第一梯队过江,顶住敌人后,再出两个军。眼前的情景和军委的作战计划,同时在彭德怀的脑海里翻腾:万一大桥被炸,后续部队将如何过江?集中优势兵力就成了一句空话,后果不堪设想。
  “干脆,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也不失为一步好棋。对!必须尽快把参战部队都集结到鸭绿江以南,改变原来先出两个军的部署,就这么办!”彭德怀大呼一声,“上车,我们马上回去!”
  回到四十军军部,彭德怀直奔办公室,挥毫起草了向毛泽东请示的电报,然后交给毛岸英发往北京。电文如下:
  毛主席:
  志愿军各项出动准备不充分,对美帝坦克尤其空军顾虑很大。炮兵进入阵地运动时无空军和高射武器掩护,顾虑更大。请设法速调一至两个高射炮团。安东、辑安两铁桥无任何高射设施,战斗开始两桥将完全被毁坏,交通将发生困难。按你预定指示十五日出动,二十日至迟二十二日四个军、三个炮兵师集结下述地区,相机适时歼敌一部。四十军集结在熙川,三十八军在江界,炮兵司令部率两个师集结前川,与一师集结北镇、温井,原拟先出两个军、两个炮兵师,恐鸭绿江铁桥被炸毁时不易集中优势兵力,失去战机,故决定全部集结江南,改变原定计划。
  彭德怀
  十月十一日二十时三十分
  作为抗美援朝最高决策人的毛泽东,已有几天几夜没有睡好觉了,他的办公室一直灯火通明,烟雾弥漫。自决定出兵朝鲜后,种种忧虑袭上心头,最令他牵念的还是周恩来与斯大林的会谈能否顺利。
  周恩来这次去苏联,带去了中共中央出兵援朝的决心,也带去了向苏方提出装备中国军队、派空军支援中国出兵的一系列要求。斯大林的态度会是怎样呢?最要紧的是他会不会同意派出空军配合志愿军作战。中朝边界只一江之隔,来往交通全靠安东至新义州大桥和冬季江面上的浮冰层。如果敌人凭借空中优势,严密封锁大桥和江面,那问题就严重了,两个军不足以打歼灭战。
  正在毛泽东苦苦思索之际,秘书送上彭德怀发来的急电。毛泽东看完电报,脸上露出了笑容: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作为军事家,毛泽东所思所虑正与彭德怀不谋而合。他盛赞彭德怀把准备参战的四个军二十六万人全部集结在鸭绿江南岸是个好主意,于是把战略决策“先站稳脚”改为“运动中歼敌”,从而奠定了后来志愿军入朝旗开得胜的基础。
  彭德怀:苏联不出动空军,我志愿军还是应该入朝作战。
  

第二章 参加志愿军(15)
苏联,阿布哈兹区索契市。
  位于黑海东岸的索契是苏联的避暑胜地,海滨除了有良好的天然浴场外,还有过去的沙皇行宫、新建的高级宾馆和大大小小的疗养院。这里的青山碧水,蓝天白云,还有那悦耳的涛声,拂面的海风,总是给人一种心清气爽的感觉。因此,苏联国家领导人常来这里度假休息,各种国际会议也愿意在这里召开。
  五年前,美苏两国首脑曾在这里商讨过对朝鲜的托管问题。在那次会谈之前,罗斯福边往烟嘴里插烟边调侃道:“斯大林元帅,您那个赫赫有名的烟斗哪儿去了?据说您就是靠这个烟斗熏跑自己的敌人的!”斯大林抖动一下他那牙刷般的八字胡,微笑着说:“总统阁下,在会见老朋友时,这个烟斗还是不出现为好。”就这样,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成了一笔交易。
  今天,在索契市区一家富丽堂皇的宴会厅里,斯大林正兴高采烈地举着一杯红葡萄酒,给周恩来敬酒后,又来到林彪跟前,没想到却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滴酒不沾的林彪拒绝喝酒。“酒里没有毒药,稍饮无妨。”斯大林见他的激将法对高举免战牌的林彪不起作用,便扫兴地摇头叹道,“不知这位将军是如何在前线指挥打仗的!”
  十月十一日,周恩来与斯大林在黑海之滨的会谈结束了。中苏双方在会谈中就抗美援朝的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斯大林答应提供武器装备中国部分军队,并同意派空军进驻安东一带沿海城市布防。
  周恩来和林彪是根据中共中央事先与苏联方面的协商,在彭德怀出征的同一天秘密访问苏联的。这次出访的目的主要是商谈购买苏方武器装备和苏联出动空军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问题,周恩来见斯大林已满足了我方提出的要求,便立即返回莫斯科住所,向毛泽东报告这一喜讯。
  不料,当天晚上苏方又改变了主意,他们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给周恩来打电话说,苏联不赞成中国立即出兵,也不准备派空军支援。理由是:苏联的空军还没准备好,要暂缓出动。斯大林对中国派志愿军赴朝作战疑虑重重,担心中国出兵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斯大林甚至主张,如果朝鲜失败了,可以让金日成到中国东北组成“流亡政府”。
  当晚,毛泽东接到周恩来发来的最新消息后,既吃惊又气愤。他一生信守诺言,痛恨出尔反尔,友好的国与国之间哪有这样的事情,已经达成的协议怎么能说变就变呢?
  他感到问题严重,不得不再次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出兵问题。第二天晚八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高岗,命他们立即返京。
  彭高、邓洪韩解:
  (一)十月九日命令暂不实行,十三兵团各部仍就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
  (二)请高岗、德怀二同志明日或后日来京一谈。
  对岸烽火连天,军情紧急;这边箭已上弦,枕戈待旦,却为什么引而不发?彭德怀手捧电报,双眉紧蹙,目光冷峻。看完电报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一边踱步一边沉思。十三兵团的领导焦急地说:“兵贵神速,赶快出兵吧!我们再晚几天入朝,人民军就更难有组织地撤退,过江后我们的立足点也就更少了。”
  彭德怀未作回答,只是大手一挥说:“你们都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