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八十七回 反暴父吕不韦出逃
书接上回,话说这孝文王即位后不久,就莫名其妙的死了,这件事端得蹊跷。
这孝文王,名柱,秦昭襄王之子。秦昭襄王四十年(前267),悼太子死在了魏国,安国君继立为太子,号安国君,秦昭襄王死后,安国君即位,是为孝文王。
孝文王即位后,先服丧一年,前250年,正式即位。服丧期间不能饮酒,服丧期满后的第二日,太子子桥给孝文王送来一坛上好的女儿红美酒。对孝文王说道:“此酒孩儿珍藏多年,不舍得独享,献给父王,父王尝尝看看怎样?”
孝文王掀开坛盖,只见一股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不由得口水直流,心怀大畅!笑道:“还是我儿子知道我的爱好!”
这孝文王嗜酒如命,无日不饮,为昭襄王守孝之时不能沾酒,早就把他馋得不行了,今见美酒在前,自是两眼放光,再也拔不动腿。
也不等酒菜上来,遂抱起酒坛开怀畅饮。
只见他鲸吞牛饮,顷刻间一坛女儿红已见底。孝文王大笑道:“好酒,好酒!寡人好久没有饮过这么好的酒了!”说罢,已是醉态毕现。
太子见孝文王已醉,忙命太监扶大王回内殿休息。自己也告辞去了。
没承想这孝文王一睡不醒,就此驾鹤西去了!孝文王去世后,葬西垂。
太子所献之酒导致孝文王一名归天,自是脱不了干系。子桥百口莫辩,惶然无地。最后被免去太子之位,叫内务府暂行收监,听侯处理。
孝文王无端身死,太子被废,却引出一个人来!
此人就是孝文王第十一子子楚。子楚姓赵氏,本名异人,为安国君与夏姬所生。后投华阳夫人,被华阳夫人认为嗣子,华阳夫人来自楚国,故自名子楚。
子楚为安国君与夏姬所生,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子因母贵,夏姬不受安国君宠爱,故此子楚也不受安国君的喜爱。因子楚不受宠爱,故此,被质押与赵国。
子楚在赵国为质时,结识一人,此人姓吕名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吕不韦少年时家贫如洗,父亲好喝酒、赌博,喝醉、赌输就会拿他的母亲和他出气,常常把他的母亲和他殴打得遍体鳞伤。在他十四岁的时候,一次,他实在无法忍受父亲的专横,在父亲有一次喝醉酒打他的母亲时,他一头把父亲撞倒!他的父亲气得暴跳如雷,嗷嗷直叫,满脸狰狞。他趁父亲跌倒未起,拉起母亲就走,哭着对母亲说道:“我们走,离开这里!我养着你!”
他母亲示意他快走,对他说道:“快走!走得越远越好,永远不要回来!”
他怕母亲再次受到父亲伤害,哭着不肯离开。这时,他的父亲吕玄早已从地上挣扎起来,拿起一把砍刀冲他扑来,口中说道:“好你个逆子!竟敢殴打你爹!要你何用?看我不砍死你!”说着,冲着吕不韦一刀砍来!吕不韦闪身躲过,不敢真和父亲动手,只好落荒而逃。一路之上凄凄惶惶,逃到卫国国都楚丘。
吕不韦初次出远门,身上既没有带钱,也没有任何手艺,只得做了乞丐。吕不韦哪里向别人要过饭?其中凄楚自不必说。转眼间冬天到了,在他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一场大雪就把整个楚丘笼罩。寒风刺骨,滴水成冰。楚丘的店铺早早的关了门,吕不韦要了一天也没要到半点吃的,胃里一点食物都没有,独自一人窝在一个四处透风的帐篷里,直冻得瑟瑟发抖。
他一天没吃东西,又冷又饿,突然见发起高烧来,直烧得胡话连连,昏昏沉沉,人事不省。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他听到一声叹息,迷迷糊糊间,见到眼前出现两个老叫花子。这老叫花子叹息道:“好好一个年轻人,却成了这个样子!真是作孽啊!”
朦胧间,直觉的一股温热的液体,流入嘴里,又从嘴里缓缓地流进胃里,他毕竟年轻,肚子里有了一点食物,身体及能力的本能的抵抗力开始发生作用。他模糊间只听见那老叫化说道:“我们自己好不容易才要到这点东西,现在给了他!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或转过来?”
另一人说道:“我们连自己都养不活,哪里能养的了他?与其看着他等死,不如让他碰一碰运气!城东的张铁匠是个好人,我们不如把他放在他家门口,看他是救也不救?”
那老叫花子说道:“看来也只有这样了,救还是不救,只能看他的运气了!”
不知吕不韦性命能否得保,请听下回接着说。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百八十八回 初涉商不韦展奇才
书接上回,话说吕不韦落魄中却突然长起病来,眼见性命危险,两个老乞丐商量着把他抬到一个安全的去处,紧接着,他忽然感到自己身子忽悠一下被人抬了起来,直觉的整个人像腾云驾雾一样,也不知道走了多远,走着走着,他又昏过去了。
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他见到自己竟然躺在一个床上。身上盖着暖烘烘的被子,只是依然浑身无力。他以为自己还在梦里,或许自己已经死了,他想。
这时,他听到一声欢呼之声,那声音喊道:“爹,他醒来了,你快来看,爹!”,声音清脆悦耳,是一个年轻女孩儿的声音。
这时他才注意到,自己的身边坐着一个摸样俊俏的少女。他挣扎着起来,想向那少女道谢,被那少女一把又按倒在床上,对他说道:“你还没好呢,干嘛这么着急着起来?”
心里正在疑惑,耳中听到一声洪亮的笑声,随着那声音,一个高大健壮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
那老人哈哈笑着说道:“小伙子,你的命真大!你知道你躺了几天么?整整十三天!那些叫花子,把你放在我大门口就走了,你在那里整整躺了一个晚上,这么冷的天,竟然没有冻死!真是奇迹!”
吕不韦正要再次起身道谢,被那老者有一把按住,对他说道:“先养好了身体再说!”
在那姑娘的精心照料下,吕不韦又在床上躺了三天,这才下得床来。
后来经过那姑娘唧唧呱呱的一说,他才知道,原来那两个老叫化把他扔在张铁匠的门口就走了,他整整在张铁匠的门口躺了一夜。幸亏张铁匠起得早,在早上打扫门前积雪的时候,发现了他,张铁匠是个心善之人,自是不忍心见死不救,只得唤了个小徒弟,把他抬进屋里。
吕不韦被抬进屋里后,昏昏沉沉的躺了足足有十几天的时间。正在老铁匠认为他没救了的时候,他却偏偏醒了过来。
吕不韦向老铁匠叩头谢恩,对老铁匠说道:“我本阳翟人士,自幼父母双亡,无家可归。我的命都是您救得,如不嫌弃,能否让我留下?我愿意从此孝敬您老,做牛做马在所不辞!”
那老铁匠听他说完身世,见他聪明伶俐,心中倒甚是欢喜,对他说道:“你可以留下来,做牛做马倒是用不着,但我的铁匠铺子本小利微,养不了闲人,你须得给我做活才行!”
吕不韦说道:“你老能留下我,我就已经感恩不尽,岂敢好吃懒做,光在这里闲着?”
于是吕不韦就在老人的铁匠铺子留了下来。吕不韦吃苦耐劳,为人精细,甚是精明,他不但能管账、卖货,还很快学会了淬火打铁。这打铁在外行人看来是一件粗活儿,其实工序很复杂,要经过取料、打胚、下钢、成形、打磨、淬火等多道工序。就拿一把简单的菜刀来说,从最初的毛胚到成品就要经过冷锻、下钢,然后加热、冷锤、砂磨等8道以上的工序,如果其中有一道出了差错,还得再加热,再回火。八道工序,吕不韦仅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已经搞得异常纯熟,把老人的一身打铁绝技学了个炉火纯青。
老人老伴儿早逝,自己的儿子前几年因战争战死,眼见无后,上天却无端给他送来一个聪明能干的小伙子,自是十分喜爱,便收他做了螟蛉之子。
见他能干,又十分可靠,便收他做了渐渐地把整个铁匠铺子都交给他打理。吕不韦为人精明,嘴巴又甜,做生意又十分实在,童叟无欺,渐渐地老人的铁匠铺在他的管理下越做越大。最后,吕不韦不知如何又结识了一个魏国军队里的将军,并送给他一把自己亲手打造的宝剑,事后该将军找到他,对他打得宝剑大加赞赏,约定今后魏国的军队里的兵器都有他打造,有了这一单大生意,老人渐渐地积累了万贯家财。后来其他国家听说他打造的兵器即趁手,又不会卷刃,纷纷来找他打造兵刃。吕不韦性格豪侠仗义,出手大方,为人爽快,、干脆,倒是有几分军人气质,故此和军人倒是很谈得来,并由此招来了更多的军需生意。自此后老人的生意越做越大。吕不韦也有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大小伙子。
一日,老人把他叫到面前,对他说道:“不韦啊,你到这里也已经好几年了,这几年我也看到了你的人品和才智。我老了,没几天活头了。你妹妹杏儿因我自幼娇惯,性格直率,毫无心机,又有些刁蛮霸道,最让我放心不下。我有心让你和杏儿结合,不知你愿不愿意?”
不知吕不韦是否答应,请听下回接着说。 。。
第一百八十九回 娶杏儿吕不韦成家
书接上回,话说这张铁匠欲把女儿杏儿许配吕不韦,便对他说出一番话来。老人的一番话,使他想到了杏儿的种种好处,这杏儿自从他来到义父家的第一天起,就日日衣不解带,照顾与他,使他死里回生。后来见父亲把他留了下来,更是欢呼雀跃,高兴无比。再后来老人把吕不韦收为义子之事,杏儿更是高兴的几天几夜都合不拢嘴。吕不韦自小缺乏家庭温暖,有了老人这样的和蔼可亲性格爽朗的父亲,和杏儿这样性格开朗,单纯而善良的妹妹,自然是感到十分感恩。杏儿自幼和哥哥年龄相差太大,二人本来很少玩耍,等到知道她会和哥哥玩的时候,哥哥又被征召到军队去当兵并战死了!张铁匠夫妇儿子早去,临到老来,才得此一女,此女生后不久老伴儿就去世了,张铁匠又当爹又当娘,好不容易吧对她自然是十分宠爱,少不得惯坏了杏儿的脾气。因此上养成了刁蛮霸道,说一不二的坏脾气。这杏儿虽然刁蛮,但或许是出于对哥哥的怀念,对吕不韦却是十分听话乖巧。吕不韦沉稳机智,杏儿率性单纯,二人性格互补倒是处得十分和谐。尤其是这杏儿一日不见吕不韦便似少了许多东西,乱发脾气。吕不韦自小也没有妹妹,对这个小妹妹倒是十分体贴容忍。
今见义父说起此事,吕不韦眼里心里满是杏儿俏生生的影子,不由得痴了,竟然把老人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
张铁匠是个性格急躁的人,见他不答还以为是不愿意,便道:“你不愿意便直接说出来,我不会抢勉强你的!”
吕不韦这才翻身跪倒在地,说道:“杏儿妹妹天真活泼,率性真实,孩儿自是求之不得,只是不知义父是否征求了妹妹的意见?”
老人这才一拍脑袋说:“忘了给你妹妹说了!”
说罢也不待吕不韦反应,径自走到内室。杏儿正在做着一件汗衫,见父亲进去,连忙藏到身后。这个动作却被张铁匠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