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冲冠-怒为红颜:吴三桂-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顺军虽然来势凶猛,但关宁军的将士们并未退缩。 
  吴三桂一马当先,率领自己的中军搏杀。杨坤、郭云龙等人伯主帅有失,慌忙扬马赶上前来。 
  吴三桂传令,命杨坤敌住左侧涌上的敌军;命郭云龙、孙文焕挡住右侧;胡守亮在后接住从西坡顶冲下来的敌军厮杀。吴三桂尚对眼前的险恶处境,并未胆怯。他觉得胸中有一团火,这团火越燃越旺,燃烧着他的心。他忘记自己的危险,忘记了眼前的一切,他愤怒地大呼一声,两腿一夹马肚,那马得到主人的命令,两耳直竖,长啸一声,箭一般地冲向敌群。 
  吴三桂刹那间,手起刀落,三十几个大顺兵便纷落于马下,其他骑兵见此情景,都纷纷向后退去。 
  众军士随着吴三桂,风卷残云般地冲入敌群。无数雪亮的斩将刀,左杀右砍,就像击破云空的闪电,使大顺军目眩神迷。 
  从关外青山到南面大海,广阔数十里的开阔地上,数十万人马在拼死搏杀。 
  战旗纷飞,兵器交击,人喊马嘶,烟尘滚滚……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对这种恶战是熟悉的,毫无怯战心理。但他们从未与农民军打过仗,今日一交手,关宁军士卒上下立即感到这不是一般对手,而是凶猛的死敌!关宁铁骑的战术是马步结合,一万骑配合五千步卒组成一个战斗单元。骑兵冲击,步卒保护,这种连环自保的战术是实用有效,久经考验。这种在战场上就有六个战斗单元。 
  吴三桂自己率领的实际是两千名冲锋队,这两千人都是吴三桂的特殊待遇挑选出来的忠勇骑士,实际是救父五十铁骑的扩大。 
  吴三桂父亲吴襄曾对别人夸口: 
  “我儿两千骑兵,足当十万大军!” 
  别人晒笑,吴襄却说: 
  “吴三桂自己简朴自律,却给这二千人锦衣玉食,壮士们安不用命!” 
  简单吗?简单,但是并非人人能做到。 
  吴三桂就是用这种简单的方法造就了一支铁骑兵! 
  这场搏杀充分显示了这支军队的苦战精神与勇猛斗志。 
  他们是清一色的斩将刀与长弓利箭,近则刀砍,远则箭射,所向无敌。 
  吴三桂从旗帜与队列的变化判断这个战团的战况,何方吃紧他立即率二千精骑兵驰突而至,稳住阵脚。这两千骑兵没有步卒,往来如狂风骤雨…… 
  但李自成大军毕竟也是百战之师。 
  李自成指挥骑兵咬住吴军不放!并严令刘宗敏等大将立即上阵亲自作战! 
  刘宗敏、李过等将领一看事态严重,况且在他们看来,这也是最后一战。所以勇气重新振作。各营潮水般冲向吴军,层层围困,与关宁军死死搏杀。 
  这场酷热的战争达到了白热化。 
  双方都力图将对方一举而歼!吴三桂苦撑着等待清兵。李自成死战力图扫平北方边疆。 
  多尔衮呢? 
  他此刻在做什么? 
  在吴三桂全军与李自成血战时,多尔衮却稳坐一旁按兵不动。 
  本来有约在先,多尔衮何故不遵约而行? 
  其实多尔衮坐山观虎斗有其深刻用意。因为他对李自成与吴三桂仍有疑心,总怕中计受害,所以在同吴三桂歃血立盟时,首先就规定以吴军为前锋,以便让吴军先与李自成交战,他可以实际勘察一下这两股势力是不是真行。若是真打他才出击,这是他的第一个考虑;第二个考虑是,吴三桂即使真心同清军联盟,但联盟并非投降,多尔衮未迫使吴三桂投降心中不甘。 
  他要让吴三桂出战李自成双方两败俱伤,打败李自成后,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吴三桂控制在手中…… 
  当然,这样做也有军事上的思虑,那就是养精蓄锐,待双方打得精疲力尽时,满洲铁骑突然出现,打李自成一个措手不及。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在山海关战役打响后,多尔衮传令满清全军: 
  “没有出击的命令,任何将领不得出战,全体军兵不得越伍躁进,如有违令者当军法从事!” 
  自晨至午,战斗越打越激烈,战场上的喊杀声与马的嘶鸣声有增无减。但是午时刚过,双方打得太疲劳了;喊杀声减弱,双方的冲击力减弱。 
  多尔衮从战场上的喊杀声与炮声中已判断出双方的情况,他认为全线出击的时候到了。于是传令全军:“按照原定部署全线出击!” 
  一阵尘埃四起,随着一片喊杀声满洲乒冲进战场。这些早已忍耐不住的铁骑,如今得令出战,真如猛虎下山,其势难当。 
  李自成农民军一时被打懵了,不知所措,尚未弄清怎么回事已被斩于马下。就连站在高岗上指挥的李自成也大惑不解,难道是天兵降临? 
  这时候满洲铁骑突袭而入,是因为发生了一个偶然而又突然的情况。 
  史书载: 
  “……清军蓄锐不发,按兵未动,待到日午,大风扬沙蔽天,咫尺莫能辨人;两军精疲力竭,多尔衮乃发兵从阵右部出……” 
  一阵大风,一片尘埃,使战场上的人不能开目。 
  大顺军睁开眼时,一支神秘的新军突然杀出!——他们短衣窄袖,发辫飞舞,这是什么军队!? 
  满洲兵——! 
  当大顺军意识到这是满洲兵突袭而来时,精神支撑力完全崩溃了……他们从来没有料到会与满洲兵在这时作战,刚才的神秘大风与尘埃,使满洲兵带上神秘的“天兵”色彩! 
  农民军,谁不信天像?天命? 
  虽然来不及细想,但大顺军一下子被打乱了阵脚。吴三桂军威复振,杀声震天。 
  一名副将大声报李自成: 
  “满洲兵来了!请我主急速先退!” 
  李自成从高岗上撤马而走…… 
  大顺军在满洲铁骑与吴三桂的夹击下,从一片石向西溃散……清军追杀四十里退回。 
  多尔衮还是不敢猛追李自成。 
  李自成大军在天色将晚时退到了永平。 
                  
败走永平
  永平在山海关西南不到百里处,是山海关的门户。 
  李自成退到永平之后,整理队伍,发现损失将近十万人勇,兵土们人心不定……李自成与牛、宋会商。牛金星、宋献策均以为吴三桂有清军为援,兵势猛锐了,而大顺军则新败不稳,不宜与吴三桂决战,应该与其讲和,争取时间。 
  李自成反复权衡,只有讲和为上策。 
  这时候,吴三桂已带大军追到永平城外,包围了永平。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这次损失了将近一半之多,现在只有4万骑兵了。多尔衮拨出一万清军马步兵,派英王阿济格统领,隶属吴三桂,请吴三桂追击包围李自成,多尔衮自领大军暂驻山海关。 
  多尔衮自有深意。吴三桂不言降清,就让他与李自成决一死战吧!阿济格统兵辅助,一是支援,二是观察,看李吴大战究竟会怎样:情况不清,不宜急进。 
  却说吴三桂也不想立即与多尔衮谈这种轧他想击败李自成,再找出太子,恢复明室政权;然后再与清军讲酬谢条件。不消灭李自成,一切都谈不上。 
  且说李自成主意已定,立即召集刘宗敏、李过等主将前来会商。农民军各将此时已听到吴三桂兵临城下的消息,他们各有所思。 
  刘宗敏虽在北京花天酒地,时仅月余,仍不失他那虎威之气,他并没有深思山海关一战失败的原因主要在农民军本身,而只是认为吴三桂是在满洲人的帮助下侥幸取胜,他有些不服气。 
  李自成听着刘宗敏那慷慨激昂的话,不禁蹙眉。他说: 
  “我看,咱们是不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做好出战准备,而另一方面也与吴三桂进行交涉,或许可以暂且议和,退回京城再作计议。” 
  正在李自成深思时,军师宋献策的话打断了他的思考。他抬头看了看诸将,也表了态: 
  “讲和也是缓兵之计,待不成再行攻伐。” 
  李自成同意,诸将也同意议和。 
  李自成派出的使者是大顺政权兵政府尚书张若麒。此人精明干练,能言善辩,讲和谈判倒是用其所长。他本是明朝遣将,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归降了李自成,而且还做了大顺政权的兵政府尚书。 
  张若麒立即到城外二里外吴三桂大营求见。 
  此时正是深夜时刻,中军大帐灯火依旧。 
  吴三桂在考虑怎么攻城。 
  “报大帅,李自成派使者求见!” 
  使者?使什么?吴三桂一顿,命令:“请他进来!” 
  张若麒进帐,见吴三桂帐中极为简朴,心中颇为感慨。他拱手说道: 
  “大顺兵政府尚书张若麒奉命来与将军议和。” 
  “议和?怎么议?”吴三桂一声冷笑。 
  “以目下形势论,大顺军虽新败然其主力仍在。大顺军欲退出北京,与将军以复明之机,两军罢兵,不让清室外夷居间得利。将军以为如何?” 
  吴三桂没有说话。良久,他说:“请贵使稍候,容我与众将议决。” 
  张若麒刚一出去,吴三桂令众将集议。 
  有人主张不能议和,其理由是李兵新败,士气大衰,正是追穷寇之机。也有人主张议和,理由是大战使兵力消耗不少,极需休整。两派意见相持不下,吴三桂令诸将退下,待他思虑而定。 
  吴三桂对李自成是深恶痛绝的,按其心意当然是能在水平一举歼灭。可是理智告诉他,李自成虽新败,但其中部队仍有数万之多,如果固城而守,很难攻下。而他自己在山海关大战中的损失也不少,现在只有四万余人,再战下去,恐也难支。而且在清兵之侧,多尔衮多次意降,虽没达到目的,然而老谋深算的多尔衮又岂是容易对付的人? 
  在山海关大战中令吴军为先锋,这本无可非议。可是,当吴军与李兵交战后,他坐在那里不出击,放吴军被围数重,精锐部队损失过半。在两败俱伤时,他坐收渔人之利。如今兵临城下,如果再战,不保存点实力,恐怕又遭多尔衮暗算,思虑之后吴三桂觉得为今之计,和为上策。 
  主意已定,吴三桂立即召集诸将,取得一致意见即同意议和。 
  随即召来使者张若麒,提出交还太子,撤离北京,互不侵犯的议和条件。 
  张若麒飞速回营,报告李自成。 
  第二天,由牛金星起草一份议和文书。李自成与吴三桂在城外两军中间地带会面。 
  先由牛金星宣谈盟约: 
  “大顺朝与大明平酉伯吴三桂达成合议:自誓以后,各守本有疆土,不相侵越;大顺朝已得北京,准于五月一日交还大明世守;京师财货归大顺朝;人民备从其便;如清兵侵掠,合力攻击,人戚相共,甲申年四月二十四日。” 
  李自成与吴三桂先后划押用印。 
  两人执手对饮,共告天地。 
  水平盟约顺利达成了。 
  历史似乎要有一个新天地了。 
                  
十、旧时月色
  李自成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一字一句地道:“给我放火,把这皇室全给烧光。” 
  审时度势,绝处逢生,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就是智者的雄才与韬略。 
  面对国仇家恨,吴三桂联清抗李。 
  或许,他别无选择。 
  面对咄咄逼人的满清大军,吴三桂不得不和李自成——一个夺占了他心爱女人的情敌握手言和,一场大决斗换成了永平城下的盟约,虽然他恨得咬牙切齿。 
  或许,他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