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是供应站的整顿和建设。它的整顿和建设,起步于青岛,发展于麻斜,完善于威海。到1986年,全海军已建立起各种食品的加工间、冷库、储存库,添置了各种加工机械和专用车辆,初步形成了舰艇主副食品加工供应网。大多数舰艇部队实行了主副食品“四个统一”,并向生产、加工、供应“一条龙”的方向发展。另外,流动舰艇供应实行了“凭证补给”制度,做到舰艇部队“四海有家”。在舰艇部队普及食品供应站做法的同时,空、地、陆勤部队也建立了与舰艇部队食品供应站相似的生活服务中心、供应中心、大食堂、供应点等,这对改善部队筹措供应起了重要作用。
保证重点工程建设。新时期海军遵照中央军委关于“保障战备,兼顾生活,注重质量,厉行节约”的方针,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的指导思想,对工程建设多次进行调整,逐渐扭转了以前“点多线长,重点不明,计划不周,缺乏通盘规划”的状况。调整压缩工程项目,集中力量搞好重点工程的建设。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和建设规模,下决心停建设、缓建一批项目。对于必要的新建项目,在布局定点和工程结构上注意周密规划,既能满足技术要求,又能适应平时训练、生活和技术勤务保障的需要,尽可能把经费用在部队最急需、见效最快的工程项目上。重点建设的工程,包括舰艇基地建设,专用飞机场建设,重点作战方向的岸防建设,保证潜艇和大、中型水面舰艇作战训练需要的指挥通信工程建设,以及学校、修理厂、航海保障建设等,最突出地位的是核潜艇基地、大型水面舰艇基地的西沙群岛设防工程的建设。除保证重点工程外,还加强了原有工程的补缺配套,使之成为较为完善的工程系统。与此同时,开展了工程管理改革,工程管理工作逐步做到科学化、现代化,使之具有最好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改革,尤其是实行包干责任制以后,海军工程管理不断加强,工程效益明显提高,扭转了以往工程建设周期长、效益差的状况。
舰艇修理工作的改革。“文化大革命”中,海军修理工作遭到破坏,许多舰艇严重失修。从70年代后期开始,海军舰艇装备修理部门一方面组织抢修失修的舰艇,恢复海军的战斗力;另一方面恢复被破坏了的各项规章制度,恢复舰艇维修工作的正常秩序,并着手进行维修管理体制、修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以寻求适合现代化特点的海军装备维修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舰艇装备维修保障能力。
加强舰艇维修力量的建设。在整顿、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按照“划区定点,专业配套”的原则,着重对老厂进行了扩建和技术改造,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建设了缺门的专业配套厂。到1985年海军新建成的舰船、雷达和军械等修理厂共7个,还建成了技术比较先进的3000吨升降船台和3万吨级的大型船坞。在三个舰队初步形成了装备维修配套区,修理厂、修理所和综合机动维修队的职责、任务、分工明确。此后,又围绕提高监控、检测能力,扩大原位修理范围,促进维修科学管理,并大力进行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装备了一些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广泛开展了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维修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海上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海军后勤保障能力的强弱,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也主要是通过海上保障能力来体现的。70年代后期开始,海军根据邓小平关于“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化战斗能力的海军”的指示,在建设战斗部队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海上后勤保障力量的建设,建造了新的勤务船只,改进了海上补给装置和救护器材。通过训练和实际锻炼,丰富了海上保障经验,海上后勤保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海军经过50多年的建设,已拥有多种勤务船只,其中补给船、油船、水船、测量船、拖船等有数百艘。海军遍及沿海各地的军港、机场、供应站、仓库、油库、医院、技术维修中心、勤务舰只等现代化设施和装备,已构成了海上后勤保障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海军后勤的综合保障能力和快速支援能力。80年代以来,海军后勤部门多次执行远航保障任务,如执行首航南太平洋、赴南极考察、出访和舰艇编队远航训练、巡逻南沙群岛、舰艇编队远航出访等保障任务,其保障能力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检验提高。海上保障能力特别是远航保障能力的提高,是海军后勤建设进入新阶段的一个标志。
二、海上长城……人民海军(12)
4、出色完成重大任务
随着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和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友好国家的联系日益加强,国家赋予人民海军的重大任务也逐渐增多。通过执行任务,是对海军战斗力的综合性全面检验,也标志着海军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此,主要记述20世纪80年代海军完成的几次任务。
首航南太平洋,保障运载火箭试验。1980年5月18日,中国首次由本土向以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的圆形海域(南太平洋斐济西北700公里),成功地进行了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远程运载火箭的射程一般在8000公里以上,由于国土面积的限制,无论哪个国家进行全程飞行试验都是利用公海进行的。这样远距离的飞行试验,除了在地面上要建立为数众多的测量台站和大型测量系统外,在火箭箭头溅落的海域必须有完善的测量船只;在试验过程中,必须有足够的护航、警戒舰艇和相应的辅助船只;火箭溅落时,必须及时把记录了飞行试验中的各种数据的数据舱打捞回收。到南太平洋执行这样的大型试验任务:一是航程远,海域新;二是编队大,人员多;三是装备复杂,技术要求高。执行这样的任务,对海军来说有好多方面都是第一次。海上特种混合编队由驱逐舰6艘、综合补给船2艘、远洋打捞救生船2艘、远洋调查船2艘、远洋拖船4艘、国防科委主测船2艘,共由18艘舰船和直升机4架组成,分编成测量船队和护航编队。4月28日和5月1日,18艘舰船分三个波次先后驶向太平洋。5月18日是个难忘的日子,一艘艘护航舰在试验海区布开阵势,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各种雷达天线在不停地转动,兴奋的报告声接连不断:“遥测收到信号!”“雷达发现目标!”“跟踪目标正常!”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横跨南北半球,对准预定的溅落点,从天而降。从发现目标到打捞完毕一共是20分钟。5月19日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新华社关于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成功的消息。5月24日,海上编队跨越赤道返回北半球,分别于6月1日和2日全部安全返回上海港。这次在海上历时35天,往返航行23昼夜,总航程8733海里。6月4日,国防科委和海军在吴淞口海军礼堂联合举行欢迎大会。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亲临吴淞口看望大家。6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庆祝大会。胡耀邦总书记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大会致了贺词。
跟踪测量通信卫星。1984年4月8日,中国发射的试验通信卫星于4月16日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卫星上仪器设备工作良好,通信、广播和电视传输等试验均工作正常。为了完成通信卫星的发射任务,从国内发射场到南太平洋卫星入轨位置的6000多公里的航区,需要在海上建立若干个跟踪测量站。这种站分别建立在3艘装备有各种精密仪器的远洋测量船上,负责海上飞行阶段的弹道测量和遥测任务。发射及测量时间的统一精度,是以毫秒、微秒计算的。海军南海舰队J506船执行跟踪测量任务。J506船是中国自行制造的一艘万吨级远洋救生船。接受任务后临时编入国防科工委所属遥测船大队,临时改舷号为“远望3”号。这次接受新任务后接连两次到太平洋测量点作调查试验。两次远航太平洋,前后80多天,弄清了海区情况,进行了遥测、通信的联调,一切良好,这才进入了发射通信卫星前的直接准备。1984年3月26日,接到发射指挥部命令,J506船第三次向太平洋进发,3月29日凌晨2时顺利到达待机点。4月8日14时,进入发射前的5小时准备。由于船上各个岗位配合默契,J506船正点准确进位。卫星发射指挥部要求J506船所在的测量点测出目标飞越本船上空5分钟的有关数据。结果从发现目标到目标消逝,跟踪的时间超过了要求时间的一倍多,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国防科工委和海军党委给J506船记集体二等功,南海舰队授予该船“三下大洋见精神”的奖旗。
为南极考察运输器材,参加建站。1984年11月20日至1985年4月10日,中国首次组织船队去南极洲上,在千古冰封的南极洲上,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派出海军到达南极。南极洲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土著居民和树林生长的大陆。它沉睡在地球的最南端,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和海洋生物资源,对世界各大洋的环境也具有重大影响。200多年间,各国航海家和科学工作者不断前去探索它的奥秘,其中不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至1984年底,已有18个国家先后在南极建站。1981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逐步开展考察南极的各项筹备工作。1984年7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由国家南极考察委员综合考察。南极考察编队由国家海洋局“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考察船和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组成。参加执行这次远航任务的海军官兵共308人。J121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远洋打捞救生船,1982年服役。船长156米,宽米,满载排水量万吨,续航力万海里,抗风力12级。海军的任务是运输物资器材,参加建站,担负海上援救、航海实习等,并顺访阿根廷的乌斯怀亚港、智利的彭塔阿雷纳斯港。1984年11月20日上午,在上海高桥码头为考察编队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22日6时30分,考察编队踏上征途,开辟中国通往南极的航线。这是一条漫长而艰险的航程,往返余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周以上。出航前,J121船按照指挥组精心选择的航线,查阅了沿途有关气象资料,详细地测算了各种情况下的船体稳性和抗风力,并绘制了动静稳度曲线,对船上的货物,如汽车、铲车、吊车、空压机、推土机、油罐、发动机等体积庞大的笨重物资都列有重量、重心位置的部署图。编队经日本奄美大列岛的宝岛水道,跨太平洋,入大西洋向南极洲挺进,跨越纬差94度、经差182度,闯过两个台风生成区、数个岛礁区和“咆哮的西风带”,战胜了进入西风带后遭到的大涌浪,特别是正确处置和排除了航渡中发生的右主机第一冷却水套管支架断裂、套管脱落的机械故障,顺利地通过了被人们称为“航海家的坟墓”的德雷克海峡,于1984年12月26日凌晨驶进了南极乔治岛民防湾,胜利地完成了航渡任务。在突击建站的战斗中,海军官兵和考察队员一起泡在齐胸的冰水里,用5天时间就建好了原计划8天建成的简易装卸码头。1985年1月20日,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