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儿听到贤儿这样说,一下子不闹了。
很认真的看着贤儿说道:“弟弟,娘肚子里面是弟弟。”
贤儿微笑:“好妹妹说是弟弟就是弟弟。我也想要一个弟弟,这样我就可以照顾弟弟了。”
乐儿听见贤儿这样一说,顿时不开心了撅着嘴有些不开心的说道:“哥哥要带乐儿,只能带乐儿。不能带弟弟,也不能带别的妹妹。”
贤儿看着乐儿很认真的说道:“哥哥答应你,这辈子都不牵别的女孩,只牵着乐儿的手陪着乐儿玩。”
两个孩子不知道。在他们还是孩童的时候,彼此都已经许下了诺言。
赵灿娘也没有想到,两个孩童说过的童言,在以后居然真的成了真。
乐儿听到了贤儿的承诺,咧着嘴笑了:“乐儿也只和哥哥玩,要跟哥哥在一辈子。”
赵灿娘坐在一旁笑道:“乐儿你知道一辈子是什么意思吗?”
乐儿才一岁多,说话倒是说得很清晰,有些时候说一些话出来给人的感觉却是那么的成熟。
乐儿很认真的看着赵灿娘说道:“乐儿当然知道一辈子是什么意思,爹都经常跟娘说要跟娘在一起一辈子。乐儿喜欢哥哥。也要同哥哥在一起一辈子。”
听到乐儿这样说。赵灿娘一时无语,只是饶有深意的看着两个孩子,伸出手摸了摸乐儿的头。
要是两个孩子真的能够两小无猜。以后要是真的有感情想要在一起,她和陈仲秋都不会拒绝的吧!
赵灿娘还是很难相信贤儿能够学好的。
“外婆家马上要到了。你们两个小调皮要规规矩矩的,今天就不要在雪地里面玩知不知道。”
赵灿娘看向外面,发现快要到赵府,不由嘱咐道。
贤儿点头很懂事:“娘你放心我会带着妹妹的。”
下了马车,赵灿娘一左一右的牵着两个孩子,随后走进了赵府。
冬日的赵府很美,院子里面种了很多的梅花,眼下这个时候,梅花绽放,煞是好看。
赵灿娘见到这样的美景,心情当然很好。
小丫鬟已经在前面带路,蓝碟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生害怕赵灿娘摔倒。
纪夫人早早说完听到丫鬟的禀报,知道赵灿娘来了,心情很是激动。
前段时间赵灿娘送贤儿来,只是短暂的待了一会就回去了。
这一次想来能够留下来陪着她多说说话。
人老了就容易觉得孤单,纪夫人也是这样。
贤儿又不能跟着她,用纪老爷的话来说就是,贤儿跟着纪夫人,纪夫人到最后只会毁了贤儿,所以纪老爷坚决要把贤儿送到赵灿娘的身边让赵灿娘来照顾贤儿。
所以现在就连贤儿也不能跟她待在一起很久。
纪夫人知道自己很惯着孩子,这个习惯是改不掉的,毕竟贤儿长得很像纪嫣然。
三人已经走进了屋子。
纪夫人就站在屋子中间,一脸喜悦的看着赵灿娘和两个孩子。
“我的宝贝们快到奶奶这里来,好久没有看见你们了实在是想你们得很。”
乐儿和贤儿直接跑到了纪夫人的身边。
“小宝贝有没有想奶奶?”
乐儿点头立刻说道:“乐儿想了。”
纪夫人逗着问道:“乐儿那里想外婆了?”
乐儿直接呆萌的指着自己的肚子说道:“乐儿肚子想外婆了,外婆乐儿想要吃蜜饯。”
听到乐儿的话,赵灿娘笑道:“乐儿我看你是想要吃外婆的蜜饯才是真的。”
平日里纪夫人为了等着孩子过来,家里随时都备了很多的吃食。
赵灿娘见丫鬟已经把蜜饯端了上来,就示意贤儿和乐儿到一旁玩耍。
等两个孩子离开,纪夫人这才叹息说道:“贤儿现在是原来越像他娘了,哎……。”
纪夫人虽然现在什么都不缺,但还是有些失落,想到纪嫣然的死,心里就难受得很。
赵灿娘听见纪夫人叹息,立刻安慰道:“干娘你就不要多想了这个事情谁也不想的,好好养好贤儿就好了。”
日子总是要往前面过的,赵灿娘并不想让纪夫人一直沉侵在过去的伤痛中,这样的话真的会很难受的。
纪夫人微微一笑:“你别理会我,我就是心里偶尔想不通。过一会就好了,我啊现在就盼着你肚子的孩子平安出生,在家养胎时间多,也不多过来看看干娘。”
纪夫人假装埋怨道。
赵灿娘有些冤枉的说道:“干娘我可也经常在过来看你啊!只是你也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家里的事情很多。快过年了,事情都堆积在了一起。”
纪夫人也不追究这个话题,换了一个话题说道:“我前几天跟城里面的夫人聚了一次会,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想要听听?”
赵灿娘知道纪夫人不是一个爱说闲事的,能引起纪夫人的关注说不定真的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干娘倒是说说,闲来无事听听也是好的。”
纪夫人诡异的笑笑说道:“是关于赖氏的。”
听到赖氏赵灿娘一下子就想到了前几天赖氏一脸可怜兮兮求上门的样子。
秦忠给赖氏的银子还有东西不少。
要是赖氏好好的生活,一辈子是够用了的。
只是不知道赖氏是哪根筋出了问题,居然想到相信跑江湖的话,以为银子真的放在城隍庙里面能够银子生银子,结果把所有的银子都赔了进去,自然赖氏是被骗了。
现在的赖氏除了两个门面还有一处宅子,别的什么都没有了。因为门面是按年交钱的。年前已经把银子给了赖氏。现在自然没有。
赖氏被逼无奈只能求到赵灿娘这里来。
秦忠现在不在家,秦大雄也被秦忠叫道身边去了外面。
现在的刘氏也不想搭理赖氏,赖氏的处境不用想都能想到会有多惨。
所以赖氏才会想到赵灿娘。
赵灿娘虽然不喜欢赖氏。但是念及过去的情分,给了赖氏两百两银子打发了。
现在纪夫人说听到关于赖氏的事情。难道就是之前的那件事情?
赵灿娘心里不解,看向了纪夫人:“娘究竟是什么事情,你倒是说说我听一听看看。”
纪夫人不知道赵灿娘的脑子里面在这么短短的时间中已经百回千转。
“事情是这样的,我听说赖氏现在日子过得清苦,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便是赖氏在找媒婆说媒,说的是秦雪的媒。”
听到这里,赵灿娘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秦雪,怎么这个事情又牵扯到了秦雪,赵灿娘可不会忘记秦雪现在在深山里面的尼姑庵。
而且当初秦忠也说过,秦雪没有他的允许,不准从尼姑庵里面出来。
赖氏现在想要跟秦雪说亲事,又是怎么回事?
赵灿娘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真的是赖氏没有了银子,现在想要用秦雪来走捷径?
“可是她现在已经跟我舅舅两人没有了关系,秦雪的婚事也不可能教她来做主,她给秦雪说什么媒?”
当初秦雪怀孕的事情消息瞒得很好,外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刘氏对外面说的就是想要让秦雪静静心。
所以把秦雪送到了尼姑庵。
纪夫人摇头:“不清楚,不过很多人家都拒绝了,秦雪毕竟现在年纪大了些,加上秦雪的品行也不是很好,城中的那些夫人一个个的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答应,就算是门户低一点的,看见是赖氏寻来的媒婆,一个个都婉言相拒,秦忠没有发话,谁也不会傻到接受这门亲事。”
赵灿娘就不明白了,赖氏怎么做事情一件比一件糊涂。
赵灿娘无奈的叹息一声说道:“也不知道赖氏是怎么想的,秦雪那个样子,我也不是说嫌弃她什么的,我只是觉得秦雪现在变成这样,跟赖氏的关系太大了。”
ps:
谢谢午茶的打赏~鞠躬感谢!!!
今天更新就到这里,明日补上~实在抱歉~
第两百五十二章 孩子丢了
纪夫人听到赵灿娘这样说,表情也有些无奈:“总之这样的事情你还是躲远一点,别到时候惹上麻烦,主要是我觉得这样的闲事你不要插手为好,不过给你舅舅提醒一句还是很有必要的。”
赵灿娘点头:“我知道了干娘,干娘要是你想孩子也可以随时过来。”
纪夫人点点头:“还有一个事情我得给你提点一句,你娘那里你还是多问问,我总觉得最近一段时间她写回来的信有些不对劲。”
纪夫人这样说,赵灿娘有些不明白,她倒是没有从秦氏的信中看见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干娘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灿娘不明白。”
赵灿娘疑惑的问道。
纪夫人叹息一声站了起来,随后纪夫人走进了里屋,再次出来手里拿着一叠信:“你看看就知道了,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出了事情,我就是有种预感,预感不好。”
听见纪夫人这样解释,赵灿娘还是上了心。
接着一封信接着一封信的看起来。
是秦氏的笔迹不假。
赵灿娘看着上面秦氏有些哀怨的叹息还有抱怨,心里也想到了什么:“干娘还别说这信跟我娘写给我的有些不一样。”
秦氏给赵灿娘写的信都是欢快无比的,而写给纪夫人的明显很哀怨。
纪夫人皱了皱眉接着说道:“我就是有那种感觉,觉得你娘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你也知道你娘的脾气。我想因该是生活遇到了什么不如意的地方。”
赵灿娘点头赞同的说道:“我回去就写信看看,看娘是不是真的遇到了什么烦心的事情。”
从纪夫人那里回来,赵灿娘就提笔给秦氏写了一封信。
心里这才松了一口气。
赵家的生意现在已经差不多稳定下来。
孩子一个个的也很乖巧,除了生活中有一点点的不如意以外赵灿娘真的觉得日子过得很满足。
年关一天天的近了。街上也热闹起来,商铺的门口挂着红红的灯笼,大红的春联贴在门两边显得很喜庆。
赵灿娘牵着两个孩子,身后还有几个家丁跟着慢悠悠的在街道上面走着。
两个孩子吵着闹着要来集市上看看。赵灿娘很久也没有出来走动,心里也想看看外面的景色,所以就同意了。
因为下雪的缘故,街道上面很湿滑,赵灿娘选择的又是步行,走起路来格外的小心。
“夫人你慢点走,这路滑。”蓝蝶一脸担心的跟在后面,不时的提醒赵灿娘。
听见蓝碟的叮嘱,赵灿娘回头笑笑:“你别担心了。从出府到现在你说这个事情不下两百遍了。我耳朵都快听起茧子了。”
蓝蝶听见赵灿娘的抱怨。嘟嘟嘴有些不满的说道:“我还不是担心夫人,你手里还要牵着两个孩子,肚子里面还有个小的。要是……。”蓝蝶说道这里立刻停了下来,伸出手对着自己的嘴轻轻拍了两下:“菩萨莫要介意我这就是乌鸦嘴。我说错话了。”
赵灿娘和两个孩子见到蓝蝶这个样子,一个个的都呵呵的笑了起来。
不远处的小巷背阴处,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看着街上笑得开心的几人。
男子的眼神一直盯在赵灿娘身边的贤儿身上。
临近年关,街上的商人很多。
街道两边叫卖的声音不绝于耳。
贤儿和乐儿毕竟是孩子,两个人一边走一边瞧着路边的各种小摊。
有的摊子比较高,两个孩子还缠着家丁抱起他们看。
赵灿娘突然看见不远处捏面人的匠人。
立刻说道:“贤儿、乐儿前面有捏面人的师父,我们都过去看看。”
说着就走到了捏面人的摊子面前。
捏面人的师父手很巧,看着平淡无奇的东西,在面人师父手里很巧妙的就变成了各种动物和各种出名的人物。
“娘我要这只猴子。”“娘我要这只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