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土默热红楼历史十讲-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红楼梦》历史假托(9)
智朴和尚同王士之间的交往十分密切,他撰写的《盘山志》、《青沟偈语》、《辛舌蔓草》等书和诗集,问世前都请王士为之审定并作序。这些在《盘山志》和王士的作品中多见记载。智朴和尚抄录回来《石头记》之后,自己首先另题了一个名字《情僧录》,“问世传奇”前还需要再请名人题名,他最先想到的名人,应该就是名动天下的诗坛领袖、刑部尚书、大名鼎鼎的王渔洋!那么,这个名动天下的王士,是否有可能就是《红楼梦》中提到的“东鲁孔梅溪”呢?
  循此思路考证下去,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快感觉,这个“东鲁孔梅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士是山东新城人氏,自号“新城”,常称自己的家乡是“东鲁”、“东省”或“东海”。王士官居刑部尚书,即所谓的“司寇”;而他的著名同乡、“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诛杀少正卯时,所任职务正是鲁国的“司寇”。“梅溪”是王十朋的号,代表王姓。三句话合起来就是“山东王司寇”。另外,王士罢官归乡后,最喜欢居住在西城别墅;别墅“诛茅构精舍,清流常在门”,“夫子喜隐流,日夕停高轩”(见谢重辉《杏村诗集》)。据王士《蚕尾续文》记载,别墅在“画溪之右”,“东窗俯溪,梦觉时闻游鱼拨剌荇藻间,亦复欣然和鱼之乐,时作小诗”。这个别墅旁的可爱小溪,是否就是“梅溪”呢?王士有个门人郎廷槐,当时任新城知府。此公之别号就称为“梅溪”。当时著名文人张贞曾为这个“郎梅溪”的诗集点评并作序,他在《娱老集·郎梅溪明府诗序》中说,“先生治境实为渔洋王公之乡”,此乡的梅溪,隐指王渔洋退隐之地,应是十分贴切的。以上分析足以说明,为《石头记》题名《风月宝鉴》的“东鲁孔梅溪”,就是隐指家住山东、与孔子同职、与王梅溪同姓,退隐于家乡梅溪畔的大名鼎鼎的王渔洋!王士不仅是智朴和尚的老朋友,也是洪昇的老师,他十分赏识洪昇的才华,同情洪昇的不幸遭遇。不论是洪昇还是智朴和尚,求他为新书题名,他都不会推辞。以他的身份和思想基础,题名带有浓厚教化色彩的《风月宝鉴》,是完全可能的。
  “东鲁孔梅溪”找到了,那个为《石头记》题名《红楼梦》的“吴玉峰”又是谁呢?如果执定《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这个“吴玉峰”大概永远也找不到;如果把作者的视角转向洪昇,这个“吴玉峰”马上就露出庐山真面目!他就是同徐乾学、陈维崧、王士、智朴和尚过从甚密的吴乔!吴乔,字修龄,号玉峰,终生未仕,幕僚终老。为人狂放不羁,精禅学,诗学西昆体。康熙二十年客居金陵徐乾学府邸时,与徐氏子弟论诗,后记录为《围炉诗话》。陈维崧《湖海楼诗集》卷八有《屡过东海先生家不得见吴丈修龄诗以柬之》:“最爱玉峰禅老子,力追艳体斗西昆。朱门纵视如蓬户,入幕长愁似隔村。索饭叫号孙太横,抄书历碌眼尝昏。此间赤棒喧嚣甚,隐几偏知处士尊。”
  “玉峰”是江苏昆山的别称。清初,昆山的文化甚为发达,名人辈出,著名文人又都喜用“玉峰”为字或别号,如南党领袖徐乾学以“玉峰”为号,历任浙江、江苏巡抚的赵士麟以“玉峰”为字。但以“玉峰”为字或号的吴姓著名文人,则只有吴修龄一人。智朴和尚南行“扫塔”期间,是否与吴乔见过面,未见记载。但以吴乔的名声,参与在苏州沧浪亭举行的“诗会”,与朱彝尊、宋荦、智朴和尚一起酬唱,是有可能的。沧浪亭诗会期间,朱彝尊刚刚在杭州为洪昇的《洪上舍传奇》题诗,智朴和尚也刚刚从杭州洪昇处归来,洪昇的新作,应是诗会诸人的热门话题。以吴乔放诞的性格和追求“西昆艳体”的风格,为《石头记》题名《红楼梦》,是可信的。
  根据以上推测,我们可以断言:《红楼梦》开篇“出则既明”前面那大段的关于此书来历的交代,实际上是综合了两篇序言,四个题名的文字。两篇序言是作者洪昇的自序和“抄录问世”者智朴和尚(空空道人)所作的序。书中“作者自云”那段话,就是洪昇的自序;书中“空空道人”“访道求仙”时与“石兄”的那段对话,应是智朴和尚抄录后所写的序言。四个提名是洪昇自己的题名《石头记》,智朴和尚的题名《情僧录》,吴修龄的题名《红楼梦》和王渔洋的题名《风月宝鉴》。那首“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题诗,应是洪昇自序中的诗,洪昇著书时,正是洪家“盛席华筵”“散场”之际;诗中的“红袖”和“情痴”,正是洪昇与姐妹们的自况;洪昇和着血泪写自己的“家难”,当然字字血、声声泪;从康熙三十一年到康熙四十一年,洪昇整整经历“十年辛苦”,当然会有“不寻常”的感觉了。
   。。

《红楼梦》历史假托(10)
第四节    甄士隐 
  我们在以上章节中,曾推断《红楼梦》书中甄士隐这个形象,就是作者真实经历的写照。洪昇在创作《红楼梦》中甄士隐这一典型形象时,是否还参照了当时其他的人和事呢?根据近来发现的一些资料,这里将对甄士隐形象再作进一步考证。
  读者诸君可能注意到了这样一点:书中甄士隐生活的年代,正是“石头”同“神瑛侍者”、“绛珠仙子”等“一干冤孽”“造劫历世”之际,甄士隐通过“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之手,同“石头”还有“一面之缘”。作者这样描写究竟有什么目的呢?
  我们知道,《红楼梦》作品创作隐去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按小说创作的一般规律来说,完全隐去时间地点在创作上是不可能的。这样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就失去了时代背景和地域特色,作者的真实创作意图就无法正确表达。所以,作者在表面上隐去时间地点的同时,还必然巧妙地暗示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书中对甄士隐故事的描写,实际上就是对作品时间地点的间接交代。“一干冤孽”“造劫历世”的时间,就在甄士隐破家“出家”之前,地点当然就是甄士隐生活的地方。这个时间地点,恰恰就是洪昇和他的姐妹们“一干冤孽”降生的真实时间和地点。“一干冤孽”降生的时间和地点,就是明清改朝换代时期的杭州,甄士隐“出家”的时间地点,应该就是同一时间地点。
  书中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末世”,地点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笔者曾经考证,所谓“末世”,就是清初清兵下江南的年代,有顾炎武、毛先舒等大家的著作中,频繁使用“末世”一词为证;“三生石”全国只有一块,就在“花柳繁华”的杭州西子湖畔。书中写甄士隐居住地是“苏州阊门”外的“十里街仁清巷”,确实是故弄狡狯,实际上不是苏州是杭州,两地同为“天堂”,假借是有道理的。在这个甄士隐身上,作者除了隐写自己的身世之外,还应寄托着清初以杭州为背景的一些标志性的人和事。
  我们知道,《红楼梦》所说的“甄士隐”和“贾雨村”,是把“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故事。我们还应看到,所谓“甄士隐”“贾雨村”,还应有“真仕隐”、“假愚存”的更深刻含义!的确,在清初,江南的“士大夫”阶层对异族统治的反抗是十分激烈的。南明小朝廷覆亡之后,凡以正统“士大夫”自命的知识分子,都与清廷采取不合作态度,多数隐居不仕。这在描写那一段历史的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多有记载。
  清初的江南,曾发生过一件震惊全国的“庄史案”。湖州富民庄廷珑,购得明故相朱国桢《明史》稿本,其父庄允城以儿子名义刊刻问世。因书中有指斥清廷语,所以庄家凡年满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均被朝廷处斩,连书贾、刻工、刷匠、藏书者,也都人头落地,凡受牵连而死者七十余人。
  杭州有个正直博学的著名文人陆圻,字丽京,号讲山。由于在当地颇有名气,在“庄史”出版时,未经本人同意,也被庄家父子列入“参阅”者名单,因此在“庄史”案中无辜被牵连入狱,全家一百七十余口,都被发配塞外苦寒之地。陆圻出狱后,愤而出家,不知所终。其子陆寅徒步寻遍全国各名山大川,不见父亲踪迹,亦积劳呕血而死。
  我们不难看出,在《红楼梦》书中“甄士隐”的身上,也有着明显的陆圻的影子。甄家因“葫芦庙”失火,“接二连三,牵四挂五”地牵连,被烧成一片“白地”,就隐写着“庄史”案牵连之惨。陆圻出家不知所终,同甄士隐跟随“跛脚道人”走了,不知所终,有异曲同工之妙。
  陆圻的侄子陆繁,是清初著名文人洪昇的启蒙老师,陆圻的儿子陆寅,是洪昇的好朋友,少年时曾同在南屏僧舍读书。洪陆两家有通家之好,如《红楼梦》所写,甄士隐身上如果有陆圻影子的话,与洪昇等“一干冤孽”有“一面之缘”是完全可能的。交代了“庄史”案,实际上也就隐秘地交代了《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在清初,陆圻的名气很大。洪昇“客燕台”时,他的老师王士曾向他问起陆圻的下落,洪昇回答老师的是一首十分著名的诗:“君问西泠陆讲山,漂泊一钵竟忘还。乘云或化孤飞鹤,来往天台雁宕间。”王士对此诗十分称赏,记入自己的著作,并多次向朋友推荐。
  在对甄士隐身上有陆圻影子的考证中,我们是否更坚定了描写的是清初的故事,洪昇是《红楼梦》初创者的信心了呢?
  

《红楼梦》历史假托(11)
第五节    贾雨村
  《红楼梦》作者交代,创作此书用的是“假语村言”,这个贾雨村究竟有没有生活原型,他的原型是谁?是红学界长时期没有解决的问题之一。前面我们分析过,《红楼梦》“护官符”中所说的“四大家族”,是以南明时期“马、史、王、钱”为原型的,所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影射的是南明小朝廷的权臣马士英。南明时期依靠马士英而青云直上的大奸臣,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阮大钺!
  阮大钺确实是一介穷儒,为人品行不端,中举后一方面投靠阉党魏忠贤,一方面又钻营东林党人,崇祯登基,阉党失势后,被东林党人参奏为“生性狡猾,擅篡礼仪”,“沽清正之名,结虎狼之属”,所谓“虎狼之属”,指的就是阉党。于是,崇祯皇帝把他归入阉党成员,虽然保住了脑袋,但被御批革职,灰溜溜跑到金陵去做“寓公”。
  南明小朝廷成立后,阮大钺不甘寂寞,走了马士英的门路,居然轻轻谋得一个“金陵江防”长官的肥缺,也就是《红楼梦》中所说的“金陵应天府”吧。后来,又当上了兵部侍郎,晋升兵部尚书,也就是《红楼梦》中所说的“大司马”之职。他与马士英沆瀣一气,把持朝政,卖官鬻爵,残酷迫害朝中东林党人,又纵容引诱弘光皇帝荒淫腐败,导致南明政权朝政腐败,迅速溃败灭亡。
  《红楼梦》作者用简洁洗练的笔墨,描写了贾雨村“结虎狼之属”,谋“金陵应天府缺”,晋升“大司马”的人生三部曲,清晰地展示了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