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沸腾15年-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的午餐”。马化腾虽然在润讯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工程师,但其在润讯期间,正是润讯神话最光辉的年份,因此,润讯无疑提升了马化腾的视野,以及给马化腾在管理上必要的启蒙。

马化腾的启动资金有传言说是来自炒股,说曾经有把10万元炒到70万元的大手笔。对此,马化腾本人没有正面回应过,但马化腾承认自己曾经靠开发股霸卡发过一笔小财。

马化腾虽然家境富裕,但其创业资本更多来自自己的积累,之所以用50万元创业,是因为这是当时开公司的最低门槛。

马化腾把自己的公司起名为腾讯,可谓意味深长:一方面,自己的名字有个腾字,公司和自己多有相关;另一方面,腾也有腾飞发达的意思。至于后缀为讯,更多是因为老东家润讯对马化腾的影响。



周鸿祎在方正的日子

几乎在马化腾创业的同时,1998年10月,自称是方正最好的高级程序员的周鸿祎从新疆方正项目处回到阔别10个月的北京,他决定自己创业。和丁磊、马化腾一样,周鸿祎最开始给自己公司注册的也是软件公司。而现在回过头去看,这一年冒出来的日后搅得整个互联网江湖翻天覆地的都是这样一群有软件背景、程序员出身,具有极客气质的年轻人。这多少有些巧合,但细一想其实有其内在逻辑,经历了1995年的基础建设、1996年的BBS狂欢、1997年的概念启蒙,1998年本该就是极客当道。

在很多方面,周鸿祎和丁磊都有相像的地方。他们都是技术出身,熟悉并极度重视用户感受和体验,都有很强的大局观,极度爱学习,并且才华出众;他们都是个BadBoy,口无遮拦,有什么说什么,不忌讳在媒体面前大骂出口,即便在权贵和达人面前,他们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坚持自我和本真。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他们都足够聪明,甚至于精明,很多和他们合作的人因此而吃亏,但也不乏追随者获益的,因此,人们对他们也褒贬不一。如果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丁磊要比周鸿祎幸运一些,一直待在网易,虽然也有失控的时候,但很快就收复失地;而周鸿祎倾注大量心血的3721,最终虽然卖了一个好价钱,但他终归需要另起炉灶。他们两个人年岁也差不多,丁磊1971年出生,而周鸿祎生于1970年,要年长丁磊几个月。

周鸿祎的具体出生年月是1970年10月,籍贯湖北。由于同是测绘工程技术人员的父母迁居河南,他在那里生活到高中毕业,中学时代,周鸿祎就呈现出“牛人”迹象,多次在全国物理、数学竞赛中获奖。由于父母工作的便利,周鸿祎很早开始接触计算机。“不懂什么编程,就是觉得好玩。”

生于湖北,长于河南,求学于西安,混迹于京城,周鸿祎的经历不可谓不复杂。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周遭的人文环境,使周鸿祎身上同时兼具湖北人、河南人、陕西人的秉性。楚地精明强悍之民风和中原河南油滑酱缸文化以及西安秦腔的厚重,诸多文化因子的杂交,使周鸿祎在后来踏入中国互联网江湖后,让人看不透、读不懂。

1992年,周鸿祎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学读研究生。读研期间“不务正业”,编过游戏软件、杀毒产品。为了卖自己的产品还开过两家小公司,招聘人手准备在全国“自建渠道”,但以失败而告终。

创业受挫让周鸿祎明白自己欠缺的东西还有很多。于是,周鸿祎决定先进大公司,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1995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周鸿祎加入方正集团,从程序员做起,到项目主管再到部门经理、事业部总经理,最后做到方正研发中心副主任。

1997年10月,周鸿祎组织开发成功中国第一款拥有自主版权的互联网软件—方正飞扬电子邮件系统。“飞扬”的诞生充满戏剧性,当时方正做了一个办公自动化的项目,主要是给国家机关中的秘书培训互联网的电子邮件知识,活儿派到周鸿祎身上,为了把活儿做好,周鸿祎跑了很多书城买了一些书籍回家,因此他发现了电子邮件是一个很好的东西,一定是未来的一个方向(这和之后他在雅虎中国把邮箱推进G时代有一定的联系)。电子邮件虽然是方向,但是使用起来还是很繁琐,更别提还要教会别人使用,由此周鸿祎想到很多人为什么喜欢玩游戏,那是因为游戏的界面非常人性化,周鸿祎想到这里,于是根据所想做了个软件,软件采用的是游戏化了的界面,秘书们一看就都学会了,而这个软件就是方正飞扬。

方正飞扬并没有取得预期成功,但让周鸿祎练了把手,做了把产品经理,把这个产品从头到尾做了一遍,具体到包括怎么和记者打交道,对一个程序员来讲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周鸿祎很想让方正把这个软件项目化,但由于互联网不属于方正的主营业务,周鸿祎要想继续做下去,要么离开,要么单独创业。

周鸿祎是个很用心的人,他虽然已经感觉到了互联网潜在的商业机会,也觉得在方正可以学习的东西不多了,是到该创业的时候了,但他很清晰自己还缺什么。这时候的他一缺方向,二缺团队,三缺资金,即便内心很冲动,也会努力地克制。

一些文章把周鸿祎描述成因为在方正内不受重视,被排挤而愤然离开并单独创业。这更多是一种猜测而已,和事实不符。周鸿祎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虽然在媒体上表现得像一个斗士,但其实,他是一个内心相当缜密、计划性很强、有很强执行力和推动能力的人,这向他获得了不少情感和道义上的支持,虽然,很多时候,他未必需要这种支持,但有总比没有好,多总比少好。

周鸿祎选择的创业方向是中文网址。他的灵感来自他向身边不懂技术的朋友介绍上网时,对方对于输以为开头网址的畏惧表现,让他在直觉上觉得中文网址将会是个大市场。于是,他放弃了虽然成熟但想象空间不大的飞扬软件,而开始准备进入中文网址市场。

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周鸿祎和他的同事先后做了几个单子。第一个单子是新疆乌鲁木齐建行数据集中综合业务系统,这也是当年建行在全国范围内将营业所级业务系统升级为市级业务系统的第一批项目,项目标的高达3000多万元,这个数字几乎占了当年方正系统集成分公司年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个单子周鸿祎做得非常辛苦,但也非常成功。以至于项目完成后,建行的领导直接打电话到方正,对周鸿祎赞口不绝。而当年这个项目组的建行员工,也都陆续转到建行全国各地担任技术骨干和领导,最高的一位做到了建总行科技部的副总。

周鸿祎也因这个单子业绩斐然,被公司提升为研发部经理。其后,他和团队又拿下了几个单子,其中包括一个3000多万的大单,并帮助当时的新疆建行解决了很多问题。对此周鸿祎的体会是,一件事情如果没去做,你就不知道会对自己产生什么样的价值,但只要你认真做了就肯定会有收获。回京后周鸿祎发现,如果他没有到新疆,就不会拥有这种大型服务器的编程能力,这是周鸿祎去之前所没有想到的。

在新疆的后期,周鸿祎也开始独自琢磨3721的项目。回京后,周鸿祎也把3721项目跟当时的直接领导周宁和方正香港的张旋龙提过。此时兼任金山董事长的张旋龙又问了金山公司高层求伯君和雷军是否有兴趣,但两人一致表示不看好这个想法。这时候,周鸿祎才决定离开。周鸿祎坦陈,其实当时如果方正愿意干,自己还是愿意在方正平台上做3721项目。从新疆回来一年后的1998年,周鸿祎带着自己那年刚招的两个本科生,一起离开了方正。在方正这所大学校里,周鸿祎受益良多。多年以后,周鸿祎在公开场合经常教育年轻的创业者,应该先用创业的心态去打工,充分积累自己在管理和业务上的能力和资源,这也是他的一个很重要的心得。

1998年10月,周鸿祎成立国风因特软件有限公司。公司网站名叫3721,取自“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意思。新公司起步于5个人,全是他在方正的同事。周鸿祎在北京郊区找了套三居室的房子,其中一间他和新婚妻子住,另外两间用来做开发。像美国的车库阶段。周鸿祎起步的办公室也和车库差不多,当时一位合作伙伴前去找他谈事情,发现他的办公室暗无天日,白天都需要把灯全部打开,定睛一看,只有在周鸿祎的大背椅上方两米多高的地方有个小窗户。 (本文来源:网易商业频道 )

1996海归归来
1996年的中国充满了激扬文字。这一年5月,一本叫《中国可以说不—冷战后时代的政治与情感抉择》的政治评论著作一面市就引发热浪,首版发行5万册,只用了20多天就一售而空,这本书的5位作者张藏藏、宋强、乔边、古清生、汤正宇都是大学毕业没多久,30岁左右的文化青年。该书最重要的观点,是对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提出质疑,并猛烈批判中国国内的崇美思想,进而大胆地为中国的崛起而呐喊。这本书迅速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也邀请作者进行沟通,这被认为是民族主义情绪高昂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这一年的7月,当时《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胡泳受海南出版社委托挑选外版书。在版权公司密密麻麻的巨大书架前,胡泳不经意间抽出了一本黑白封面的书。这本书是美国未来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数字媒体室的主任尼葛洛庞蒂(NicholasNegroponte)写的《数字化生存》,在美国《纽约时报》的图书排行榜上连续几周都是第一。一翻之下,胡泳立即建议海南出版社出版此书,之后胡泳和妻子范海燕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翻译工作,并交给了海南出版社进行出版。这本书在日后也成为年度畅销书。

学习、追赶甚至超越美国,一直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众最重要、最强烈、最质朴的情感,不论官方还是民间。但在互联网之前,我们更多的只是一种徒劳式的呐喊和掩耳式的自欺,理由无他,我们实在不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我们又不愿意因为直视这种现实而丧失一个国家和民族应有的自信。但互联网不同,从这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太平洋彼岸开始落地、开始商业化、开始展现其迷人魅力的时候,对应的,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1992年之后的又一个黄金盛年。进一步打开国门的中国人由于一开始在互联网时代并没有落后太多,因此能以更开放更从容的心态迎接这一场由开放和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互联网冲击波。

与此同时,我们曾经在很长时间里期盼的海归归来的希冀成为了事实,这批生在中国、学在美国的人,兼容东西方文化,打通了中国和美国之间竞合的绿色通路。互联网在美国的每一个细小的创新,在太平洋的西岸,都会有人进行学习、借鉴甚至模仿和跟随。这在之后甚至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成功路径:用最快的速度学习美国最成功的商业模式,然后迅速本土化,赢得用户,获取收入,然后再到美国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后再进行发展,甚至形成自己特有的创新。这种立足本土,对接美国式的造富运动由此产生了足够多的阳光富豪和知识英雄,并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成为互联网创新中国的内在推动。

海归群体和具有海外视野的本土创业者成为中国互联网早期创业者的生力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