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图说北京三千年-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00年,八国联军攻侵北京,放了一把火,把大栅栏烧成一片瓦砾。但是不久,它又重建起来,大体上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如今,除了喧嚣一切都已改变,大栅栏在清除了封建糟粕后,出现的是一片商业街的景象,除了旧址老房的北京丝绸商店、瑞蚨祥绸布店、内联升鞋店、六必居酱菜店、荣宝斋文房四宝还徐徐透出百年的光泽之外,同仁堂、张一元茶庄、长春堂、月盛斋熟肉店都已经门庭更新了;诸多外来的风味饮食也各据一方,形成了新型的饮食文化特色。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太庙被李自成烧毁了吗
太庙,位于天安门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明清两代皇室祖庙。它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同属依据皇宫旧制“左祖右社”而设计建造的。
  太庙的建筑雄伟壮观,平面呈南北方向的长方形,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建筑布局对称。共有三道围墙,全部为红墙身黄琉璃瓦顶。第一道围墙内是太庙外院,这里古柏参天,形态各异。东南隅有宰牲亭和治牲房,门楼及房舍均为黄琉璃瓦顶。院墙外两边有一座黄琉璃瓦顶的六角井亭。沿甬路向北至琉璃门即为第二道围墙正门。因门楼庑殿顶、檐椽斗拱均以琉璃砖烧制,故称“琉璃砖门”。院内有七座单孔石桥,各饰汉白玉石护栏。东西两端各有六角井亭一座,两端另建有黄琉璃瓦悬山顶房屋五间,东为神库,西为神厨。石桥以北为五间戟门,白石台基三层,四周都有汉白玉护栏,丹陛浮雕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海水江涯等纹饰。
  戟门是太庙第三道围墙的正门,太庙的主体建筑都在戟门以内。正对门即是太庙前殿,面阔十一间,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殿基为汉白玉须弥座,共设三层;殿前有月台,汉白玉石护栏,望柱头浮雕龙凤纹;白石丹陛上,雕有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狮子滚绣球、海兽以及海水江涯的纹饰。大殿内梁柱外镶沉香木,构件以金丝楠木制成,明间和次间的殿顶、天花、四柱皆贴赤金花,不施彩画,地面满铺金砖。这座前殿,明、清两代是帝王年末岁尾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前殿两庑各有配殿十五间,东供奉有功之皇族神位,西为供奉功臣神位的地方。前殿东南、西南各有燎炉一座,是为焚烧祭品之用。
  中殿亦称“寝宫”,清代在这里供奉了历代帝、后的神主牌位。中殿两庑的配殿是存放祭器的地方。九间后殿是帝王供奉皇帝远祖神主牌位之处,即清末称帝前的四个追封皇帝(肇祖、兴祖、景祖、显祖)的神位,也称作“祧庙”。用红墙与前、中殿隔开,自成院落。
  太庙是如此的雄伟壮观,那么它是否被李自成烧毁过呢?一般说来,大多数人认为,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城以后,不仅推翻了明王朝,把太庙也给烧毁了。
  但从史书记载来看,并非如此,也没有文字对太庙是否被李自成烧毁作出过明确交代。据《爝火录》记载:“大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云:二十九日丙戌:李自成僭帝号于武英殿,追尊七代皆为帝后……下午,贼(李自成)命运草入宫城,塞诸殿门。是夕,焚宫殿及九门城楼。三十日丁亥,李自成先走……出宫时,用大炮打入诸殿。又令诸贼各寓皆放火。日晡火发,狂焰交奋……门楼既崩,城门之下皆火……日夕,各草场火起,光耀如同白昼,喊声、炮声彻夜不绝。李自成放火烧毁明故宫与北京九门,然后落荒而逃。”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李自成放火烧毁的是明故宫与北京九门,而对于太庙的情况则只字未提。假若我们依据这则材料就断定太庙被李自成放火烧毁了,显然是不太客观、也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从其他史书记载来看,李自成在撤退前,曾驱赶城内百姓出城,然后纵火烧毁了明朝宫殿,但是唯独太庙及武英殿尚保存完好。
  无论谁是谁非,不过有明确记载的是,在清顺治元年的时候,人们重新修建了太庙,乾隆元年又对太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辛亥革命后,太庙仍归清室所有,1924年曾改作和平公园对公众开放。
  解放以后,太庙被改作劳动人民文化宫,1950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太庙的南门上高悬起了毛主席的亲笔题字“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匾额,从而使这里成为了普通民众学习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的场所。
   txt小说上传分享

社稷坛的五色土
在我国的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在那时把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称作“社”,把祭祀谷物神的地方叫做“稷”,《白虎通》上曾说:“土地广博,不可一一祭之也,故封土立‘社’,‘社’为‘土神’;谷物众多,不可遍及祀, 故封谷立‘稷’,‘稷’为‘谷神’之长。”也就是说,当时国家统治者重视土地和粮食,认为“神”可以引出万物,祭“神”可以佑护五谷丰登。于是,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合称为“社稷”。祭祀社稷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因而后来用“社稷”来指称国家。
  北京社稷坛,从整体构造来说,是一座三层的方坛,用汉白玉砌成,自下向上逐层收缩。坛的四周砌墙,东西南北各辟一座棂星门。坛面上铺有五色土,以五行学说中的五色对应五方。中央有一土龛,明清时立有代表社神的石柱和代表稷神的木柱各一根,后二者合为一斜顶方石柱,名为“社主石”或“江山石”,象征“江山永固,社稷长存”。
  在这其中,五色土是最引人注目的,也让人无不惊奇不已,人们都想从中找出蕴含在背后的故事。所谓的五色土是指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土。五色土象征着我们广博的大中华,在社稷坛的东边是青土,代表着东边的大海;西边是白土,代表西部白色的沙;南边是红土,预示南方的红土地;北边是黑土,象征北部的黑土地;而中间的黄土,就是黄土高原的寓意。关于社稷坛五色土的分布,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有人认为,黄,象征居中的黄帝,他统治天下,因为由手拿绳子掌管四方的土神辅佐;青,象征东方太嗥,他由手持圆规掌管春天的木神辅佐;红,象征南方炎帝,他由手持秤杆掌管夏天的火神辅佐;白,象征西方少昊,他由手持曲尺掌管秋天的金神辅佐;黑,象征北方颛顼,他由手持秤锤掌管冬天的水神辅佐。黄土居中,因为最高统治者黄帝居于核心地位。东西南北依次为青白红黑,也即皇帝的四方又各有一个统治者辅佐。
  说法尽管不太相同,但是从社稷坛五色土的方位配置,以及方位与四季的匹配来看,这与汉唐期间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相合,都意在代表我国广袤富饶的土地,此以显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威严和江山永固的愿望。
  辛亥革命后,社主石被丢弃,仅保留五色土。文革时期,五色土全部被改成了黄土,用来种植棉花,文革后又恢复原貌,以供人们怀念与参观。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景山坐像之谜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北京景山公园平面园林图酷似一尊盘腿打坐的人像:公园的寿皇殿建筑群为“坐像”的头部,大殿和宫门组成眼、鼻、口,眉毛由树组成,两边非常对称的三角形树林组成了胡须,被人们称之为“景山坐像”。这如果真是一幅人像的话,那它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用人工建筑组成的人像。这是人们有意为之,还是一种巧合呢?
  在历史上,景山在紫禁城北门神武门的对面,元代的时候本是大都城内的一座土丘,名叫“青山”。明永乐十四年在营建宫殿时,把拆除元代旧城和挖掘紫禁城护城河以后所得的泥土,堆在这里,取名为“万岁山”,意在镇压元朝的王气,所以又叫“镇山”。传说皇宫在这里堆积煤炭,又俗称“煤山”。直到清朝顺治十二年的时候,煤山才被改为景山。
  那么景山的这个坐像到底是什么人?有关专家发现,故宫中轴线上最北端的一座宫殿钦安殿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许多年都没有对外开放了,那里供奉着被称作水神的玄武帝的造像。“玄”意为黑色,“武”古人解释为乌龟壳。玄武在“五方”中代表北方,在“五行中”代表水。打开沉重的大门,端坐在中央的水神玄武帝和殿内饰物仍然保持着明代的原貌。坐像和他有关吗?这位专家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曾经写信给溥杰先生及其家属,回信的答复是,他们这些亲属当时在清宫中没有议论过这样的事。所以,他的猜测直到现在都是悬而未解。
  “景山坐像”引起了科技界和考古界的广泛兴趣,他们虽然也提出了这幅近似人像的图形为什么会在北京中轴线上的景山公园,这座人像究竟是古人有意建造还是巧合诸如此类问题,也作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至今仍收获甚微,直到现在仍然还是一个没有彻底解开的谜。
   。 想看书来

北京城的“后门”
地安门是北京皇城四门之一。从地理位置上说,皇城正门称天安门(明称承天门),东称东安门,西称西安门,北称地安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亦称后门。从皇城面南背北之势来看,天安门显然是皇城的前门,地安门则成了后门,这个称呼即亲切,又很符合中国传统的“家国同构”观念,所谓的前门、后门,正像一大户人家对自己门口的称呼。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地安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南对景山,北对鼓楼,为砖结构之宫门式建筑,正中设朱红大门三门,左右各两梢间为值房,是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作为皇城的北门,与作为皇城南门的天安门遥相呼应,象征着天地平安,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希望年年丰收、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
  俗话说水火无情,在历史上,皇城四门都曾遭受过大火的袭击。天安门,明时称作承天门。明天顺元年(1457年)七月丙寅,承天门遭受雷击起火被毁,后来重建。祟祯(1644年)十七年四月十九日,李自成放火焚宫,承天门被毁。清顺治八年重修,并改名为天安门,寓意天赐平安。太监曹吉祥及其从子曹钦谋反,放火烧东安门。东安门于明天顺五年(1461年)重建。1912年2月27日,袁世凯策动兵变,放火焚东安门。西安门也于1950年12月1日因用火不慎而发生火灾被毁。
  与皇城四门屡遭火灾形成有趣对比的是,地安门在历史上也曾屡次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是皇城的北门,所以凡是皇帝北上出征巡视时大都要出地安门,而且亲祭地坛诸神时也要经地安门而出。就是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侵略军也曾在地安门遭到清军的顽强抵抗。而且在紧急的关头,慈禧太后带了光绪皇帝仓皇逃出紫禁城,正是从地安门而出,再出内城德胜门,远走西安的。还有,1924年冯玉祥将军驱逐溥仪出宫时,这位末代皇帝也是从地安门灰溜溜地走向他的出生地摄政王府的。早年,地安门内设有许多为皇家服务的衙门,诸如尚衣监、司设监、司礼监、酒醋局、织染局、针工局、巾帽局、火药局、司苑局,还有钟鼓司、供用库、蜡库、帘子库、兵器库、皮房、纸房、安乐堂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城市交通的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