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明不久便被派往武汉,在 1938 年的头 6 个月中,那里充满了对这场战
争的奉献精神。统一战线的精神渗透到所有的社会阶级和政治团体,国共两
党间显而易见的真诚合作使许多人感到意外。王可能觉得这种情况加强了他
的力量。总之,整个春天他都在继续号召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②此后,
王明意识到蒋介石不会接受对其控制的政府和党作出如此彻底的改变,他退
② 同上。又见片冈铁哉:《中国的抗战与革命》。
① 《中国的抗战与革命:共产党与第二次统一战线》,第 72 页以下。
① 张国焘回忆,在十二月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懊丧地叹息道,“拿那么多军火 给蒋介石,为甚么不可以
少分给我们一点”。张国焘:《我的回忆》第 3 册,第 418 页。
② 《解放报》第 36 期(1938 年 4 月 29 日),第 1 页,声明是在 1938 年 3 月 11 日 写的。
一步说:“国民政府是全中国的政府,它需要加强而不是改组。”③他也号召
组建“国防师”,这也比他原先建议成立一个统一的全国军事机构后退了一
步。在武汉,王明显然能争取到周恩来对他的计划的部分支持。
王明为统一战线所作努力的致命弱点在于它们依赖可疑的国民党政府的
同意。而他仅有的力量只是国民党自己选区内的舆论。①王明不是投降派,但
他已将自己引入困境,而毛泽东却保持着大得多的行动自由。
至于第二个问题,即革命应以农村为基础还是应以城市为基础,王明从
未在农民中生活或工作过。虽然他生长在安徽一个富裕的农村家庭里,但他
的天性和他的理论倾向都完全是城市型的。1937 年底回到中国后,王明很少
提到农民,而他的著作,就人们所知道的而言,没有一本涉及这个与毛泽东
的心紧密相连的主题。王明并不要求放弃农民运动,但他显然认为,如果在
城市中以及在工人和其他民族主义力量(如学生、民族资产阶级)当中没有
坚强的立足点,这个运动最终将失去它的马列主义动力,而去追求落后的、
狭隘的、实质上是小资产阶级农民所关切的事物。因此,占有城市对王明比
对毛泽东要重要得多,毛宁愿以空间换取时间,就像南京陷落后的蒋介石一
样,他不愿看到国民党的抵抗力在无结果的阵地战中被摧毁。而王明则号召
像保卫马德里那样保卫武汉,这可以动员民众。在这里,王明的统一战线概
念与他对城市的偏爱自然就结合在一起了,因为只有国民党的合作或容忍,
才能出现这样的动员。
同时王明在武汉有党的工作要做。他是新成立的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和
长江局书记,两者都直接对中央委员会负责。此外,他至少还是中共驻国民
参政会和国防最高委员会代表团名义上的领导人,这两个咨询机构都是国民
政府于 1938 年初组建的,作为象征多党合作的大造舆论的机构。从这些不同
的讲坛上,王明越过政府首脑发表爱国主义言论,这些言论对继续使城市舆
论支持抗日有很大影响。王明的主调是爱国主义和全心全意致力抗战,而不
是毛泽东的主张“保持并扩大我们已赢得的阵地”。
王明也从事独立于国民党的组织活动,特别在青年团体方面,而且他试
图将各种爱国组织结成“保卫武汉委员会”。但在 1938 年 8 月,这个委员会
被解散了,与它联系的群众组织也遭到同样命运,而中共在武汉的《新华日
报》因提抗议而被停刊 3 天。由于蒋介石决定不以全力保卫武汉,也不允许
进行独立的民众动员,王明企图在城市中保持一个半合法的、有组织的中共
基地的努力慢慢地熄灭了。
受到了上述挫折,又离开了党中央,1938 年王明的影响逐步下降。9 月,
共产国际表示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因此,10 月到 11 月的六中全会标志着王
声望大降,而毛的领袖地位已显著加强。然而,召开中央全会(扩大)而不
是预期的七大——七大需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表明毛还没有完
全准备好,或者还不完全能够宣称对全党拥有最高权力。王明在一个时期内
继续领导统战部和中国女子大学,并经常在党的报刊上发表文章。但他和他
的观点已不再是对毛的“无产阶级领导”的重大威胁,而在 1942 年整风运动
中最终使“洋学生”丧失影响还没有达到高潮。1940 年后,很少再听到王明
的声音。
③ 《抗战的现状和任务》,载郭华伦:《中共史论》第 3 卷,第 363 页。
① 片冈铁哉:《中国的抗战与革命》,第 75 页。
组织机构与活动
中国共产党和它的主要部队——八路军和新四军——都在中日战争期间
异乎寻常地扩大了。战争的头 3 年,在 1940 年以前,发展是非常快的。军队
扩大了 5 倍,党员人数增长了 20 倍(见表 16 和 17)。这些数字还不能说明
全部事实,因为它们略去了正规军的辅助部队(民兵和自卫队),以及在党
的影响下的成千上万积极分子、基层政治组织和群众团体。无庸讳言,如此
仓促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因为在快速发展中,素质、经验和训练
常常被忽略了。
表 16 战时中国共产党的扩张
1937 年
1940 年
1941 年
1942 年
1944 年
1945 年(七大)
40000 人
800000 人
763447 人
736151 人
853420 人
1211128 人
来源:约翰?W.刘易斯:《共产党中国的领导》,第 110 页。
如表所示,党和军队在 40 年代初期都收缩了,这主要是日本人和国民党
人都力图限制或摧毁共产党势力的结果。他们造成必需品的极端匮乏,迫使
中共不得不巩固它的部队,强调质量胜于数量,并更有效地进行组织和动员。
收缩和巩固时期一直持续到战争的最后一年。直到 1944 年中至 1945 年中的
12 个月,才是第二个发展时期。这三个时期(1937—1938 年、1939—1943
年和 1944—1945 年)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中日战争期间的三个主要阶段。共产
主义运动通过党、军、政的连锁机构发挥作用。三个系统各有自己的组织,
并与另外两个系统紧密配合。而且,每个系统都向外和向下深入整个社会,
试图建立这一运动最终可以依赖的基层组织和群众基础。最后,由于地区上
的巨大差异,而且这一运动分布于山区和平原,跨越华北和华中,处于日本
战线的后方和与国民党争夺的地区,行政管理变得更复杂了。战争期间中共
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保持这个运动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在严格的中央集权
——这无论如何难以做到——与退化为十足的地方主义——党称之为“山头
主义”——之间,左右为难地沿着不稳定的航向前进。掌握运动的中坚力量
不是地方政府,而是来自延安党中央的党和军队的高层领导。
表 17 战时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扩大 ①
① 哈里森:《通往权力的长征》,第 294 页。党员人数和军队人数不得加在一起,因为许多军人同时是党
员。军人的 1/3 大概是党的某一类成员(正式党员、预备党员或发展对象)。
1937 年
1938 年
1939 年
1940 年
1941 年
1942 年
1943 年
1944 年
1945 年( 4 月)
八路军
80000
156700
270000
400000
305000
340000
339000
320800
614000
新四军
12000
25000
50000
100000
135000
110960
125892
153676
296000
总人数
92000
181000
320000
500000
440000
450960
464892
474476
910000
1941 年 1 月 4 日新四军事件前的数字。参见表 16。
党。概略而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一直是一个等级制的金字塔,有政治
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居于顶点(见表 18)。由这一层次作出的决策,
尤其是政治局或者是它的主席毛泽东作出的决策,都经过书记处,书记处大
致确定目标,还决定哪一个机构或部门应负责执行所要求的任务。
下一级组织有两种类型,负责处理党的工作。第一种是有定向任务的职
能部门,在最高层次上直接对书记处和政治局负责。它们的最重要的单位及
其领导人参见表 18。
下一级组织的第二种类型是区域性的,与党开展活动的地区相对应。这
些地方局,像中央委员会的各部门那样,对延安的党中央负责。它们通过指
挥系统向下监督各分局(主要位于华北根据地)以及下级委员会和支部的工
作。在地方局以下,也像中央一样设有职能部门,但形式上有所简化。
表 18 中日战争时期党的组织①
① 此处中共组织及负责人名单未必准确,请读者用时加以鉴别——译者注。
中央委员会
政治局
书记处
中央委员会的主要部门
军事委员会
组织部
宣传部
统战部
敌占区工作委员会
干部教育委员会
社会部
群众运动委员会
职工运动委员会
妇女运动委员会
青年运动委员会
出版发行委员会
地方局
分局
各级委员会
毛泽东、张闻天、秦邦宪、周恩来、陈云等上述人员,加上任弼
时、朱德和康生(其后还有刘少奇等)
毛泽东
陈云(其后是彭真,约在 1943 — 1944 年)
凯丰
周恩来(约在 1944 年后为李维汉)
周恩来(兼,还有康生、刘少奇等人)
刘少奇(其后,李维汉)
康生(其后,周兴和李克农)
陈云
陈云(兼)
蔡畅
冯文彬
张闻天
华北局、西北局、长江局(到 1938 年)、南方局,中原局(这
两个局建于 1939 年)、东南局(与中原局在 1941 年合并为华中
局)、 1945 年后还有东北局。
晋察冀分局、山东分局、晋绥分局、晋东南分局(晋冀鲁豫中央
局的一部分)、华南分局
适合于建立委员会的省、县、镇、区及分区
来源:哈里森:《通往权力的长征》,第 293 页,及引用资料。
最后,党在各级政府和军队中,以及在群众团体中,均设有支部。因此
党的作用犹如神经系统,连接这一运动的各个部分,传送和处理信息,并发
布指令。
军队。分别在华北和华中活动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正式结构见表 19。作
为正规的专职的野战部队,八路军和新四军是三级军
表 19 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组织
八路军总部(延安)
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