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国初期也已是研究西方外交的史学者的一个研究课题。例如,可见到
彼得?洛:《英国与日本,1911—1915 年》;和詹姆斯?里德:《传道精神
与美国东亚政策,1911—1915 年》。后一部著作把美国政策放在差会对外交
政策的影响增大的格局中研究。差会在美国国内和在中国的影响是一种吸引
人注意的历史现象,一些写得极好的专题著作已探讨这个问题,其中有瓦伦
丁?拉伯:《美国在华差会的国内基地,1880—1920 年》;和简?亨特:《上
流阶层的信仰:美国女传教士在世纪转换时的中国》。
从二十一条到凡尔赛和会的喧嚷时期已由许多作者论述,但是,几乎全
部在于中国政治和知识分子运动方面。论述中国对外关系的最佳著作仍是马
德琳?池著《中国外交,1914—1918 年》。关于激起五四运动的山东问题,
见拉塞尔?法菲尔德:《威尔逊与远东》;诺埃尔?H.普加奇:《芮恩施》;
以及伊恩?尼什:《同盟在衰亡:1908—1923 年的英日关系研究》。
20 世纪 20 年代是中国对外事务研究得最好的时期之一。人们可以从多
萝西?博格著《美国政策和中国革命,1925—1928 年》着手,该著作的开拓
性贡献已为其他一些著作扩充,这些著作有:保罗?瓦格:《传教士、中国
人及外交官》;沃伦?I.科恩:《中国派:顾临、拉门德、索克思与美国-
东亚关系》;以及罗伯特?奥尔伯特?戴耶:《在华的银行家和外交官,1917
—1925 年》。华盛顿会议以后亚洲国际关系仍是一个生动的讨论课题。研究
华盛顿会议的最佳著作是罗杰?丁曼著《太平洋的军事力量》。至于主要概
念的介绍,见入江昭:《帝国主义之后:探求远东新秩序,1921—1931 年》。
20 世纪 20 年代日本对华政策在一些专论中得到很好的研究,这些专论有马
场伸也著《进退维谷的日本外交》,威廉?莫顿著《田中义—与日本对华政
策》,细谷千博和斋藤真著《华盛顿会议体制与日美关系》中的几篇论文;
以及入江昭和有贺贞编著《两次大战之间时期的日本外交》所收麻田贞雄、
宇野重昭和大畑笃四郎的论文。
世界经济危机时期“华盛顿会议体制”的崩溃,在克里斯托弗?索恩著
《外交政策的限度:西方、国际联盟和 1931—1933 年远东危机》中得到很好



的研究。远东危机本身也有学者研究,专著有绪方贞子著《在满洲的挑战》;
臼井胜美著《满洲事变》;詹姆斯?B.克劳利著《日本探求自主》,以及岛
田俊彦著《满洲事变》。至于对美国帮助中国的努力提供受挫的背景的动乱
所作的极好论述,也见小詹姆斯?C.汤姆森著《中国面向西方之时:美国改
革者在国民党中国,1928—1937 年》。
1931—1945 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也由家永三郎著《太平洋战争》予
以生动的论述。在这部著作中,这位著名的日本历史学家以自我批判、悔恨
的心情撰写种种事件。许多与这位学者同时代的人,以及年轻的作者,合作
出版了角田顺编《通向太平洋战争之路》。后一部著作是 1962—1963 年出版
的若干日本大史学家的七卷论文集,仍然保持档案史料的发掘和勇于形成的
概念所产生的新鲜感。这部论文集已有若干卷译成英文,最近出版的有詹姆
斯?W.莫利编《中国的困境:日本在亚洲大陆的扩张,1933—1941 年》和《日
本通向太平洋战争之路:日本突然爆发。伦敦海军裁军会议和满洲事变,1928
—1932 年》。用英文撰写的研究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扩张主义思想的最佳专
著,有马克?皮蒂著《石原莞尔》和迈尔斯?弗莱彻著《对新秩序的追求:
战前日本的知识分子与法西斯主义》。
史学界有研究西方列强对中日冲突的反应的权威著作。关于美国的反应
见多萝西?博格著《美国与 1933—1938 年的远东危机》;关于德国的反应,
见约翰?P.福克斯著《德国与远东危机,1931—1938 年》;关于英国的反应,
见安妮?特罗特著《英国与东亚,1933—1937 年》,斯蒂芬?莱昂?恩迪科
特著《外交与企业:英国对华政策,1933—1937 年》和威廉?罗杰?路易斯
著《英国的远东战略,1919—1939 年》。珍珠港事变前夕亚洲的英美外交已
是一代学者热烈讨论的课题。主要问题是中国在造成日美之间的危机和最后
终于爆发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最近出版的专著,如彼得?洛著《英国与太平
洋战争的原因》和戴维?雷诺兹著《英美同盟的建立》,提供了详细的分析。
在这方面也值得提到的专著,有多萝西?博格和冈本俊平编的两卷多国合作
的论文集《作为历史的珍珠港事变》所收的多篇论文,和伊恩?尼什编《英
日疏远,1919—1952 年》。
可惜,论及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对外政策的专著不多。这种状况部分地
反映文献资料的缺乏,而且也反映学者的主要兴趣在于研究中国国内政治,
特别是国共关系。几乎全部通过日本及西方史料来研究中国对外事务的反常
状态,有朝一日将会得到矫正。同时,学者应利用这方面的已出版的为数不
多的专著,如吴天威著《西安事变》,以及入江昭编《中国人与日本人》所
收苏珊?汉?马什、易劳逸和入江昭的论文。关于近年研究中国对日本侵略
的反应的日本学者论文编目,见日本国际政治学会编《战后日本之国际政治
学》。
战时中国外交事务已再度倾向于由学者通过大国对外政策来加以研究。
最近出版的书中有克里斯托弗?索恩著《徒有其名的同盟:美国、英国与对
日本的战争,1941—1945 年》,迈克尔?沙勒著《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
—1945 年》和入江昭著《实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 年—1945 年》。
由于美国在中国政治和经济中的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又由于中国问题在
战后美国政治中引起的争论,战时和战后的美中关系成为一个特殊范畴。邹
谠著《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 年》是这个课题的开拓性研究专著,
现在已由其他学者利用邹谠当时不能获得的档案文献加以增补,虽然并未完



全取代。例如,见拉塞尔?D.布海特著《赫尔利与美国对外政策》,肯尼思?彻
恩著《在中国的困境:美国政策辩论,1945 年》,保罗?A.瓦格著《门户的
关闭:中美关系,1936—1946 年》,威尔马?费尔班克著《美国在中国的文
化实验》,和加里?梅著《代人受过的中国通:范宣德的外交考验》。美国
战后对华战略已由学者充分研究,有多萝西?博格和沃尔多?海因里希斯编
《不确定的年代:1947—1950 年的中美关系》所收的论文,罗伯特?布卢姆
著《限制:美国东亚遏制政策的由来》,南希?伯恩科普夫?塔克著《屈辱
的模式:中美关系和承认问题的争论,1949—1950 年》,和小威廉?惠特尼?施
蒂克著《通往对抗的道路:美国对中国和朝鲜的政策,1947—1950 年》,所
有这些研究专著都需要在战后亚洲国际事务的更大格局中叙述。这方面有用
的专著有永井阳之助和入江昭编《亚洲冷战的由来》,唐纳德?F.拉奇和埃
德蒙?S.韦尔莱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东亚国际政治》,入江昭著《亚
洲的冷战》,和中嵨岭雄著《中苏对立与现代:战后亚洲之再考察》。

3.南京十年时期的国民党中国,1927—1937 年

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为止,史学界很少研究南京十年的历史。然而,
从那时以后,南京十年已成为历史探究的最热门和最引起兴趣的时期之一,
部分原因是对这个时期的解释争论激烈。1970 年,薛光前编《紧张的十年:
中国建国的努力,1927—1937 年》出版,该书是一部专题论集,所收论文大
部分是具有亲国民党的同情情绪的学者撰写的。那些论文研究南京十年的政
治经济和教育诸方面,总的意思是国民党建立了国力的稳固基础。薛光前及
那些论文著者认为,如果中日战争不在 1937 年爆发,中国就会成为现代繁荣
的国家。于尔根?多梅斯在他 1969 年出版的巨著《推迟的革命:中国国民党
的政治,1923—1937 年》中,也有和薛光前的解释一样的乐观情绪。然而,
多梅斯也坦率地提到国民党在取得政权后迅速地失去革命势头,不能博得民
众拥护,而且缺乏实行土地改革的能力。撇开这似乎自相矛盾的解释,多梅
斯的专著是现有的一部研究南京十年时期国民党制度和政策的最博学的著
作。
薛光前和多梅斯对国民党的有利评估,不久以后受到两部强调国民党制
度及纲领的缺点的专著挑战。第一部是田弘茂著《国民党中国的政府与政治,
1927—1937 年》。田弘茂研究国民党制度及行政结构之后,断定至少到 1937
年的时候,这些结构在组织上太弱,不能建立强大统一的国家。易劳逸著《夭
折的革命: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1927—1937 年》特别强调国民党在 1927
年掌权之后失去革命推动力;易劳逸依靠研究以后十年一连串的政治及经济
现象,试图为那个论点提供论据。
其他专著更狭窄地集中注意力于南京十年的一些个别的方面。钱端升研
究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作为他的两部权威专著的部分内容,这两部专著是《民
国政制史》和《中国的政府与政治》。最详细地研究这个时期国民党史的专
著是张其昀著《党史概要》五卷,不过必须考虑到著者的亲国民党偏向。涉
及这个时期的蒋介石传记尚无可以无条件推荐的著作,不过下列著作可能显
得有趣:董显光著《蒋介石》和布赖恩?克罗泽著《失去中国的人:第一部
蒋介石全传》。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后大量出版的研究南京十年专著中的第一部,是



约翰?伊斯雷尔著《中国学生的爱国心,1927—1937 年》,该专著研究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学生对日本侵略的爱国反应。日本侵华问题本身在毕恩来所
著依然有用的《日本在中国》,在周开庆著《抗战以前之中日关系》和在秦
郁彦著《日中战争史》中得到论述。通过日本政治过程理解日本对华政策,
是詹姆斯?B.克劳利著《日本探求自主:国家安全对外政策,1930—1938 年》
和詹姆斯?威廉?莫利编《中国的困境:日本在亚洲大陆的扩张,1933—1941
年》研究的课题。后一部专著收有日文八卷研究专著《通向太平洋战争之路:
开战外交史》的译文。西安事变在逐渐导致 1937 年中日战争爆发诸事件中是
重要的事件,最近已由吴天威著《西安事变:现在中国史的支点》重新研究。
这个时期的军事方面,在刘馥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