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丰富,但校史却至今不多。下面我们将先看北京大学,然后是私立学校、
技术学校和教会学校,最后是外国基金所起的作用。
北京大学:1912 年新共和国从退位的清王朝继承的事物中,有一座规
模小而且颇不稳定的称为京师大学堂的机构。京师大学堂诞生于 1898 年的改
良运动,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现代化的日本模式,试图满足创办者们所察觉
的中国的迫切需要:让清朝的某些学者-官吏进修,使他们对现代世界的事务
和状况有适当的了解。在 1898 年慈禧政变中,京师大学堂得以幸免。1902
年这所学堂经改组增加了师资培训部,同时合并了同文馆,并在原有的课程
中又增加了基础科学和五门外语。①
20 世纪初,北京大学的学生主要是官吏,授以极为有限的现代课程,但
在辛亥革命前,对他们的成就评价极低。②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人的思想
仍牢固地扎根在旧式文官考试制度中,他们把在新学堂的学历当作通向另一
种资格的台阶,从而使学堂以颓废闻名。另一些人则在观点上较为进步和大
胆,虽在轻薄和放荡的环境里,他们真正关心当前的问题,并在校园内展开
生动活泼的讨论。③然而政府这一层次仍缺乏一致的高等教育政策,因此在建
立教育体系的各级相应机构方面没取得进展。
1912 年蔡元培被任命为教育总长后,他召开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作为
“国家教育改革的起点”。各省代表于 7 月在北京开会,制定了新的政策和
相应的法规。①他们得出结论,中国教育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需将它
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扩展到全国各个角落,以及提高到现代水平。高等教
育第一次成为完整的国家体制的一部分(至少在纸上)。
在以后的 20 年内,在中国普遍出现了一批国立、省立和原来私立的各种
学院和大学,目标各不相同。然而,这些学校呈现的经历显示它们具有某些
共同的特点。一般认为高等教育构成了国家建设这一重大任务的不可缺少的


颐:《1900—1950 年中国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
① 邱玉麟(音):《京师大学堂沿革略》,载《清代轶闻》卷 5,第 1-2 页;喻长霖:《京师大学堂沿革
略》,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 159—160 页。关于同文馆,见毕乃德:《中国最初的官
办洋学堂》。在 1901 年签订《辛丑各国和约》后清政府试图在各省设立大学堂,如谷如墉领导下的山西大
学堂:见周邦道:《近代教育先进传略》第 1 部,第 295 页。然而,H。S。布伦纳特和 V。V。哈格尔斯特罗姆
1910 年在所著《今日中国政治组织》一书中记载,只有一所新大学设在北京(第 223 页)。在 20 世纪 20
年代,年鉴列举 6 所省立农科大学或工科大学。例如伍德海编:《中华年鉴,1926 年》列举这些大学设在
浙江、福建、湖南、江西、江苏和山东(第 434b 页)。
② 邱玉麟(音):《京师大学堂沿革略》,第 2 页;喻长霖:《京师大学堂沿革略》,第 160 页。
③ 俞同奎:《四十年前我考进母校的经验》,载陶英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1917—1923)》,《中央
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5 集(1976 年),第 268 页。
① 我一:《临时教育会日记》,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 296—297 页。



一部分,因为它是未来领导者的训练基地;同时,那些积极参加发展高等教
育的人都是年富力强的知识分子,他们曾在晚清现代学校读过书,并曾与政
治运动有联系。作为一个整体,他们一般都出身于书香门第。许多人为共和
革命工作过。他们开始相互视为不仅是昔日的同窗,而且是追求民族目标的
同志。因此,没有人反对 1912 年正式发布的管理院校的《大学令》中的第一
款:“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②
1912 年的大学令规定,大学里的高等教育由文学院和理学院实施,另设
商、法、医、农、工等职业学科。一个机构要取得大学资格,必须有文、理
两学院,或文学院和法学院和/或商学院,或理学院和/或医学院、农学院或
工学院。京师大学堂在严复任校长时改名国立北京大学,从 1912 年至 1916
年底是教育部直属的唯一的国立大学。①
处于新的地位的国立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并非一帆风顺。事实
上,五年间学潮迭起,校长频繁更换,而校园生活普遍不安定。所有这些反
映了整个国家政治环境的不稳定。②蔡元培就任校长是北大的转折点。蔡身为
清末进士和翰林院编修,出于坚定的信念,在 20 世纪初与革命党人共命运,
由于他学贯中西,并坚定地献身于自由化的理想,他受到广泛的尊敬。1916
年末蔡元培应召从法国辍学回国,1917 年 1 月就职。在 50 岁时,他得以实
施早年在欧洲学习和参加革命活动时期即已设想的蓝图。③
蔡元培上任伊始,就得到教育总长范源濂——蔡元培的老友和革命同志
——的支持,精力充沛地改造北大,此外当时大学校长有相当大的行政权。④
他首先提高教学人员的质量,聘请教师只根据学术能力,不论其政治观点或
学术倾向;结果许多蔡元培时代的青年教师在以后若干年内成为学术和职业
圈内的知名人士,同时他们也提高了北大的学术水平。
蔡元培其次处理的问题是学生的态度和生活方式。他在就职演说中激励
学生接受“世界上和生活中的新观点”。在校期间他们应当“把致力于学习
当做不容推卸的责任,不应把学校当做升官发财的垫脚石”。①他还支持娱乐
和学术社团以及校园刊物,认为这些都是可取的课外活动。第三,北大结构


② 教育部在 1912 年 10 月颁布的《大学令》,见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 647 页。在《大学令》
中,“宗旨”在 1917 年修订时只抹去一个逗号,所以新版本为“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
家需要为宗旨”。同上,第 671 页。
① 教育部在 1912 年 10 月颁布的《大学令》,见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第 647 页;陶英惠:《蔡
元培与北京大学(1917—1923)》,第 271 页。
② 陶英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1917—1923)》,第 270—271 页。中国共产党对北 京大学校史的看法
见萧超然等:《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 年》。
③ 陶英惠:《蔡元培年谱》(上),第 473—474 页。蔡元培担任校长时,与一些友人 的忠告相反,引用
德国统一的历史。他相信普鲁士“成效卓著的高等教育”培 养出优秀的小学教师,这些小学教师又以使他
们成为现代爱国公民的品质教 导学生,终于导致在普法战争中打败法国。据说孙逸仙也在督促蔡元培接受
北京大学校长任命的人之列;见罗家伦:《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载《逝者如 斯集》第 55 页。
④ 陶英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1917—1923)》,第 276—279 页。1920 年北京大 学成为中国第一所聘
请女教师担任教授的大学,当时陈衡哲出任历史系教授。 当时北京大学著名学者中,有哲学教授胡适和沈
尹默,语录学教授钱玄同,英 国文学教授辜鸿铭,以及经济学教授马寅初,王宠惠讲授宪法,而俞同奎讲
授 化学。
① 陶英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1917—1923)》,第 280 页。



合理化。到 1923 年北大完全摆脱了从过去时代承袭下来的“预科学校”的基
调。它的三个主要部分现在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语言文学。1919 年开始
采用选修课程,1922 年由教育部批准在全国推广。1920 年北大还率先准许女
生来到一向是青一色男生的校园。②公立小学曾于 1911 年录取女生,到 1920
年已成为全国性潮流。据中国国立大学报告,截至 1922 年,在 10535 名学生
中有 405 名女生。③
其他革新还包括 1918 年起草的几项计划,这些计划旨在制定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法律等方面的本科教学计划。蔡元培不得不使这些新
的教学计划与有效的方法相适应。例如,组建法律系时,当时中国的司法制
度正在着手修订,高质量的教师非常难得,蔡决定以“比较法律”为起点。
首先应聘的两位讲师是王亮畴和罗文干,他们都是司法部的成员,不能受聘
为专职教授。如蔡元培后来所讲的那样,所有这些因素使开设每一门法学课
都极为困难。只是好几年后,出现了王世杰和周鲠生这样的法学家,一个合
格的法律系才得以建立。④在注意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时,蔡元培深受他在德
国的经历的影响,在那里他受到柏林大学和它的创始人威尔海姆?冯?洪堡
的鼓舞。在北大他的努力得到了热情的支持,部分由于新的教师质量高,部
分也由于师生有讨论学术问题的传统,这种传统可追溯到京师大学堂时代,
当时大部分学生都是有一定学识的成年人。①
北大在“五?四”运动中所起的领导作用,似乎再次肯定了青年学者和
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20 年代初,北大作为一所大学,可以代表中国高等教
育发展的大方向:课程是按照现代西方普遍实施的训练方针设置的,教师队
伍具有学贯中西的背景,能超出本科课程继续进行学习和研究。北大作为第
一所国立大学的地位,明显地标志着高等教育与国家建设的关系。更全面地
进行研究时,南京的国立东南大学(后改名中央大学)等其他主要大学的发
展应能提供有启发性的比较和对照。
私立学校:南开。并不是所有的著名大学都与政府有关系。各种类型和
性质的私立学校纷纷成立,特别是在北京和上海以及一些省城。最著名的教
育家的活动例子是南开,这是张伯苓(1876—1951 年)领导下在天津成长起
来的中等学校和高等教育的联合体。与晚清的许多现代教育先驱者相比,张
伯苓不是古典学者,而是一所现代学校——北洋水师学堂的优秀毕业生,当
时他只有 18 岁。然而 1898 年中国海军基地威海卫成为英国的租借地,张目
睹中国国旗降落和英国国旗升起,断然结束了他的海军生涯。极度的羞辱给
予他以创伤性的打击。离开海军时,他发誓要献身于教育这条“自强之路”。
②如他在回忆录中谈到的那样:“南开学校诞生于灾难深重的中国,所以它的
目标就是要改变旧的生活习惯,培养救国青年。”教育家的任务就是清除中
国衰败的五大弊端:体弱多病,迷信和缺乏科学知识,经济贫困,由缺乏集


② 陶英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1917—1923)》,第 291—296、297—298 页。
③ 杰西?格雷戈里?卢兹:《中国教会大学史 1850—1950 年》,第 136—137 页。
④ 陶英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1917—1923)》,第 296—297 页,和蔡元培任北京 大学校长时的自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