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④ 陶英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1917—1923)》,第 296—297 页,和蔡元培任北京 大学校长时的自述,
同上书,第 276 页。
① 罗家伦:《逝者如斯集》,第 57、64—65 页。
② 张伯苓:《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载王文田等:《张伯苓与南开》,第 83 页。 《中华民国传记词
典》,第 1 卷,第 101 页。



体生活和活动而出现的涣散,自私自利。张后来在南开制度中所订的综合教
育计划,就是为适应中国在这五个方面的需要而设计的。①
张伯苓漫长的教育历程,开始于谦逊地担任严修——一位杰出的天津绅
士,与蔡元培一样也是一位思想进步的翰林——孩子的家庭教师。张也曾在
天津另一位著名绅士王益孙家任教。在这两个关系的基础上,张伯苓得以建
立他的第一所学校。1904 年,严、王二人联合资助建立一所中学和一所师范
学校。第一届师范学校学生毕业于 1906 年,第一届中学学生毕业于 1908 年。
虽然当地士绅子弟大量出现在第一批学生中——韩、严、陶、卞和郑等姓在
最初的学生名册中都很突出——但学校的新课程很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
来注册。1908 年当地第三个捐助人郑菊如慷慨地捐献了土地,而严修又再度
捐款,学校得以迁入“南开洼”的永久校舍,南开学校因此得名。②
清末政治动荡,然而张伯苓思想专一,不允许他和他的学校卷入革命活
动。他集中精力进一步发展学校。1917—1918 年张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
学习一年后,得到严修和范源濂的赞助,他们支持他办大学的计划。通过发
动他与天津上层社会(如严家和郑家)和国内知识界(范源濂是前任教育总
长,蔡元培的密友)的关系,还有与国际教育团体(张于 1909 年皈依基督教,
并与基督教青年会建立联系)的关系,他筹集了足够的资金,得以建造南开
大学的第一座校舍。第一批四十余名新生于 1919 年秋入学。③南开大学开设
了三科:文科、理科和商科。第一届学生于 1923 年毕业后,南开大学迁入八
里台的更为宽畅的校园直至今日。当南开大学迁到这处郊外的校园时,一座
新的科学大楼同时启用,这是一位私人捐助者的另一件礼物。①
张伯苓曾几度赴美考察高等教育制度和筹集资金。1928—1929 年出访归
来后,他将南开大学改组为三个学院:文学院由政治、历史和经济三系组成;
理学院设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四系;而商学院包括财务管理、银行、统
计和商业四系。②
张伯苓的双重文化的业绩是来自天津上层社会、留学归国教育家的国内
知识界和国际(特别是英美)教育团体的支持的结合。其他教育活动家的成
就尽管不那么著称,但可相提并论。例如,另一所私立大学——上海复旦大
学,是由一所天主教学校的退学生于 1905 年建立的一所学校发展起来的;这
所天主教学校便是震旦大学。在这些发展中一位感人的人物是天主教徒马良
(马相伯,1840—1939 年,见后)。还有另一所私立学校厦门大学是华侨实
业家和慈善家陈嘉庚于 1921 年建立的,他已经成为新加坡橡胶、菠萝和海运
业的百万富翁。从 1921 年到 1937 年,厦门大学在第一任校长林文庆的主持
下发展起来。林文庆是一位颇具天赋的新加坡医生,在爱丁堡获得医学学位,
并且也成为一位古典学者和记者。③中国私人赞助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值得进一步研究,更不用说近代海外华人对教育的影响了。厦门确实曾经是


① 胡适:《教育家张伯苓》,载卜凯等:《有另一个中国》,第 10 页。
② 王文田等:《张伯苓与南开》,第 7 — 9 页。南开学校师范班在 1906 年停办,所以 只有一届师范毕业生。
然而在这届十个毕业生中,有几个后来成为教育界的 著名人物,其中有陶孟和和梅贻琦。
③ 同上书,第 8 — 9、10、13—14 页。
① 同上书,第 14—15 页。私人对南开财政赞助的重要意义与当时其他主要大学 形成鲜明的对照。
② 王文田等:《张伯苓与南开》,第 17 页。
③ 见《林文庆传》;又见王增炳和余纲:《陈嘉庚兴学记》。



中国与东南亚贸易的一个主要货物集散地,“海上中国”的一个焦点。这在
第 12 卷中讨论过。
技术学校:教育在应用科学和工程方面的发展是缓慢的,这在早期大学
的课程中可以看出。长期以来考生是凭书本知识鉴别的,铁路建筑之类的实
用技能,无论多么引人注意,都不能很快获得书本知识那样的声誉。然而清
代末年,随着现代教育运动的兴起,一些专门技术学校和职业学校确实出现
了,其中许多学校达到学院或大学水平。下面几个例子可以表明现代中国一
些最著名的技术学校有不同的起源。1895 年盛宣怀赞助建立天津中西学堂
(亦称北洋西学堂),课程偏重于电气、矿业和机械工程等领域的专业。八
年后重新评价国家教育制度时,这所学堂被改组为北洋大学堂,并迁到天津
城外的新校园。①另一所盛宣怀赞助建立的学校是上海的南洋公学,开始时偏
重政治学,但最终发展成声誉卓著的交通大学,②在工程教育方面被视为天津
北洋大学堂在南方的对手。
除公立技术学校外,现代教育的倡导者们在私人资助下,偶尔也能建立
这样的机构。工业和社区的开发者张謇顺应时代潮流,于 1906 年在江苏建立
了南通大学,试图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经验结合起来。该校提供的课程包括农
业、纺织技术、工程和医学,并与一个纺织厂、一所医院以及供农业实验用
的 16000 亩土地挂钩。③技术学校的另一资金来源是外国在华现代工业部门内
获得的商业利润:1909 年一英国公司——河南福中公司——在焦作这一正在
发展的现代煤炭工业所在地开办了焦作路矿学堂。在 1912 年政治动荡中短期
关闭后,于 1914 年恢复,改名福中矿务学堂。1928 年后在国民政府管辖下
学校又改组为焦作工学院,④声誉日隆,直到 1937 年中国的学术进展因战争
再次中断。上述例证只是加速走向技术和工程教育的一部分,在民国时期这
类教育将受到进一步重视。
教会学校:它们大多数是从中学水平开始的,原来的目的是帮助传播基
督教。然而,后来它们在人文科学方面作出主要贡献。有记载的最早一所中
国境内的教会学校可追溯到 1845 年。19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在早期自
强运动中,又出现了几所教会学校。19 世纪末旧秩序在中国的崩溃不可避免
地给教会学校一个机会,在科学和外语等几个非传统教学领域采取主动。这
些学校从而展示了新型的学识。1900 年后,由于对现代教育的需求增长,一
些教会学校通过扩设课程和合并这一复杂过程逐步演变成具有学院水平的学
校。1906 年新教传教士拥有 2000 多所小学和近 400 所中等水平的学校,而
到 20 世纪 20 年代已有 12 所(最后是 16 所)学院或大学逐渐从其中出现。①
然而,在中国扩大和深化基督教事业仍一直居优先地位。例如,上海圣约翰


① 蔡元培等:《晚清三十五年来之中国教育(1897—1931)》,第 66—67 页。丁致 聘:《中国近七十年
来教育记事》。比较《剑桥中国史》第 11 卷,第 5 章。
② 《晚清三十五年来之中国教育(1897—1931)》,第 68 页。
③ 朱昌峻:《近代中国的维新人物:张謇,1853—1926 年》。
④ 安东尼?C。李:《中华民国私人管理的高等教育史》,第 10、11—12 页。
① 卢茨:《中国和基督教院校,1850—1950 年》,第 531—533 页,从 19 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16
所教会高等院校发展顺序图。关于深一层概括,见《剑桥中国史》第 10 卷,第 11 章(柯文著)和第 12
卷,第 3 章(费维恺著);又见威 廉?珀维安斯?芬恩:《变化中的中国的教会高等教育,1880—1950
年》;和 一部发人深思的研究专著,简?亨特:《上流阶层的信仰:美国女传教士在世纪 转换时的中国》。



大学校长卜舫济认为:学校应保持小规模,这不仅为了保持教员与学生接触
的质量,而且因为“不信教学生成份过大会冲淡学校的基督教气氛”。他还
把宗教课程和礼拜定为必修,并辩解说,如果学生不想信教,他不必进这所
学校。②
天主教高等教育是在上海郊区徐家汇(明末著名教徒徐光启的老家)特
别设立的耶稣会奖学基金之上建立的。一位富有朝气同时不乏权力的人物马
良长期任耶稣会传教士,他是一名清政府官员,又是一位改革家。他于 1903
年建立震旦学院,这所学校后来成为一所天主教大学。1905 年他建立复旦公
学,这所学校后来成为一所私立大学。这在前面已经提到。①
教会学校学术质量参差不齐。②有些大学在教学、计划改革和教员业务成
就方面成效卓著。其中有些教员是国内或国际上的知名人士。如北京燕京大
学有个新闻系,它从全国各地招生,而这个系的教员包括下列著名学者,如
中国史方面的洪业(威廉?洪),顾颉刚(民俗学),徐淑希(政治学),
吴文藻(社会学),文学方面的许地山、谢婉莹(冰心)和熊佛西,以及宗
教方面的赵紫宸。燕京由于地处北京,知名度高。当然同时还有其他教会学
校,如金陵大学和岭南大学(前身为广州格致书院),也取得许多真实成就。
然而,无论这些教会学校的学术成就如何,它们都会发现自己处于矛盾
状态。虽然传教士的最初目的是传教,但有些传教士很早就发现传播世俗学
识也是可取的。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使他们的学校超越了改宗的界限,并使他
们逐渐致力于有利国家发展的一般世俗计划。对于大多数在教会院校注册的
学生来说,这些学校仅仅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中心。学生们改信基督教的为数
不多,不足以引起注意;③他们也不会让自己脱离横扫全国的“新潮流”。事
实上,其中有些人,特别是那些在北京和上海的,④常常站在学生运动的前沿。


表 3             中国主要学院与大学及其分布,1922 年















② 玛丽?兰伯顿:《上海圣约翰大学,1879—1951 年》,第 65 页。
① 见张若谷编:《马相伯先生年谱》。
② 例如,中国官方《教育公报》第 8 卷第 1 — 2 期(1921 年 1 — 2 月)译载一篇日本报道,把上海震旦学院
列为学术质量很低的大学;见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 1103 页。
③ 克拉伦斯?伯顿?戴的《之江大学:简史》记载,1930 年的调查显示学生对宗 教集会和课程不感兴趣,
只有 25%左右的大学生是信教的基督徒。
④ 属 30 年代初期最著名的学生运动中心之列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