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认为三国以前无书法大家可言,此后虽有钟繇、张芝、索靖、萧子云、王献之等人小有名气,但最值得推崇的还是王羲之。
房玄龄、褚遂良等人修撰《晋书》,李世民主动要求为《王羲之传》写《论》,其中赞扬道:“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其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
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李世民为当朝皇帝,亲手为王羲之作《论》,可见其有着不同寻常的偏爱。
李世民听了褚遂良的恭颂之词,脸色顿现萧索,叹道:“唉,朕穷尽心力搜寻逸少之帖,可那《兰亭序》之真帖至今未见踪影。”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由王羲之所作。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的兰亭。
是日,天朗风清,惠风和畅,举目就见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如此好景好兴致,引起众人诗兴大发,纷纷写诗。
当时的唱和吟咏,这里也不一一细表。
各人诗作汇集一起成册,名为《兰亭集》,他们又公推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遵嘱挥笔而成,是为《兰亭序》。
该序共有三百二十四字,其中记叙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了王羲之认为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序中文字优美,为一篇绝佳的传世之作。
序成不久,王羲之又倾尽心力用蚕茧纸、鼠须笔精书了这篇序,写得遒劲又飘逸,其中有重文者,字体不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王羲之的书艺风格,即是后世人们所称道的《兰亭序》法帖。
王羲之流传后世的所有墨帖中,以此帖为首。
李世民既然费尽心力搜寻王羲之故帖,自然对此帖最为上心。
可惜,此帖真迹似乎失了踪,再也找寻不出。
十余年来,李世民仅仅获得数种《兰亭序》法帖之拓本,其不免深以为憾。
褚遂良思索片刻,说道:“陛下,想尊师曾在智永僧那里见过此帖,当时去今不太远,此帖十之###还存于世上。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四夷遥尊天可汗 八方搜求羲之墨(10)
依臣猜度,此帖现在肯定由辩才和尚秘藏。”
智永为王羲之之七世孙,虞世南师从其学之时,智永曾将《兰亭序》法帖展示供其观摩。
李世民在购求王羲之故帖之时,曾询问王羲之的后人追寻此帖的踪影。
其后人说,当智永临终之时,郑重将此帖交付其弟子辩才。
李世民数次召见辩才,表示要以重金收购此帖。
那辩才已经年老,说话唯唯诺诺,但在这一点上却不糊涂,矢口否认《兰亭序》法帖在他手中。
他只说其师在世时他见过此物,其师去世后不知失落何处。
李世民再问,他干脆双手合十,两眼微闭,不再言声。
李世民尽管不相信辩才的话,看着他这副软抗死赖的样子不免有气,但终归无法,只好挥手让他退出。
褚遂良提到辩才的名字,李世民的脸上顿时现出怒色,恨恨说道:“这老杀才死乞白赖,朕何尝不知?然朕为君王,为求一帖,总不能将他下在狱中拷问吧!”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听到李世民的口中说出“老杀才”之语,不禁暗暗好笑。
心想皇上若不是爱极了《兰亭序》法帖,断不会说出这等恼火之语。
褚遂良微笑道:“陛下以万乘之躯,当然不能硬取一帖。
只是此帖实在美妙,陛下若不能亲眼观之,实为极大的遗憾,臣以为辩才既然混赖,须用智取手段。
臣有一计,不知陛下能采纳否?”
李世民大喜,连声道:“你有什么好计?快快说出。”
“臣想派一人到辩才居处,想法与辩才接触,再与其热络起来,最终要看见《兰亭序》真帖,则大事成矣。
只是所派人选太难寻找,此人要机智过人,又要懂琴棋书画,善诗赋。
臣听说辩才和尚眼界奇高,又多才艺,寻常人难以接近。”
欧阳询接口道:“遂良,你说得这么难,我看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最合适。”
褚遂良摇头道:“那辩才和尚一直居于越州,说的一口吴越之语,我连话都和他讲不通,又如何智取宝贝呢?”
李世民绝顶聪明,已经明白了褚遂良所献之计,他盘算了一下,沉吟道:“不错,遂良不懂吴越之语,让他充此任有些勉为其难。
嗯,这倒让朕想起一人。
朕曾听玄龄说过,新任监察御史萧翼为梁元帝之曾孙,其自幼生长在吴越之地,与辩才说话肯定无妨碍。
此人又年轻机智,通诗书,善琴棋书画,定能与辩才相处得投机。
好,遂良,就依你之计,派萧翼前去智取《兰亭序》法帖。
你此次回京后,可传朕旨,让萧翼前去越州。”
李世民不直接召见萧翼,而让褚遂良间接传旨,自然是想避嫌疑。
毕竟,此次名为智取,也是夺人所爱,与强索区别不大。
褚遂良心里暗暗一笑,禀道:“臣遵旨。
只是萧翼若出行,手头上须有逸少之真帖数幅,如此才能取得辩才信任。
如今世上,逸少之真帖多由陛下购入宫中,很难找寻。
臣请从陛下这里先借出数幅,待功成之日再归还。”
李世民笑道:“朕未见《兰亭序》法帖,反要先将这里的真帖借出数幅,萧翼若铩羽而归,朕岂不是要折本儿?好吧,朕借给你,遂良,你和萧翼若能将真帖取回,朕重重有赏;若取不回,朕会治你们的罪。”
“臣定会小心翼翼,不敢有损。”
欧阳询接口道:“请陛下放心,若辩才果真存有《兰亭序》真帖,萧翼定会手到擒来,臣愿作保。
只是真帖取来之后,陛下不能将之藏于深宫,也让臣等一饱眼福才好。”
“卿等大可放心。
朕若得此帖必觅来高手拓成多幅,分赐群臣。”
欧阳询等三人躬身谢道:“谢陛下赏。”
爱书法之人,皆以得到此帖为最大乐事。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四夷遥尊天可汗 八方搜求羲之墨(11)
《兰亭序》法帖只有真迹一幅,自然由皇帝收藏,他若据此觅高手成就拓本,自然最为逼真。
李世民见虞世南一直默默不语,问道:“虞卿,想你在智永处见到《兰亭序》真帖,算来也有六十年了。
此帖若重见天日,你应该最为欣喜才是。”
虞世南心中暗道,辩才和尚爱此帖如命,若被萧翼智取成功,还不要了他的老命?他见李世民来问,不好将心中这番话直接说出,遂含糊答道:“臣追随陛下,又见如此多帖,实为幸甚。”
虞世南话音刚落,就听一阵脚步响,原来是李靖、魏征等一帮臣子走了过来。
一名太监伏地禀道:“皇上,请移驾指示掘泉之地。”
李世民一拍脑门,对三人道:“我们在这里谈逸少之墨,却把这件事忘记了。”
他面向李靖等人道:“药师兄,想你们在外面等得太久,就入殿来唤朕了。
你们不要再入殿了,走,我们出外踏勘一回,李淳风和袁天纲此次未随行,我们只好勉为其难了。”
原来这里天干太久,汲水之溪流近日已干涸。
宫人们为取水,需到五里以外的山下,极为不便。
这种情景被李世民看在眼里,斥道:“九成宫周围阴凉,林木茂盛,若无水滋润,这些树木如何成活?你们可选一地势,凿而成泉,即有水可用。”
宫人们面面相觑,良久方才唯唯诺诺说,因九成宫太大,不知何处能掘出泉水。
李世民今日狩猎之时,向众人说知此事,约定回宫后一同踏勘开凿位置。
天台山方圆,有连绵起伏的峰峦,以及美丽而窄长的峡谷,从南边飘来的缕缕白云,这会儿正徜徉在这些山谷之间。
这些山谷间以松柏树生得最多,只见满目苍翠令人心旷神怡。
林中,那些娇嫩的松球果如黄澄澄的小灯笼似的闪亮,每根松针都闪烁着红里透蓝的色彩,鱼鳞状的绿色树干被点点阳光照耀得如贝母般绚烂。
李世民等人迈出殿门的时候,太阳已经西下,远方及山脊上依旧阳光灿烂,而九成宫因建在山腰,已被山影所笼罩,显得更加清凉。
这里因为无人打扰,显得幽静万分,一阵风吹过,偶尔有松涛声音。
宫墙边的松树上,一只红色的松鼠在那里蹦蹦跳跳,间或,一只美丽的小鸟骤然拍了下翅膀,从众人的眼前一掠而过。
君臣边说边走,李世民对李靖说道:“药师兄,你眼光奇准,这踏勘方位选定泉址由你来定夺如何?”
李靖连连摇手,说道:“臣对此节,委实一窍不通。”
“记得诸葛孔明征讨孟获之时,其深入南方不毛之地,行军之时往往掘地见泉。
由此来看,药师兄为兵法大家,岂能一窍不通?”
李靖见李世民心情甚好,知道他是出言调笑,遂答道:“陛下龙目所观,定然一举识泉所在。
臣等跟随陛下,其实不用多说。”
李世民与李靖内心各有想法。
李世民以其文才武功傲视当世之人,他做了皇帝,敢于觊觎其位置的人似乎没有。
然人居于高位,不免有患得患失之感,李世民绝顶聪明,早将其臣下的习性都揣摩得透彻。
他隐隐觉得,当今天下人能对自己皇位构成威胁者,惟李靖、李世羙二人。
说到底,还是此二人才具出众,且玄武门之变前夕不肯向李世民效忠,因而种下祸因。
所以多年来,李世民常对此二人保持警惕之心。
李靖也明白李世民的这番心意,知道惟有自己不事张扬方为保全之道。
李靖居官之时,明白祸由口出,因沉默寡言轻易不表态。
此次主动提出辞去右仆射之职,实想早日归隐还家,免了在朝中的那一分战战兢兢。
李世民也明白李靖的心意,稍作挽留后,即爽快答应。
他仍许李靖以特进之身参与朝政,一来是不舍李靖之才;二来也想做出姿态让世人观看,以示自己不忘功臣之意。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四夷遥尊天可汗 八方搜求羲之墨(12)
二人各自明白对方的心思,又互相客气退让,不捅破这张窗户纸。
满朝文武见李世民称呼李靖为“药师兄”,皆知他们君臣亲密,不知他们心底里还有如此隐秘之处。
说话间,他们渐渐行到殿后的宫墙之处,这里的宫墙依山势而建,墙顶处即是生满青苔的峭壁。
李世民此时手执一杖,拄地说道:“众爱卿,朕看这后山峭壁上生满绿苔,墙脚下土地润湿,想地下定然有水。
朕意就从此地开凿,你们以为如何?”
群臣自然轰然答应。
那边早已侍立着一帮开凿之人,他们待李世民及大臣们退出,即挥铲在李世民所示之处开凿。
李世民本意要返回殿内,他行了几步忽然改换了态度,对众人说道:“朕想此处见水定然不深,现在左右无事,我们就在这里等候片刻——等他们凿出水来。”
李世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