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幸运的红色傀儡,希望它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保持这种好运气。”车长苦中作乐道,“让我们换个位置继续战斗吧,前线的战士们迫切需要我们的火力支援。”
第23章 苦斗一昼夜(2)
春日的午后,晴朗阳光似在预告夏的酷热。人们长时间暴露在外,难免被保暖的长袖长裤捂出湿腻腻的汗水,弥漫的战火硝烟更增添了情绪中的燥热。在斯图加特,以第11机械化兵团为主的苏军进攻部队打出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凶猛攻击,德国起义者在战斗中虽也展现出了无畏无惧的决心,但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战至午后,城区外围的大部分阵地都已丢失,而随着撤退信号的传递,就连最后几个据点的抵抗也结束了,战事从阵地攻防全面转入街巷争夺。
在这个历史时空的1949年,斯图加特的城区总面积达120多平方公里,分为5个城内区和11个城外区,这些大城区中又包含了97个大小不一的城片,常住人口达到40万,是德国南部仅次于慕尼黑的重镇。放弃了建筑物相对松散的多出城外区,林恩和他的战士们赖以战斗的是建筑物最密集的中心城区,它约有20平方公里,除少数历史建筑之外,基本上由二战后兴建的多层建筑组成。这个时代的城市规划者不可能再像几百年前一样把防御功能放在第一位,但紧凑、坚固的砖瓦混凝土建筑以及四通八达的地下铁、纵横交错的排水设施仍构成了巷战的有利因素。
在一条通往斯图加特火车站的街道上,苏军士兵们小心翼翼地跟在两辆T…34后面,枪口对准周围那些随时可能射出子弹的窗口,一小队炮手卖力地推着安装在轻步兵炮架上的机关炮,这种武器对付躲藏在阁楼和民居墙壁后面的狙击者格外有效。坦克一边缓慢移动一边发出低沉的轰鸣声,承载沉重躯体的履带轻而易举地压碎了地面上的碎屑块,甘于冒险的步兵躬在炮塔后面操作外置的高射机枪,指挥员从炮塔舱口探出小半个脑袋,各自如同受到压力的弹簧,准备在外力发生变化的那一刻做出反应。
“注意……”
急促的语音还未将意思表达清楚,一枚从地下室窗口飞出的火箭弹就已击中领头的坦克,猛烈的爆炸使得三十多吨的钢铁战车整个颤抖起来,地面的剧烈颤动亦使得碎小的石块原地蹦跳,包裹着烈焰的烟团瞬间吞噬了坦克车体前部、炮塔正面以及炮管根部,只有那些经验非常丰富的士兵才能在硝烟散去之前估测这辆战车的损伤情况——在这之前,随行步兵手中的机枪、冲锋枪也发狂地嘶吼起来,枪弹汇集到射出火箭弹的地下室窗口,激得周遭碎屑纷乱。仅片刻,另一辆坦克炮口调整到位,伴随着咚一声清脆炮响,地下室窗口瞬间被炸出一个黑洞洞的口子,稍事停顿的枪弹复又密集起来,顺着破口洪水般灌入地下室,哪管阻击者是否利用这短短几秒的功夫成功转移!
趁着街面上的苏军坦克、步兵把愤怒之火倾斜到对面的地下室,东北方相距不足百米的民房二楼,一名冷酷无情的枪手从窗户后面用MP44突击步枪连续开火,精准的点射就像是死神的笔尖,点到者莫不气绝丧命。打出十余发子弹,枪手收械转身,敏捷地穿过房间,把楼梯当成滑梯一溜而下,等到苏军的枪弹和机关炮开始肆虐他刚才置身的房间,斯人已经窜入后巷,飞快地奔向下一个狙击点。
啪!
震耳枪声响起,林恩用肩膀承受着毛瑟98k的粗鲁冲击,这种7。92毫米步枪固然有射程远、弹道直、威力大的特点,用作狙击武器却不是很理想,可深入敌占区的游动作战无法获得稳定补给,就地取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此时的德国,第三帝国军队遗留下来的制式武器及弹药仍是最易获得的军火,林恩麾下这些在黑森林接受“狙击特训”的士兵们一多半都装备着毛瑟98k,余下的使用莫辛…纳干和SKS狙击步枪。
“命中!”
使用简易潜望镜从另一个窗口进行观测的马科斯·坦泽少尉低声报出战果,而林恩开枪之后迅速闪离窗口,以免被远处的苏军狙击手或使用重型武器的家伙追寻到准确位置。
“500米,嗯?”林恩飞快地拉枪上膛,然后将这支装有六倍瞄准镜的步枪斜靠在墙角,自己从口袋里摸出一根皱巴巴的香烟,送到鼻子底下来回蹭了两遍,又将它放回到口袋里。
坦泽照着潜望镜又瞅了眼:“500米还差一点。”
林恩点点头,这意味着敌军先锋距离他的指挥部所在地、紧靠地铁路口的临街商店又近了一些。
“有伤员过来,注意掩护!”楼下传来的大嗓门属于林恩的另一位旧识、隶属帝国近卫军夜战营的迪特米尔中尉。就装备和特长而言,他和他的夜战兵显然更适合夜间的特种作战,然而在敌我悬殊的斯图加特战场上,包括林恩在内的每一个人都直接参与到战斗之中,唯有如此,实现既定作战预期才不至于渺渺无望。
听到迪特米尔的提醒,林恩一把抓起狙击步枪,坦泽也迅速移动潜望镜观察近处的状况。
“一小队运送伤员的士兵正穿过左侧的十字路口,但愿敌人不会注意到这里!”坦泽低语道,在城区响起的炮火、爆炸时不时遮蔽他的声音,林恩半听半猜倒也能够收到同伴口中的讯息。
有战斗就会有伤亡,斯图加特的起义者对外号称十万,实际上连带不具备战斗力的老人妇女也只有五万多人,而且相当一部分已在苏军包围斯图加特前帮助无辜居民撤往城外,战斗开始时留在防线以内的仅有三万人。在这三万人当中,正规和接近正规的作战人员只有三千多人,民兵游击队级别的算到七千,真正用来抵御苏军进攻的就是这一万余人。放弃城区阵地之前,起义部队的阵亡人数已逾四千,伤员更是不计其数。无论怎么计算,斯图加特起义者的损失都已过半,而且短时间内他们不可能再从城外获得援兵,想撑过这至关重要的一天,经过救治的伤员也是动员力量的一份子。
聪明的狙击手不会轻易露面,林恩借助坦泽的观察来获取外部信息,当他等着同伴下一句话的时候,突然听到“噗”的一声。相隔数米的坦泽往旁边一缩,嘴里嘀咕着某些咒骂敌人的脏话,他所在的窗口扬着一团清淡的尘屑。
“狼终于出现了!”
林恩在用手势比划的同时将淡定笑容赠予同伴,在黑森林的时候,他们这些帝国精英们喜欢自比猎人,而把苏军狙击手称作“狼”。猎人杀狼天经地义,但必须小心狼的尖牙利齿和狡猾心思。
“没观察到狼的具体位置,感觉子弹是从东南方向打来的。”坦泽同样用手势做出回答,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这样的交流俨然比语言更加清晰。
“小心观察。”林恩做出一个很常用的手势。
坦泽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挪到这个房间朝南的第三个窗口,将自制简易潜望镜的口子探出窗角。
枪声混杂在城区纷乱的交战声势中难以辨别,只听得与前者略有差别的“噗”声,穿窗而入的子弹打在地板上扬起细碎木屑。再看坦泽手里的潜望镜,探出窗角的部分已然崩坏了一角。
看到坦泽脸上的尴尬表情,林恩很清楚对面的也是个厉害的角色,同时也籍由潜望镜口和子弹落点推断出敌方射手的方位。在进黑森林之前,他对自己的射术可是不敢抱太大期望的,可山林猎手的经历让他重新找回了手感和信心,而给坦泽的下一个手势,意味着他们将采用熟悉且有默契的“钓鱼”战术。
坦泽一手拿着从头上摘下的钢盔,一手握着损坏的潜望镜,先将钢盔顶部在一个窗口边缘迅速晃过,然后飞快地返身来到另一个窗口,横着从窗角探出潜望镜。在坦泽做出第二个动作的时候,林恩端枪跃起——他并不直接在窗口露面,而是在窗户后面两米处举枪瞄准,让自然光线形成对自己的掩蔽。若是对手能够识破他们的战术并准确猜中林恩的位置,那么猎手也只能无奈接受落入狼口的结局。
无烟火药并不意味着完全“无烟”,在放大的狙击瞄准镜中,林恩如期捕捉到了枪弹射击时伴生的极少量硝烟。机会转瞬即逝,他用最快的速度移动枪口并估计目标距离、推算弹道偏移量,紧接着跳过调整射击状态这一新手期的必备项,心如止水地扣动扳机。
枪声仍在耳边萦绕,瞄准镜中的窗角外出现了细细一抹红色。
还没来得及品味因个人战斗技巧升华而产生的喜悦,街面上传来的哀嚎就不留情面地提醒着林恩:这场由他指挥的战斗并无乐观可言!
迪特米尔中尉在下面大声指挥着士兵们掩护伤员和运送伤员者,压抑、紧张而有序的节奏是林恩可以定心于此的最大因素。世界上没有万能无敌的指挥官,他们即便能够在作战计划中事无巨细地进行考虑,也无法准确预测一切,更不可能在战斗过程中干涉每一个细节。要让成功的计划变成成功的战果,靠的是那些执行计划的军官和士兵们。
第24章 苦斗一昼夜(3)
傍晚的斯图加特,日暮昏沉,残烟缭绕,满目仓夷。那些倒塌的建筑、损毁的车辆以及阵亡者姿态各异的遗骸共同构成了一幅人间惨景,夕阳光照在残墙断壁上更衬托出凄冷悲凉的色调。仿佛是受这悲戚场面的影响,激烈不断的枪炮声逐渐减弱下来,可战斗没有就此平息。在城市的一些角落,起义者依托建筑物和地下设施负隅顽抗,进攻者不急不躁地调来大炮、机枪、狙击手、爆破组以及喷火兵,耐心、细致地逐一清理这些冥顽不灵的抵抗者,就像是对付一只已经割喉放血的鸡,拔毛虽然麻烦,品尝美味只是时间问题。
在战场上,软硬兼施的效果往往比单向突进理想,苏军的政工人员在城区各处架起扩音喇叭,用俄式德语劝说残余起义者放弃抵抗,回荡的声音让人觉得这座城市忽然间变得空空荡荡、一无所有。事实上,随进攻人潮澎湃涌动的金五星红旗(苏联军旗)已在城市的大部分区域矗立,仅有歌剧院、国王大厦所在的最后几条街区以及城区的部分地铁隧道还控制在起义者手中。
在斯图加特歌剧院地铁站二号入口附近的一间地下室里,林恩透过小小的排气窗望着天边的绯红晚霞。在这场残酷而惨烈的战斗开始之前,他对一昼夜的坚守目标信心十足,经过了这十一个小时的战斗,他的想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前的战斗,不论是二战末期的搏杀、北欧寒地的战斗还是前一阶段在上莱茵河谷的艰难防御,皆是由训练有素的战斗人员完成,而在这里,平民出身的起义者占据了大多数,他们的满腔爱国热情既不能充当武器抵御苏军进攻,也不能在战火中保护自己,许多时候,无谓的牺牲对战局毫无帮助,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帝国军和自由团战斗人员的判断。两万匆匆拿起武器的平民,在战场上恐怕还不如两千接受过完整训练的新兵!
仗打到这个份上,失望的情绪无助于改变困境,剔除投降这一选项,留给林恩的道路就坚守和突围两条。为了那些牺牲的同伴,为了自己付出的诸多努力,也为了下一个黎明到来时的巨大希望,他毅然决定率领残余士兵继续战斗,哪怕自己一路带来的自由兵团精锐将在斯图加特损耗殆尽。
决定去留之后,一名合格指挥官应当冷静审视现状并考虑下一步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