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王身边的100个女人:为女人翻案-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伊尹是带着阴谋勾引喜的,有一定道理;说喜要报复夏桀,也讲得通。但要说伊尹这个间谍从喜那能得到有价值的情报,我以为不可能。道理很简单,喜既已被冷落,那么她就不可能经常见到夏桀,见不到夏桀,她从哪了解军事情报去。而且,喜与伊尹偷情时,肯定不能在夏桀居首都期间,那地方不同今天的北京,屁大点地方说不定会撞个满怀。既然夏桀都不在,喜又能知道什么!
  伊尹对灭夏起了决定性作用,他掌握的情报肯定也很有价值,但不会是喜泄露的国家机密。伊尹之于喜,不过是间谍战之余占了点小便宜而已,甚至喜对他的身份是否了解都未可知。
  《吕氏春秋·慎大》中却记载了一段“暗战”:“伊尹又复往视旷夏,听于喜。喜言曰:今昔天子梦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与斗,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
  后人以此作为喜通敌的依据,实在难以令人信服。这最多只能说明喜盼着商汤能胜利而已,一副算命先生的架势,哪里是情报。而且我认为,喜希望夏桀失败,是以为他只有不当领袖才有可能回到自己身边。她依然深爱着那个伸开腿让她坐的男人啊!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商汤破夏后,没有杀掉夏桀,而是把他流放到南巢(今巢湖边)。随同他一起流放的,就有喜,而夏桀喜欢的川妹子琬、琰,却离他而去。最后,夏桀跳山自尽,跟随他的,还是喜。
  

比窦娥还冤的女人(3)
被中国人骂了几千年的红颜祸水喜,原来是这样一个女人。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狐狸精”的标准像(1)
把妺喜的事情弄明白了,妲己和褒姒的事就好懂了。她俩的事迹像是从妺喜那里复印过来的,最精彩的被漏印了,而复印件上却加进了很多讨厌的油墨,仿佛写历史的男人意淫的印迹。
  就史料而言,妺喜到妲己到褒姒,一个比一个丰富,但一个比一个更不可信。夏、商、西周三代亡国之君桀、纣、幽王虽然相隔千余年,但性格、作风、为人出奇一样,像是一妈所生;而他们的女人妺喜、妲己、褒姒,则脾气、秉性、爱好也惊人雷同,更像是一个妈同卵三生的三胞胎。
  最早知道妲己,是小时候读的《封神演义》,那里的妲己是一个断送商朝六百年江山的九尾狐狸精。这妲己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女人中“狐狸精”形象的标准定妆照。
  与山东妹子妺喜不同,妲己的籍贯按今天的说法,是河南妹子。除此之外,妺喜、妲己几乎就是一个人了。
  首先,妲己也是以色相献身救国的女豪杰。纣(这也是后人追加的谥号,不是什么好词,纣的原名叫帝辛)要###小国有苏,有苏国君想起了六百年前有施国君的经验,同时参考了夏桀的教训,把国中美女妲己献出,给殷纣当老婆。于是殷纣携妲己罢兵而去,有苏国获救。
  其次,殷纣与妲己也十分恩爱。听说当年夏桀为妺喜又建倾宫又筑瑶台,殷纣也不含糊,给妲己在首都朝歌郊外建起了离宫别馆。后来殷纣更有钱时,又在当时的旅游胜地邯郸和沙丘建了两座富丽堂皇的行宫,用高档建材装修成“琼室”、“玉门”,彻底要把夏桀攀比下去。
  当年夏桀居住的卧室可能是小户型,夫妻恩爱只能“置于膝上”。殷纣时经济条件改善了,不仅住上了大房子,而且建了个私家专属的游泳池兼澡堂,夫妻既可以尽情嬉戏、强身健体,又能讲究卫生、防病衤去疾。为了方便,殷纣还在池边上用竹竿挂了一些不爱变质的熟腊肉,饿了就摘下来吃两片,有点像现在我们洗浴中心的送餐服务。这就是千百年来被斥为荒淫奢靡典型案例的“酒池肉林”故事(也有说这是夏桀和妺喜的事)。
  我曾在西安的华清池看过当年杨贵妃出浴用的汤池,大失所望:就是在平地上挖的深坑,连最低档的瓷砖都没有贴,还不如公共澡堂子干净。我实在想象不出“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意境。在这样的大泥坑里,不把身子洗成我的黑人兄妹就不错了,还能洗出凝脂?如果不是白居易太有想象力,就是他老人家老眼昏花,不辨黑白。盛唐时的条件不过如此,那殷纣修的澡堂子肯定更奢华不到哪去,况且朝歌那地方还没听说有温泉,所谓的池子,就是一个水坑也说不定。至于往里面倒了些酒,是有可能的,但不会太多,否则两个人就没法玩了。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水比较脏,当时又没有漂白粉或氯,只好以酒消毒,这样有益健康。
  第三,妲己也有怪癖。妺喜爱听撕绸子的声音,后人觉得这点小小的浪费不够级别,于是演绎出妲己爱听男人的惨叫之声,并发明了“炮烙之刑”—这是妲己最著名的“罪行”—在铜柱上涂上油脂,架在熊熊燃烧的炭火炉上,然后让犯人在上面行走,人滑下去后会被烧得失声惨叫,妲己则以听此声为乐。
  关于炮烙之刑,史书和古籍中均有载“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史记·夏本纪》),炮格即炮烙。《荀子·议兵》中说:“纣刳(音“哭”,剖开的意思)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韩非子·喻老》也信誓旦旦称:“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邱,临酒池。”但这只是说明殷纣时期有此刑罚,而与妲己并不相关,后人硬要把这项发明推给这位女子,实在匪夷所思。这就如同现代用枪决的方式处决死刑犯的原因,是因为行刑队长的老婆爱听枪声一样可笑。后人以此附会给妲己的唯一理由,是有意跟妺喜PK,使妲己的狐狸精形象更加标准。
  第四,妲己必须唆使夫君残杀忠良。仇视女人的后代学者曾编造:妺喜挑唆夏桀,将敢于进谏的忠臣关龙逢诛杀。当然更不会放过妲己,也要让她唆使殷纣再杀一个忠臣,只是名字换了,这次叫王子比干。
  第五,妲己也要与老公有感情纠葛。夏桀曾因得到一个叫琬、一个叫琰的川妹子美女而冷落妺喜。殷纣自然也不能白活,他看上了当时“三公”(国家最高领导人)之一的鬼侯的女儿。按写历史的男人的观点,在这点上,妲己就不如妺喜懂事。妺喜看到老公被别人抢走,只能躲到一边垂泪,而妲己却反抗了,她居然劝阻殷纣不要娶这个美丽女子,因为她已经有男朋友了(从年龄分析,这是完全可能的)。殷纣一听大怒,把鬼侯和她的女儿一起拉出去宰了,后人把这笔账算到了妲己的头上,说她自私、残忍,为什么不能把老公拱手出让,破坏男人的好事,云云。这不是混账逻辑吗?
  

“狐狸精”的标准像(2)
第六,妲己也要亡国。史书载,“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音“革”)比而亡殷”(《国语》)。这口气完全就是抄袭妺喜的事迹。既然妺喜“与伊尹比而亡夏”,那妲己也一定要“比”一个谁,好把殷商朝给灭了。这胶鬲也是周武王的大臣,据称公务之余倒腾些盐,是中国最早的官商,只是他远没有伊尹的名头大,所以他怎么与妲己“比”的,就让人一头雾水了。可能是我们那些编造历史的实在不好意思全盘照抄,所以阙如。
  大家评评,这妺喜和妲己是不是后人按一个人模样编出来的。妺喜有的“罪行”,妲己一定要有,不同之处仅在于,妲己的程度要比喜严重。因为妲己是狐狸精的标准像,而妺喜只是试验品。
   txt小说上传分享

褒姒的“三宗罪”(1)
说完妺喜,比较完妲己,褒姒似乎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但褒姒我们是绕不开的,因为在中国历史上的女人中,褒姒的名气和罪行是最大的。而更要命的是,她的种种罪行已经列入史册,属于铁证如山,想翻案都不容易。
  历史曾经这样写道:“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音“国”)石甫比,逐太子宜臼(音“救”)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音“增”)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国语》)
  历史还曾这样写道: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妺喜。殷之兴也以有,纣之杀也嬖(音“必”)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及太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史记·外戚世家》)。
  甚至连文学作品都有板有眼地唱道: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诗经·小雅·正月》)。
  我曾经把历史分为总结的历史和记录的历史。对于总结的历史,我们不必太在意。因为中国人几乎个个都是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天才,不仅每个人总结的不一样,甚至同一个人昨天和今天的说法都迥异,你也没法相信。一些人总是借着总结的机会来强奸历史,不要说妺喜、妲己、褒姒这些女子吃不消,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的强汉也受不了。所以,我对左丘明、司马迁这些史学大家的上述评价并不在意,一家之言罢了。我更在意的是记录的历史。
  前面已经说了,妺喜、妲己的罪恶多是刘向那个道学家在写《列女传》时东拼西凑的故事,很难当信史。在《史记》中,太史公除了评价一句夏桀因为妺喜而被流放外,没有任何关于这个女人的记录。对于妲己,《史记》的记载也不多,属于总结类的话如“(殷纣)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注意,这句话的主语是殷纣。属于记录类的话如“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悬之白旗。杀妲己”(妲己的结局远没有妺喜来得浪漫和动人)。
  在《史记·殷本纪》中,确实有酒池肉林、淫声艳舞、男女裸戏、鹿台巨桥、炮烙之刑的记录,但主语说的也都是殷纣,并不是妲己。
  但是,到了褒姒,太史公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亢奋了起来,把褒姒的故事叙述得娓娓道来,甚至比刘向编得还匪夷所思,直追明朝的神怪小说《封神演义》。
  司马迁在赫赫有名的《史记》中,为褒姒定了三宗罪。
  第一宗罪,女人是祸水。
  褒姒成为周幽王宠妃的经历,与妺喜、妲己一样,是褒国国君贿赂幽王的性产品。但我们对妺喜、妲己这两个绝世美女的身世却毫无所知。太史公预见到了后人的低级趣味,加之他的学问大、水平高,于是一部现代好莱坞魔幻大片在2000年前就公映了:夏朝末年,两条神龙飞抵帝宫,声称他们是褒国的先君。夏帝大骇,赶紧向上天打报告,请示如何处理。上天批示道,既不能杀掉,也不能赶走,还不能留下。这夏帝聪明,又请示说,我们把龙的唾液珍藏起来可以吗?上天估计也没搞明白,批准了这一计划。于是,夏帝备下礼物、写好合同与神龙谈判。二龙果然留下唾液离去。夏帝把唾液装在匣子里小心收藏。夏亡后,这个跟“潘多拉”有一拼的盒子传给了殷、又传到了周。历经三个朝代一千余年,没人敢打开。至周厉王时,他好奇心重,打开盒子,结果龙的唾液(疑似精液),遍流庭院。周厉王慌了,找来一大群女人裸体起舞,除魔驱邪。那唾液遂化作鳖,潜入后宫,恰被一个十几岁小宫女看到,感应生孕。到了出嫁的年龄,这个女子便未婚先有女。她哪里敢要,于是把刚生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