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
虎踞龙蟠筑石头,金陵自古帝王州。
古都南京,正是有了天赐自然形势条件的一方“风水宝地”,才成就了历代英雄人物的丰功伟业,谱写了辉煌的历史华章。
我一直认为风水是一门科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自于五千年华夏文化逐渐形成的以道家、儒家为代表的“天人感应”、“道出于天”、“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谐发展作为基础而形成的风水科学文化。风水在我国历代建筑规划营建、城乡建设和民居选址,建筑设计,以及室内外装修、布置、环境美化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拿今天的语言来说,风水即是一门地形地质、环境景观的科学。
由于风水这门科学是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它与其他各门自然科学如天文、地理、化学等一样,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一些封建迷信的色彩,但这不是主要的。我们今天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的方法加以对待,正本清源,发扬其中科学的重要部分,为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凝聚海内外同胞弘扬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做贡献。
今有凤凰周刊的倪方六先生写了这本以南京为起点追溯中国风水历史文化的书,是很有意义的。南京是中国著名的七大古都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规模宏大,保存的古建筑和文物史迹、历史文化传统,包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也是著名的风水之都。历史和传说,有时是分不开的,这本书用历史的眼光看故事,从故事背后发现历史,有助于唤起人们对这座六朝古都风水文化历史的记忆,十分可贵。
2009年 12月 18日,我到江苏泰州南山寺和凤城河风景区等处考察时,送给他们两句话:“江山如此多娇”、“风水这边独好!”我想把这两句话也送给本
书的作者,希望他写出更多的中国古都风水传奇故事,以展现我们这个河山锦绣、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独步天下的风水文化景观。
书的作者知我一向对于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统中的风水科学文化十分关心、尊重并极力支持,特嘱我为序。于是写了以上几句短语冗言和粗浅认识,权以充之,请教读者方家高明,并借以为对此书出版之祝贺。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前 言(1)
这是一本中国风水史方面的通俗读物。原来书名叫“风水传奇”,之所以称为“传奇”,主要是因为在讲故事,讲中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风水事件和人物的故事。
风水故事,应该首先从什么地方讲起?中国是世界上罕见的风水之邦,堪舆大国,有风水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三千年前,境内上演过风水传奇的地方多得数不胜数,可以说每一座古城址都是古代堪舆理论的实践作品。如,古都北京以皇家风水为特色,紫禁城暗藏天地乾坤、明清皇陵号称龙脉真穴;古都西安帝王风水格局最为显著,秦汉宫阙气势磅礴、“关中古八陵”标志中国最盛王朝三百年大业,其中玄机至今未被完全破译。
还有,“形胜之地”、势镇关东的沈阳;“河山拥戴,形势甲于天下”的洛阳;一马平川、头枕“水龙”的开封,“州旁青山县枕湖”的杭州;“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的天府成都……它们都被古人称为帝都阳宅的风水宝地、皇陵王冢之万年吉壤,每一个地方的风水故事都能装上一箩筐,说上几天几夜。
但是,风水故事最合适的开头,笔者认为应该是南京。这倒不是因为南京是“六朝古都,十代都会”,是笔者生活、居住的城市,而是因为南京的风水文化最悠久,最具特色,最富传奇。在堪舆界,南京有“中国风水大本营”之称,此地既广受风水之惠,又饱受风水之害。南京应该以风水为城市名片,中国历史上风水故事许多“最”纪录都发生
在这里,这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中国古代最早的风水事件:楚威王“埋金”镇王气;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风水事件:秦始皇东游*“天子气”;中国都城史上最惨重的风水事件:隋文帝毁金陵为“菜地”;中国古代“第一风水先生”、有风水鼻祖之称的郭璞:发迹于南京;
中国第一位民选总统孙中山:嘱葬南京风水宝地……还有,葬在东郊独龙阜的明清皇家第一陵——明太祖朱元璋孝陵;堪称是中国古代第一“门将”、为孝陵“看门”的东吴大帝孙权墓;坐落在南京风水
“案山”上的第一座外国国王墓浡泥国王墓;还有,世界上最长的风水城墙明城墙、蒋介石的自选墓地……所以,连毛泽东都将南京的“风水八字”写进诗中:“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说到这里,或许有读者会问,什么叫风水啊?这是很多人提出的问题,也是笔者小时候迷惑不解的一个问题。这个看起来神秘莫测、复杂玄奥的概念,其实是一个既简单,又客观的问题。
风水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历史从古代沿袭至今的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有关环境与人文的学问。
它还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建筑美学。古代贤哲在建筑实践中,处处追求美的效果,从住宅到宫殿,从坟茔到陵寝,都体现了美学思想。许多经典的风水杰作,都体现了“天人相类”、“万物归一、 ”“天人合一”的意境。从这个角度说,风水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意义非同寻常,影响甚为深远。
风水定名应该始于东晋的郭璞,它还有一个学术上的名词——“堪舆”;早期亦称“阴阳”,汉代多指“形法”,唐代则呼“青囊”、“青乌”,宋代形象地叫“地理”,等等。
“风水术”,是在风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实用学科,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环境的主观评价体系和建筑(阴阳宅)选址依据,即所谓堪舆理论。其基本的评价标准是:“左青龙”、“右*”,“前朱雀”、“后玄武”;本质是避“风”,藏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前 言(2)
“水”,根本是一个字——“气”。堪舆理论的存在,是中国古人最先提出环境保护概念的标志,是中国古人注重环境保护的最有力证据,进而证实现代西方人所谓“中国人没有环境意识”一说,是地地道道的谬论。
“风水先生”,是对懂风水,又通晓其道的专业人员的俗称,还有形法家、相地师、地理先生、阴阳先生、墓师等多种称呼。因为早期行道时这些人常常背着一只黑布袋子,内放罗盘、占卜工具等物,又有“青囊居士”的别称。其职业特征是“三年寻龙,十年点穴”。从古至今,民间许多对风水一知半解的
“风水先生”以招摇撞骗为生,使风水背上了“迷信”的恶名。“风水宝地”,是风水先生依据风水标准,选择出来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俱佳的地方。最佳之处就是所谓的“龙穴”,一般帝王陵、皇宫所在地,便是古人眼里公认的风水宝地。
风水在中国有三千年的历史,但自从近代中国在世界竞争中落败以来,中国人开始全面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风水等被打上“文化糟粕”的标签。如今随着国家的复兴,人们开始重新寻找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但这个过程仍然充满争议,对于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的争论一直不断。
20世纪 50年代开始,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遭遇人*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危机,相当一部分西方学者把目光投向以“天人合一”著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中医、风水的价值被“重新发现”。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世界文化多样性协调发展大会”,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于希贤教授被邀请作题为“风水,中国的和谐文化”的讲座。近年来,国内建筑学、国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包括一些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对中国的风水文化形成了以下共识:
——中国历史上的所有都城、园林、庙宇、寺观,王府、民宅,皇帝陵寝以及普通坟地的修建,无不渗透着风水原理、风水信仰。由风水理论指导建造的无数名胜古迹,不仅形成中国文化的泱泱景观,许多还成为建筑文化的瑰宝。
——风水在人居环境的选择、营造、调适方面的经验总结,许多都能够为现代科学所解释,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环境景观学、自然生态建筑学、天体运行方位学等现代科学的原理明通暗合,甚至有些存在惊人的相似。
——风水之所以能经久不衰,除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解决世俗民众的选宅、择居等实际生活需要外,对困苦劳顿的世俗民众来说形成了类似于宗教性质的人文关怀。
2005年 8月 10日,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下发建文办 200577号“关于成立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的通知”,第一句话便是:“建筑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强调的和谐、循环、平衡等观点。对于我们今天建立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正面肯定了建筑风水文化的价值。同年,南京风水培训班在全国掀起波澜,在风头最紧的时候,建设部官员接受媒体采访,并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表示“尊重风水文化研究”。第一、二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国际论坛”先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广州中山纪念堂召开。论坛的主题是把风水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南京和上海的一些教授、学者、民间研究者宣布成立“中国风水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筹备委员会”。
之所以有如此举动,是因为 2005年,端午节已被韩国抢注,从 2003年开始,日本、韩国已以政府名义向联合国申报风水遗产。
中国是风水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的风水历史文化需要传承,需要静态的文字材料和动态的影像资料。
俄国思想家别尔嘉耶夫说“历史学”的来源有两种,第一,是朴素的历史,即民间世代口耳相传、妇孺皆知的历史知识和传统,它不是以系统的历史著作的形式而存在,而是以神话传说、演义小说、民间故事、史诗歌谣、仪式戏剧的形式而存在。第二,是科学的历史,即在理性、科学的史学原则下编纂的历史,比如编年学、传记学、史料学、考据学、考古学等等。这种历史可以得到科学的实证和理性的审查,因此,知识分子对之深信不疑,相形之下,前一种历史就显出了它的虚妄和荒谬,因此,知识分子顺理成章地就斥之为迷信。但所谓科学的历史虽然能够在知识界获得知识霸权的地位,却很少能够影响到民众的历史观,对于历史本身的影响也可能微乎其微。顽冥不化的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历史可能仍是神话、故事和演义中讲述的充满了奇迹、巧合、神秘性和偶然性的历史。
风水被中国世俗民众信仰了几千年,有很多故事和传说世代传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本书以南京为起点,以故事传奇的形式追溯中国风水文化的历史,每个故事均有据可查。其中有的来自正史、地方志,有的来自野史,有的来自演义小说、民间传说,因此,有的故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