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伯承的非常之路-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月26日至10月1日,疲惫不堪、人员弹药得不到补充的起义军,在揭阳县白石、汤坑、关埠作战失利,主帅周恩来得疟疾仍在普宁县流沙主持紧急会议,宣布不再使用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名义,打出苏维埃的旗帜,实行土地革命,要总结南昌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武装人员尽量向海陆丰撤退,其余人员分别由海口撤退,转香港或上海。
  刘伯承、周恩来等都分散躲藏到附近渔民家中,选择时机相继离去。
  刘伯承、恽代英、吴玉章等人先乘船到了香港,同中共广东省委取得了联系。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南昌暴动始末记》的光辉思想(6)
他们就转道上海,找到了党中央。
  11月,党中央委派刘伯承、吴玉章等人一起,从上海登上苏联船只到莫斯科参加学习,以迎接新的革命任务。
  刘伯承认为“南昌暴动,是中国无产阶级夺取领导权在历史上的第一页。”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每年8月1日为红军建军节。
  刘伯承以这支光荣军队的缔造者之一载入了史册。
  教训胜万金南昌暴动失败后,刘伯承凭回忆写下了记述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南昌暴动始末记》,他的意图是“供我们的党在失败中研求教训之材料”。
  吴玉章也写了一本《八一革命》(1928年5月30日),对事件作了全面的政治分析和理论探讨,自我批评精神诚挚,他说明“书中关于军事部分大部取材于刘伯承同志的报告”,可见刘伯承这份报告书的重要性。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检验,《南昌暴动始末记》(以下称《始末记》)至今仍然是一篇学习中###史、了解刘伯承兵学的重要文献。
  《始末记》是向党组织的一份报告。
  其目的是“以作此后革命进行之取鉴”。
  刘伯承是南昌起义“负责军事责任的一人”,可是他的这份报告并不是纯军事性质的报告。
  “军事是根据政治决定的”,他对起义作了全面的研求,因而《始末记》所提出的问题和教训都是关系到我们党如何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基本问题。
  所谓“取鉴”,就是为“此后革命”作镜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一样,《始末记》首先对起义前的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做了分析。
  当时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等对土地革命摇摆不定。
  这些人的叛离革命队伍仅是“时间问题”,对此,我们却无准备。
  同时,由于“对张发奎(拥有1万人的兵力)犹未绝望,以为可以使之左倾,同到广东,”当中共意识到汪精卫在九江拉拢了张发奎敌视我们之后,才决定“单独打到广东去。”
  对同盟者的动摇和叛变,不能及时觉察,没有事先防范,缺乏足够的警惕,在无准备的状况下,从政治上决定“由东江取广州”的战略部署。
  在这里,他很明确地提出了如何正确对待同盟者的问题,也就是在联盟中如何进行又联合又斗争的问题。
  这是关系到胜败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1927年冬,他就能够有如此高明的、正确的见解,这是很了不起的。
  刘伯承善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鉴”。
  在坚持华北敌后抗日战争中,刘伯承任师长和邓小平任政委的一二九师处于敌顽夹击之中,他们在前门有虎、后门有狼的险境中,使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在斗争中不断地取得了胜利,就是很好的证明。
  此外,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在1946年9月,他为晋冀鲁豫军区的《人民的军队》报所写的发刊词中,特别强调了“必须进一步地同人民结合,克服某些幻想、松懈、麻木和骄傲的有害思想”,并还要防止我国反动派反民主力量“使用各种手段(不只是单一武装袭击)阴谋破坏和平民主事业。”
  上述引文括号中的九个字,是文章已经排出清样时,刘伯承加上去的。
  “不只是单一的武装袭击”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对蒋介石集团的阶级本质有透彻的认识,他善于通过各种方式唤起全军提高警惕,以迎击反动派对我突然袭击。
  由于我军有了足够的准备,在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突然大规模围攻我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时,我晋冀鲁豫野战军能立即投入战斗。
  他对农民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这体现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的重要原则。
  当时“江西农运均属不好”加上“提出没收地主二百亩以上之土地的口号(后来到东江有个农民听着这个口号就说,这是耕者无其田的口号)”这种“畏缩右倾的土地口号”正如周恩来(在1957年)所指出的,起义军主力遭到失败是由于“没有能够坚持发动广大农民实行土地革命的政治路线而采取单纯军事向南挺进的军事方针。”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南昌暴动始末记》的光辉思想(7)
刘伯承非常看重农民的力量,以此作为敌我力量对比的重要因素来计算。
  当时我方“仅二万零五百之兵力,而暴动于环敌十万之中,在通常革命军自然较政府军的兵力小,但是群众趋于革命之结合的多,今革命群众之结合亦属少数。”
  这里所说的亦属少数能结合的革命群众就是农民。
  “估量东江农民力量满能积极地阻扰敌人,牵制其若干兵力,这是失之过大”,这是“我们的错误”。
  革命军必须与农民群众相结合,革命军的胜败取决于能否与广大群众的结合,这是人民战争的思想,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核心。
  他在人民战争的实践和理论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
  关于军民结合,后来在他的著述中经常指出军队与人民群众是血肉结合的关系。
  1942年12月6日,他写的座右铭就是“勉作布尔塞维克,必须永远与群众站在一起!”在敌后抗战中,他提出“组织对敌全力斗争,以政治进攻为主,以武装斗争为骨干,反对单凭军队打天下。”
  他非常善于把正规军、地方游击队和民兵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反对以正规军吞并游击队,并称之为:这是军队“裸体跳舞”。
  他热心于精兵简政,以减轻农民负担(包括支差在内),创造条件开展劳(动)武(装)结合的民兵游击战,实现对敌全力战争。
  刘伯承关心农民问题,在这一方面,他的论述有独到的见解,而且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例如1947年5月,我军将要执行“把战争引向蒋管区”的战略,准备向大别山战略跃进之前,他从冀鲁豫前线回到武安县的陶冶,在晋冀鲁豫边区级干部会议作《关于自卫战争十个月以来形势的报告》,讲到敌我双方兵源时,指出:“翻身农民十多万到前线,带领这样的战士不打胜仗的话,真是惭愧!国民党要抓一百二十万兵,才能得到六十万。
  兵是不易找到的。
  拿破仑的成功就在‘血汗上税’。
  其失败也在于此。
  二十年才能长成一个人,要爱惜人力!”《始末记》全篇贯串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兵学思想:弱能胜强,小能胜大。
  这个思想不但是刘伯承兵学的中心课题,而且也是我国人民军队发展的历史规律。
  南昌起义虽然对敌人力量的估量有“失之于小”的错误,但是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根本上绝对的无胜利之可能,失败是必然的么?”
  他自己的回答是肯定的:“不是的。
  或是根本上有相当胜利之可能。”
  当然,“暴动的胜利,自然不敢说是绝对的,但我们如善于利用反革命营垒中的利害冲突,而又施以精敏正确的行动,诚有相当胜利的可能。”
  刘伯承指出:“因我们在行动上犯了错误才至于失败。”
  这含义很清楚,指的是:即使在强敌之前,如果指导思想正确,能从实际情况出发,胜利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党在幼年期遭受了挫折,能从中吸取教益的本身,这也是非常宝贵的收获,失败是成功之母。
  他指出了“行动的错误”一共是八条,如果归纳成一点就是党的领导问题,党的正确领导是关键。
  后来,周恩来认为南昌起义的“主要错误是没有采取就地革命的方针,起义后不应把军队拉走,即使要走,也不应走得太远。”
  

终于拿到了俄文这把金钥匙(1)
党员军事化1927年12月的莫斯科,早已出现冰冻。
  由温暖湿润的中国南方,骤然来到冰天雪地的俄罗斯,刘伯承感到有些不适应。
  但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革命军人,气候的变化根本算不上什么。
  生僻的俄文像一道难关,挡在了刘伯承面前。
  他要从字母学起,短期内必须听懂高级步兵学校的课程,读懂一批俄文军事书。
  苏联老师严格得很,对于回答不出问题的学员不让坐下,让大家给你“照相”,在众目睽睽下叫你不好受。
  刘伯承用上全身心的力量,有步骤地“扫盲”,自觉地一步步地掌握字母、生字、短句、发音、常用字,由浅入深,不搞突击,讲究真懂、真会,多练、多写、多读,常向同学请教,少休息多用功。
  他认为如果拿不下俄文这一关,党给他的学习任务也就无法完成。
  作为“南昌八一起义”的参谋长,学习之余,刘伯承还要经常参加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讨论和研究。
  1928年6月,中共中央通知他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址在塞列布若耶,是莫斯科近郊离兹维尼果罗镇不远的一座乡间别墅。
  依照大会的规定周恩来作“军事问题报告”,补充报告由刘伯承担任。
  这次大会意义重大,是为了总结大革命时期和“八七”会议以来的经验教训。
  为此,刘伯承细心准备,使这份补充报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他指出列强和南北军阀的反动本质,以及这两大敌人的制度矛盾与外强中干的实质。
  他剖析了军阀军队的虚弱性,并且提出如何瓦解这些反动军队的方针和方法。
  刘伯承在“党员军事化”专题中,提出的建议很有见地,同时也具有理论上的创新。
  刘伯承认为:“对于军事,人人都要重视它,学习它,武装工农,领导工农,夺取政权。”
  至于如何学习军事,刘伯承讲得更为具体:“使用武装方面。
  广州暴动工人百分之七十五不会打枪,甚至自己打死自己人,得着敌人三十门大炮,只用了五门。
  从这次可以看出使用现代武器的重要。
  我们对于射击以至于手榴弹自然该学习,就是旧式的刀矛,我们也要利用它来夺取敌人的武器,也是应该学习的。”
  “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战术,都应充分地训练与学习。”
  “学习必须长期刻苦地研究才行。
  党员军事化,才能夺取政权、维持政权、巩固政权,才能说到中国革命胜利,世界革命胜利。”
  刘伯承的这些见解,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漫长的军事征程上,足以证实他的观点值得珍视。
  攻下俄文关学习俄文的艰难过程中,他曾给川中旧友王尔常写信,详细阐述了自己勤学的信念和方法:“余年逾而立,初学外文,未行之时,朋侪皆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