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解放-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军队是87万),不得不发展自己的远程导弹等尖端武器,不得不用约占财政预算的的军费来加强自己的国防建设,尽管这个比率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上世纪未以来,在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政策下,那么多社会主义国家变质了,垮台了,而朝鲜仍然如傲雪欺霜的松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不能不令全世界革命人民包括中国人民的尊敬和钦佩。 

  感受平壤 

  平壤市因柳树多历史上号称柳京。在满目葱翠的牡丹峰下,碧波荡漾的大同江和普通江穿城而过,它给这座城市增添许多风彩。平壤不仅树多绿地也多,人均绿地面积达58平方米。平壤市有许多不同风格的大型建筑,最高的建筑有100多层。整个城市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并且街道宽敞,十分整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座风景如画、十分美丽动人的城市。导游说,三年战争结束时,平壤已变成了一片废墟,连一块囫囵砖瓦都难以找到。美国曾预言,平壤若恢复建设,需要100年。美国低估了朝鲜人民的力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朝鲜人民很快把平壤建设得比战前更漂亮、更宏伟。平壤,不仅是朝鲜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经济的中心。工业产值占全国四分之一。平壤,不仅环境美,而且市民的精神风貌更美。 

  金日成主席曾说过:'朝鲜是一个大家庭。'平壤,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作为朝鲜的首都,有许多方面是令人赞叹和惊奇的:无人随地吐痰,无人乱扔垃圾,无人摘花折木。家家没有防盗门、没有护窗拦。路上的自行车没有锁。大街小巷见不到乞讨的,见不到打架斗殴的,见不到衣冠不整的,更见不到光膀子的。这里没有贫富贵贱之分,工资收入差别不大。最低工资100朝元(相当于人民币420元),最高工资350朝元,平均工资约200朝元。那些采煤、炼纲等艰苦岗位上的工人可与专家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拿一样高的工资。白天,除了退休的老人和未上学的孩子,见不到闲人。大家都有事干,都在工作、劳动或学习。 

  这里的商店没有欺诈行为,没有假冒伪劣商品。猪牛羊肉绝对没有注水;粮食、蔬菜、水果绝对没有污染;都是绿色食品,可以放心吃。这里没有私营企业,没有股市,没有市场竞争,没有坑蒙拐骗,没有商业广告,没有律师,没有税收,没有婚介所,没有灯红酒绿,没有'三陪小姐',没有……。这样的'没有',可以说出一大串。平壤是这样,全国都是这样。当我们参观结束,在即将离开朝鲜的火车上,一路陪同我们的朝鲜导游李镜顺女士意味深长地告诉笔者,她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我生活在朝鲜真幸福》。她说,这是她发自内心的感受。分别时,笔者也衷心的向她表达了祝愿:祝愿她的祖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祝愿朝鲜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和美满;祝愿朝鲜人民早日实现国家的统一。

  古巴社会为何能够安定和谐

  社会主义的古巴,是一个贫穷的国家,由于美国长期封锁和苏东剧变,经济一直十分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很低。但是, 古巴是一个社会安定,文明和谐的国家。这是为什么?笔者曾经作为新华社常驻记者在古巴工作多年,我认为,古巴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与干部廉洁和社会公正是分不开的。 

  党的干部廉洁奉公 

  古巴在经济长期困难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干部廉洁奉公,不脱离群众是重要的原因。 古共对于党风问题一向十分重视,党内对于干部廉洁有十分严格的规定。20世纪90年代,由于苏东剧变,古巴经济跌入低谷,国家进入";特殊时期";。在以物资匮乏为标志的";特殊时期";里,广大干部和群众同甘共苦,一样";凭本供应";,不搞特殊化。我们的邻居是外交部一位高级官员,经常看到他的夫人提着篮子上街,去购买政府供应居民每人每天一个面包。古巴大街上跑的汽车,高档的少,除了政府部门的外事用车外,基本上都是古巴旅游部门用来接待外国游客的车,各级干部使用的都是低档车。在古共中央和政府所在地";革命宫";的停车场上,几乎都是前苏联时期的红色";拉达";。有一次,我去采访渔业部的一个大会,午餐供应是每人一块面包,一瓶水,出席会议的部长们和与会的各省渔业部门负责人一道,都排着队去领取。公共交通是群众最大的困难之一。古###内规定,公职人员外出,路遇要求搭车的群众,如有空位,不得拒载。 笔者外出采访,给我们引路的古巴官员的车一路带人,最后挤得满满的。 

  古巴党内的廉洁之风,高层领导起了极好的表率作用。古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会副主席、部长会议执行秘书拉赫是最杰出的代表。现年55岁的拉赫主管经济,职务相当于总理。他德才兼备,工作忘我,密切联系群众,待人诚恳谦和,一点架子都没有,在国内有口皆碑。 

  拉赫和中国使馆的关系极好,使馆每年10月拉赫生日那天都要请他全家到使馆做客。每次来的时候他们都是乘坐自家的旧拉达车,大儿子开车,拉赫的母亲坐在司机旁边的位置上,拉赫和其他的家人都挤在后排。据使馆的同志说,身居高位的拉赫至今没有自己的房子,全家仍住在老母亲的旧宅里。 

  对于党内出现的腐败事件,古共中央处理十分严厉。20世纪80年代末,古巴处理了一起重大的腐败案,曾任古巴在安哥拉驻军司令的奥乔亚将军因涉嫌贩毒,与几名同案犯一道被判处死刑。这些年来,随着经济上的改革开放,党内也出现了一些腐败事件,有关人员都得到了严惩。今年6月,古巴高层年轻领导干部之一,胡安&;#8226;卡洛斯&;#8226;罗宾逊被开除出党,并被判处12年徒刑。49岁的罗宾逊过去是圣地亚哥省省委书记,因政绩突出被调到中央工作。他是古共第一个被开除出党的政治局委员。古共中央6月21日发表公告,说他";意志薄弱,忘记了自己担负的重任,丧失了一个革命干部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长期利用个人影响,以权谋私";。 

  社会公正平等 

  古巴能够保持稳定,社会公正平等、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是又一个重要的原因。革命胜利后,古巴政府实行了全民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收取低价房租,对城市居民的食品和基本生活用品实行低价定量供应。进入";特殊时期";后,由于国家经济困难,社会保障以及定量供应是低水平和有限的,但是却保证了群众的基本生存条件。就连最困难的时期,在食品极端匮乏的情况下,古巴人也能得到国家的供应,没有人上街乞讨。 

  由于社会公正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古巴老百姓虽然生活水平很低,但是不埋怨政府。古巴人认为,困难是美国的经济封锁造成的,他们相信在菲德尔(古巴人亲切地称呼卡斯特罗)的领导下,一切都会好起来。 

  由于政府重视教育,古巴人的受教育水平、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这就使得社会文明而有秩序。古巴人无论是大人孩子,都非常有礼貌;食品供应再紧张,也没有人去哄抢,公共交通再困难,也都是有秩序地排队上车。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笔者在古巴的几年里,从未见过街上有人打架斗殴或者吵嘴的。(作者是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古巴见闻!

  随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代表团在古巴逗留5天,其间的见闻感受,颇耐人寻味。 

  破旧政府大楼与先进社区医院 

  我们住在名叫“小湖区”的国宾馆,相当于北京的钓鱼台国宾馆。那里植物茂密,繁花似锦。湖中很多水鸟,在盛开的睡莲中游弋;相貌奇特的火烈鸟,成群穿梭在椰树林中。 

  这个国宾馆为巴蒂斯塔统治时期(1933~1958年)一位权贵的别墅,建筑很别致。但内部设施却简陋得令人吃惊:一楼大厅尚凑合,几张沙发,围着一台彩电;楼上的卧室竟没有电视、电话,空调是窗式的,开起来轰轰作响;卫生间更为原始,洗脸池小得无处放自备的盥洗用具。推开隔壁陈章良的门,只见他躺在床上发愣。“你这屋还多一个衣柜呢!”我说。当我伸手拉柜门时,门板居然掉下来砸在头上,原来这是一个老胶合板柜。我俩慌忙用柜中一个黑塑料衣架,将两扇柜门好歹攒在一起。 

  一楼有个明亮的餐厅,长餐桌上铺着雪白的桌布,摆着整洁的餐具,另侧为厨房,有几位女服务员,负责我们的饮食。她们态度极为亲切友好,至于餐桌上的内容,5天几乎一样:面包、土豆汤、米饭和一些烤鸡。对于厌烦山珍海味、繁琐宴会的我来讲,实在是又节省时间,又便于控制体重。每次正餐后,每人还能得到一根雪茄。古巴雪茄,闻名全球,实为难得的纪念品。 

  首日我们拜会古巴卫生部长拉格尔,奇怪的是会见被安排在我们住所的一楼大厅中进行。拉格尔是骨科专家,20世纪50年代就随卡斯特罗上山打游击,胜利后一直负责党的外联工作,是政治局委员。由于政府重视卫生工作,让他回原专业抓卫生。这位部长清癯的脸上刻满风霜,两眼炯炯有神。他介绍了古巴卫生服务体系近况,说近10年来,古巴在美国封锁下,经济虽然困难,但每年仍拿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近9%的预算用于公共卫生事业。 

  会见后从使馆陪同人员处得知,古巴卫生部大楼的设施过于陈旧简陋,所以才把会见地点移到我们住处。我们的住所已简陋得超出想像,政府办公楼能是什么样子呢? 

  次日,我们访问了古巴全国人大的教科文委员会办公室。那是一座简易的二层楼,楼梯狭小得难以两人并行。上面一个接待室,除粗糙的桌椅外,一无所有。其后又访问了###,那是座十几层的大厦,年久失修,斑驳陆离。电梯十分落后,会议室中的桌椅同大楼一样陈旧。会谈完毕要去洗手间,主人显得有些紧张,原来这层楼的洗手间已被锁上了。又领我们下到五楼,进入厕所才发现,各种便具和水管,几乎锈蚀到难以维系的程度。据###长介绍,古巴十分重视教育,每年投入教育的经费,占GDP的11%,卫生经费也占近9%,而这两个部机关却如此寒伧,这钱都到哪儿去了? 

  当我们参观完古巴的基层医院、学校及研究所后,才发现这钱的去处。古巴1000多万人口,拥有万名医生,万张病床;每千人拥有名医生,张病床,婴儿死亡率仅为%,人均寿命75岁。这些数字在世界上也是名列上游的。 

  此后,我们参观了哈瓦那一个基层社区医院,不仅建筑漂亮,医疗设施也十分齐备新颖,同政府办公设施形成强烈反差。古巴全国不分城乡,全民终身公费医疗。小病到社区医院,大病到中心医院,治疗和医药等全部免费;若需住院,连伙食也免费。 

  古巴学校设施和我国城市中学差不多。但古巴全国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在完成6年小学教育后,99%的学生可接受中等教育。不仅免缴一切学杂费,连校服也是国家免费发送的。1959年古巴建国前的文盲率为90%,仅有3所大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