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保证的。
而且,由他们进行经营,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在这个厂外自己开厂,只要这个厂限制产量,供不应求了,那么别人当然得买他们开的厂生产的东西,并且,他们开的厂还可以提高价格进行销售,还在原材料上进行节省等等,那么利润就更不用说了。
反正,合同(虽然很多人不懂这个合同是什么意思)上只是写明不能泄漏技术,我自己使用,那么就不算泄漏技术了吧!这个追究泄漏技术罪,还有什么并处损失三倍以上的赔偿,那也就用不到我的头上来。
看到后面,这些富商、地主们从开始害怕、沮丧当中一一恢复了过来,各个眉开眼笑,仿佛眼前有一块块银元在晃动,在向他们招手。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李锦江和这些工业部的人员更不是什么好鸟,他们所想到的这些漏洞,第二天根据地法院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
《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再次强调了工资必须及时给付,同时,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进行了硬性规定,必须不低于最低保障要求,而且不能随意克扣,否则将处以罚款。对劳动时间也进行了规定,每天8小时,每周48小时,超出后必须作为加班给付加班费。同时,对工厂开除员工等方面,也有一些限制条款,使得富商、地主们通过开除工人,以压低工资和延长劳动时间的企图化为了泡影。
而《合资法》当中,则明确规定,一旦参与合资(合作)经营工厂、商铺等企业,不得自己再开设同类的工厂、商铺等企业,否则,将没收所有非法所得,处以企业损失三倍以上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将视为该行业禁入者,其自行开设的同类企业及合资(合作)企业中持有的股份,将一起强制拍卖给他人经营。
《技术保密法》规定:第三条,不允许将技术泄漏到根据地以外国家、地区,违者以叛国罪论处,以刑法叛国罪进行定罪量刑(即死刑)。第六条,不得泄漏企业商业、技术机密给其他企业和个人,否则将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损失三倍以上的罚款。重者视为该行业禁入者,合资(合作)企业中持有的股份将强制拍卖给他人经营。
在这一系列的法律公布后,这些地主、乡绅、富商大呼上当,原来的谈判中居然没有和根据地政府讨价还价。但合同既然已经签订,也由不得他们再叫唤。《合同法》上可是明确规定,违反合同者,将要赔偿损失,并处三倍以上的罚款。
况且,大多数富商、地主们看了合同书后,都认为,如果真有那些个技术,自己能够参与这种产品的生产,肯定会有利润的。少数技术富商、地主们虽然搞不明白,不知道商业价值几何,但看到别人都没有说什么,没有暴跳如雷大呼上当,不肯投入经营的情况出现,自己也就不好做出头鸟。
反正,就当这笔钱丢水里了吧!抱着这种心理,这些富商、地主们也老老实实的按照合同,如期投入了资金,与政府开始合作进行工厂的建设。当然,在N年后,这些富商老的的时候,坐在自己的坐落在闹市的深幽的庭院里时,回忆起当时情景,无一不表示庆幸。
通过与地主富商们合资,李锦江获得了足够的资金,那些李锦江安排战士搜寻出来的,各种当前技术条件下能够土法制造的加工作坊,一一建立了起来。
肥皂,这是免不了的。这时候的肥皂叫做洋皂,国内生产的厂家还较少,市场并没有完全饱和,用土法生产的肥皂虽然粗糙点,但打起价格战,应该能够有一定的市场。毕竟技术都是自己的,投入也不大,今后还存在改进余地。加上这些富商们的经营头脑和人脉,前景看好。另外,更重要的,李锦江还是希望能够得到从肥皂生产中得出的副产品——硝化甘油。
水泥,虽然没有足够的设备,但知道原理的战士们,还是象模象样的指导富商修起了粗糙的水泥生产窖。只要达到水泥的生产条件,即使生产的水泥标号差了点,但绝对还是能用的,今后再逐步改良配方,更新生产线,迟早能够生产出高标号的水泥。对于水泥这种战略物质,李锦江可是盼望着能够立即生产出来,现在可是哪里都需要水泥。
炼焦厂,本来在技术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一名知道炼焦工艺的技术学院的战士还是把它整了出来,毕竟在某些方面,改良后的生产工艺还是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能耗比,节约更多的资源与大洋。而且最重要的,这是为今后炼钢厂提供原料的,能够更有效率的生产当然要搞起来,否则根据地的煤可经不起那种低效率来消耗。
硝酸厂……
几乎是空手套白狼一般,李锦江圈来了大量的资金(几乎将红麻根据地的地主、商人的家当全都刮空了,这也使得这些人牢牢的绑在了李锦江的战车上,今后再也没有谁暗地里通风报信。而且,他们在掘到第一桶金后,他们更是把自己的合作伙伴、亲朋好友等全部拉过来加大投资,对于根据地地宣传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加上根据地政府公审后的收入,有了足够的资本红安这个工业基地开始迅速的运作起来,从14日开始,到处都在圈地建厂,大搞建设。
李锦江没有预料到的,这场建设也为他的工业大计提供了基础上的帮助:到处都在开工建设工厂,人手显得奇缺,最后地主们被迫花了大价钱请根据地的农民来搞建设。此时已经接近年关,农民们本来不愿意,但是农闲季节上哪里能够有这种机会挣钱?最后农民们还是参加了,过了几天后,甚至有些家庭举家而出,十三四岁半大小子都带出来找点钱。
毕竟这个年头老百姓都不富裕,忙时吃干,闲时吃稀那还算生活中上的农村家庭。在《劳动保障法》中,对工资和加班有明确的限制,只要从早干到晚的工作都是管饭的,保证能有干的吃,比起在家吃稀的,那可是强多了。
这些人家在工地上干活挣到钱后,终于发现,原来钱还是可以这么挣的。自己的那点土地,完全用不着家里这么多人一起窝在那上面,农忙的时候回去做就是了。老百姓都不是傻子,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发现这种有效的挣钱方式后,红安产生了第一批的民工群体。
这些民工中,多数还是打算农忙时忙农活,农闲时到工厂打工,但也有一些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在看到工厂做工管饭而且来钱快后,彻底颠覆了自己头脑中的土地意识。粮食种了出来,灾年虽然贵,但粮食也不会多;丰年虽然粮食产得多,但粮价肯定就会贱。
在工厂做工,得了钱后,也可以买粮食,而且,钱还可以买到许多城里的新奇玩艺,如洋火、洋布、洋皂、电灯什么的。攒了足够多的钱,自己还可以盖它一栋洋灰楼,那可要比乡亲们的茅草房子气派多了,即使是现在开始盛传的青砖瓦房,和洋灰楼比起来,那也是一个字,土!
这些民工群体中,有这种思想的不在少数,虽然这些年轻人都被思想守旧的长辈压制住了,但只要有一个合适的时机,这些民工群体中,立即就会产生稳固的工人来。而时机,随着工厂的建设,开工日期的逐步邻近,必然会到来。
但李锦江这些行为,也引起了留在红安、麻城做进一步观察的考查组的非议。
一些考查组的党员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与我党公产主义理想完全不符,与公产国际的要求不符,与党中央的方针是相违背的,应当予以制止。也有一些党员认为,根据地首先在立法上已经偏向了工人阶级,至于与地主、乡绅、商人合作办厂,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无奈之下的变通,这应该是可以体谅的。
在两帮人的分歧之下,黄秀松苦恼万分。本来考查组在11日就应该结束了使命,他在当天就已经写出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送回湖北省委,后来,黄秀松通过一些了解,发现红麻根据地有些作法很好,有效的解决了我党一直以来发现的一些问题,就留了下来,想再具体了解一下红麻根据地的现状。
但详细了解之后,就发现红麻根据地有些地方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说,存在违背公产主义精神的地方。这让黄秀松很矛盾。
下面的组员还在争论着,而且争论的声音越来越大,简直就是在吵了,这让黄秀松心烦不已,忍不住一声断喝:“不要吵了!”声音顿时都没有了,争论的双方都停了下来,转过头不解的看着他。这时,黄秀松才发现,自己刚才过于用力,几乎要把钢笔给折断了。
他站了起来,颓然的说道:“大家都静一静吧!”然后走出了门。
门外,寒气正浓,一股寒意袭来,黄秀松忍不住打了个寒战。作为一名中华GC党的党员,从湖北省委委员的角度出发,自己有必要,对红麻根据地的一些违反公产主义精神的问题,进行制止,并向上级——即中华GC党中央汇报,请上级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追究责任人。
但是,从一名普通党员,或者说,从一名中华人的角度出发,自己又对红麻根据地的这些作法是赞同的。你说他不消灭剥削,消灭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偏偏他这儿的老百姓又能够生活的非常的好,而且这儿也实现了我工农阶级当家作主的局面。
而且,红麻根据地的矛盾对立是非常的弱的,地主、商人与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势成水火,反而,根据地利用地主、商人的资金、头脑建设厂矿,老百姓过来帮忙,拿工资,百姓的生活反而更好了。是自己这么多年来,唯一发现老百姓生活安定,没有饥饿与寒冷威胁的地方。
对于李锦江,这个人还有太多的疑点。本着此人已经成为红麻根据地的事实领导人,手握一个军的兵力,本人又是热心革命,自己也同意了由其担任根据地领导人,同意湖北省委、黄麻特委全力与之合作。但从湖北省省委委员的角度出发,自己对他并不信任。
他自称是LDZ同志发展的党员,但已经查无实据,LDZ同志的笔迹自己没有深入了解,无法辨别其与LDZ同志的书信等证明文件是否属实。即使他是LDZ同志发展的党员,私下与同志闹纠纷,一言不合拉部队走人,导致革命险些遭受重大损失,(李锦江如果知道他的想法,肯定大为高兴,在山西太行上边与张卫演出的那场戏,终于开始显露出效果了。)这也是严重的山头主义行为。现在在红麻根据地,形成了他一人说了算的局面,这是非常危险的。
更何况,他的许多决定,可以说,都是违背公产主义理想的。自己与之私下交谈,他的想法,从一名省委委员的角度出发,可以说是大胆、轻浮、胡作非为!但是……
黄秀松又觉得头痛了,自己如果从一名普通党员来分析李锦江,又会发现,李锦江的这些想法,的确很能解决当前的一些问题。例如,不攻打大城市,在偏僻地方发展自己,进行李锦江所谓的“农村包围城市”,就黄秀松看来,这才是最好的发展策略。(但却是与当前党中央关于大力发动群众,轰轰烈烈开展革命的指示相违背!)
与地主阶级、小资产阶级合作,大力发展根据地经济,这避免了阶级斗争过于激化,把那些中立的地主阶级、小资产阶级推到敌人那边去,根据地更容易发展、也更为稳定。(但这种行为,从一个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