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正要下达命令,突然想起魏嶙的劝诫来,连忙改口说道:“派出特快加急信使,传令高保勋,让他谨慎用兵,不要冒进!”

见侍卫们急匆匆出去传令,高从诲还是心中有些不踏实,便命令摆驾魏嶙家中,亲自前去打探消息。等到他来到魏嶙家门口,却发现那魏嶙老儿居然家中大门紧锁,显然不在家中!卫士们连忙打探:据说魏嶙昨日出宫之后,立即雇了一辆骡车出城,不知去了何处!

高从诲心中大惊,这魏嶙看来极有神通,他紧急外出肯定是为了防止我迁怒与他,难道说我的大儿子也……

高从诲越想越是担心,他连忙向郢州再次派出信使,命令刘扶立即收拾兵马,协助大儿子高保勋谨慎行事,如果情况紧急,可就此退兵。

然而,高从诲派出的信使还没有出王宫大门,就有负责情报搜集的官员来报:城中出现流言,说是“大公子高保勋参与襄州兵变,支持弑杀安审琦的安友进。没想到那安审琦的长子安守忠突然回城,并鼓动士兵造反,当夜围攻节度使府邸,很快平定内乱。安友进被安守忠活活烧死,高保勋更是被安守忠一箭射杀!”

这流言乃是董遵诲出城之后,立即派人前往江陵府散播,为的就是将射杀高保勋的罪名牢牢系在安守忠的身上,免得被别人算计。

且说高从诲听到官员的汇报,心中大惊,这怎么可能呢?我的长子高保勋不是在郢州前线吗,他怎么会偷偷前往襄州呢?想想高保勋爱冒险的性格,高从诲又觉得很有可能,他也许正想立下一个天大的功勋,登上世子之位呢!

就在此时,使者回报,刘扶送来加急书信!高从诲颤微微地伸手去接书信,可是抓了几次都没有抓到。等他好不容易才拿到手,顾不得检查蜡封火漆的完整,就连忙打开,只见信中说道:“世子高保勋潜往襄州,不幸遇难!……”

高从诲跌坐于地,狂喷一口鲜血!……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风起随州第91章出使南平(上)

就在高从诲悲伤欲绝的时候,董遵诲一行也回到了郢州城。当他们走到东门时,董遵诲突然发现尹实一行人正在翘首期盼、列队迎接。董遵诲感到非常不好意思,连忙上前逊谢道:“末将何德何能,居然劳烦刺史大人在此等候,实在是罪过啊!”

尹实也有些尴尬,他一早就来到东门,不过不是为了等候董遵诲,而是为了迎接朝廷派来的援军。早在十天以前,朝廷就委派白延遇率领五千精锐人马赶来援救郢州,如今总算是到了山南东道的地界。白延遇派人向郢州送来消息,自己将带着二百亲兵先行抵达,请尹实安排军队的驻扎之所。

虽然有些个尴尬,尹实还是向董遵诲介绍了情况,人家白延遇可是校检司空、马军左厢都校,董遵诲现在尽管有着都虞候的差遣,但其本职却只是一名营指挥使,地位上远远逊于白延遇。

得知情况之后,董遵诲命令随从回城休息,自己也与刘庆义、王政义等人一道,站在尹实身侧迎接,他也想见识一下这个打仗勇猛的武将。据说六年之前,白延遇在宗城一战中率先冲锋,手刃数十人,就连贴身佩剑也折断了,激战犹酣,愣是以一己之力,带动疲敝之卒,击退六万大军!这样的一员猛将,值得他董遵诲来等候!

不多时,就有人从江边送来消息,那白延遇已经率领亲兵渡江。很快,一众骑兵就朝着郢州城跑了过来。等到快到城门的时候,那些人也发现了在城下迎接的尹实等人,连忙滚鞍下马。

打头一人约有三十来岁,身穿一身银白色的铠甲,头戴一顶涂成金黄色的铁盔。他大步往前走来,一边走一边摘下头盔,就见他剑眉高耸,本是个美男子的模样,可是一道硕长的刀疤横在眉际,让他平添了几多杀气。

尹实也率人大步迎了上去,大声问道:“可是希望兄当前?”

希望兄?见董遵诲不解,旁边一人小声解释道:白延遇字希望。董遵诲这才明白过来,向那人点头致谢,见那人足有个六十来岁,一头的白发,三缕长须,活像是后代的国学大师。

一旁的刘庆义、王政义也悄悄向董遵诲介绍:是田敏田大人,乃是邹平人,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少通春秋,笃于经学,后梁贞明年间登科,在梁、唐、晋、汉历任国子博士、祭酒、太常博士、户部员外郎、司空等职。后唐时,曾奉诏与太常卿刘岳删定唐朝郑余庆的《书仪》,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家。自长兴三年起任平勘官,与马镐等儒学经师校订太学九经,更正差错,雕版刻印,广颁天下,统一全国经典文字。上月作为朝廷加恩使前往南平国,不料被南平国拒之门外,这才来到郢州。

就在刘庆义等人向董遵诲介绍的时候,尹实与白延遇已经寒暄完毕,两人互相介绍了自己的属官,而后把臂入城,不久,西门上便飘起白延遇的大旗来。

城下南平军刘扶看见白延遇的大旗,知道汉朝的援兵以至,便下令全军小心戒备、次第撤兵。

城头上尹实、白延遇命人擂鼓助威,吹号为刘扶送行。尹实和白延遇不是不想联合攻击南平军,只是郢州被围这么多日子,士兵们疲敝异常,而白延遇手下也连日赶路,战斗力较低。更重要的是郢州的粮秣供给出现了缺口,而且药品奇缺,无法支持大军作战。所以尽管机会难道,可尹实、白延遇还是以稳妥为上,不愿意冒险追击。

当然,大军虽然不出城,但是派出小股部队还是可以的,尤其是白延遇他们刚刚赶到郢州,还需要首级报功,岂能轻易让南平军溜走?接连三日,白延遇都派出三百余名骑兵追赶南平部队,趁其不备进行突袭,等到南平军调整好部属,骑兵们早就收拢部队悠然撤退了。

短短三天,白延遇就有了千余首级的功劳。此时田敏也和董遵诲相熟,董遵诲的姑父冯道乃是田敏的老友,两人有这一层关系,天然就要贴近一些;加上董遵诲对儒学有着后世的诸多理解,也让田敏这个儒学大家很感兴趣。

田敏这一天对董遵诲说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也该出发了!”

董遵诲点了点头,他知道田敏一直挂念着九经的整理工作,自然不会长期在外待着,董遵诲恭敬地说道:“那我这就准备程仪,派人护送您返回开封。”

“我回开封干什么啊?”田敏笑着说道:“我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岂能临阵脱逃?我可是担负着为南平国加恩的使命,决不可半途而废!”

“大人万万不可前去!”董遵诲连忙阻拦:“南平国的军队在郢州城下连遭败绩,折损甚多。高从诲的长子在襄州被射死,高从诲的次子又在返回途中被复州兵马斩杀,高从诲正是悲痛欲绝的时候,您要是现在去南平,非得被他当成发泄怒气的工具不可!”

田敏大笑:“我又岂是贪生怕死之辈,道明啊,义之所在,宁死亦往!如今南平国和郢州接连打了几仗,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也给百姓带来了不少的伤害。

别的不说,就以郢州为例,前段时间南平国的围城及进攻,一是害了不少守城青壮的性命,让许多家庭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失去了丈夫;二是让城外的田地荒芜,百姓们播下麦种好不容易才熬到收获的时节,但战乱一起,麦子都被抢割,不知浪费了多少,也不知道有多少百姓的收入锐减,让这个丰收年变成了饥荒年!

高从诲的长子、次子接连丧命,那高从诲岂能心中无气,肯定会派出大军进行报复攻击。虽说白延遇给郢州带来了五千援兵,可是高从诲可以攻击残破的襄州,也可以攻击兵力薄弱的复州,肯定会给襄州和复州的百姓造成伤害!我田敏虽然没有多大本事,还是希望能以我一己之力,消除战患,为百姓们提供一个安稳的生存环境!”

董遵诲看着满头白发的田敏,很是感动,他大声说道:“小子不才,愿随先生出使南平,护卫先生周全!”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风起随州第92章出使南平(中)

董遵诲并不是一时冲动,他也想近距离观察下这南平国主高从诲。毕竟南平国乃是距离山南东道最近的势力,而他董家所在的随州,正处于山南东道的中心。反正田敏乃是汉朝天子的使者,代表的乃是天子的颜面,高从诲只要有一丝理智,就不敢对田敏下手,跟着田敏去南平,应该不会有生命危险。

田敏很是感动,如果说最早与董遵诲打交道是看在他姑父冯道的面子上,现在则完全是对董遵诲的欣赏。这样一个品质优良的年轻人,必须加以表扬、提拔。

于是田敏在尹实和白延遇面前特意说出董遵诲随他出行的事情,也让白延遇等人对董遵诲加深了印象,不久之后,尹实与白延遇几乎同时上奏,为董遵诲请功。汉庭本来还因为董遵诲年幼的缘故(二十岁),对他担任都虞候一事有所犹豫,接到尹实、白延遇的奏章之后,很快明发诏书,正式任命他担任随州郡兵的都虞候一职。

董遵诲为了出使一事,特意挑选了五十名精干士兵,白延遇为了壮大汉朝声势,又额外赠送给他五十匹战马及相应甲胄,让董遵诲所带领的这一小队人马,武装到了牙齿!看着这些精锐人马,田敏索性不再带领自己的文弱部下,而是将护送的重任全都交给了董遵诲。

董遵诲一面命令部队小心戒备,防止流寇的骚扰;另一方面,派出使者前往南平国通报消息:汉使田敏即将到达南平,请火速安排迎接人马。

高从诲接到消息,怒极反笑:“也好,汉使来了,正好杀了他们祭旗,为我的两个冤死的儿子祭奠!”

在场地位最高的是刘扶,可他连吃败仗,根本不敢相劝,刘扶不出声,大家也都不敢言语,便听从高从诲的命令,从南平国全境征调青壮,准备对襄州、复州开战。

其实除了少数几个好战之徒,大家都对开战持否定态度,尤其是高从诲的三子高保融,更是对开战前景不抱任何希望。何况对他来说,襄州、复州除掉高保勋、高保正,正是给他扫除了继承王位的障碍,对他有功才对。何况如今正值秋收高峰之际,正是收粮的要紧关头,真把青壮们编入军队,那百姓们定会怨声载道!

一大早,高保融就来到了高从诲的卧室门前,叩首请见。等到高从诲将他叫入屋子,高保融已经冻得瑟瑟发抖。一晚上过去,高从诲的怒火已经少了三分,再看着这儿子的可怜相,再听听他所说的理由,高从诲的怒气便已经消散。便依儿子所请,将青壮放回家中,不过,各地守军仍然进行集结整训,随时准备出击。

用高从诲的话说,明知道长子高保勋死在襄州军马手中、次子高保正死在复州军马手中,如果南平国不加以反应、及时出兵攻击,那天下都以为南平国是只软柿子,南平国也就很难再维持目前的疆土,周遭势力大了胆子争相估计,那南平国也许会就此亡国!

高从诲的话也很有道理,高保融连连点头称赞,现在弟弟们都还年幼,自己是幸存于世年龄最大的一个。父王高从诲自从得知两位哥哥遇难的消息后连连吐血,身体越来越弱,眼看着就要缠绵于病侧,他高保融很有希望轻轻松松接过南平国的大权来,根本不用刻意表现什么。这次进谏,让父亲对自己更是欣赏,这南平国的继承权已经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