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杜伏威貌似也真心没觉得辅公佑可以独当一面过,或者说放心让辅公佑独当一面,只是让辅公佑做个辅佐的角色,最多在他自己带兵出征的时候在后方监监军。后来杜伏威归顺李唐、自己被迫去长安的时候。也是带了阚棱带领护卫亲兵保护自己、而留下王雄诞作为领兵主帅,继续统领江淮军。最后辅公佑实在气不过自己的地位比王雄诞都低。发动了兵变杀了王雄诞,然后以杜伏威留下的兵马重新起兵反唐——当然了。这些事情,如今这个时空已经没机会发生了。但是这并不妨碍萧铣从这些历史知识当中攫取判断义军内部矛盾的素材。
就算杜伏威不猜忌阚棱、王雄诞,杜伏威身边有的是人会下阴刀子,诱使杜伏威相信阚棱出军后又和李子通达成协议按兵不动,是有自立之心。
……
果不其然,又憋了三天,萧铣对面的阚棱、王雄诞军终于出现了骚动,貌似是憋不住了——萧铣的探马过去一打听,原来是杜伏威派了辅公佑,带领了“数千援军”过淮来增援阚棱了,据说是听说了阚棱独力难支,兵力不足,不敢找官军一战,所以才让辅公佑带了援军来增援。
五万义军都已经摆在那儿了,再来数千人的援军,有个卵用?辅公佑来的目的是做什么,萧铣这个敌方的人都可以猜个通透。
萧铣不知道的是,辅公佑到了之后,阚棱、王雄诞一开始还把李子通兜售的疲敌、耗敌的方略拿出来解释。结果被辅公佑一顿大骂:
你丫的看看萧铣那慢条斯理的攻城速度,攻城战哪里耗了萧铣多少战力?还不是萧铣摸准了咱义军人心不齐,不敢出战,不怕被内外夹击,才有胆这么放慢了打么!好一个“趁其敝”——当年卿子冠军宋玉在巨鹿不救赵王歇,特么的也是说的要等秦军攻破赵王歇后乏力、好“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结果呢?宋玉对了还是项羽对了?“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
王雄诞文化水平不如辅公佑,阚棱就更不用说了,来了这么一个监军,俩人还有什么反驳的能耐?少不得,只好遣使去沟通李子通,让李子通兑现承诺,领兵为先锋与官军交战,阚、王引兵在侧接应。若是李子通不从,辅公佑便要以李子通军背信弃义为由,先行讨伐之了。
李子通闻讯,也是气得心中骂娘,可惜如今还要用到别人,想要让对方先和官军死战那是不可能的,唯有和阚棱讨价还价——两军并行前进,不能拖后超过二十里,必须相互接应。阚棱拍着胸脯假意答应了。
得到农民军主动南下寻求决战的消息时,正是二月初九夜里,萧铣已经在睡大觉了,是给他做长史的长孙无忌听说后,连夜冲进营帐把他摇醒的,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萧大使!贼军真个被咱诱出来了!放弃了已经立营甚久的水网堰塞之地,要到平原上和咱决战了!”
萧铣被长孙无忌语无伦次的激动话吵醒,揉揉眼睛,脸上也不露出几分得意:“这不才开了个头么,有什么好激动的,便是八万只猪,都得杀好久,这不过是诱敌主动出战而已,又不是已经打赢了胜仗,无忌,以后沉稳一些……”
“可是……这不是大使此前曾言,若是能把贼军诱出来,放弃地利,那么一旦击溃,咱也好多围追俘获么?若是缩在那儿,我军不熟地形,就算惨胜,也没法扩大战果……”
“所以,要先打赢了再说,不是么?回去好好休息,天明后召集众将,整军备战。”
萧铣的魏晋风度很是给了长孙无忌鼓舞,好不容易挨到天亮,众将都被招来,得知了贼军南下的消息,也都是求战心切,这十天光景他们早就被萧铣慢吞吞如同碾磨一样把建陵县城的贼军守军磨碎的功夫给激得火烧火燎,现在可算是逮到大开杀戒的机会了。
这个点儿,萧铣当然不会再拿捏,仅留下四千人马监视——建陵县四门外各自留下五百兵卒虚监其动向,然后额外两千人马埋伏在城东北角、西南角外约二十里处,接应各门,一旦城中发现围城部队空虚后试图突围,这些部队就会衔尾追杀——其余主力大约还有一万两千多人,则被萧铣全数带上,加餐饱食,严兵整甲,准备完毕后,直接按照斥候探明的李子通军扎营方向靠拢。
虽然农民军理论上夹击萧铣的时间点应该是前后脚就能到的,但是实际上由于农民军的相互猜忌,这个时间差肯定会被拉大,阚棱和王雄诞肯定会确保李子通军和萧铣的部队充分黏上血战胶着后再侧翼杀到战场,所以萧铣还是有时间差可以利用的,他主动让部队向李子通军的方向迎击,就是为了扩大这个时间差,争取那一丝各个击破的机会。(未完待续)
 ;。。。 ; ;
第四十一章 各个击破
“兄弟们杀啊!不想被贼军左右夹击的话,那就半个时辰之内把李子通的狗腿子砸断咯,往死里夯!咱官军剿匪,啥时候有这么好的局面,连一个打俩都不到,再不灭贼没天理啊!”
“杀呀!杀呀!每个旅帅手下,只要人均拿到李子通军一个人头的,一会儿大使就让他们的部队换下去当预备队!要是不奋力杀贼的,一会儿王雄诞杀来的时候就让他顶前头!要立功受赏打顺风仗还是死磕硬碰,都看大家的表现啦!”
山呼海潮一样的迅猛攻势,在萧铣军和扭扭捏捏前来接战的李子通军刚一接触时,就彻底爆发开来了。超快稳定更新小说;本文由 。。 首发那股奋迅的劲头儿,让李子通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这是那个畏葸不前,打仗怕死人、攻个小县城都扭扭捏捏攻打了十天还没打下来的萧铣么?怎么画风不对啊!
官军交战,历来不都是仗着弓弩之利,严密列阵后反复放箭洗地,然后逼着远程兵器明显劣势的农民军冲上去死磕坚阵的么?不都是等农民军血战力竭之后再让精兵居中、骑兵两翼包抄击溃歼灭农民军的么?
怎么会有这种射了五轮箭雨后,直挺挺就抄刀子不要命杀上来的战法的?怎么还有两军步兵都没血战黏着,就让骑兵两翼出击,开始逡巡接近,然后到最近点爆发式放箭的?这万全不科学好吧?而且不符合一个爱惜士兵生命的将领的操守啊!
汉人骑兵不适应弓马骑射的本事,这一点上和北方游牧民族相比有天然的劣势。不过隋朝君主好歹是有些鲜卑血统建国的,朝中贵族也有很多鲜卑大姓,所以骑射上没有后来宋明这些纯汉人政权那么孱弱。秦琼那两千精锐骑兵,也是高句丽战场血战带回来的,都是山东河北出身。加上隋朝时候马镫和马鞍等马具的技术结构已经比较完善了,所以骑射还是可以玩一玩的,只不过准头欠奉。
所以。对于汉人骑兵可以骑射、只是准头相比胡人来说差太远这个现状,萧铣在战前也提前了好多天。让秦琼尝试磨合了一种新战术——没要求秦琼如同波斯的帕提亚战术或者后来蒙古的曼古歹战术那样,隔着百步就开始横冲兜圈、保持距离,纯靠持续的放箭拖垮强敌;而是因材施教把他从后世军事发烧书籍上一知半解来的马穆鲁克战术大致和秦琼解说了一番,让秦琼自己领悟细化。
所谓的马穆鲁克战术,其实是一种冲锋前爆发式骑射放箭的战术。相对于帕提亚战术那种一直利用速度和射程优势放风筝拖死对方的游骑战术来说,马穆鲁克战术的最终目的还是冲锋,骑射只是冲锋前打乱敌人阵脚的手段——一般来说,骑兵不会持续在百步的远距离上放箭。而是一直前冲,冲到距离敌人只有三十步的地方,然后开始丝毫不瞄准,只管追求速度地爆发式射出连珠箭。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把弓箭和火枪做一个横向对比的话,弓骑兵的帕提亚战术就相当于后世火枪骑兵时代的半回旋战术——都是追求装填时靠后、开火时突前,持续放箭/开枪,但尽量避免近战;而马穆鲁克战术如果非要找一个同类的话,倒是和火枪时代伊达政宗的骑射突击差不多,两者虽然都骑射了。但是骑射的目的不是避免肉搏,而是在肉搏前的一瞬间追求最大程度打乱原本严阵以待的一线敌人。
这个放箭不追求命中率,只追求射击频率。而事实上如果面对的是密集阵的敌人阵形的话,因为缩短到了三十步,哪怕不瞄乱射,没射中主要目标,也往往可以射到他身边的人,总归杀伤效果还是很可观的,而且可以如同迎头一闷棍一样在接敌前的一瞬间把人打懵打乱,然后瞬息之间就遭到了骑兵的墙式冲锋。而如果敌人为了防备冲锋前的箭雨而选择松散阵型的话,那么箭雨的杀伤效果固然会大减。但松散队形扛不住骑兵冲击力的弱点,则正中攻击者的下怀。
隋朝的时候。西方的阿拉伯人也还没有发明出马穆鲁克战术——其实阿拉伯人的马穆鲁克骑兵战术,最早也并不是阿拉伯人用本民族的兵源完成的。而是用了被阿拉伯人卖为奴隶的塞尔柱突厥人。而塞尔柱突厥人在中东地区的大规模扩散,也是中原民族大破突厥之后完成的,所以,这种战术被萧铣拿出来的时候,虽然语焉不详,却能够给颇有名将之才的秦琼耳目一新之感。
后世一个精锐的马穆鲁克骑兵,据说可以在战马冲刺三十步距离的时间内,爆发式连珠射出五箭,且不论那可怜的精度,但仅就密度爆发力而言,算是空前绝后了。秦琼的骑兵连珠箭练不好,充其量这么短的时间只能射出两到三箭,但是幸好他们使用这种战术时初战的对手是农民军,所以有足够的容错性来让他们练手。
正面的步军在五轮猛射之后直接长枪横刀陌刀地干上了,血肉横飞还不到两盏茶的功夫,两翼还有团团的后军围裹上来,未曾胶着,秦琼的骑兵就迫不及待完成了马穆鲁克战术。两三轮爆发式的连珠箭,专挑着李子通军两翼那些有经验的、为了对抗骑兵突击而密集站队的小股精兵,一股股箭矢射进人挨人扎堆的军阵中,如同切菜一样溅起一大坨一大坨的血水。
农民军缺少坚甲,在锥头破甲箭的面前毫无抵挡之力。猛挨了一顿之后,李子通军两翼那些中下级军官似乎看出了官军要玩近距离持续放箭削弱的战术,有些急急忙忙让麾下士兵站开一些防止被弓箭杀伤的太惨,有些却没有反应过来,一时之间,推搡拥挤,乱作一团。
秦琼却没有按照套路出牌,在农民军两翼忙着部分变阵、旧力乱窜。新力未生的当口,果断毒辣地扎了进去。密集阵已经不存在了,士兵们有的正在转身。有的在奋力推挤战友,连长枪列阵、枪头一致朝外结阵都没做到。就被无数战马硬生生撞上了。一下子李子通军全军都乱了套,士兵们咒骂不止,哀嚎遍野,那些让士卒改为松散防箭矢阵形的军官们,都被手下用最怨毒的诅咒诅咒遍了祖宗十八代,甚至被自己人背后下黑刀子剁了,反正战场上这么乱,谁知道是谁下的手呢。
“阚棱怎么还没赶到!不是说只最多拖后二十里、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