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云微笑着向他投过一个鼓励的眼神,柔声道:“朱熹,不用害怕,听说你在主持新科举考试时,可是一点也不紧张的,很多人还说你搞得挺不错呢!”
朱熹听到岳云鼓励的话语,心绪也渐渐平静了下来。他清了清嗓子道:“回汉王,下官要汇报的事正是和新科举考试有关!”
“哦?那请讲吧!岳某对新科举考试的情况也很感兴趣呢。”岳云听闻之后,也来了劲。
朱熹于是定了定神,朗声说道:“本届新科举考试经过春季的乡试、夏季的省试,和秋季的殿试之后,现在已经全部结束,录取了状元、榜眼、探花。礼部对于殿试总榜的前一百名均给予了奖励……”
顿了一下后,他又说道:“当然,按照先前的规定,这总榜的名次,只是给予金钱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于他们将来的职位并不涉及。例如此次科举考试综合排名第一的状元名叫陈元,是陈规大人的公子。他所长者,乃是算术及火器制造。如若让他按旧科举考试的状元那样安排,外派当一知府。就明显不合适。所以,经与吏部薜大人和军部的张大人商议,将陈元安排在军部与工部联办的火器研发局担任研究员……只不过。工部却有不少人为此不满……”
陈规这时却是鼻中冷哼一声道:“那些人的胡言乱语,朱大人完全可以不予理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犬子只是侥幸夺得状元而已,怎么可以一来就当什么大官?”
“哦?究竟是怎么回事?工部之人有何议论?”岳云眉头一蹙道。
朱熹望了陈规一眼,方小心翼翼地说道:“按照本朝以前科举的惯例,状元、榜眼、探花都是要任官职的。所以工部的一些官员认为,陈元作为状元,也应该在火器研发局任个一官半职,而不是从最基层的研究员作起。”
岳云听后,方如释重负。暗忖感情是这么回事啊。他于是说道:“这事其实也好解决,我大宋早就在官职体系上有三套等级。差遣、职务和官品。陈元只是差遣上较低,仅是研究员而已,但可以在职务上和官品上动点脑筋,想办法弄高一点吧。对于科举考试中成绩较好者。就算不能任官职,也不能让学子们觉得考好考差一个样。回头薜源你们吏部会同范大人的礼部商量一下,就新科举考试的成绩优异者,如何定品阶和待遇,拟定一个草案出来!”
薜源和范同连忙点头称是。
岳云这时又向朱熹问道:“新科举考试中,还有什么问题没?”
朱熹忙答道:“当然还有。不过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有的考生长年一直读的四书五经,这次却设了行政、工艺、军事、商业、农业、文学等等诸多科目,让他们感觉有些难以适应。他们之前的所学,只适合去考文学那一个科目,可这个科目出来的人,都是安置在文学院,负责为民众写小说、诗集的。和他们原本想象的当知府县令等官职,差别太大,所以有些不满呢。”
岳云听后,却是有些得意,新科举考试中按考试科目不同,考生的出路就不同。这也是之前他和朱熹定下的调子。一般文人参加科举都是想当官。而德昭朝廷目前也的确需要补充大量官员。但如果想当官员却只有去考行政这个科目。
李雨柔听后也是有些好奇道:“那他们为什么不去考行政这个科目呢?”
朱熹听听,苦笑道:“王妃,他们有很多人也参加了行政科目的考试,但对于考题的设置却有很大的不满和异议,这次新科举考试,行政科目不考《论语》,不考四书五经,却出些稀奇古怪的题目,让他们无所适从。”
何铸听到这里,也插话道:“汉王,老夫虽是监察部的人,按理说不应该插手礼部之事,但亦觉得这次行政科目的考试题目有些离谱啊!俗话说得好,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这次主要用于选拔官员的行政科目考试却根本不考《论语》……而且,不仅是《论语》不考,四书五经皆被排除在外。却考了一些偏题,这样是大大的不妥啊!”
岳云忍不住笑问道:“何大人,有何不妥呢?”
何铸忙举例道:“比如,那行政科目考试第一题便是:‘国家和皇帝谁更重要?当皇帝的决定会损害国家利益时,是否要执行?’自古以来,国家和皇帝本为一体,可这题目却似要把国家和皇帝对立起来,岂止是不妥,简直是大逆不道啊!”
朱熹脸色有些尴尬,这题目可是岳云提醒他加入的。目的就是判断参加行政考试的学子是那种传统的只知忠于宋朝皇帝的人,还是接受了新思想,认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才是应该维护的最高的目标的新兴文人。
何铸这时又吹胡子瞪眼道:“此外,后面那些题目也一样有些离谱,过于细节化了。比如第五题是:‘如果你是一名县令,州府下达的税收任务难以完成,此时你应该如何应对?’……又比如第十八题:‘如果你是一名通判,遇上以下案子,该如何判案……’甚至还有一些涉及到救灾、盗匪方面的事。这些事务只有等他们任职之后,才能慢慢学会。可如今在新科举考试中就出现了这些题目,让这些从未当过官员的文人如何知道啊?”
岳云却是摇头道:“何大人,你说的情况岳某却是不赞同,他们既然想当官员,那就应该明白这些事情该如何做。如果让他们上任之后再慢慢去适应,那还考试选拔干什么?任何一个能提笔写字的人,只需要熟悉一段时间都可以干下来了。所以想当官,就必须有比普通人更强的协调能力和应对复杂事务的能力。当然,如果他们想考试取得好成绩,可以进临安学院的行政系去好好学习一下。明白在新时代官员应该做些什么,应该了解多少知识,这才是他们需要走的途径。”
他还想再申辨一番,薜弼却冲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何铸想了一会,叹了一口气,方沉默不语了。
第五百六十九章发行国债
随后,军部的部长张宪又汇报了目前全队的情况。
“应祥,我们已经将原来四川的军队,以及各地的厢军收编完毕,进行了重新整编。驻守各地的厢军改称城卫军,负责所驻城池的守卫工作,并配合当地知府、县令揖拿盗匪,救灾抗敌。目前总兵力已达三十万!”张宪第一句话就把岳云吓了一大跳。
“有这么多了?”岳云惊奇地问道。
“是的!不过主力部队仍只有二十万,另外十万都是要驻守各地的城卫军、和驻乡村的民团。而且就是这二十万部队,现在还有一半在南洋的,在本土的十万主力部队中,四川又占了五万,其余五万部队有三万在江南,有两万在荆襄。”张宪答道。
“如果后年要北伐的话,单只靠二十万部队恐怕不够。不知道南洋的战争那时结束没有……而且辽人还会不会滋生事端,亦是难料。看来,我们需要扩军了!”岳云沉吟道。
薜弼一听要扩军,却是心中一惊,连忙道:“汉王,如今扩军恐怕有些困难啊!”
“哦?怎么个困难法呢?”岳云眉头一蹙道。
“财政负担不起了!”薜弼摇头道:“江南之地经历了一场大乱,四川又蒙受了水灾,南洋如今也在打仗,加上整编各地军队,安置流民。今年的财政预算已经全部用光了,如果不是海外贸易规模扩大了,再加上卖给金国和高丽的那批火枪火炮赚了些钱,只怕连朝廷官员的薪俸都要发不出来了!”
“什么?竟然财政状况恶化到了这种程度?”岳云也是暗自心惊,他以为自己还很有钱呢。
“咱们不是有石见银山和吕宋的金矿吗?我听胡雪松说过,说这两地每年开采的金银价值。可抵我大宋两到三年的财政收入,怎么还会缺钱呢?”岳云有些疑惑地问道。
李雨柔听罢。方摇了摇头道:“夫君,那是理论上的价值。可实际上又有谁能一下吃得进如此多的金银?如今我大宋的税收徭役、商业贸易、官员俸禄、民间工资皆用铜钱结算,所以财政收入也是用铜钱来计算的。现在朝廷府库中黄金白银皆不少,但对于财政支付却用处不大。妾身也曾想过用金银支付朝廷采购和官员薪俸。却又怕如此一来,导致金银大幅贬值,反倒不妙。”
众人听罢,也是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这石见银山和吕宋金矿,在岳云的势力仅限于台湾一岛时,由于地盘小。人口少,对于发展的助力倒是颇大。
但如今岳云已经执掌大宋权力,整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已经处于治下时,想靠金银开采来扭转财政危机就不合时宜了。
从历史上看。江户时代世界白银产量最多的日本。以及后世黄金产量最多的南非,皆没有因金银开采就让国家暴富起来。
岳云暗忖,要如何才能应付此场财政危机呢?虽然可以再等两年。但两年后,只怕金国就完全安定下来了,辽国也会因自己的一直拖延而另生想法。南洋、日本,包括自己内部也不是那么安定。且如今自己对高丽的监国公主王雯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只要不是损害高丽利益的,王雯还会听自己的。两年后。王雯已经适应了高丽女王的地位,考虑问题也会更理智。自己原本计划的,联合她一起向金国发起进攻,还能不能成行,亦难说了。
想到这里,他更是心急如焚,绞尽脑汁思考,一定要想个办法,在不横征暴敛的情况下,筹集到足够的军费。
“加税?这个理论上是行得通的,因为自己在入主临安时,为了收买人心,取得各地民众支持,宣布税收比原来赵构统治时期降低一半,并免了农民的农业税。但现在叛乱刚平息,如果民众知道因为要北伐而加税,则必将对北伐产生抵触情绪,无法全国上下一心。”岳云仔细衡量了一下,还是把加税这个办法排除掉了。
“增发货币?这个条件也不具备,先不说贬值的问题。就算是增发,也要有足够多的铜来铸造铜钱啊!早知如此,就不该那么快将交子废除了!”岳云暗自懊悔,由于之前赵构为了应付财政危机,滥发交子,结果民众几乎一致拒绝使用这纸币。一贯交子往往还买不了一吊铜钱可以买的东西。
“剥削抢掠其他国家?这就更行不通了!其他国家都比宋国穷,南洋诸国还在战乱之中,为了让这片土地的民众对大宋归心,还得采取宽抚政策……”这个想法也很快被岳云否定了。
“后世的国家是如何解决财政危机的呢?貌似陷入债务危机的希腊是找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的。可宋朝就是现在最富的国家了,其他国家哪有钱借给宋国?借钱这条路肯定就不行了……美国好象是发行国债以应付次贷危机的……”岳云想到这里,却是精神一振道:“我有办法了!”
“夫君,你想到办法了?”李雨柔听闻之后,睁大了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有些不信地问道。她可不太相信岳云对财政商业方面的事比自己还精通。
“嗯!我的方法就是,发行国债!”岳云正色道。
“国债?”李雨柔念叨着这两个字,一脸惊讶的神色。
“汉王,国债是什么东西啊?”薜弼亦是惊疑未定地问道。
岳云微微一笑道:“国债顾名思义,也就是由国家发行债券,让民众购买。换句话说,就是由朝廷出面,向商人和民众借钱,并支付一定的利息,待借款期到后,再连本带息一起还给出借方。”
这个方法实在让内阁众臣们感觉有些匪夷所思。缺钱用时,找人借钱这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