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王,这才是明智的选择啊!”
万俟卨的话,让岳云只觉自己的内心豁然开朗,想通了许多事情。
他顿时恢复了往日的自信与坚定,目光亦是透着一股睿智和果断。就连一旁的王童、薜源、刘一宁等人也能深切地感受到他身上的这一变化。
四人对视了一眼,一起拜倒道:“臣等恭贺汉王走出心结!”
岳云见四人如此恭敬,嘴角浮现出一丝笑容,他如今已经知道自己应该想什么,应该怎么去做了。
第七百三十六章大宋的最后一次朝会
德昭四年十月,经历了一番血雨腥风的临安终于随着岳云的回来而风平浪静,人心渐稳,毕竟现在岳云的威望已经成了南宋第一人。有他在城里,所有的人都感觉有了主心骨,就象定海神针一般。
十月二十五日,大宋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没有皇帝的朝会召开了。
这次朝会的大臣人数比平常少了至少三分之一,何铸、范同、薜弼和张择端等一干要求还政于皇帝的官员因涉嫌叛乱,皆被全部拿下。
在万俟卨一干刑部酷吏的审讯下,就算没罪都能变成有罪,何况他们原本就牵涉其中呢。在掌握了被俘的日本武士柳条百盛、赵构身边的太监侍卫等人的供词后,再与物证一印证。真相自然大白于天下。
朝会之上,万俟卨将一桩桩罪证公之于众,让所有的大臣们观看之后,顿时在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当大家得知这位已经遇刺身亡的皇帝赵琢,竟然将石见银山的消息透露给日本源氏知道,并煽动他们发起进攻。又从日本雇佣了两千武士企图起事叛乱篡权。还与奉有金国密令的大汉奸秦桧勾结,派死士行刺岳云的一系列罪恶之后。
就连那些一向反对削弱皇权,反对岳云以首相身份掌控国家大权的清流们也出离愤怒,群情激奋了。
虽然他们对于岳云的一些制度和政策很不满。但那只是对施政方针的看法不一致而已。岳云的功绩和人品他们还是十分佩服的。而且他们也是极力主张北伐中原,收复河山,建起一个强盛的大宋的。可如今他们效忠的这位皇帝,却作出了背叛国家,背叛民族的恶行。这让他们有一种被深深欺骗和失望透顶的感觉。
难道这个大宋,就真的没救了?
这时,却见作为监国公主的赵滢儿,一脸端庄和郑重地朗声道:“诸位大人,我大宋立国两百年来,除太祖皇帝还算是个贤明之君外。其余历代诸君,皆一代不如一代。如今天下人皆知先祖徽宗帝昏庸无道,引来靖康之难,汴京被破,中原之地尽丧;先皇高宗帝力主对金割地赔款。召来完颜亮南侵。临安被破,江南之地生灵涂炭;而先皇兄不但与汉奸秦桧勾结,更出卖国家利益,引日本武士入京发动叛乱。几乎造成天大浩劫……”
说到这里,她深情地望了岳云一眼道:“若非老天保佑,让滢儿夫君苏醒过来,几位姐姐力挽狂澜,粉碎了皇兄的阴谋。只怕我大宋又将陷于动荡之中……滢儿作为监国公主,如今皇室的唯一代表。觉得天下之君应是有德有能者居之。我赵氏皇族宗亲,无一人能担此大任。与其硬性推举一个不知底细,心怀叵测之人为帝,倒不如让汉王为帝!滢儿觉得,只有以汉王为帝,才能北伐成功,收复失地,还我大宋朗朗乾坤……”
随着赵滢儿按照之前由刘一宁、薜源等拟好的草稿。将这一番话说出之后。底下的一干大臣,如万俟卨、薜源、朱熹等全都跟着附和,表示拥戴岳云为帝。
“汉王,眼下不但是前线军队,就是两广。四川、江南、荆襄,南洋,以及光复的中原、江淮之地,民众皆拥护您登基为帝!大家都认为。只有您才能引领国家走向强大,您才是咱们汉人的正朔。”两天前才从前线赶回来的陆游。亦是眉飞色舞地说道。
他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一封长长的血书,这是前线上百名军队将领的联合署名上表,内容是请求汉王登基为帝的。
而刘一宁亦是命人拿出了数十封各地官员的上表,纷纷表示拥立汉王为帝。他们愿意在汉王的领导下,继续为新朝效命!
朝中大部分官员这时都群情激奋,向岳云表着忠心,虽然有几个清流,对于大宋依然忠心,不合时宜地认为,应该在太祖的后裔子孙中,择其贤明者为帝,但却已经无法阻止大局了。相反,这几个人却被万俟卨记在了心中,暗地盘算回刑部后,就好好收集材料,整整这几个想陪赵宋殉葬的儒生。
不过,岳云却并没有马上同意即位,按照禅让的传统,他应该在拒绝两次之后,第三次才能同意受让为帝。
于是,赵滢儿又在第二天,下诏让岳云加九锡。并着令刘一宁为其草拟九锡文,向天下宣扬岳云的功勋。九锡乃是古代帝王赐予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属嘉礼。分别是指衣服朱户、纳陛、舆马、乐则、牙贲之士、鈇钺、弓矢、秬鬯等九种器物及待遇,多授予对国家有大功的权臣。
只不过,自汉献帝封丞相曹cāo为魏王后,大凡要篡位的权臣,在掌握军政大权后,莫不仿其故事,以求为之后的改朝换代作准备,杨坚、李渊无不如此。因此大宋的监国公主,下令将九锡文公布,无疑就是向全天下的人,宣扬了赵宋王朝将寿终正寝。
因此随着岳云加封九锡,朝野上下,士林民间的声音也渐渐地统一了起来。上至官宦大臣,下到贩夫走卒,均意识到汉王的登基已成不可阻挡之势。《江南时报》以及《临安日报》、《天下早报》等一干报纸,也是通篇连堕地刊登关于岳云将登基为帝的消息,并分析这样做对国家和民众的好处,从舆论上造势。
不仅是百姓,就连“老天”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气势的强劲。在短短个把月内,从岭南到山东,从四川到琉球,几乎在大宋的每一个角落都出现了各种祥瑞征兆。而那些书写着祥瑞征兆的奏章被刻在青藤纸上不断地送达中华王府中。其中的内容读来也是颇有趣味,像什么铁树开花,荷花秋开,公鸡下蛋,天降流星已经算不上新奇了。
当然,对于这些所谓祥瑞之兆,岳云倒是猜得出,十有仈jiǔ是底下人弄出来的花样,愚弄百姓用的。
不过,有一样“吉兆”倒是让岳云十分重视。那就是吴健春带回来的两个怪兽,是做为麒麟和饕餮献上来的。
第七百三十七章国号大汉
说起这吴健春,也是一个异数。他原本是吴贵妃的弟弟,当年和岳云还一起联手对付过赵琢。但自姐姐被完颜亮掳走后,自知失了靠山,便卖了自己苦心经营的飘雪阁,去南洋闯荡了。没想到他运气极好,在一次前往东爪哇的航行中,座船遇上了暴风雨,被刮到了一处从未来过的海面上。
他查看罗盘,才发现竟然已经在爪哇岛东南一千多海里的地方了。这里已经远离了商船的航线。船上的食物和淡水都要用完了。
吴健春无奈之下,只得指挥水手寻找附近的陆地,以补充淡水和食物。结果没想到,他向南航行了没多久,竟然发现了一片新的大岛屿,而在这个大岛上,有许多大宋和南洋都没有见过珍稀动物。特别是嘴巴象鸭子一样的怪兽,腹中有一个口袋的大老鼠。
吴健春想起朝廷曾颁布了法令,奖励那些发现新的岛屿和珍稀动植物的航海家。
于是,他在记下了这大岛屿的座标后,装载了这大老鼠和怪兽,返回了临安。
吴健春带回来的这两个动物实在太过怪异,市舶司的官员也不知道该给他什么奖励。于是直接送到了李雨柔那里,让她审核奖金的发放。
而这时,正好岳云在户部找李雨柔有事,看见这两怪物之后,顿时大吃一惊。他自然认出来这是袋鼠和鸭嘴兽了。心忖难道这家伙发现了澳大利亚?
在详细询问了吴健春一番后,他终于认定,吴健春这家伙竟然真的发现了这个资源丰富的大陆。要知道,澳大利亚的铁矿可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这对将来国家的发展大为有利。
在嘉奖了吴健春之后,岳云便责成海军部根据吴健春的记载,派出一支小型舰队前往澳大利亚,以开辟前往这个资源丰富的大陆航线,为以后的采矿治炼、移民等打下基础。
通过报纸的大力宣传,以及各地“祥瑞征兆”的影响。短短一个多月内。朝野上下要求改朝换代的呼声就被抄得高涨起来。
而监国公主赵滢儿自然巴不得自己夫君早点成为皇帝,她亦觉得赵宋气数已尽,应该改天换命了。于是,又下了一次禅让诏,并再次代表赵氏皇族提出。让岳云登基为帝。
岳云当然是又一次婉言谢绝了。
不过。到了杨月和陆文龙等人从日本作战归来后,赵滢儿便第三次引着百官,亲至岳府门口献玉玺和绶带,称宋室气数已尽。她作为太祖皇帝的子孙,亦认为岳云才是最佳的皇帝人选,只有他才能带领这个国家的人民,重新崛起,让天下汉人免受异族荼毒。。
这一回。岳云终于没有再推脱了,他在群臣和军中将领们的欢呼声中,点头同意道:“既然大家都认为,本王才是引领这个国家的最佳人选。岳某再推辞的话,就显得有些矫情了………好吧!就让我肩负起这个重任吧!”
众人这时均是大喜,纷纷躯身行礼,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很快,朝中群臣便商量决定,三日后举行禅让仪式。为岳云举行登基大典。
只不过,新皇登基总得确定一个国号。而这新的国号叫什么,群臣却是议论纷纷,就连一向亲密无间的刘一宁、虞允文、薜源等亦是争得面红耳赤。
刘一宁认为可以不改国号,大宋已经立国两百年了。虽然最后几任皇帝无道,却也不能抹杀它之前的功绩,大宋的百姓相对之前历朝的民众来说,生活得算是最好的了。要不是北方的异族太强。大宋其实也是不错的。而且大宋公主赵滢儿又是岳云的妻子,他也算是皇亲国戚了。完全可以就以“宋”为国号,这样民间的反对浪潮最小。
不过以巩月漓、薜源等人却是坚决反对,称既然是建新朝,哪有还用原来国号的道理?古往今来,从未有哪个受禅的新帝是用前朝的国号的。
而他们的意见也代表了大多数大臣的意见,认为建立新的王朝是推陈出新的事情,怎么能延用“宋”这个旧国号?
只是,新的国号取什么名字,群臣却是众说纷芸。王童说简单点,就叫“岳”好了。薜源却是立刻反对,称以皇帝的姓为国号的只有南北朝时代的陈朝,而且只存在了二十来年就为隋朝所灭,可见这样取国号,新朝会极为短命。
虞允文提议叫“吴”,理由是现在大宋的最重要根基是江南一带,民众皆说一口吴侬细语,且以前三国时期,孙权曾建立吴国。
而陆游却站出来反对,称南北朝时期,盘据江南的还有齐和梁两个朝代,为什么不叫齐或者梁呢?
后来还是朱熹的意见,得到了岳云的赞同,而平息了这场争论。
他说道:“陛下先封汉王,再登基为帝,理应以‘汉’为国号。隋、唐两朝的开国君主杨坚和李渊皆是先封隋国公和唐国公,后建隋、唐两朝的。我们也可以此惯例照办!且咱们都是汉人,以‘汉’为国号也有利于以后北伐中原时,号召当地汉人百姓!”
岳云也深以为然,他当即就拍板道:“朱大人言之有理!国号就定为‘汉’吧!”
国号定下来之后,便要确定年号,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