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杨康的幸福生活-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来日方长,刚刚三十一岁的金国新皇帝并不着急,他有更多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比如此刻正发生在漠北的战事。

在漠北,铁木真和王罕这对义子和义父终于撕破脸皮,开始为了草原上的霸权进行不死不休的厮杀,这场战争将决定漠北的最终归属。

这场战争也可以说是一场宗教战争,王罕是景教的信徒,景教起源于基督教,后来传入波斯帝国,和摩尼教、祆教成为当时波斯的三大宗教,流行于中亚一带,在唐朝时传入了中原地区。

在漠北包括王罕的克烈部、汪古部、浑部、乃蛮部等部落都是景教的信徒,而铁木真则更倾向于祆教,这种宗教信仰上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很难长久的共存下去。

完颜洪烈是支持王罕的,王罕是大金国正式册封的草原上的王,也既是草原上众部落的首领,相对于野心勃勃的铁木真,王罕对金国的忠诚度更高一些。

然而经过春季的那场皇城动乱,完颜洪烈刚刚继位,还无法完全掌控整个金国的形势,对草原上的战事只能望尘莫及,不过他还是运送了一批武器作为支援,同时把沙通天和黄河三鬼派了过去,伺机刺杀铁木真。

这是宫外的事情,宫内也有事情让这位新皇帝头疼。

新皇继位,后宫却冷冷清清,众大臣都知道这位皇帝专宠一人,在做王爷期间便从不纳妾,可总有不怕死的大臣上书请求皇上为了兴旺皇室子嗣着想广纳嫔妃,其中以大宗正府最为卖力。

完颜洪烈做了皇帝后便想要整治大宗正府,但大宗正府是个读力的机构,里面的官员大多是皇亲国戚,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能缓缓图之。

可大宗正府里有些不怕死的官员却拿包惜弱的身世说事,认为如此出身低贱的女子不应该成为金国的皇后,并请完颜洪烈另立皇后,当初完颜璟宠爱李师儿,也想立李师儿为皇后,但因为李师儿出身贱籍,在众大臣的阻挠下只好作罢,可见皇帝也不是想做什么便能做什么的。

大宗正府觉得反正已经把这些新皇帝得罪狠了,那不如得罪到底,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能让你安生。

完颜洪烈把大宗正府这件事强压了下去,可后宫中的皇太后李师儿也提议让完颜洪烈纳妃,这位皇太后如今重新掌权,心中忌恨着杨康当日抛弃她独自逃离中都城的旧事,让她被完颜洪裕抓到后受尽折磨,如此一来,她连包惜弱一起也恨了起来。

杨康对此有所感触,他如今每次看到李师儿的时候都能发现那笑容后面的阴冷和生硬,看来当初应该杀掉这个女人的,金国小王爷如此想着。

包惜弱对外界的种种纷争不闻不问,她也没有住进皇宫,对皇后的头衔也不稀罕,她陪着儿子住在赵王府里,住在她的那间小木屋里,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穆念慈对此也很满意,她同样不喜欢那冷冰冰的皇宫,和那些虚伪做作的人。

各人有各人的烦恼,普通人和皇帝是如此,这样才算是公平的。

作为小王爷的杨康也有烦恼,他已经把赵志敬派往了全真教,期望这个家伙能够在全真教拉拢一批教众,和宋道安作对,这样即便全真教真的分裂了,也比被宋道安把持着好,自从他和宋道安在终南山分别之后,他就接不到全真教传来的消息了。

这说明那位全真教掌教为了自身的安危已经下定决心要和他决裂了,让杨康想不通的是既然完颜洪烈已经坐上了皇帝,大势已定,宋道安为什么不服软呢?只要宋道安投靠过来,作为金国小王爷他也有容人之量,大家共同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岂不是更好?

然而宋道安可不是这样想的,他亲身经历了当初杨康为了谋夺全真教掌教之位想要杀了他,并胁迫丘处机的事件,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然那位小王爷连师傅都敢胁迫,甚至是杀掉,那天下还有他不敢做的事情么?

他即便投靠过去,最终的结果恐怕还是被秘密的除掉吧!

全真教掌教宋道安对杨康充满了不信任感,这才是他决心和杨康决裂的重要原因,杨康没想到那件未遂的阴谋给宋道安造成了如此强烈的心理创伤,反正他做过不少的坏事,偶尔忘记一两件也不足为奇。

总之,他和宋道安算是势不两立了。

杨康放下毛笔,伸了个懒腰,扭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心中感慨总算写完了最新的一章,可以和小丫头交差了,他走出书房的门,感受着院子里浓浓的秋意,一股伤春悲秋的情绪涌上心头,酝酿良久,最终只化成了一句。

天凉好个秋!

第二章 武穆遗书

深秋时节,杨康进入皇宫,在皇宫书房内见到了完颜洪烈,这位皇帝正在批阅奏折,桌案上还有厚厚的一大叠,怕是这一下午都没有空闲时间了。

完颜洪烈承袭了在开封府事必躬亲的习惯,总是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的满满的,杨康很少看到他有闲暇的时光,做了皇帝之后更是如此,这或许便是做一个好皇帝的代价,而那些昏庸的皇帝总能过着享乐的生活。

杨康设想过若是自己做皇帝绝不要这么辛苦,否则人生便没有乐趣可言了,不过这是他此时的想法,真的等他当上皇帝后或许就不会这么想了。

他在桌案前三尺远的地方跪拜下去,给完颜洪烈问安。

这个距离是有讲究的,也只有杨康才能在这么近的距离跪拜,其他大臣要离得更远一些,因为在古代一柄剑的长度大约为三尺,所以也叫做三尺剑,若是离皇帝太近便有行刺的嫌疑,三尺之地对皇帝来讲是一个较为安全的距离。

“阿康,平身吧!”完颜洪烈温言道,“王府的生活还好么?”

“一切安好,有劳父皇挂心。”杨康应对道。

这便是父子二人的开场白,让金国小王爷觉得有些像是在演戏,皇家的生活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截然不同,以往在赵王府还没有太大感触,自从完颜洪烈当了皇帝之后,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了。

“这次召你来是有件事要你去办一下。”完颜洪烈随意的说道,“阿康,你读过本朝的史记,那你知道本朝功勋最卓著的人是谁么?”

“那自然是太祖爷了。”杨康想也不想地说道。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金朝的开国皇帝,女真族的领袖,若论功勋自然是极大的,这一点谁都不能反对,杨康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奇怪。

“呵呵,怪父皇问的不妥,父皇要说的是一位领军的将军……”完颜洪烈一脸神往地说道。

作为一个枭雄人物,完颜洪烈在谋略和军事上都是天纵之才,但他也有自己崇拜的人物,那便是金国的开国功臣完颜宗弼,这个名字可能不为人熟知,但金兀术却是大家都知道的。

完颜宗弼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本名斡啜,又作兀术,宋朝人称呼他为金国四太子,他是金国强硬的主战派,一生的功绩便是消灭了北宋王朝,并利用南宋宰相秦桧杀掉了岳飞,迫使南宋向金国称臣,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

在金国国内完颜宗弼虽然不是皇帝,但却比当时的皇帝金熙宗完颜亶更有权势,独掌军政大权,权倾朝野,无人敢撄其锋芒。

完颜洪烈对他的崇拜是一个强势人物对另一个强势人物的欣赏。

“就是这样一位勇猛的将军一生也有憾事。”完颜洪烈叹息道,“那便是在伐宋的时候碰到了南宋的名将岳飞,遭遇了几次挫败,后来还是用计谋除掉了岳飞,而不是在战场上杀掉宿敌。”

这段故事杨康知之甚详,金兀术和岳飞大战朱仙镇,金国的铁浮屠和拐子马与岳家军的超级对决,经常出现在后世的演义故事当中,当然大多都是在说岳家军的勇武和金人的惨败。

杨康读过金国本朝人写的历史,其中便有完颜宗弼给秦桧写的一封密信,言道“必先杀岳飞,方可议和”,这件事从侧面证明了秦桧不是金国的歼细,只是一个地道的投降派罢了。

“岳飞之所以能够屡战屡胜,乃是因为他奇诡的兵法谋略,据说是传自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诸葛孔明。”完颜洪烈讲述道。

这里还有着一段典故,岳飞的师傅是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周侗是北宋末年的武术大师,善骑射,后来得到开封府包拯的赏识,进入军中御拳馆担任总教头一职,这便是北宋的八十万禁军总教头。

周侗除了岳飞外,还收了几个有名的弟子,大弟子是玉麒麟卢俊义,二弟子是豹子头林冲,据说武松是周侗的不记名弟子,后来周侗把禁军总教头的职位让给了林冲。

这位陕西大侠不仅是位武将,还是三国后期蜀国名将姜维的传人,而姜维的兵法谋略来自武侯诸葛亮,以此推测,岳飞便是诸葛亮的传人。

杨康是第一次听到这种传闻,原来《武穆遗书》竟然是诸葛亮的兵法,他听完颜洪烈讲起岳飞便知道和《武穆遗书》脱不了关系,想来这次的任务便是去南宋皇宫中偷《武穆遗书》了。

我只是偷了一次传国玉玺而已,不要把我当成惯偷好不好?

杨康在心里腹诽着,不过他其实早已是惯偷了,到古墓偷真经,到少林寺偷真经,到桃花岛偷真经……

他知道《武穆遗书》根本不在南宋的皇宫里,而是被铁掌帮的前任帮主上官剑南偷走了,存放在铁掌帮的圣地之中,想要的话直接去铁掌峰更加方便。

“岳飞在临终之前曾把他的兵法写成了一本兵书,名叫《武穆遗书》,父皇很久之前便开始查证这本兵书的去向,终于在几幅宋朝皇室的画册中找到了踪迹。”完颜洪烈自得道,“那本《武穆遗书》就在宋国的宫廷之中。”

杨康很配合的露出了一个惊讶的表情,并询问详情,来满足完颜洪烈的考据癖。

“你这次跟着使团到临安去,把父皇的一封密信交予宋国的宰相史弥远,他会安排你进宫的。”完颜洪烈嘱咐道,“这次出使你不能显露身份,只作为使团的随从便可,只要能得到岳飞的兵法,父皇便能重整军备,南伐弱宋,北平漠北,让天下一统,完成当年太祖未完成的心愿。”

杨康注视着这位野心勃勃的皇帝,心中有些怀疑,想靠着一本兵书来一统天下,这也太不靠谱了,郭靖得到了《武穆遗书》,南宋还是被蒙古灭了,不过张无忌把《武穆遗书》送给了徐达,徐达倒是辅佐朱元璋当了皇帝。

看来兵书只能作为一种助力,真正依靠的还是历史大势,南宋孱弱,即便拥有《武穆遗书》也没有用,明朝的崛起是因为元朝末年的残暴统治导致民不聊生,自取灭亡,和兵书的关系不大。

但既然完颜洪烈如此迷信《武穆遗书》的作用,金国小王爷知道这趟南宋之行是不可避免了,明知道会白跑一趟,还是要去做做样子,这便是穿越者的无奈啊。

第三章 想不通

南宋嘉定七年冬,一支金国的使团来到了临安府。

这是金国新皇继位后第一次派使团前来,南宋丞相史弥远亲自出城迎接,临安府的百姓夹道欢迎,场面极其隆重,金国使节把上国的傲慢表现的淋漓尽致,史弥远则小心的作陪。

南宋丞相史弥远看起来五十岁左右,是个文弱书生的模样,但久居高位,不怒自威,这从脸型上便可以看的出来,可今日却要陪着笑脸,让他的笑容显得不够自然。

在《绍兴合议》和《嘉定合议》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南宋向金国称臣,两者之间是君臣的关系,金国使节自然有傲慢的理由,否则便是失职了。

杨康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