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七十三章 诱饵(二)
对,就是和谈,其实日本政府早就想与当时的台湾和谈了,不过作为一个曾经崛起过的大日本帝国,不管是从首相还是各个大臣们,都没有脸面和勇气提出这个建议。
由于日本和台湾长久处于战争状态,所以两国没有交往,再加上美国和英法等国先后抛弃了这个他们在远东的棋子,所以日本一直找不到机会能联络上台湾政府,但是这几年,台湾发展的太快了,已经快得让列强们心惊肉跳了,他们不再把台湾看做是一个地区性的平衡棋子,而是逐渐发现台湾有破坏他们布局的趋势,于是,这些列强们不约而同的开始疏远台湾并采用各种隐性的方法遏制台湾的发展。
这次台湾从法国人手中,生生把偌大的一个印度支那抢走,又租借了棉兰老岛,地盘一下子扩大了好多倍,人口也十分的充足,再加上南海联邦的武装力量基础,如果不是因为德国人挑起了这场战争,恐怕直接列强会联合起来,讨伐一次南海联邦了。
借着这次南海联邦建国的机会,列强都不先开口承认这个新国家,一方面是照顾老朋友法国人的面子,另一方面,是打算借这个机会,敲打敲打这个南海联邦,看看能不能减缓一下它的发展速度。
这次美国领事带着日本人出现在外交部,就显出了美国人的态度,他竟然带着一个交战国的官员进入了另一方的领土,而且还未提前通知对方。
按照国际礼节上来讲,这也算是打脸了,不过刘芾挨了这一下之后,咬了咬牙,装没感觉,丝毫没提日本人的事情,只是指示外交部的官员,按照事先计划好的步骤,分别会见了各国的代表,听取了他们对潜艇的报价和交换条件,然后再一一汇报给自己。
经过外交部的几天工作,一份各国的报价单呈现在了刘芾桌上,在这次参与的6个国家中,只有4个国家报了价,日本人开出的单价最高,单价达到了50万英镑,折合成鸥元有150多万,差不多顶的上半艘战列舰的价格了,不过他们购买的数量最少,只要求购买2艘;
报价适中的是德国人,他们报价60万马克,差不多等于35万英镑,而且购买数量最多,50艘全要;
英国人报价最低,只有15万英镑,且只要一艘,从报价中就不难看出,英国人充分相信自己的造船能力,而且非常的骄傲;
最后一个报价的是美国人,他们不亏是商人国家,在这点上充分反映了出来,美国人没有打算买潜艇,而是打算一次性支付1200万美元,购买南海联邦的潜艇技术,或者与南海联邦共同出资,成立一个潜艇研究所,专门研究潜艇技术;
看完这些报价,就可以看出来,德国人最急迫得到这些潜艇,因为他们在海上被英国人封锁的死死的;而日本人也很急迫,但是他们和英国人打的一样的主意,就是打算把潜艇买回去仿造;而美国人最狡诈,他们不要潜艇,而是要技术,而且还想要最新的技术。
其实刘芾并不打算卖潜艇,不过事到临头,也只能用卖潜艇当幌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隔了两天,外交部的官员在和德国领事交谈中,有意无意的透露出来,德国人的报价虽然有些低,但是如果德国可以率先承认南海联邦的话,那么在以后的合作中,南海联邦是不会忘记德国朋友的友谊的。
德国领事听完这段话,立刻给国内发了电报,而不久后,他也得到了国内的答复:只要南海联邦能够出售给德国足够数量的潜艇,并答应帮助德国海军培训足够的潜艇海员,那么德国政府就会马上承认南海联邦,而正是的国书将在交易完成后送到南海联邦驻德国领事的手中。
不过,这个秘密很快就被其他国家的领事们得知了,于是,各国领事,尤其是协约国一方,纷纷提出抗议,并且威胁如果南海联邦卖给德国人潜艇,那么就是破坏中立条约。
而南海联邦的外交人员则指出,鉴于德国做出的友好姿态,作为第一个承认南海联邦国际地位的国家,南海联邦必将做出友好的回应。
最后,由英国人和美国人出面,定下了最后的基调,那就是潜艇作为一种进攻型武器,而南海联邦作为一个中立国,不能把这种进攻型武器出售给协约或者同盟的任何一个国家,不过作为严格遵守中立国条约的补偿,那么协约国和美国,愿意承认南海联邦政府在国际上的合法地位;
德国人忙了半天,结果最后又让英国人和美国人给搅了局,非常气愤,但是为了不让南海联邦被协约国拉拢,也只能代表同盟国一方,同意承认南海联邦政府的国际合法地位。
最后,折腾了半天,潜艇一艘都不能卖,但是南海联邦政府的国际地位问题却解决了,虽然各国都已经反应过来南海联邦这是在玩手段,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涮了也得忍着,毕竟不能为敌人增加一份力量。
处理完南海联邦的国际地位问题,美国人又找到南海联邦的外交部,提出由美国人出面,美、日、南三国坐下来,一起聊聊南海联邦和日本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问题。
这次刘芾没有再给美国人面子,而是让外交部直接回复说,除非日本人撤出中国辽东和琉球群岛,否则这个战争将永远打下去。
美国人一看,得,这是民族仇恨,咱犯不着进去跟着掺合,虽然有点没面子,但是也将就着不再提这个茬了。
对于日本问题,刘芾想的非常清楚,这个国家有着非常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而且又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所以一旦被它翻过身来,那么南海联邦就将在东边增加一个强大的敌人,在没有完全把握控制住它的时候,刘芾是不打算放松对它的警惕的,虽然封锁敌人要耗费宝贵的油料和潜艇寿命,但是只要南海联邦还出得起这份军费,就要保证继续封锁这个岛国,直到刘芾腾出手来,再回过头来,收拾这个身边的定时炸弹。
正文 第七十四章 皇帝
战争进行到了1915年底,英国人已经非常的吃力了,由于参战的协约国只要就是英法俄三国,其他都是跟着起哄的,基本不管用。而在这3过当中,俄国人是又没钱又没武器,只有无数的农夫和广袤的领土;法国人钱也很紧,而且在对德国人的正面战场上非常吃力,再加上远东又让南海联邦给抄了家,战争潜力也不太够;
而真正能支撑战争的只有英国自己,所以,在协约国这边,英国成了这个联盟的银行外加兵工厂。在发动了美索不达米亚战役、加里波利战役之后英军已经陆续投入了60多万人,并且打了半年多的两场战役还看不到尽头。
在封锁德国人方面,虽然英国海军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但是由于受到1909年伦敦宣言的影响,英国政府无法对很多物资时候通过了第三国进入敌国而做出判断,比如说粮食和饲料等等。为了这个问题,英国再8月份就修改了一次伦敦宣言,不过效果不太大,还引起了德国的愤怒,德国人已经发出警告,如果英国人再修改伦敦宣言的话,就排除潜艇,对英国周边海域上行驶的一切船只,实行无差别攻击。
当然了,德国人的潜艇,并不是南海联邦的潜艇,在八国联军海军被袭之后,德国人就意识到了潜艇的威力,而且也装备了一些潜艇,不过这些潜艇也只能算是可以潜入水中的水面舰艇,还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潜艇,因为它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水面上度过的。
当德军的右翼在新港被阻时,西线的正面很像一条大舌头,在海峡与弗斯格斯山地之间,向西突出,其顶点则在康宾的附近。对于1915年而言,法国元帅霞飞的计划是想要用一个两面的攻势来切断这块舌头:
英军应从阿尔托斯向东攻击,而法军则应从香槟向北攻击,他们的攻击轴线则预定在圣昆丁以西。在整个战争中,这个战略都一直是法国战略的基础;依照这个基础,在1915年遂发生了以下的各次会战:
第一次香槟会战(14年12月至15年三月);索森斯会战(15年1月8日至14日);纽夫卡培里会战(15年3月10日至13日);费斯图贝尔特会战(15年5月15日至25日);第二次阿尔托斯会战(15年5月9日至6月18日);罗斯会战(15年9月25日至10月15日);第二次香槟会战(15年9月25日至11月6日)
这些会战,大多都被德国人击退,在死伤了20多万英法联军之后,这些会战的成就最多也不过是使这个巨大的舌头尖凹陷了一写而已。
在联军西线受阻之时,在东线已经进入了冬季,德俄双方谁也不愿意在严酷的严寒中作战,所以东西暂时安定了下来,而德军的总参谋长冯。法尔肯海因上将却打算抽调东线的德国到西线,并准备拿法国人心理上的最后防线凡尔登开刀。
在法尔肯海因看来,只要摧毁凡尔登要塞,那么法国人就会失去信心,而且要是能在战斗中达到1:2的伤亡比率,那么法国人就再没有能力继续战争了。
于是,大批的德国被从东线抽调到西线,准备对法国发起新的战役,而冯。法尔肯海因上将可能没有意识到,正式由于这次凡尔登战役,他被联军授予了凡尔登屠夫的称号。
但是冯。法尔肯海因上将好像对于光在陆地上取得一个屠夫的称号还不是很满意,于是,在英国人于15年12月再次修改伦敦宣言之后,法尔肯海因上将下令发动了无限制潜艇战。
其实,早在战争开始的1914年,德国就利用海军的20艘潜艇,在英国北部海域和北海中,对英国人的船只进行了攻击,不过由于这些老式的U型潜艇,不仅排水量很小,基本都在300吨以下,而且煤油发动机的功率和电池的性能都非常差,所以这些潜艇的参数也非常难看,它们的水上航行速度只有14节左右,而水下航速更是惨不忍睹,只有9节。
由于煤油发动机在水面上行驶的时候,黑烟非常大,容易被水面舰艇发现,所以,从1915年底开始,德国人才把柴油发动机装上了U19号潜艇,并且把航速提升到水面16节,水下10节。
光有了潜艇还不成,还得有鱼雷。德国的鱼雷技术还算不错,当时的德国主力鱼雷是533毫米的G5a型鱼雷,长度4。6米,1001公斤,战斗部210公斤铝粉混合炸药,采用热动力驱动,最大航速31节,航程2000米,不过由于最大航速时容易发生鱼雷故障,所以一般都以低于最高航速15%的速度航行。
不得不说的是德国海军的素质,就靠着这样的潜艇和鱼雷,在1914年,德国人共击沉了8艘军舰和10艘商船,只损失了5艘潜艇,其中U9号潜艇在1914年9月22日一天内,在75分钟之内,就击沉了英国的“胡格号”“阿布吉尔号”和“克莱西”号装甲巡洋舰。
进入1915之后,德国潜艇部队更加犀利,他们在年初就由U24号潜艇,击沉了排水量15000吨的“可畏号”战列舰,而且德国海军宣布,在2月18日,任何进入英伦三岛附近海域的船只都将被视为敌对船只,并予以击沉。在4月份一个月内,德国潜艇就击沉了40艘商船,而自身仅损失了3艘潜艇。
不过,在1915年5月7号,德国潜艇也惹了一个大麻烦,当天下午2点15分,排水量30000吨的“卢西塔尼亚号”邮轮在爱尔兰南部海域被德国潜艇U21号发射的鱼雷击中,邮轮发生了爆炸,并在18分钟之后沉没,导致1200人丧生,其中包括128名美国人。
虽然德国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