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武钢集团后,我来到武汉兵器工业集团。武汉兵工集团也是与重庆兵工集团几乎同时组建的,其生产的各型舰炮已经大量列装。这次武汉兵工集团拿来献礼的产品是新研发的25毫米和40毫米机炮。工厂代号为“炮25L”和“炮40L”,“炮25L”采用68倍口径的身管,而且首创地在机炮上使用弹链供弹,而非当时正流行的弹匣供弹。身管采用了武钢集团最新研制的合金钢,内镀铬,在炮口采用了喇叭型消焰装置。身管使用寿命达到了3000发,这已经接近了后世60年代的性能。单炮射速达到300发/分,有效射高为1500米,有效射程为3000米,弹丸有榴弹、穿甲弹和曳光穿甲弹三种。“炮40L”采用62倍口径身管,身管寿命为2000发,由于弹径较大,供弹机构无法达到小型化,所以采用了传统的弹匣供弹,每个弹匣有10发炮弹。单炮射速为220发/分,有效射高为2400米,有效射程为5000米。
看到武汉兵工集团领导送来的这些资料,我觉得非常满意。毕竟,在这个年代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水准,武汉兵工集团确实是下了大力气的。我立即表扬了该集团领导,同时详细询问了这两种机炮的具体情况。这位领导介绍说,目前“炮25L”主要开发出了舰用双联型、陆军卡车拖带的单装型。“炮40L”的型别也与前者相同。
我听后,觉得现在的兵工企业负责人乃至军队相当数量的高层都对防空作战没有一个明晰地概念。于是我说:“看来,你们的思想还是太保守了。这种射速的机炮,你们在心里还仅仅是将其作为一种支援火炮使用。你们想过没有,未来几年,将会有大量高速飞机出现,那时候的防空作战将会成为非常重要的战术补充。你们还真别不相信,这次,我到成都飞机公司视察的时候,就有时速超过400公里的战斗机研制成功。经过下一步地改进,相信时速绝对会超过450公里。你们想想,陆军凭现有的高射机枪,海军呢,凭现有的双37毫米机炮,能否完成防空任务?更别说以后了。所以,我在想,你们能不能把“炮25L”制成四关装,它是靠弹链供弹嘛,完全可以办到。也就是说,一个炮位就可以达到每分钟1200发的射速,这样密集的弹丸绝对会成为屏蔽空中的一道火网。当然了,‘炮40L’由于是弹匣供弹,所以用四联装的话,恐怕会造成炮位占用面积太大,在战舰上会有所不便,你们可以象双37炮那样采用双联,与‘炮25L’形成搭配,覆盖不同空域。”
武汉兵工集团的领导及专家们都佩服地表示赞同,我又接着说:“你们要注意一点,军队的作战使用,绝对会希望后勤完全简化。如果整个军队只用一种枪械、一种火炮,那么,其后勤补给能力将会成倍提高。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简化后勤,绝对是军队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我想说,‘炮25L’这类型的机炮,有比较强的优势。你们完全可以将其通用化。陆军装甲战车可以用其作为主战武器,地面部队的防空高炮也可以用它,空军战机也可以用它作为武器,毕竟,在未来,仅靠机枪进行作战,是完全不够的。海军也用它作为防空武器。这样一来,陆海空三军都使用同一型号的机炮,口径、弹药完全相同,主要零部件也相同。这对整个铁血军的后勤保障来说是一次革命性地突破。”
这次视察后,武汉兵工集团立即着手进行了两种机炮的改进,在几年后,铁血军陆海空三军全部装备了25毫米和40毫米两种完全相同型号的机炮。尤其是海军,双40毫米高炮和四联装的25毫米高炮成为每艘战舰上的标准装备,为整个海军撑起了低空火网。而在双40毫米高炮后研制成功的采用弹链供弹的四联40毫米高炮,在弹丸上加装VT引信,更成为中国海军乃至其它军种的防空主力。
离开武汉后,我顺江而下,于4月3日到达上海。在这里,我将亲自接见来自意大利的一位“老熟人”,意大利纳粹党的秘书长法里纳西奇。这位秘书长带来了意大利的海军司令涅里耶尔上将为首的海军代表团,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与中国协商,共同研制符合<罗马海军条约>规定的主力战舰。看来,意大利人已经从“重庆”级破交巡洋舰上尝到了与中国合作的甜头,想要再接再励。由于意大利代表团来到上海的这件事情,使我中断了视察。
在匆匆打发走了法里纳西奇后(将其扔给奉命前来接待的新任外交部长新月),我立即会见了三家船舶设计院的负责人。我问他们:“这次联合研制新型战舰,还与上次“重庆”级相同,你们三家抽调出精干的设计队伍,与意大利专家一起工作。你们有没有其他想法或者意见?”中国船舶工业设计院的院长包芳德立即说:“主席,经过‘重庆’级破交舰的设计,我认为我们几家设计院完全有能力独自完成主力战舰的设计工作。没必要再同意大利人合作,让他们从我们这儿再学到些什么技术或设计思想。”话一说完,其它两个设计院的负责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我听了后笑笑说:“我很欣赏你们的大胆,但要对你们的自大提出批评。你们就那么瞧不起意大利人的科技水平?你们就真的以为自己的设计水平已经全面超过意大利?而且是在各个方面的超越。不错,联合设计就必然会有各种技术、设计思想的交流,你们会认为中国一些先进的东西会被意大利人学走。但你们就觉得意大利人真没一点东西值得我们学?”我看到包芳德一脸不以为然的表情,就直对着他说:“其它的,我不敢说,但至少有一点,那就是战列舰这类的大舰防御体系我们与意大利就有一定的差距。你们知道普列塞防御体系吗?”大家都茫然地摇摇头,我也不禁想到,这种防御体系首用于意大利的“维托里奥”级战列舰,而且其对水下的防御能力确实有了质的提高。于是我将普列塞防御体系的基本原理向大家阐述了一下。
听完我的阐述,这些船舶设计专家都大为惊讶,也都为我这个“科学家”式的军人总统更加好奇和钦佩。包芳德立即站了起来和我鞠了一躬说:“主席,我为我的狂妄向您道谦,我实在为我的肤浅感到羞愧。”我示意他坐下来,对大家说:“你们的心情我很理解,也对你们能够主动想到保护国家技术机密而感到欣慰。我也希望,你们在与意大利人合作的时候,尽量减少各种设计思想和技术的泄露,实在不得已,才以交换的形式将一些不太重要的秘密坦承出来。”
说到这里,我吸了一口烟强调说:“有一点,我想请你们注意。意大利在1925年和今年开始设计的两种航空母舰的型号,虽然没有开工建造,但其中的技术资料是我们必须获得的。要知道,我国还从没有设计过航空母舰这种舰型。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是一片空白,而美英日这些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是不可能向我们提供任何这方面的技术信息。我们要想迅速辅垫好航空母舰这种舰型的技术基础,就只有意大利了。虽然,他们的航母也是那样的不伦不类。”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意大利的这种“航母”。
25年5月,意大利海军开始开展第一个被正式称为“航母”的议案,这是一种混合型,排水量为12500吨。这种“航母”(如果还叫做是航母的话)在我眼里更象是后世二战时,日本的“伊势”级航空战列舰。一半是航母一半是巡洋舰的意大利“航母”严格地说来应该叫做航空巡洋舰。虽然设计方案中,飞行甲板是全通的,但是在首尾两端留有足够的空间,装备两座双联203毫米炮塔用于水面作战。在舰体侧面的突出部分装有6门100毫米炮,在舰首和舰尾还各装一座6联装40毫米机炮。舰尾设有滑轨,用于放出和回收搭载的水上飞机。整个船体的中部装有司令塔和3个烟囱以及桅杆。而这些上层建筑都是可以收回的,这样就可以允许整个飞行甲板在使用时是全通的。飞行甲板位于舰体中部,只占整个船体长度的三分之二左右。这种怪异的设计着实让我对意大利人的“天才”想法赞叹不已。
今年的航母方案才刚刚开始,但凭我的回忆,这个航母的排水量增加到15000吨,主要原因是因为华盛顿海军协定分配给意大利6万吨航母的份额。这型航母的总体设计与25年的相差不大,主要在于武器装备的不同。计划载18架战斗机,12架侦察机和6-12架攻击机。但可惜的是,不仅意大利政府,就是意大利海军也没有充分意识到航母在未来海战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刚刚起了个头的航母就被海军打入另册,全力开发起新型战列舰来。
传统思维惯性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虽然我不方便直接下令让三大船舶设计院立即着手进行航空母舰的设计,但我仍然通过各种暗示,希望他们能够明白航空母舰的真实地位。但让我觉得非常失败的是,几大船舶设计院的头头脑脑们全都被中国第一艘战列舰能够出自自己的手下而激动不已,对我的暗示早就当作“危言耸听”自动丢弃了。于是,在我不经意间,中国第一型战列舰和第一型战列巡洋舰就逐步地浮出了水面。
由于国代会的新规定,铁血军大型装备项目必须进行竞标。本来,如果我能够出面干预的话,以国家主席的身份完全可以发布主席令让三大船舶设计院与意大利联合进行新型战舰的设计工作。但由于我本来就对战列舰有一种不如航母的先天“成见”,所以,我并没有如陈海所愿,下令集中全国的船舶设计精英进行设计工作。因此,刚刚赶到上海的陈海不得不让三大设计院分别与意大利技术团进行联合设计。
4月8日,意大利海军代表团与铁血军总装备部一起进行了战列舰的概念设计论证。只有在双方确定了一致的任务需求和各项指标后,设计队伍才能开始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工作。意大利海军根据墨索里尼的“统治地中海”的指示,要求建造一种高速的、具有强大火力与防御能力的战舰,能对英国地中海舰队中的任一艘未来战舰形成有效地威胁,对战舰的航程不作太多要求。
而倍受“重庆”级战绩刺激的总装备部则希望建造一种高速的、航程极大的战舰。不一定要与敌方战列舰等主力战舰进行对抗,但一定要能更有效地承担起破交任务。双方分歧主要集中在航程上,而其它方面的性能要求倒能达成一致。但没想到的是,分歧最终导致了“福建”级战列舰和“台湾”级战列巡洋舰的诞生。
第一百一十八章 … 啊,战列舰
为了使双方的分歧能够达成一致,我向总装备部提出一个建议:双方战舰采用相同的舰体、舰型、武器等,只是动力系统不同。也就是说,采用模块化设计。这一新颖的设计理念对于意大利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虽然,在理论上,这种建造方式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但全世界只有中国和美国成功地将其应用。这个建议虽然很好,但实施起来却大有难度,所以,中意双方研究人员经过周密计算后,还是否决了我的建议。中国船舶工业设计院和中国海军工程研究院分别与意大利技术团联合设计的方案,却分别被中、意两国海军看中。
经过几天的协调和研究,意大利海军发现,中国船舶工业设计院设计的Z1012型主力战舰具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