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夜明-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部奏疏递上去两日,杨嗣昌正在衙门忙碌,门外来了个仆从,表明身份后,说:“温阁老请尚书大人一晤!”来人正是当朝首辅温体仁的家人。
  杨嗣昌一听就明白是为何事而来,答应道:“我随后就到。”他入京不久,听说卢象升从中原五省剿匪总理变为宣大总督,正是得到首辅温体仁的大力举荐,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其中涉及的朝廷恩怨非一言两语能说的清楚。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卢象升几年间将中原流贼打的连气也不敢出,眼看大功告成,在这个节骨眼上被调离,连高迎祥的熟桃子也被陕西总督洪承畴摘了。而宣大镇是什么地方?对大明的官场来说,那里就是个巨坑,折了两任总督,一任兵部尚书,众人都以为卢象升在中原勇猛,到了边镇碰见清虏照样要吃瘪。温体仁之心,昭然若揭。
  温体仁找自己,肯定是为了宣大镇招安土默特汉部之事,杨嗣昌心思重重进了温府。


第233章 招安
  由皇城往外东大街右手侧不远的僻静处有一座名叫醉香楼的茶楼,离热闹的街道约有一百步远,四周点缀了几颗葱郁松柏,有一种山林之风,属闹中取静。茶楼的主人听说的来自江南,每年明前茶上季时,都用快马运送京城,京中名流来此品尝者络绎不绝。
  寒冬季节这里没那么热闹,但对于想休闲小憩的官员富商来说,仍然不失为一个好去处。未时左右,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带着两个随从进了门,机灵的伙计忙上前招呼。
  “客官,喝茶吗?里面请!”
  来人说话的声音有些尖锐刺耳,问:“玄字房在哪?有人在那里约了我!”伙计阅人无数,察言观色猜到来者是宫中的公公,弯腰招呼道:“在楼上,请随我来!”京城中人,不管认不认得,都要小心应付,这里藏龙卧虎,人不可貌相,尤其是来自宫中的人。
  楼上玄字房内坐立不安的耿光一直在注意楼下的动静,听见有人脚踩木梯“咚咚”上楼,他将房门张开一条小缝向外张望。
  那无须的中年人到玄字房门口,命两个随从守在门外,推开门走进去,见耿光就站在门前,吓了一跳,摘下披风,面露不悦之问:“你这么着急见杂家有什么事吗?”
  耿光动手将桌面上摆放的祁红给来人泡上,絮叨说:“如此寒冬,本不该叨扰公公,但事关紧急!”来的这人正是他这些年好不容易攀上在宫中有实权的太监王承恩,属东厂提督曹化淳的徒弟,尝随侍在皇帝左右。
  “有何事情?”
  “这些年来,小人有幸结识了公公就像在这北京城里找到了主心骨。我曾向公公提过我的来历,我家主人是流落在塞外的汉人,日夜想回归大明。
  清虏侵扰大明,被我家主人视若仇敌,七日前他在归化伏杀了清虏镶黄旗旗主岳托,取了他的首级,想借此投入大明,为大明效力,为陛下效忠,万望公公能施以援手,有机会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
  王承恩皱着眉头想了想,说:“你家主人就是今年在张家口偷袭清虏的塞外汉人吗?”几个月汉部的宣扬造势影响深远。
  耿光面露喜色,答应道:“正是!”随后从桌子底下取出一个礼盒,说:“这点东西,不成敬意,若事成,再有重谢!”
  王承恩伸手接过来,连开都没开,说:“此事我恐怕很难帮上忙,只有宣大总督提出奏疏,才好操办!”
  “宣大卢总督大人答应了,上报兵部的信使昨日已经入城!”
  “那这件事就八九不离十了!”王承恩在手中掂掂礼盒,说:“合适的时候,我会帮你说句话!”
  耿光面露喜色,说:“多谢公公!”
  王承恩站起身,说:“也就是看在他对大明还有心的份子上,要不然,我才不趟着一池浑水!”当然他也看在耿光这么多年来孝敬的银子份子上。
  耿光目送王承恩出门,心中松了口气,从坊间的传闻来看,凡是王公公收了钱的事最终都能办成。
  六月翟哲出塞,带走了关内汉部所有的士卒,包括他的儿子耿竹,出塞之前甚至一个招呼也没打,让他心中忐忑不安。这几年他在商盟抹了不少银子,私藏的时候心中畅快,现在都成了他心中的枷锁。和宗茂在北京城相处了些日子,让他看出那个年轻人是个狠角色,比自己的儿子耿竹不知要强上多少倍,他知道自己的那些事迟早会暴露在他手里,心里有些后悔与他为敌前几日他收到翟哲通过商盟传过来的密信,将汉部入塞的情形详细讲述,并答应此间事了,让他重返西口,其中暗藏的意思他明白,儿子和家族都在汉部,就冲这一点他也要尽心尽力。
  内城的街道上人声鼎沸,王承恩一直回到皇城内才打开木盒,内藏一张五千两银子的银票,他面露微笑,轻声骂了一句:“塞外的蛮子真有钱!”
  收了钱就要办事,但眼下他还要等个好机会。
  兵部的奏疏过去三日了,内阁一直没有拟旨,王承恩知道温体仁在想什么,这个在内阁混了六年的阁老让他有些不齿,对人不对事,若这个要求不是卢象升提出来的,恐怕早就批复了。
  深宫的崇祯皇帝这几日心情不错,得知卢象升禀告岳托授首后,他简直不敢相信,到底不负自己的信任,这么快就见成效。
  内阁的票拟过了四日才返回,崇祯看了内阁的意见,眉宇中微微有些不乐。内阁对宣大镇斩首岳托给予奖赏,但并不同意卢象升接受土默特汉部翟哲入塞。“出塞之人早弃大明于不顾,招安后易引发蒙古寇边,实乃不智之举,可奖赏其钱财布帛,但不能于大明为官!”温体仁从杨嗣昌那里了解了翟哲的底细后,坚决反对宣大镇招安翟哲,表面上他的理由是翟哲心中无君无父,生性薄凉,日后必会成为大明的祸患,实际上的心思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果然不愧为内阁首辅,温体仁的批判直指翟哲的死穴,忠孝两字是他表露出来最大的缺陷。
  “出塞的汉人……”崇祯本意宣大镇及翟哲立下如此大功,重赏是免不了的,听了温体仁的表述后,又生出疑虑。
  王承恩踮脚站在皇帝的身边半丈外,一句话也不敢说,陛下生性多疑,多说一句不但无益,反而坏事。
  “这个卢象升怎么回事,怎能举荐这样的人为官,为官者品行最重要,这样的人杀了岳托也可能别有用心!”崇祯怒气将手中御笔砸在桌子上,斩首岳托的喜气荡然无存。他心中烦躁,这么一件好事,那些大臣们也不能让自己心中畅快些。
  “塞外的汉人……”崇祯小声重复了好几遍,问:“我大明的汉人为何要往塞外与蒙古人为伴?”
  王承恩终于找到机会搭话,咳嗽了一声,说:“臣听说汉人出塞往往是贩运货物,有些折了本钱所以就留在了草原!”
  “折了本钱?”崇祯冷哼一声,“那连君父也忘了吗?”
  王承恩偷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大着胆子说:“臣以为那些汉人还是心系大明,本来臣也不知道草原有这么一支汉人骑兵,但今年夏日清虏入寇京师时,臣听说宣府外张家口爆发大战,这支汉人骑兵联合蒙古各部偷袭了清虏占据的张家口,斩首两千余人,逼迫清虏退兵。”
  无论汉部怎么传播这条流言只限于民间,塞外的战斗和大明无关,兵部绝不会将塞外的战斗上报,这是明摆的打自己的脸,东厂也不会多事,深宫中的崇祯皇帝还是第一次听说。
  “哦!”祟祯皇帝表露出兴趣。
  王承恩笑笑,说:“街头巷尾有些传闻,臣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他敢向皇帝说起,当然不可能是空穴来风。
  “这么说这些汉人一直挂念大明,这次杀贼首岳托不是突然起意!”崇祯兴致又好起来。这是多年来与清虏交战传来的唯一的好消息,他不想被内阁的那些人破坏了心境,但又觉得不踏实。这次的战果来的太突然了,且不是大明的军队所得。
  “臣听说这些汉人流落草原多年,在蒙古人的欺辱下生活,但从未侵犯大明的边关,甚至阻止蒙古人犯境,当是心存大明,心存陛下!”王承恩抓住机会,趁热打铁,他跟在皇帝身边多年,深知陛下的秉性。总希望天下百姓、臣工对他一片忠心,明明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要从别人口中说出来,最不能容忍臣子对自己欺骗和背叛。
  虽然在为翟哲说话,王承恩倒也没有半句虚言。
  “当真如此?”
  “卢象升平品行端正,精通兵事,在宣大镇半年当了解这些人的实情,若不入他的眼,怎么会冒失向朝廷保荐此人?”
  崇祯皇帝沉默思量了良久,终于开口道:“正是如此!当是温阁老不了解实情了。”中原猖狂的流贼几乎因卢象升一人而寂,此时的卢象升在他心中印象颇佳。
  “着内阁重拟!”朱笔重重的划下一掉痕迹。
  王承恩松了口气,这道票拟封回去,温体仁会明白陛下的意思,不会再在这种小事情上触霉头,他也算不白收了翟哲的银子。
  三日后,辽东的消息传入北京城,确认镶黄旗旗主岳托命丧草原。兵部当即张榜宣告,命将岳托的首级传示九边,北京城一片欢腾,才被凌辱的记忆还在心头,所有清虏的坏消息对大明来说都是好消息。
  内阁重新拟了一份圣旨交由皇帝,朱批后发往兵部,缇骑迎着寒风奔向宣大镇。
  经历了这么一次风波,圣旨还能赶上春节之前发往宣大镇。卢象升和翟哲都在翘首以盼,岳托授首后,来年的漠南草原注定不能平静,各部都要做好你清虏大举进犯的准备,还牵涉与蒙古两部联盟合作,不能给翟哲一个合适的身份,什么事也无法进展下去。!


第234章 心思
  入塞已经一个月了,汉部还驻扎在拒马堡三十里外两座平缓的山坡间,日夜有朔风和厚雪为伴。监视的大明官军叫苦不堪,平日这种气候他们早躲藏在营房内,哪里要遭这份罪。
  汉部士卒对此早习以为常,塞外的风雪更胜此地;有大同府提供粮草,众人的日子也过的清闲,这是成为大明官军的好处,至少不用再整日再为生计担忧。士卒唯一不习惯的是大明提供的粮食几乎全是米粟,他们在草原肉食每日要占一半,吃了一个月都觉得肚子里没了油水。
  卢象升给兵部送去呈文后宣大镇对汉部的看管宽松了许多,允许少许汉部士卒离开兵营去附近的集镇里买些东西。招抚之事得到宣大总督首肯几乎就已经确定了,一镇督抚这点权限还是有的,兵部通常不会太驳面子。这里的人不会知道京城里的那场小风波。
  进入腊月,又下了一场大雪,山西镇的驰援的兵马离开大同。
  宣大镇四野俱寂,好像只有这个偏僻处一直处在喧闹中。
  虽然手中没有兵器甲衣,汉部士卒的操练一点也没有放松,翟哲亲自督促士卒绕山跑步,军中的规矩一日不可荒废。
  外面的传来雄壮的口号声,牛角号在大明的国土吹响比在草原少了一股悲凉,多了一份嘹亮,中军大帐右侧的一个小帐篷内,乌兰掀开帐门一角往外窥视,汉部士卒奔跑中沉重的脚步让雪地颤抖。
  她半边脸藏在阴影里,半边脸露在明亮的阳光中,身躯静立如雕塑,眼神有些发呆,心早已飞向百里之外的草原。
  离开草原一个月,她想归化了,无论那里的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