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几百年,自上次让至圣孔子口诛笔伐之后,死伤无数元气大伤,乃至退出人族隐于妖族妖界。
孔子口诛笔伐至今,今年是一千年的最后期限,一千年是从孔子手下逃脱唯一一个妖族首领闭关要出关的期限,也就是秦生参加科考获取圣前童生乃至秀才试中惊动圣塔的这年,这年是千年妖族之首重生开关的时候。
姜承甚至道县,大同江国乃至圣元大陆的其他九国也都知道妖族首领出关,所以姜承才会亲自上阵抵挡蠢蠢欲动的妖族,因为如此,姜承若有所思,想到了妖族首领最为顾忌的就是圣前的功名之人。
秦生以是圣前童生,如今又惊动圣塔出现圣者光环,那便是圣前秀才,既然妖族深知人族的一切,那么在受到圣者光环刺杀逃跑的妖族,也定会知道圣者光环的出现代表着什么,那就是道县的文生中出了他们首领最为忌讳的圣前书生。
按照妖族的冷酷和毒辣,为了统治人族不择手段,所以,姜承能够肯定,妖族的妖蛮定会把此事上报妖首,那么如果在秦生还没有正式受封为圣前秀才之前,如果让妖族知道圣前秀才就是秦生,那么秦生的处境则是相当危险,有生命之忧。
所以,姜承冷静之后,目光淡然的说道:“秦生为圣前秀才一事,在没有正式受封之前,你们所有人不能对外面透露半句,违者降低文位一级,罚俸禄五年。”
姜承说完,看着众人露出惊讶的表情,接着说道:“你们不要奇怪,把今天的事当作没有发生,晚上阅卷明天午后再在文院门口发放榜单吧!你们不要问为什么,本院如此定有原因之处,大家先平静平静,待会儿恐怕晚膳就到了,本院还要和将士们商议,商议如何面对妖族的再次进攻。”
措词严厉,没有半点敷衍的意思,众人同时答应了姜承,在看着姜承背影慢慢离开的目光里,他们发出的不是不舍的目光,而是一种惊讶疑惑,因为他们想不通姜承为何要瞒着秦生中秀才榜首的成绩。
之前所说妖族千年即将重生,这个消息不是说凡是人族的任何人都能知道的,知道消息的是圣元大陆九国的先驱人物,掐指可算也就仅仅十余人而已。
待姜承完全离去,看不到身影也听不到声音之后,整个文院书池的人开始议论起来。
无需猜测,他们讨论的话题就是秦生诗文的独特绝妙,还有的就是姜承为什么要封锁秦生中了秀才榜首的消息。
东考场监考此刻却表情怪异,他没有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他低头深思,在知道秦生获取圣前秀才之后,心里就一直没有安稳过,因为他之前已经答应把朱文弄上秀才榜首成为圣前秀才。
答应帮助朱文登上秀才榜首,他当然收了朱文的好处,上百两的黄金加上精美的文房四宝,如今半路上杀出了个圣者光环,又杀出了姜承,如此一番,朱文要想在自己的帮助下为秀才榜首以是不能了,既然以是不能,但是自己却收了他的报酬。
因此,东考房监考所想的根本不是姜承要瞒着消息的疑惑,他所想的是要如何面对朱文,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东考房监看脸上顿时露出了阴险模样,因为他心里已经想到了答案,这个答案也是只有熟悉文位文气的文生们知道。
圣元大陆,虽然是个以文为尊,以文气为主宰的地方,虽然有着几大文位文气之说,但是但凡那些考了功名得了文位的文生们,要想拥有文位获得文气,那么都必须在文院的文庙中行孔圣之礼,方能接纳醍醐灌顶之文气,正是成就文位,拥有文气。
如此之想,东考房的监考为了朱文送给他的礼物,他知道秦生虽然已经文压群雄,却没有正式入文庙行孔圣醍醐灌顶,吸收圣气,所以和一个普通人一样完全没有战斗能力。
所以,东考房监考在眼神充满恶意的那刻,心中所想到的就是在秦生入文庙接受孔圣醍醐灌顶之前,除掉秦生,说的简单些,就是要杀了秦生,因为他知道只要除了秦生,道县的秀才榜首一定非朱文莫属。
也只有杀掉秦生,才能除去后患以解他心中疑难,才能保住朱文所送与自己的礼物。
决定之后,他和众人借故身体不适,先行出了书池离开了文院,他知道明天就是道县秀才试发榜的日子,要想除掉秦生必须在发榜之前。
为此,他匆匆离开文院走向街道,神色有着些许慌张,他离开文院的根本原因就是找杀手杀了秦生。 姜承话落,双目严厉,目光如雪一样苍白。
因为他身为一县文生之首,通过秦生这个双甲童生的出现,他知道道县的文坛引起了不少风波,从双甲童生到圣前童生,从诗出惊圣到三诗同辉,到拜天祭文。
奇迹,完全就是百年几百年的奇迹。
秦生年轻,秦生贫苦,秦生没有进过私塾,更没有学习道县的儒学经典。
正因为秦生的诸多没有,才会让道县的所有文生文老们心有不服,为什么这么多没有的秦生,能出现这么多的百年奇迹。
所以,尽管道县的一些人曾对秦生抱着质疑和不屑,姜承虽然知道,但是有些事也没有去管,当他身在边界和妖族浴血奋战,当他遭受妖族围困生死一线,当那道无上荣光的圣者之环出现,刺杀妖族救了自己,那一刻他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道县出了个几百年难遇的奇迹,出现了个能惊动圣塔的圣前秀才。
身为道县文院院首,他知道道县中有几个书生有儒学天赋,有几个又有那种永不放弃的执着,整个道县文生,除了有神童之称的朱文之外,几乎没有谁有那种感天动地的情怀和收发自如的气势。
原来,姜承对于朱文也是一直厚爱着,因为秦生的出现,因为朱文在秦生出现后的种种举动,他知道朱文虽有些文气才情,但是却没有如圣者般的广阔情怀。
学儒就是做人,读书就是读人。
要学儒成圣,最重要的不是学文咬字,重要的是学儒学的那个人有没有荡气回肠的情怀。
在姜承呼喊之后的瞬间,东考场的监考满脸惶恐,他从姜承的眼色变化中看到了一种不可能的意外,他连忙凑过头走到姜承面前,伸出头看着姜承手里拿着的试卷。
看到试卷的那一刻,监考惊呼连声说道不可能,不可能。
那几乎是一种绝望,一种绝对没有可能的可能。
身在书池的其他几个监考,看到了姜承之前的惊讶,如今又看到了监考的惶恐模样,顿时也凑了上来,当他们也看到了姜承手上试卷的那一幕。
他们也惊呆了,无语沉默,那是一种内心的拷问和思索。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东考场监考连声惊叹。
惊叹之后,疑惑的说道:“我明明看着秦生的是白卷,怎么可能都答了卷!”
面对监考的惊讶,姜承严厉的说道:“这就是你所说的白卷吗?这白卷上怎么会墨迹飘香,还有你们睁眼看看,他的试卷除了全部作答之外,而且还被人阅卷了。”
姜承说罢,让他们看了秦生的第一张试卷,更令他们惊奇的是秦生的第一份试卷竟然被阅卷了,卷首上右上角除了秦生的签名之外,在阅卷后批卷的竟然是甲等,而且还是满分。
更令姜承惊讶不已的是,是他接过秦生试卷的时候,还闻到了一种浓烈的墨迹飘香。
姜承看了秦生的第一张试卷后,迫不及待的打开第二张试卷,当他打开第二张试卷的那一刻,姜承满脸大惊,洋溢出兴奋的脸色。
在书池的监考们,在那一刻似乎时间停止,连他们的呼吸声也停止。
他们的双眼里印出的是闪烁的点点金光,也在那一刻,一股浓烈的墨香扑鼻而来。
墨香扑鼻,墨迹飘香。
黑字成金,金光闪闪。
“墨迹飘香,黑字成金,乃是圣者之环,乃是惊动圣塔的圣前秀才,果然果然,秦生圣前秀才,圣前秀才!”
姜承不断惊呼,神情激动还有悸动。
监考们尽管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是正如刚刚姜承所说,墨迹飘香黑字成金,这的确是惊动圣者圣塔的表现。
虽然如此,监考们对于秦生的第二张试卷,对于秦生所作的诗词也是充满了期待。
第一场考试,所考的都是些死记硬背的历史,但是第二场考的却是书生们的创作能力,尤其是诗词创作。
于是,东考场的监考满是惶恐的说道:“大人,大人,不知秦生作了怎样的一首诗,可否让我们一见。”
听到东考场监考的追问,姜承带着愤慨说道:“你刚刚不是说秦生交的是白卷吗?怎么会想知道他的诗词呢?”
监考虽然不屑于秦生,那是因为他的嫉妒,但是有一点他还是不明白,明明当时自己监考的时候,秦生在最后的几分钟时间里还是一份白卷,如何会在几分钟时间里,不但完全做完了试题,而且还作了诗词。
惊惑,惊疑。
又期望,又期待。
目睹东考场监考的大惊和期望,姜承故意拉长强调的说道:“你真的想知道,真的要知道秦生的诗词吗?”
东考场的监考默默点头。
姜承看了东考场的监考之后,又环顾了其他几个监考,之后再次说道:“真的要知道秦生作了什么诗吗?”
东考场监考点头,其他的几个监考也默默点头。
姜承不禁仰天长叹了一声,连声赞道:“果然是圣前秀才,行文如此绝妙,在道县恐怕也只有他秦生莫属了!”
连声赞美之后,姜承顿时开口念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东考场监考,其他考场的监考,不断的重复,不断重复,在重复念道之后,突然脸色大变,露出满脸的羞涩,内疚无地自容。
姜承所念道的是秦生秀才考试里所作,其实是出自于秦生的书山之中,来源于宋朝王安石的《梅花》。
之所以,姜承连续两声问了东考场监考,是因为姜承已经完全读懂了秦生所作《梅花》的含义,一方面为了证明秦生犹如梅花般的傲气,一方面又深深抨击了东考场监考的不屑一顾,更重要的是要证明自己无论如何受到羞辱和嘲笑,如何让人看不起,也会如梅花般散发阵阵香气。 姜承闻言之后,思酌了片刻,顿时感怀的说道:“天佑我道县佑我江国啊!若非今天没有出现圣者光环,没有出现光芒万丈,恐怕我姜承再也不能与你们见面了!”
听到姜承感触至深,围在书池的众位文院监考眼神一愣,根本猜不到姜承刚刚所说的话意味着什么,但是却感觉真的发生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位监考满脸疑惑的说道:“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