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随着天启皇帝走进了皇庄,孙承宗可谓是大开眼界,无数的白衣人来回的走动。这里的人似乎都很忙,对着天启皇帝的施礼之后,又都行色匆匆的走了。很多人都在低着头向前走,甚至都没有注意天启皇帝,禁卫想要招呼人行礼却被天启皇帝挥手打断了。
时间不长,徐光启就跑来了,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人,天启皇帝知道这个就是毕懋康。在历史上,就是这个人发明了大明的燧发枪,虽然比欧洲稍稍晚了一些,可是却是国人自己造的。
可是因为明朝的灭亡,清朝对火器的遏制,这种先进的武器丧失了装备的机会。如果在那个时候,大规模的装备这种枪,后世就不一定会怎么样了。此时的毕懋康还很年轻,只有二十多岁,虽然年龄不大可是看起来却很沉稳。天启皇帝相信,有了徐光启的教导和自己的支持,这位年轻的毕懋康肯定会比历史上走得更远。
轻轻的将跪在地上的徐光启搀了起来,看着这位老者似乎又苍老一些的老者,天启皇帝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回过头对着身后的陈洪道:“明日调一些御厨过来,这里的伙食以后由他们负责,一定要让他们吃好,这件事情由你负责。另外在派几名太医过来,驻守在这里,时刻为这些人看病。记住,一定要选信得过的人。”
“是,老奴记下了。”对于天启皇帝交代的事情,陈洪自然是照办,而且是不打一点折扣的照办。
“臣,谢陛下。”徐光启自然能够感觉到天启皇帝的爱护,心中感动的同时也下定决心要更加卖力的工作。
一行人并没有过多的耽搁,缓步的向里面走去,他们的目的地是火器的试验场。
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火炮,天启皇帝很欣慰。这些火炮比大明的火铳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不论是射速还是射程都要强很多。燧发枪也已经造出来了一些,虽然还不是很完美,可是却也比火绳枪强了很多。
轻轻的将一只燧发枪交给孙承宗,天启皇帝笑着道:“爱卿,看看这些新造的新式火器。”
对于火器,孙承宗自然是不陌生,接过火枪之后,他就发现了不寻常的地方,这支枪没有火绳。
看了看一边的徐光启,孙承宗缓缓的端起了枪,轻轻的扣动扳机,随着一声枪响,远处的靶子应声而断。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孙承宗自然能看出这种枪的优势,兴奋的说道。
燧发枪在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
看着兴奋的孙承宗,天启皇帝微微点了点头,回过头对着身后的徐光启道:“爱卿,这种燧发枪朕很满意,但是朕知道,这只是步兵使用的燧发枪,还有一种是骑兵使用的燧发枪。虽然都是燧发枪,可是大小型号却是差很多,你们下一步就是要生产这种骑兵使用的燧发枪。”
徐光启缓缓的点了点头,对着天启皇帝道:“是,臣一定尽快将这件事情抓起来。这些日子燧发枪的产量还可以,不知道陛下想要怎么处理这些制造出来的枪?”这一点徐光启一直很好奇,也很担心。正所谓好马配好鞍,这样的好东西如果落到一般人的手里,不要说好好的使用了,说不定一转手就卖给了敌人。
天启皇帝了然的看了看徐光启,轻笑着道:“这个朕自有主张,让人在这里建造一个专门存放火器的仓库,你们要为朕制造五万只步兵使用的燧发枪,两万只骑兵使用的燧发枪。朕的要求也不高,给你一年的时间,只要在年底之前造出来就可以。”
想了想现在的制造进度,徐光启只能苦笑着摇头,有些无奈地道:“陛下,这恐怕做不到,现在火器厂的产量一个月不过一千只燧发枪,这个目标很难达到。”
“这个爱卿可以放心,朕回会给你派人来的,你们现在的人只负责研究和改进燧发枪,其他的朕会找人来做。还有就是火炮,爱卿,这种远程的大炮以后不要制造太多,在制造一百门就可以了。你们以后的研究方向是小型的火炮,那种适合两个人搬运的火炮,类似于弗朗基人的火炮。这个才是你们制造和改进的方向,当然大炮的改进也不能停,朕需要的是体积更小,但是威力更大的火炮。”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接着道:“朕也就是这么一说,你们好好的研究,过些日子,朕会让制造火炮的人过来。”
徐光启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只不过孙承宗此时却是爱不释手的抚摸着那巨大的火炮,抚摸着那冰冷的炮管,孙承宗的心里却是一阵火热。
虽然不认识这位主管造炮的大臣,可是孙承宗实在忍耐不住,不由笑了笑,对站在不远处的徐光启道:“徐大人,能不能为在下介绍一下你们新造的这些大炮?”
看了一眼天启皇帝,见天启皇帝点头,徐光启缓步的走到了孙承宗的身边,笑着道:“在下徐光启,不知这位大人?”
“孙承宗,承蒙陛下不弃,现在内阁行走。”虽然不知道这位徐大人的官职,可是从天启皇帝的神态中,孙承宗知道这位肯定是天启皇帝非常器重的人。
第七十二章 试炮
对于有能力的人,孙承宗一项都是非常的敬重,对于能够制造先进火器的徐光启自然很是尊敬,丝毫没有没有将对方看作工匠的意思。
只不过徐光启有些诧异,他这段时间一直在这里,对于外面的事情可以说一点也不知道。虽然不知道这位孙大人是什么时候成为内阁大学士的,可是出于文官的本分还是对着孙承宗施了一礼,恭敬道:“下官见过孙大人。”
“徐大人,客气!”孙承宗赶忙避开徐光启的一礼,笑着拉住徐光启。“我们还是说一说这种大炮吧!”
“嗯,这样吧!我先让人打一炮给孙大人看看吧!”对着远处的几个人招了招手,徐光启笑着道。
看着那几个人熟练的操作大炮,孙承宗看的一丝不苟,明军中装备的火炮很多,无论是火铳还是虎蹲炮,种类很多。现在这种改进型的红衣大炮,孙承宗还是第一次见到,虽然体积相比于以前的红衣大炮小了一些,炮管也短了一些,可是看起来却是更加的稳重。
红衣大炮是十六世纪欧洲人制造的,传入明朝的时间并不长,属于比较新型的武器。徐光启组织制造的这种新式的红衣大炮,更是加入了徐光启很多的研究成果。相比于欧洲人的红衣大炮要更具威力,体积却小了很多。
看到孙承宗的样子,徐光启很是满意的笑了笑,自己研究的东西得到了别人的赞同,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见操炮的人对自己示意,徐光启便拉着天启皇帝和孙承宗退出去很远。
随着一声巨大的火炮轰击声,一颗巨大的黑色铁球弹迅速的飞了出去,至于落点,天启皇帝和孙承宗谁都没有看见,因为实在是太远了。
“徐大人,这炮的射程?”孙承宗显然被震惊到了,眼中满是不可置信,直直的看着炮弹打出去的方向,有些磕巴的道。
“这炮的射程,卑职已经派人量过了,大概在八里左右。”徐光启丝毫不觉得孙承宗的态度有什么不对,明朝自己制造的火铳,射程不过三里远。与之相比,这红衣大炮可就是威力十足了。
衡量红衣大炮这种重型炮的关键,就是射程。有了这样的射程其他很多东西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如果用这样的大炮攻城,几炮下去,城墙必定是垮塌一大片。
红衣大炮的缺点,也是考量一种大炮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也就是射速了。这种红衣大炮,虽然射程足够,可是射速就差强人意了。一刻钟能射出十发炮弹就以经很不错了,这还不算冷却炮管的时间。按照后世大的时间计算,也就是两分钟打一炮,这速度不得不说实在是太慢了。
回想着红衣大炮的优缺点,天启皇帝也没什么办法,这种前装炮,想要提高射速,那无异于痴人说梦。这也是为什么天启皇帝只让徐光启制造一百门这种大炮的原因,实在是耗费太大,而实际作用却是不大。有了这一百门大炮,可以说一段时间内够用了,主要也就是放在城头守城。至于想要打野战,更多的还要准备那种射速非常高的而且便于搬运的小炮。
一只万人军队携带小炮三百门,并不会占用太大的人力物力,可是战斗的时候却能发挥很大的威力。只要射速足够,那么炮弹就是铺天盖地的。
此时的八旗骑兵和蒙古骑兵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两分钟的时间就已经能够跑出去很远了,红衣大炮的间歇就太长了,野战根本就没什么用武之地。
就在天启皇帝独自沉思的时候,孙承宗和徐光启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二人携手来到了天启皇帝的身边。
“怎么样?这些东西还不错吧?”笑着看了一眼孙承宗,天启皇帝明知故问道。
“这真的是攻伐的利器,真是好东西!”孙承宗的心里颇为感慨,真不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在哪找来的这个徐大人,这可真是国家的宝贝。如果神机营的子弟全部都用上这样的枪械,每只军队都配上的这样的火炮,那明军的战斗力可就能提高一大截啊!
“陛下,这些武器是不是要装备到部队去?”孙承宗对于大明此时的情况可以说是非常的了解,心中顿时火热起来,满脸期盼的看着天启皇帝。
对于这件事情,天启皇帝自然是想过的,可是也就是想想,很快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好东西,一定要交给好的人,不然不但不能成为助力,反而会成为伤害自己的利器。
原本的历史上,明军也是配备了大量的红衣大炮,可是后来怎么样?红衣大炮成了后金手中的利器,攻打大明朝的城池,几炮就能轰开。
一旦此时将这种大炮拉出去,后金和那些大明朝的敌人,很快就能使用的上。如果在被人进行仿制,那后果可就严重了。毕竟这种大炮并不擅长守城,而是擅长攻坚,在坚固的城池也挨不了几下。
天启皇帝之所以如此秘密的研究这些东西,就是为了不传出去,在没有可有自己能够真正掌握的部队之前,天启皇帝宁愿这些东西全都放在仓库里。
这些事情,天启皇帝自然不会对孙承宗讲,看了一眼满脸期盼的孙承宗,天启皇帝笑着道:“朕知道爱卿的心情,这些东西朕自有安排,到时候爱卿就知道了。”
孙承宗的嘴里有些苦涩,刚刚的话问出口,他自己都觉得不妥。此时大明不但是外部的危机,还有内部的那些人,他们为了利益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的。一定要提防他们,这些东西怎么可以轻易的拿出去呢?
孙承宗的神情有些颓然,可是忽然又觉得自己似乎钻了牛角尖,自己面前的这位少年天子,既然不声不响的做出了这些东西,那么肯定有着自己打算。孙承宗相信,这位天启爷的心里肯定比自己还着急,自己这是怎么了?一直以来的养气功夫都哪去了?还不如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
第七十三章 将军
天启皇帝回到皇宫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这一天的奔波让这位少年天子倍觉劳累,早早的便睡下了。
一夜无话,这天一早天启皇帝起的很晚,今天的早朝就这样又泡汤了。人的惰性真的是没办法,这位天启皇帝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偷懒的方法,对于早朝也看的并不是那么重。
在天启皇帝百无聊赖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