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人听了,都不禁笑了起来。杨炎道:“谢兄,阿里,请坐。你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你有事帮忙。”
谢元卿忙谢坐,道:“大人有事尽管吩咐,元卿必会尽己所能,为大人效力。”
杨炎点点头,道:“谢兄,客气话我就不说了,现在的局势谢兄大概也知道,大宋国朝危在旦夕,战事恐怕将旷日持久,现在朝廷钱粮物资缺乏,广东商贾之中多有豪富之人,因此我想请商人们尽己之力,为朝廷捐助一些钱粮物资,以助军国需用,另外朝廷还要到海外诸国去大量购买粮食,但力有不逮,想由各商人代购,朝廷会按价付钱,另外按照每船运回粮食多少,相应减免一定的关税。你看可行吗?”
谢元卿听了,立刻站起身来,概然道:“大人请放心,皮之不存,毛将付焉,大宋若亡,我辈商人将如之奈何。因此只要朝廷需要,元卿愿意将全部家财尽献给朝廷,以助军需之用。”
杨炎笑道:“谢兄言重了,我可不是要你倾家荡产,而是量力而行。何况只有你一家一户之财,也不过是杯水车蕲,唯有广东所有商人都能一起出来,捐助朝廷。才足以保障朝廷的需要。”
谢元卿到有些为难,道:“大人,在下个人好说,自然是责无旁贷。至于其他人是否愿意,在下可就不敢保证了,不过在下在广商商行之中,到微有些簿名,平实也有几个好友,愿意帮助大人尽力去劝说他们。”
第五百三十九章 广东之行(三)
杨炎点点头,道:“好吧,谢兄可以先把这些话传告给广东的商人,三天之后我想借你的谢家酒家,宴请广州的所有商人,在宴会上向他们陈疼利害,希望能够说服他们。而且请你转告他们,是否捐助,或是捐助多少,都是由自己自愿,绝不强求。”
谢元卿立刻道:“大人请放心,这件事情就包在在下身上,到时候我一定把广州的所有大商家全都拉来。”
这时阿里见他们说完了,也站起来,向杨炎鞠了一躬,道:“驸马阁下,我也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帮忙。”
杨炎有些奇怪,笑道:“阿里,你有什么事情,要我帮你,尽管开口吧。”
阿里道:“驸马阁下,请你让我参加你的军队,我愿意为了保卫你们的国家、人民、土地而战斗。”
杨炎不禁笑道:“阿里,你为什么想从军呢?你应该知道,战争是很危险的事情。”
阿里道:“我的一生一直都有危险伴随着,因此我不会害怕任向危险,我参军的原因想做官,做一个大官。而在你们的国家,我是不可能通过你们的考试成为官员,因此只能通过参军,参加战争,建立战功才能做官的。当然我一定会努力作战,用我的战功来换取将当的官职。”
杨炎越听越觉得莫名其妙,这家伙难道是个官迷吗?但以来看起来,似乎又不像,道:“阿里,你现在不是但任蕃坊公事吗?为什么突然想要做官了呢?”
阿里道:“蕃坊公事只能管理外来的商人,满足不了我的需要。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完成我的两本著作,一部是你们介绍我的国家,另一部是向我的国家介绍你们的国家。不过想完成这个目标,只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必须要查阅很多资料,还要有很多人来帮我,而这一些只有我成为官员,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以后,才有可能实现。”
在座的人听了他的这个理由,不禁都有些啼笑皆非,阿里接着道:“我并不是想利用我们是朋友的关系要求阁下为我请求官职,而是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来换取官职,而且你们现在也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多我一个人,也可以多一份力量。”
不过杨炎听了,到有些佩服他的执着精神,点点头,道:“好吧,我答应你,等我在广州办完事情之后,你就跟我一起回隆兴府去,到了那里我再给你安排军职。能够建立多大的功绩,就看你自己努力了。”
阿里大喜,又对杨炎鞠了一躬,道:“驸马阁下,多谢你了。”
※※※
杨炎从屋间中出来,只见月光如银,给大地散下了一遍银灰色。只见在月光之下,一个纤细修长的身影,俏立在院中。微风拂动,带出飞舞低白纱,如同月宫中走出精灵。
杨炎微微一怔,道:“叶姑娘,是你。”原来竟是多时未见的叶沐雪,想不到又会在这里又遇见她了。
叶沐雪还是那一付清丽出尘的飘逸样子,微微一欠身,道:“深夜造访,打饶杨兄休息,不过事关重大,沐雪不得不冒味,还请杨兄见谅。”
杨炎到有些意外,叶沐雪竟然是专程到广州来找自己的,道:“叶姑娘,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还是进房再说吧。”
叶沐雪也没有拒绝,跟着杨炎进到屋里,杨炎给他倒了一杯茶,两人对面坐下。杨炎才道:“叶姑娘怎么知道我在广州的?”
叶沐雪微微一笑,道:“我是先到隆兴府去找杨兄,才知道你来了广州,因此又一刻不停的赶到这里来了。”
杨炎道:“那么叶姑娘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叶沐雪叹了一口气,捧着茶杯,道:“邓王在建宁府称帝的事情,你应该知道吧?”
杨炎点点头,道:“当然知道。”
叶沐雪道:“那么你们打算怎样对付邓王呢?”
杨炎现在已经有些明白叶沐雪问这些事情的用意了。因为他知道,宗天玄现在是赵恺手下的重要谋臣,这一次赵恺在建宁府称帝,他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宗天玄正是天机宫的弟子,叶沐雪来找自己,大概就是为了这件事吧。道:“邓王虽是自立为君,但毕竟也是大宋的亲王,目前而言,我们的首要大敌是金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晦。只要邓王不主动挑畔,我们也不会首先发难。不过如果到了打退金兵的那一天,可就不好说了,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我们也好,信王也好,到了那时恐怕都不会善罢干休的。”
一般来说,向这样双君并立的局面,彼此都不会承认对方的地位,而且在称呼上都会在对方的名号前面加一个“伪”字。但现在赵忱和赵恺都没有这样做,仍是用以前亲王的蕃号来称呼对方,对于赵恺来说,赵忱是得到太上皇的下诏,中书省认可继承的皇位,从礼法上来说,是名正言顺的。因此绝不能说赵忱是“伪帝”,只能抓住杨炎是权臣这一点不放,而且在赵恺的檄文中,也是把攻击的重点都放在杨炎身上,对赵忱几乎只字未提。而在赵忱这一方来说,目前主要的大敌是金国而不是赵恺,对赵恺还是要留出一点余地,不要撕毁面子。因此双方才出现目前的状况。
杨炎接着道:“我也知道,现在天机宫的那位宗先生就在建宁府,而且还是邓王的座上贵客,只是到了那一天,恐怕真要敌对相见了,叶姑娘来找我,莫非就是要说这一件事情吗?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叶姑娘又打算如何处之?”
叶沐雪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我来找杨兄要说虽然不是这一件事,但也和宗师兄有关。宗师兄虽然也是天机宫的弟子,但他以前帮助邓王,只是他的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天机宫。但就在前不久,宗师兄回到天机宫,言明现在大宋局势危机,我们天机宫不能在坐视不管了,要求师尊重新开放天机宫出世,扶助大宋,打退金军。”
第五百四十章 广东之行(四)
杨炎点点头,道:“我明白了,那么天机宫是打算帮邓王吗?”
叶沐雪又摇摇头,道:“那到也不是,其他师叔师伯到是一至同意天机宫重新出世,拯救大宋于危急之间。不过宗师兄要求天机宫帮助邓王时,有人却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信王继承皇位也是明正言顺,如果天机宫再度出世,也应该扶助信王才对。结果在师尊面前和宗师兄展开了一场争论。”
虽然叶沐雪并没有说明,但杨炎己明白,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其实就是叶沐雪,因此对她还是很感谢,又点点头,道:“这么说要多谢叶姑娘了,那么叶姑娘的师尊是怎么决定的呢?”
叶沐雪听杨炎说谢,知道他已经猜出来自己就是反对的人,清雅宜人的俏脸上微微显出一抹红晕,道:“当时我和宗师兄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只是宗师兄一口咬定,杨兄拥立幼君,是想独揽大权,等待时机成熟之后,再篡夺皇位,因此绝不能扶助信王。尽管我极力解说,但师尊和各位师叔师伯对此仍然还是半信半疑。”
杨炎也苦笑了一声,赵恺的檄文他也看过,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道:“叶姑娘为什么认为,我不是想独揽大权,篡夺皇位呢?”
叶沐雪淡淡笑道:“这或许只是沐雪的直觉,杨兄绝不是那么热衷于权势的人。何况杨兄和永宁公主夫妻恩爱,怎么会做出这样令公主伤心的事情来呢?”
杨炎又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承认还是否认。
叶沐雪接着道:“我们争辩了一天,还是没有结果。师尊认为,我和宗师兄所言,也许都有不全的地方,因此不对任何一方轻易下结论。后来师尊和各位师叔师伯商议之后决定,决定派出三位师叔师伯,分别到潭州和建宁府去考察双方的情况,然后再决定扶助那一方。”
杨炎这才明白是怎么一会事,看来天机宫到没有遍信宗天玄的一面之辞,起码还能做到公平对待。因此道:“也就是说叶姑娘是先来通知我一声,好让我们做好准备?”
叶沐雪点点头,道:“他们再过半个月,就会到达天临府,去面见信王。希望杨兄通告信王,准备迎接他们。”
杨炎沉思了一会儿,虽然叶沐雪是在尽力帮自已,但言语之间显然是把天机宫放在决定性的位置,仿佛只要天机宫一出场,就能一呼百应,从者如云,什么事情都迎刃而解了。
杨炎到并不认为天机宫能在赵忱和赵恺的君位之争上,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更不认为只要天机宫一出世,就能马上击败金军。不过现在也正是用力之际,多了天机宫也能多一份力量,对于赵忱君位稳定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同时还能削弱赵恺的势力,而且叶沐雪好几次帮过自己,这一次又专程来告诉自已这件事情,杨炎也确实不想在日后与叶沐雪为敌。因此从各方面来看,如果能够拉陇天机宫,也是一举数得。
杨炎忽然心中一动,道:“叶姑妮,我始终有一件事不理解,即然现在天机宫决定出世扶助大宋,那么在靖康年间的局势比现在还要糟糕,为什么当时就没有听说天机宫会出面呢?”
叶沐雪轻轻叹了一口气,道:“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师门的机密,请恕沐雪无法回答杨兄。”
杨炎苦笑一声,这已经是叶沐雪笫二次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了,心里确实有些好奇。但又不好继续追问下去,只好点点头,道:“好吧,叶姑娘,多谢你来告诉我这些事情。我会把这件事情转告给皇上和中书的大臣,请他们准备。”
※※※
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二月。整个淮南西路只有黄州、靳州,安庆府三地还在宋朝的管辖范围内,其他的地方已经全部被金军占领。
淮南西路的首府庐州,古称合肥,南临剿湖,东靠紫京山,史称“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江淮首郡、吴楚要冲”,历为南北兵家的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魏吴逐鹿,在合肥纷战达三十二年之久。而宋仁宗时期的名臣包拯的老家就是庐州肥东县解集乡小包村。死后葬在庐州东郊大兴集。
庐州处于交通要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