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鹄道:“回禀陛下,其中原因就在于税制不公,达官贵族家中动辄占田千万亩,然而却不用交纳朝廷一分税赋,我大金的岁赋绝大多数都是甴普通的平民百姓来负担,他们家中不过几十亩田产,有些家户甚至以无田产,然而依然产去税存,故此我大金的岁赋不仅远远不及南宋,而且还容易造戊普通百姓负担过重,迫不得已与官府相抗。”
听他说完之后,完颜长之也微微变色,道:“竟有这样的事情?”他是行伍出身,对这些税收财政的事政不甚精通,如果不是听张鹄这么一说,恐怕还一直不明白。
这时完颜福寿在一边也点了点头,苦笑道:“长之,伯逸所说的一点也不错。不说别人,就是我家里就在十余万亩田产,这十几年来,也不用上交朝廷一分税赋。”
张鹄接着道:“唯今之计,只有学习南宋的变法之举,按田亩产数而定税赋役使,使多产者多出,少产者少出,无产者无出,这样一来,不仅能增加朝廷岁税,而且还能彰显朝廷公正爰民之心。使我大金国库富足,国富则兵自强,纵有宋蒙联手,也不足为惧。”
完颜长之听完之后,也沉呤不语。完颜福寿道:“长之,伯逸所说的一点也不错,我大金的税赋制度确定要改一改了。只是这一改动滋事体大,牵扯太广,没有一个万全之策,不可轻易施行。”
完颜长之点点头,他也是聪明人,一点就透,变法历来都是十分艰难的事情,一但提出岁税变革,只怕那些拥有大量田产的达営贵族都会反对。当初南宋提出变法的时候,自己也曾抱着看笑话的心理。如今南宋的变法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其中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沷拆。
想到这里,完颜长之这才开口道:“伯逸,这件事情仅限我们四人知道,你先和朕的岳父商议一个初步的变革来,等朕回兵之后,再做详议。”
第八百九十章 北征蒙古
铁木真陷入了沉思的时候,没有人敢去惊侥他。就连他最宠爱仔可敦忽兰也只敢安静的坐在一边,不敢轻易去打断他的思绪。因为在这个时候,一般也是蒙古军正陷入困境的时候,只是蒙古军以有很长时间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了,上一次还是在红柳林之战以后,铁朩真率领残军逃到了斡难河河边,铁木真也是沉思了一夜,以至于第二天头发都以花白了。
而现在,铁木真又感觉到,蒙古军又一次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扎八儿火者从宋朝回到蒙古之后,向铁木真转达了大宋的态度,铁木真对此也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经过了前面的试探,金国北境的防守很松懈,铁木真也自信,就凭蒙古自身的力量,也能够打嬴这一仗,能够得到宋朝半买半送的武器盔甲弓箭,他就十分满意了。
蒙古诸将也对这一战充满了信心,因为在进攻西夏的战役中,蒙古军在无定河边,轻易的就打败了金国的十几万大军,也使蒙古诸将对金军产生了轻视,认为金军也不过如此。因此人人都信心十足,对于铁木真进攻金国的提议都十分赞同。
而且这次蒙古军在西夏战争中获益丰厚,将士们几乎都发了一笔财,谁都知道大金的国力更强于西夏,因此蒙古将士们也都攒足了一口气,这一次要大干一场。
到了五月中旬,铁木真又聚集了六万蒙古大军,分为三路,西路甴哲别、速不台、忽必来三人率领两万蒙古军,进攻净州,东路由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三人率领两万蒙古军,进攻临潢府,中路甴铁木真木华黎、主儿扯歹三人,加上合撒儿、别勒古台、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等大将,也率领两万人马,进攻桓州。耶律镇海和耶律秃花兄弟则在上京一带组织契丹、汉、奚等各族人,发动反叛,呼应蒙古军的进攻。
一开始蒙古军的进攻十分顺利,三路人马都齐头并进,深入金境数百里,所向披靡,杀得金军只敢躲在城里,跟本就不敢出战。而蒙古军虽然攻不进城去,但留在城外的金国村庄镇店也不少,自然都成为他们掠夺的对像,因此毎一路蒙古军都抢到了不少人口牲畜。也算是获利不小,只是蒙古士兵都以西夏作为参照,因此人人都觉得不满足。
而在铁木真心里,也不满足于只抢这么些人口东西。他还希望与金军大战一场,再取得一次无定河边的那种大胜,好为先祖报仇。因此铁木真率军屯驻右桓州城下,和木华黎商量了好几天,想设法攻开桓州城,不过一时都没有好的办法。
就在这时,传来消息,金国的新皇帝完颜长之亲自率领大军出征,迎战蒙古军,大军人马已经到达了桓州附近。
得到了这个消息,铁木真也不禁大喜,他一直在寻找金军的主力部队,希望能和他们大战一场。现在金国派来援军,自然不会再躲在城里了。更何况这次带队的是现在的金国皇帝完颜长之,如果能够一举击败这支金军,那么这次出征金国,就算是大获全胜了。
不过虽然这样想,但铁木真也丝毫不敢大意,毕竟这一次的领军主将可不是普通人,即是杨炎推崇,也是少数铁朩真看得起的金国名将。稍有不慎,失败的就会是自己。而且现在蒙古军分为三路,兵力分散,而金军却是集中在一路,形成了局部的优势兵力,现在这个时候,可也不能与金军硬拼。
因此铁木真立刻下令,首先退军二十里,看看金军作何反应。同时立刻派人通知其他两路的蒙古军,让他们立刻连夜赶到这里来与自己汇合,集中兵力与金军决战。
而金军的大军到了桓州之后,见蒙古军后退,也不在城中驻扎,而是全军杀出了桓州,尾随着蒙古军追击过来。
铁木真得知这一消息,差一点忍不住要仰面高呼“万能的长生天”。他最担心的就是金军躲在桓州城中,或是依城下寨,然后趁蒙古军四处劫掠的时候,集中骑军人马,围剿落单的蒙古军。而这样全军杀出,远离城池,那么金军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在西夏的战争中,蒙古骑军在野战中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就连宋军也自认要逊色一筹。同时现在蒙古军从宋朝那里得到了一批优质的盔甲武器,因此整体实力又可以提升一成。
而且铁木真也打探清楚了,金军这一次出动的兵力在七至八万之间,其中骑军的人数约在二到三万,虽然各兵种分配还不湥С谧芴謇纯矗淙唤鹁淖鼙β远嘤诿晒啪诿晒啪瞧锞谝罢街校锉恼蕉妨υ肚坑诓奖R虼嗣晒啪⒉淮τ诹邮啤6┱庖膊荒芽闯觯捎谠谀戏奖呔趁媪僮潘纬难沽Γ彩菇鸸谋ψ浇蠹狻K蕴菊婧湍净瓒季醯茫灰让晒诺牧砹铰反缶酱锞燮胫螅耆梢杂邪盐照绞そ鹁�
在另外两路人马还没有到齐的情况下,铁木真虽然没有与金军决战,但每天都派遣小股人马去偷袭金军,一方向寻找金军的漏洞,好一举重创金军,另一方面也是且战且退,不断将金军引得向北前进,离桓州也越来越远了。
而面对蒙古军的小股人马偷袭,金军也表现得不急不燥,只要有蒙古军偷袭,也使用骑兵迎战,掩护着步军始终保持着队形,逐步推进,不给蒙古军以可趁之机。双方在桓州北方的荒漠上逐步向北方推进,五六天的时间,竟走出了近三百余里。
虽然双方始终都没有进行大队人马接触作战,但连续发生了二十多次千人以下规模的战斗,但都是各有伤亡,基本打成了平手。其间金军显示出训练有素的战术能力和指挥者有条不紊的调度手段,也令铁木真十分佩服,完颜长之果然是一个难缠的对手。而就在这时蒙古军的另外两路人马也赶到了战场上。
战局一步一步纳入了自巳所预计的轨道中,因此。铁木真也心中大定,自觉已经是胜卷在握了。当下立刻率领人马,迂回到金军的西侧,又传令到各军中,命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三人率领的东路军由东进攻,和自己形成夹击之势。又命哲别、速不台、忽必来三人率领的西路军向南插入到金军的后方,切断金军的归路,三面齐发,夹击金军。
然而就在这时,意外的事情却发生了。等三路蒙古大军一齐扑向金军的时候,却发现竟然都扑了个空,三路人马竟都没有遇见金军,一起碰头,差一点自己打起来。铁木真也大感意外,急忙派人去打听金军质去向,原来金军不仅没有向南撤,反而连夜向北急行前进,成功的躲过了蒙古军的三面夹击。
打听清楚了金军的动向之后,铁木真也不得不佩服完颜长之,因为在东南西三路都被蒙古军堵截了,向北走确实是唯一正确的路。不过虽然如此,但金军的归路依然被蒙古军切断,还是没有摆脱困境,而且金国是步骑混编,绝对跑不过蒙古军,因此铁木真立刻下令,率领蒙古大军向北追击。
那知这时金军己拆行东行,蒙古军追了五十余里,只到兀鲁灰河上游才发现了金军的行踪。而这时金军早已经在这里列好阵势,严阵以待。
兀鲁灰河只从大盐泺群牧司以东二十里的地方发源,源头是一个大淡水湖,这里已经离桓州四百余里了,但离桓州东北的临潢府约有二百八十余里,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临潢府的防守范围内。在名义上,这里虽然是金国的境内,但实际已经越过了金国北部的界壕,属于金国到蒙古草原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
而金军早己背湖结寨,修筑好了防御工事,全军摆出了一个半圆的弧形阵。以随军的战车为障,十辆一排,而在战车的间隙之间,是用填满砂石耐麻袋堆垒起来。
看这阵势,金军显然是早有预谋的。因此铁木真心里大感不妥,但是局面发展到了这一步,好不容易才追上了金军,也无法收手,因此蒙古军歇兵了一天,铁木真立刻下令,向金军的大阵发动了进攻。
但金军防御工事虽然颇为简易,但却十分实用。而且金军全军也都准备好了长枪盾牌,强弓硬弩,同时还有仿照宋军的重甲麻扎刀阵。因此面对蒙古军的攻击,金军依托工事,远程的用弓箭射击,近距离用长枪盾牌,麻扎刀阵抵抗。
而蒙古军全是骑军,在野战中还可以利用骑军移动迅速的优势,迂徊包超,穿插,以搅乱敌军的阵式。但打这种阵地攻坚战,却暴露出了兵种单一,而且又缺少重甲骑兵,没有大型攻坚器具的弱点,攻坚能力明显不足。同时金军还时不时派出骑兵偷袭一下,因此尽管蒙古军作战依然顽强,但面对这种铜墙铁壁似的防守,也被碰得头破血流,损兵拆将。
第八百九十一章 楚材晋用(一)
一连攻了三天,蒙古军拆兵五千余人,但对金军组成的防线依然毫无办法。铁木真也觉得一筹莫展,只好一个人坐在大帐冥思苦想,但也想不出一个办法来攻破金军的防线。
直到这时,铁木真这才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轻视金军了。而且这时铁木真也不禁想到,如果有宋军在这里,那该有多好,有西夏的时候,他见识过宋军的攻坚能力,和各种攻坚的用具,再配合蒙古的骑兵,一定可以攻破金军的防线。
铁木真也不是没有想过,既然无法攻破金军的防线,那么就索性撤兵回蒙古算了。但一来在面子上过不去,二来兀鲁灰河上游本是金国和蒙古之间的缓冲地带,距离铁木真设在捕鱼儿海边的蒙古主营地只有五百多里的路程,以骑兵的速度来说,二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