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沟通欧洲联系通道和补给中心,秋明和库尔干成为前线支援基地及物资转运基地,东面有额尔齐斯河西岸防线挡住第二方面军的强大攻势。
再加上北面的下塔吉尔挡住第一方面军就可以保护最重要的叶卡捷琳堡通道。车里雅宾斯克南面则有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保护车里雅宾斯克这个最重要的通道。苏军补给线也是比较安稳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南面虽然丢掉了阿克莫拉,但还有科克切塔夫这个屏障。
因此可以说,苏军只要能够固守住这几个城市,苏军的基本形势还是比较稳当,阿军想要将这里的苏军主力歼灭,不可避免的就要进行最后的艰苦城市攻防战。而且只能是一座城市一座城市的争夺。
即便是关门计划中,也必须集中大部分兵力连续攻克下塔吉尔、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和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四座城市,才能截断苏军与欧洲的联系通道,完成关门,可想而知,要攻克这四座关系着苏军命脉的城市,将会何其艰苦,这会是关门计划中最艰苦的战斗。
也正是因为有这个考虑,此前阿军一直都在尽量避免前期战斗损失过大,而要保留大部分兵力用来进行关门的最后一击。完成截断苏军主力与欧洲联系的通道的任务。
但现在科克切塔夫意外的被第八集团军占领,整个乌拉尔战局都会因此改变。
因为科克切塔夫的陷落,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这个集中了目前苏军最主要前线兵力,也是充当额尔齐斯河防线与北面伊希姆防线的兵力调配中心,更是兼顾西面通道安全和南面安全的兵力支援中心的核心枢纽,其南大门赫然洞开,变成了一座随时都会遭到阿军攻击的前沿城市,再不复以前的安全。
如此也相应的造成了三个后果,一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肯定丢不得,如果丢掉这里,阿军可以从这里向东攻击额尔齐斯河西岸七十余万苏军的后背,加上河对面有阿第二方面军七十余万大军,一旦形成夹击,额尔齐斯河西岸苏军防线必将崩溃,第二方面军渡河与第三方面军会师,那这一带还会有安全的地方吗。
同时阿军占领这里,也可以沿纵贯铁路北上与北面的第一方面军夹击伊希姆,伊希姆近三十万苏军同样会被包了饺子。向西可沿中西伯利亚铁路攻击库尔干并打到车里雅宾斯克,若先攻克了伊希姆,阿军第一、二、三方面军全军会师,两百多万阿拉斯加大军甚至可以同时沿中亚伯利亚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展开行动,不管是打秋明,叶卡捷琳堡,还是打库尔干或车里雅宾斯克都行。
甚至同时攻打这些城市都没有问题了,因为伊希姆和额尔齐斯河西岸就有百万苏军主力。这百万苏军被阿军包了饺子后,剩下的叶卡捷琳堡、秋明、库尔干和车里雅宾斯克还会有多少苏军?一百万都凑不齐了吧!到时面对会师的阿两百万大军,他们还能有多少机会?
所在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布琼尼会不得不想尽办法从其他地方抽调一部分军队增援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增加防守力量。甚至有可能的话,还会想办法集中兵力夺回科克切塔夫。
但这样抽调兵力之后,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严重后果就出来了。不管是守护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还是反攻科克切塔夫,兵力太少肯定不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不是屏障,而是核心城市,绝不能丢掉的,也就是说任何差错都不能出,这样一来没有五十万大军,只怕布琼尼自己都没有把握守住这里,毕竟其南面阿拉斯加大军有七八十万人,这还是因为阿军第三方面军已经分兵二十五万西进攻打库斯塔奈和鲁内这两座哈萨克西北的城镇去了。
而要反攻科克切塔夫就更难了,布琼尼只怕想尽一切办法也不可能集中起反攻所需要的兵力。
也就是其二,这样一来将大大稍弱苏军目前在叶卡捷琳堡、下塔吉尔、库尔干、车里雅宾斯克、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等地的防守力量,因为布琼尼要调兵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目前也只有这些暂时看上去比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安全的城市抽调,伊希姆和西岸防线这种直接前线是不可能抽调兵力的。
这样后果跟丢掉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一样的,阿军攻打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和下塔吉尔,最后攻打叶卡捷琳堡及车里雅宾斯克的计划将更有可能实现,也能更快实现。
一旦这四座城市遭到攻击,布琼尼还能干什么,再抽调兵力?他已经无兵可调了。只有欧洲才有兵力可调,只是不一定来得及了。
而最后一个最严重的是,科克切塔夫其实也有一条横向铁路,只是因为这条铁路是支线铁路,沿途缺少重要城市,所以不太显眼而己。整条铁路从车里雅宾斯克到库斯塔奈再到科克切塔夫,最后一直通往额尔齐斯河岸的韦肖拉布罗夏,只有车里雅宾斯克这个起点城市,就只有科克切塔夫算是铁路中途比较大也比较重要的城市了。其他的多是小压镇,甚至多是荒野。
而终点韦肖拉布罗夏呢?这就有趣了,因为韦肖拉布罗夏与塔拉一样,都是阿拉斯加鄂木斯克直辖市的下辖郡,只是塔拉郡在市区以北,而韦肖拉布罗夏郡则在市以南,紧邻鄂木斯克和阿尔泰省交界处。
只要看这条铁路线就知道了,占领了科克切塔夫,阿军在这里并不需要直接攻击彼罗得巴甫洛夫斯克都行,留下三十万大军就足以保住科克切塔夫不被苏军反攻重新夺回去了,这样阿军就能省出足足四十几万大军,向东沿铁路线攻击,已经可以直接威胁到苏军西岸防线南翼,与鄂木斯克的阿第二方面军夹击这里的苏军,实现会师。只要阿第二方面军过河,苏军事实上就将穷途末路。
即便不这样做也行,这四十万军沿铁路线向西,可以与先期行进的布拉德·范迪二十五万大军合攻库斯塔奈和鲁内。并合军攻向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和车里雅宾斯克。增加关门打狗计划的成功几率。
当然除了这三个严重后果,还有一个极其严重的后果,就是科克切塔夫的陷落,导致了从阿克莫拉撤退的苏联大军彻底断绝了希望,从蔡锷和习正保立即更改作战计划就知道,这支原本还有希望保住部分军队撤退成功的大军,已经成了一支绝对的孤军。他们已经注定了将没有任何可能再与苏联主力大军会合的机会了。
当然因为这支大军的命运是注定的,已经没有任何机会可能更改,所以这个严重后果事实上已经不在苏联人的考虑范围之内了。他们任何应对办法都救不了这支大军,这支大军从科克切塔夫陷落的那一刻起就在事实上从苏联军队序列中消失了。他们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而且这个时间绝不可能长,毕竟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支从阿克莫拉仓惶撤退的大军补给已经即将断绝了。
“第八集团军这次还真是捡了一个大便宜,当然虽然是捡了便宜,但不可否认,若不是他们应变得力,及时判断形势,抓住了这个机会,这个便宜还不一定捡得到,至少不可能把科克切塔夫城都给占领了,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第八集团军这个大功是不用打任何折扣的。”一旁的吉姆·梅森呵呵笑道。
叶枫一回头,看了吉姆·梅森一眼,笑道:“吉姆,第八集团军捡了便宜,你们第二方面军也是有功的嘛,若不是第十四集团离开科克切塔夫南下阻击阿克莫拉苏军,科克切塔夫的苏军根本不敢派军出城,也就不会出现这种野战战场哗变的大戏了。如果叛乱在城内发生,第八集团军根本不可能支援中亚籍士兵,这样叛乱是肯定会被占多数的非中亚籍士兵镇压的。”
这时蒋百里也笑道:“而且这次第八集团军捡了便宜,对你们第二方面军来说还有另一个大好处啊,你们第二方面军大规模渡河的时间很快就要来了,你现在就可以做准备了,在韦肖拉布罗夏实现突破渡河没有任何悬念。”
吉姆·梅森点了点头,颇有些按耐不住的笑道:“我现在就指望着阿克莫拉的苏军快点崩溃消失,蔡帅尽快派出军队沿铁路东来攻击西岸苏军后背了。”
叶枫微微一笑,正准备说疾,杨国平和沈秀夫匆匆走了进来,杨国平还作势深吸了一口气,弄得叶枫等人有些紧张,以为有什么事情出现了意外时,杨国平才突然露出欣喜的神色,笑着道:“刚刚接到费城转来的电报,欧洲开打了。”
难怪杨国平感到欣喜了,对叶枫来说,这绝对是不亚于占领科克切塔夫的喜事。虽然欧洲开打不能算是意外,但叶枫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毕竟历史是历史,这个时空阿拉斯加崛起,且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蝴蝶效应越来越强,就算再大的历史事件也是有可能变化的。
就像这一次,与英国人的冲突至今未能解决,就让叶枫心里也隐隐有些不安,此前他仍然算错了一件事,就是英国人实在太要面子了,撞舰事件至今未能和解,阿英两国的关系比当年因鲁迈拉油田引发冲突时还要恶劣,几乎随时到了要升级为正式的战争对手的地步。
现在阿苏两国打得热闹,但在整个国际上,阿英冲突也开始引发了一些变数,苏联和英国提前勾搭了起来,虽然还没有达成什么正式的协议,但英国人在伊朗和阿富汗、印度等地的兵力却在调动,在这几个地方的驻军目前正有向中亚边境集结的迹象,也正是因为这个考虑,使得叶枫坚定了彻底放弃在中亚实行殖民政策或有限自治政策的计划而改为在中亚扶持主权新国,依靠中亚当地人的帮助尽快解决中亚苏军的主要原因。
而这个政策甫一实行,还没在中亚战区取得实际效果时,在科克切塔夫就迎来了一个意外惊喜。
这个意外将彻底改变乌拉尔战区的形势,加快解决乌拉尔战区的进程,但同时,这个意外,让苏军陷入了更大的困境,同样有可能让莫斯科的朱加什维利坚定与英国人形成正式合作的决心,哪怕付出一些利益和代价。
甚至因为这个意外,同样有可能改变德国人的态度,因为德国人可一直对攻击苏联非常的有兴趣,此前的不侵犯条约随时可能变成废纸,在阿拉斯加为首的海约国可能比预计更快的击败苏联,甚至彻底占领苏联时,德国人可能就不得不改变原本的先西后东的策略,毕竟这个时候,苏联一败涂地,正是德国人出手参与瓜分盛宴的大好时机。
假如等他们与英法在西线打成一团时,阿拉斯加等国却已经完成了瓜分,那对德国人来说可是重大的损失。那可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而且如果苏联因此彻底覆灭,德国辛辛苦苦营造的东线将换成一个比苏联人还要恐怖的阿拉斯加做邻居,那也绝对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所以科克切塔夫的意外,是惊喜没错,但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问题的叶枫却感觉到了隐忧,只是没想到杨国平却带来了欧洲开打的消息。无疑,这个时候,对叶枫来说,这个消息所带来的惊喜自然就不低于意外占领科克切塔夫的程度了。
甚至还更重要一些。
“德国人这次可真是在做好事啊,对我们来说,这可是及时雨,英国人只怕很快就没有精力来和我们较劲了,也没空理会苏联人的事情了。”蒋百里闻言也是大喜道。
叶枫只是微微一笑,如果是历史上,英国人可不会不理苏联人,后世的二战,正是有苏联人的加入,才牵制了大量德国大军,迎来了重大转折,在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