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不是少钱,好几万缗钱,想到这里,李宪后背都流出汗来。
而且未必是钱能解决问题的,还有几个伙计受伤,王画如何清算。
幸好将老三拉了回去,不然今天老三这条腿有可能就丢在这里。
就是不追究受伤伙计的事,这么多钱赔偿,也不是他能作了主的。
正在李宪为难地不知如何回答时,一个太监骑着马从远处飞奔而来,来到人群前,翻身下了马,拨开人群冲过来说:“王侍郎,皇上口谕,让王侍郎一定要冷静。”
“冷静,内侍大人。”王画气愤地连大人都称呼出来,将这个太监吓了一大跳,现在有大人这个称呼,但不是对官员的称呼,而是对父母的称呼,他何德何能,敢做王画的父母?王画不顾他的反应说道:“你当我这些钱是变出来的,粮食是变出来的,不要忘记了,我今年还有五百万石粮食,要以最低的价格上缴国库。不然,太后还没有进入乾陵,我为什么将这个店铺开张起来?”
王画这一说,围观的人才恍然大悟。
李宪肚子却在诽谤,这不是在扣大帽子吗?五百万粮食需要多少钱,虽然老三砸毁的货物价值不菲,可与这五百万石粮食相比,好象连一个小角儿也算不上吧?
但这顶帽子太大了,虽然不知道王画这个粮食从哪里来的,可就是抢,也要雇佣工人士兵船只,以及武器,还得要本钱。万一王画到时候交不出五百万石粮食出来,将责任往李隆基头上一推,到时候李隆基罪责就大了。
李宪硬着头皮说道:“王侍郎,你什么也不说,这个损失我们王府全部赔出来。”
“大世子,不用赔,明儿,我带着下人,将你家的王府砸了,我赔你,你乐意么?”
换作别的大臣,李宪一定会说,你有胆就来砸,可对王画,他什么话也不敢说。
这个太监也是李显听说后,立即让他来劝架的,但看到这个店铺凄惨的样子,又让王画扣着这顶大帽子,站在一边同样不敢吭声。而且他还真怕王画带着下人,到李旦府上拼命去。
但王画说到这里,话锋一转,说:“大世子,我知道三世子为什么砸我家的铺子。可我在这门亲事上,一直是被迫的。也正好,算是我的补偿。但我不想再出现第二次。”
说完了,翻身上了马,又回户部办公了。
连李宪都感到面面相觑,没有想到王画什么都不追究。不解地回去,向李旦将经过说了一遍。
李旦听了后,只反问了一句:“你以为他真的不记恨在心?你真以为他算了?杀人不一定要用刀的。”
王画真还没有记恨在心,一开始也是生气。但砸也砸了,当真让李旦赔这笔钱?而且这次砸的不是钱,也是他的脸面。
但就是这样,如果将事情化解,也是值了,就是砸上两次三次的,李旦父子不惦念着他,还是值得的。关健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原来对李旦印象不好,不过这个李隆基与他关系也算不错,一直说什么朋友。
再加上感觉亏欠了李持盈,这让他在判断自己与李旦关系时,始终犹豫不决。但李隆基这一砸,代表着他与自己关系正式破裂。
李隆基是什么人,那是未来真正之主。就是李隆基不谈,后面的李旦、太平公主,也将是未来几年内重要的掌权人。李旦与太平公主,对自己的印象恶劣,再加上李隆基。几年后,唐朝还有自己好日子过么?
难道真要对付李隆基?
虽然在办着公,可他脑海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对付武三思不难,一是他才智德操比不上李旦太平公主,二是自己是顺着历史大势,提前将它推动的。但现在如果自己对付这三个人,那是逆天而行。
况且推倒了李旦父子,又不想与韦氏合作,自己当真要在李显那剩下的两个儿子中间找一个继位人?
还不止如此。李隆基抓破了脸皮,双方没有必要再遮遮掩掩,纵然自己不追究此事,李旦也认为自己怀恨在心。如果真是清清白白的,倒也无所谓,关健自己有许多事务上不了台面。那么在李旦注意下,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但是一会儿被李裹儿喊了过去,李裹儿十分生气地问:“为什么放过李隆基?”
打狗还得看主人,况且自己与王画已经是无名有实的夫妻。李隆基欺人太甚。
“裹儿,我的势力比不比上崔家?”
“为什么要这样问?”
“裹儿,虽然我略有家产,身名与地位。但崔家几百年的底蕴,现在朝中还有无数的子弟做着大臣将领。不论个人,单论家族的力量,论势力,论财富,论人才,我那一点能比得上崔家。可当时你将他们家的铺子砸了,又是什么样的情况?你们是君,是皇族,我们是臣子,是民。”
“但是……”
“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武三思那不同,他背负榜文案,这是陛下不想追究他的责任,不然他灭族大罪都有了。因此我可以将他的腿打断了,那是顺应天意民意。可你想一想李隆基,他为什么生气,还不是因为小郡主,首先我就理屈了。再加上相王深居浅出,至少没有把柄让我抓住。我有什么资格,因为他将我的铺子砸掉,就将他暴打一顿。不好打,前面打了,后面你父皇为了维护皇族的尊严,也将我查办了。就是你求情都没有用。”
“好,你不敢去,我去。”
“裹儿,得,就当我亏欠小郡主的,现在还给他们了。”王画好不容易才将李裹儿劝解下去。
但还没有回去,又让李显喊了过去,李显开门见山地问:“王卿,听说你家中的钱短缺?”
也不是认为王画家没有钱了,关健他得运粮食回来。就包括李旦都认为王画运粮回来是在倒贴。别人从海外运回来的是玉石、香料、象牙、珍珠名贵事物,但粮食也不是名贵东西,打那么远运回来得多少运费?
其实不能这样算的,粮食虽然不名贵,但沉,实在,能满打满地将船只载满。当然如果这个粮食不是王所出的,那么代价有可能会高昂一点。不但粮食是王画所出的,而且船只也是王画自己的,造船的木材就地取来,铁钉与船漆是海外自家所产,除了人工钱几乎什么都没有,连船夫都是贫困百姓与奴隶,有的都没有工薪,只要管饭吃就行了。如果不是怕怀疑,王画就是大量出售船只,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而且船只不断地增大,只适合装运沉重货物,比如粮食、矿石,难道指望一艘近千吨的船只,全装宝石回来?
但王画不能说出来,他答道:“陛下,尽管放心,如果遇到困难,臣一定向陛下开口,不能因为难为情,耽搁国事。但能维持下来,臣不会向陛下开口的。毕竟这是从商,虽然臣对从商不反感,但臣是一个臣子,本身从商就不值得鼓励。再向陛下开口讨要,恐惹非议。”
“那就好,至今皇太弟哪里,我会进劝一下。”
“谢陛下。”王画答道,躬身退下。但嘴角有些苦涩,这句话最好让李裹儿听到,看到没?李隆基砸了自己的铺子,给自己造成巨大的损失,李显不来安慰自己,反而进劝李旦,好象李旦受了委屈。
不过他也不想辨解。
但李隆基的发难,确实给王画遭成了诸多不便。至少这两年内,王画不想发生太多的意外,因为自己的发展也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现在好不容易,武三思这个毒瘤去掉了,又出来了李隆基父子。
王画再次回到户部后,将手头的事务迅速处理,就回去了。但找李红、沐孜李商议,至少沐孜李不能再象以前那样与手下联系。但没有想到刚进家门,李红与沐孜李将他喊到书房,沐孜李说:“二郎,这里有三条好消息,也有两条消息,也不知道好是不好。”
王画将信件拿过来,如果外人看了,不知所云,这是王画让下人用的一种密码方式写出来的,还是比较隐秘的密码,比如太阳不叫太阳,而叫琉璃。所以即使在路上有人盘查,也看不出破绽。
第一封信还真是一个好消息,李重俊安全出海,几乎所有那天晚上参与的相关人员,也都平安地转移出大唐。要么就是王家身边几个女子。王画看完后,用火舌将它烧掉。
烧完后,王画眉头却跳跃着喜色,这一直是他担心的地方。终于这块心病也没有了。
第二封信更是一个好消息,就是在吕宋群岛发现了大量的铜矿。对这个王画也没有什么把握,就象大洋洲,矿藏丰富,但他能记下的很有限。再比如菲律宾群岛,他知道有铜,吕宋山区的三描礼士省、格特省、新比斯省与南部棉兰老岛的北苏里高、北三宝颜省等都有铜矿分布,再到宿务岛。这一兜几乎能将整个菲律宾兜完。
但以王画手中的人力,那是不可能的,况且当地还有没有办法沟通的土著人,以及复杂的热带雨林地形。
可这一次却是在宿务岛发现了大量铜矿,这使他想起了一件事,宿务岛除了盛产世界上最好的芒果外,还有托莱多镇铜矿,曾经是东南亚最大的铜矿,开采与探测出来的总和达到了十七亿吨铜矿石。
并且还在这里发现了少量的金矿,与铜矿伴生,不过依现在的技术,不可能全部冶炼出来。而且每年开采的数量也有限。
可这却是一个更好的消息。
但还没有第三个消息来得惊人,第三个消息除了一封信,还有一些黑色粉末。
王画看着这些粉末,脸上一会儿忧一会儿喜,现在出现这个东西不知道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这就是黑火药,王画不敢在唐朝试验,于是让萧亚轩他们在大洋洲试验。王画都不是用它来做武器的,毕竟威力不大。王画最意中的是TNT,可就是他自己动手,也未必做得出来。不过有比无好,这是用来修路炸山,与开采矿石用的。
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找到正确配方。虽然威力小了一点,但有比无好。
王画将粉末小心地用纸包起来,放在抽屉里。
打开了第四封信,也就是沐孜李说两条不知是好,是坏的消息。
第五十一章 要出大事
果然是不知好坏的消息,不是不知好坏,而是与王画关连不大。
周利用追到岭南,张柬之与崔玄暐因为年老,在路上病死。究竟是病死,或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了。又追到贵州,遇到了桓彦范,命左右将他放在竹槎上来回拉动,直到肉尽骨露,才命人杖杀。然后继续追到敬晖,剐杀。但还是没有袁恕己的消息传来。朝廷又下了诏书,罢废了周利用的职权,流放到东莞县担任县尉。恐怕等到这份诏书到了岭南,袁恕己早就被周利用杀死了。
王画合上信,心里想到,难怪这几天老魏遇到自己时,眼神怪怪的,敢情在与李显一道隐瞒自己。
在去年自己就进谏过了,李显也在那时就下诏周利用停止杀害五王。为什么还传来二王遇害的消息?虽然岭南离京城很远,但也不是远在天边,顶多一万里路之遥。诏书是用八百里加急下的,不说一天八百里,至少六百里得有吧。就是普通的文书,也不过一个来月就到了京城。张柬之等人拖儿带女的,周利用就是速度快,从贵州一直折到广东,这是多远的距离?有可能桓彦范是救不及了,但至少敬晖还能救得上的。
王画思付了一下,会意过来,李显或者没有对五王动杀机,但韦氏并没有就此放过五王。在她的授意下,放出的钦差不得不在路上刻意耽搁行程。李显下一万道圣旨,有韦氏的干涉,五王还是难逃一死。所以老魏身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