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密闭的枯井里面才逃过了劫难的。当然,后来也正是这三个人把阿杰梅尔的情况传了出去,无形中让莫卧儿帝国的很多人都对明军产生了一种恐惧的感觉。
当然,朱祁钰没有去理会这些,在确定阿杰梅尔已经完蛋了之后,他就开始准备下一步的进攻了。虽然最后明军并没有占领阿杰梅尔,不过照样打开了德里的南大门,现在,明军从南面向德里进攻的道路已经出现了在朱祁钰的面前了!
第十一卷 横扫西洋
第二十五节 北线进攻
阿杰梅尔的战斗还在进行的时候,陈懋那边就已经展开了行动。在这次针对莫卧儿帝国的战争中,可以说陈懋是各路大军统帅中最没有面子的了。论资历,地位,还有这次指挥的兵力等方面,陈懋都是最有优势的,而且北线还是主线,是攻打莫卧儿帝国首都德里最有希望的一条进军先路。哪想到,才到了木尔坦,还没有渡过萨特杰河,就遇到了莫卧儿帝国军队的顽强抵抗。结果,各路进攻部队都相继告捷,只有陈懋这边陷入了僵局,而且还需要其它线路的进攻部队来配合他的行动,陈懋顿时觉得不知道该把面子往哪放了。
可以说,整个北线进攻部队的将领都很尴尬,陈豫,谢正卿,肖国清,万军平,还有几个西北军的将领,在看到其它各路军队都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而自己则寸步难行的时候,一个个都焦头烂额的样子,恨不得长了翅膀,直接飞过萨特杰河!当然,这些将军也在积极地想着渡河的办法,不过莫卧儿军队在东岸部署了完善的防御阵地,要想在损失不大的情况下顺利渡河,那可不容易。
陈豫,谢正卿等人还专门组织了一个军官团,让军官们去寻找进攻的办法。显然,要渡过萨特杰河,以往的老战术是没有用的。虽然萨特杰河并不宽,部署在西岸的火炮足以覆盖东岸的滩头阵地。不过,因为受到萨特杰河的阻挡,炮兵不可能及时跟进,而莫卧儿军队部署在河对岸的那些投石机,甚至是弓箭手都将直接威胁到渡河的步兵。显然,用火炮支援步兵渡河是不可能的,除非能够将火炮架设在河上,不过,河上怎么架设火炮?战舰根本就到不了萨特杰河。
这些军官们围绕着渡河作战的问题讨论了一番,最后在否决了所有新提出的作战方案之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一点上,那就是怎么在河上架设火炮,怎么把火炮快速地运送到河对岸去,至少要能够支援渡河作战的步兵,并且压制住河对岸。莫卧儿军队的投石机与弓箭手!很多军官都提出了一些奇思妙想,不过最后还是落到了一个很现实的办法上,这就是杨天奉在东面的穆纳河所采取的办法,建造炮艇!
陈豫把这个意见提交给了陈懋之后,陈懋也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让陈豫去试一下。毕竟在没有任何其它有效的办法前,这是唯一可以采取的办法,那就试一试吧,结果最多是失败,而不会比现在的情况更糟糕!
陈豫与谢正卿两人还真干了起来。虽然第一军与第二军都是陆军部队,不过两军中还是有不少人是在南方的水乡长大的,造几条小船并不是问题。而且他们有时间来做充分的试验。结果,那种仿照渔船样式的炮艇被否决了,因为渔船的船型在火炮进行横向射击的时候,很容易倾覆。最后通过试验确定下来的炮艇样式,其实就已经具备了近代内河炮艇的雏形。
这是一种平底,吃水浅,且船型比软粗短的,比普通的内河渔船要大出许多的一种类似与内河运送货物的上船样式的船只。当然,这些炮艇更为坚固。具备一定的抗打击能力,每艘炮艇上可以装载三到五门火炮,并且储备足够的弹药,除了二十多名炮手之外,还有二十多名船员。而船只的主要动力不是风帆,而是浆,依靠船员划浆前行。当然,在非作战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使用风帆。
在确定下了炮艇之后,陈豫立即开始组织人手大规模建造这些炮艇,并且用最初建造出来的几艘炮艇,供第十军与第十一军的炮兵练习。毕竟,火炮在炮艇上射击的情况与在地面上射击的情况不一样,这将影响到火炮的射程,精度等问题,炮手必须要经过了训练之后才能在炮艇上顺利地操作火炮。
一番忙碌下来,当陈豫用最快的速度准备好了几十艘炮艇时(当时,这些炮艇都是临时建造的,没有按照帝国建造海军战舰的严格要求进行,很多材料都是直接从附近的森林里砍伐的,用的既不是最好的橡木,同时这些木材也没有经过充分的干燥,所以在战争结束之后,这些炮艇都被拆除了),炮兵的训练工作也进行得差不多了。第十军与第十一军各抽调出了一个炮兵团的兵力部署到这些炮艇上。
陈懋没有急着用实战来检验炮艇的作用,而是在木尔坦西面的印度河上组织了一次演习,在演习中炮艇证明了本身的价值,就算是在距离河岸大概三百步的地方抛锚,都足以压制住河对岸至少两千步范围内的所有敌人的火力点。而莫卧儿帝国的那些投石机的射程根本就没有这么远。这下,陈懋也相信了这种新武器能够帮助明军渡过萨特杰河,随后就开始组织渡河作战行动。
也就在阿杰梅尔城被大火笼罩着的时候,陈懋下达了渡河作战命令。当时,他已经知道皇帝指挥的南线军团已经在阿杰梅尔附近歼灭了一股莫卧儿中央军,并且攻打阿杰梅尔的行动已经全面展开了,而卫广指挥的西线军团也参加了作战行动。只要打下了阿杰梅尔,那么南线军团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军德里。这是好事,不过对陈懋来说,这是巨大的压力,如果连南线军团都打到了德里去,而他还在萨特杰河西岸徘徊的话,那回去后就没脸见人了。也就是在这一压力之下,陈懋决定要采取行动了,总不能看着别人吃肉,自己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吧!
明军的进攻一开始就相当的猛烈。第十军与第十一军的六个炮兵团集中部署在了萨特杰河西岸,两军轮流进行炮击,压制东岸河滩阵地上的莫卧儿军队。接着,装载着近四百门火炮的八十多艘炮艇离开了西岸,开始向东岸进发,在前进到距离东岸大概三百步的时候,这些炮艇都停了下来,然后按照两个团的编制,轮流压制对岸莫卧儿军队阵地后方的投石机,以及近处的的弓箭手。
炮击进行到关键时刻,装载着一个步兵师的五十多条渡船也出发了。在没有遇到多少抵抗的情况之下,第十军的这个步兵师就夺取了河滩阵地。并且在后方炮火的掩护下开始构筑防线。随后,第十军的三个炮兵团渡河,巩固了河滩阵地。而第十军的另外一个步兵师是在当天傍晚前到达萨特杰河东岸地。
花了一天的时间,明军才巩固了河滩阵地,并且在莫卧儿军队的防御阵地上构筑了新的防线。当天晚上明军开始向东岸运送弹药物资,毕竟炮兵的弹药消耗是很大的,如果物资无法及时地运送过去,那么河滩阵地就守不住。也就在当天晚上口莫卧儿军队发动了疯狂的反击,为了提高反击的效率,莫卧儿军队甚至在河滩外围点起了数百堆篝火。
这天晚上是双方的生死之战,战斗打得异常的惨烈。第十军的两个步兵师一直坚守在阵地上,并且用密集的弹雨招呼着杀来的莫卧儿军队。后来,有很多明军官兵就这天晚上的战斗写了回忆录,这也是被公认了的,除近卫军激战莫卧儿中央军之外最为惨烈的一场战斗。双方都深知河滩阵地的重要性,所以都想夺取这块阵地。
如不是参谋军官的一再劝阻,还有陈豫等人的制止,恐怕当天晚上陈懋就要到东岸去指挥战斗了。隔着萨特杰河,陈懋一整夜都在紧张地观察着战场上的形势。特别是当第十军的阵地多次被敌人突破的时候,陈懋几乎就要忍不住了。不过,在下半夜,第十军的最后一个步兵师到达了萨特杰河东岸。巩固了河滩阵地,并且逐步控制住了战场上的局面。这时候,陈懋才稍微松了口气。
第二天一早。陈豫的第二军第一批渡河。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几十艘运输船来回穿棱,才将第二军的一个骑兵师运送到了东岸。陈豫没有犹豫,立即指挥这个骑兵师向北运动,冲击莫卧儿军队的右翼。同时,第十军的步兵也开始发动反击,在正面战线上发动了进攻。激烈的战斗持续到了傍晚,莫卧儿军队终于经受不住明军在两个方向上的猛烈进攻,开始向阿努布格尔方向撤退了。
这个白天,除了第二军的另外两个骑兵师之外,第十一军的三个炮兵团也先后来到了东岸,随即,那些炮艇上的火炮被转移了下来,而拆掉了火炮的炮艇也用来运送渡河部队了。而这个晚上,莫卧儿军队没有发动反击,阻挡明军渡河的最佳机会已经错过了,随着越来越多的明军来到萨特杰河的东岸,特别是第二军几万骑兵的存在,让莫卧儿军队不敢轻易反击,如果防线上再出现漏洞的话,那么明军骑兵很有可能一口气就杀到德里城外去。
陈懋没有让陈豫立即发动进攻,而是用第二军的骑兵控制了外围防线,第十军则负责加强内线防御。毕竟,在渡河作战的初期阶段,河滩阵地是关系到整个战役结果的事情,不肯有半点闪失。随后,上百天船只花了足足五天的时间,才将第十一军,第一军,以及西北部兵军,杨洪的西北军团第三军,以及大量的作战物资转移到了萨特杰河的东岸,并且在这边建立起了新的司令部。
随后,明军才展开了全面进攻。而此时,阿杰梅尔城已经被烧成了灰烬,朱祁钰也正在策划下一步的作战行动。陈懋憋了近一个月的能量在这个时候也爆发了出来。既然已经渡河成功,那么在进军德里的路线上,除了那些依城而守的莫卧儿军队之外,已经没有天然障碍能够阻挡明军前进了。
陈懋以第二军为先锋,第一军在其后跟进,第十一军负责战线推进,而第十军则在后方作为预备队,西北步兵军,骑兵军都被陈懋留了下来。即使守在阿努布格尔城的莫卧儿军队大概有十万人左右,不过在陈懋看来,要打下这座小城,以第十一军,第十军的炮火,根本就没有问题。也就在这里,中央军团遭遇到了莫卧儿中央军。这是明军第二次与莫卧儿中央军交手,而且是一场双方兵力相当,且战斗力也相差无几的野战!
就在明军渡河的那几日,驻扎在德里西面的莫卧儿中央军开始西进,准备支援阿努布格尔城的守军,将明军打回萨特杰河西岸去。虽然,阿巴克没有预料到明军能够这么快就渡过萨特杰河,所以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投入中央军,将还处于半渡状态的明军击溃。不过,在明军顺利渡河之后,阿巴克仍然让中央军出发了。他已经没有了选择,阿杰梅尔城已经陷落,必须要在德里南面部署新的防线,如果西面战线上再出现问题的话,那么德里就完蛋了,他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在两个方向上阻挡明军进攻。而相对来说,阿巴克认为要击溃西面的明军更有把握一点,至少,那边没有明帝国的近卫军,没有蒙古骑兵!
八万多莫卧儿帝国的中央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阿努布格尔,正好在明军到达之前,与这里的卫戍部队建立起了新的防线。不过,阿努布格尔城太小了,根本无法容纳十多万军队驻扎,也不可能利用城墙来保护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