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征南大将军博洛受部将同安候蛊惑,妄动刀兵……兹命征南大将军博洛率军退抵南京城,听从大学士洪承畴节制,共同镇守江南……”
跪在地下的博洛听着这样的诏书,心中只想大骂:“真他妈的!”
失望之余,他斜眼看向一旁的郑芝龙的脸色,一看之下,心中暗道一声“惭愧”。自从郑芝龙到了他的手下,无论出谋划策还是冲锋陷阵,都是鞠躬尽瘁之人。
怎奈神州军江南一战,不担尽夺其功,进而委诸罪于其身,朝堂之上那些个大臣真是殊可恨哉!
这样的话,他博洛心中纵是如此想的,却也无处可说,无处可以寻得着道理。内心之中不禁对摄政王多尔衮隐隐失望。
实则博洛对于此中内情又能知道几分,摄政王为了保住他这个征南大将军的名号,在朝野之上尽是求和之声时,已是难上加难了,至于郑芝龙那等朝堂之上大臣中的小角色,自然也无力救之,全让队负了这个罪名罢。
“……革除郑芝龙官职、摘去顶戴……着其留征大将军帐下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臣尊旨!”郑芝龙用手缓缓托起头上的顶戴,金起花蓝宝石的顶子就这么没了,心中那种感慨自然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额头之上的青筋,一直伸到眼角皱纹里面,脖子上的血管崩崩直跳。这颗蓝宝石可是由侄子的命换回来的,可这么就没了。
况且,江南之败,与他一个三品将官有何关系。然而,曾经在唐王朝廷之上的经历使他明白,这就是皇命,无论内心如何想法,这圣旨必是要接的。
待得三呼万岁谢主龙恩之后,郑芝龙一面自己摘下帽子,一面一个头重重磕在地下,嘴里高叫:“微臣郑芝龙有负皇上所望,罪该万死,情愿战死沙场,报效皇恩!”
当夜降临到清军将要弃守的苏州城中之时,博洛与郑芝龙再坐在一起喝着苏州城中的最后一杯酒。
是了,明天这苏州城就要白白放弃,用数十万人夺来的江南也就不要了。心痛归心痛,这旨吗,却还是要尊得。
博洛虽然受到了指责,然而并没有削他有削他爵,罢他的权,他依然是征南大将军。一切罪责似乎都在郑芝龙的身上。
这使得博洛这始做俑者感到,多少有些对不起自己这个能征惯战的手下大将。亲手一杯水酒捧到郑芝龙的面前。
“郑候,这杯水酒全是我的一番心意,你……”
博洛喉头一哽说不下去了。
“大将军!”郑芝龙双手捧过酒杯,脸上流露出一丝感激之情。
博洛低声道:“还请郑候放心,一切事情都在我的身上,只要我们再立新功,必……。”
“再立新功……大将军,属下有一妙计,却不知当讲不当讲!”
3节 搬石砸脚
*********)
不能否认,在这个世界之上有些人是很聪明的。可悲的是,这些聪明没使这些聪明人做到爱因斯坦、也没使他们变成爱迪生等等对于人类有用的人。也没有使他们变成诸如那些曾经的大政治家,为一群人谋来福利。
不幸的是,这些聪明的脑袋变成了一种即没有忠义、也没有仁爱、更不顾国家的黄金脑袋。非常可卑,这样的脑袋往往得到的结果一一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郑芝龙就是这样一个家伙,他根本想不到他的所谓妙计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至于砸在自己脚上砸出怎么样一个痛处,相信大家后边看到之后,一定也会如此替郑芝龙叹息,同时亦会感叹人心难测!
博洛偷眼看着已经喝出了七八分酒意的郑芝龙,他有些拿不准,郑芝龙到底是什么意思。
“回闽地?!如若真如他所说,发动闽地郑家势力与伪唐王为难,还是我这里树醐狲散,大家各自想自己的去处。”
博洛看着已经显了酒,原本因为失意而显出几分青白色的脸膛。去了顶戴,看得见他新刮的头皮,泛着模糊不清的虚虚光茫。
“倘若如今闽地一动,伪唐王势力覆灭,那么神州贼的物资断绝,最少该有机会恢复江南吧!”
是哪,在博洛心中,穷山恶水,遍地悍民的闽地,哪里比得上锦绣江南更重要呢!
“可真如他言,放他回去,哪他却能保证他还能回到这里,纵虎归山却是件大大的蠢事!只是他为何却给我说明,却不怕我疑心么。”
用一口气逼出一脸“酒意”的郑芝龙,何尝又不在举盏狂饮之时,偷眼看博洛的神色。
“这次丢官罢爵,正是那神州军的祸害,怎么也要讨回这口气来。只怕大帅疑心我要回到唐王那边……唉!如今是怎么也回不去了,肇基之死,不但使我那兄弟(郑芝逵)容我不下,即是那个混世魔王也容我不下,如今……”
郑芝龙于钱塘江口击杀自己侄子一事,也耿耿于怀不能轻易遗忘。正是这件意想不到的事,已经完全断绝了他再回到闽地称雄的可能,此刻郑芝龙只想博洛这位对自己“青眼有加”的大帅能够看得透这一点。
博洛眼睛除了偶尔偷窥郑芝龙之外,他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自己手中的精致酒杯之中。
杯是神州城时代的“雄城精窑”,酒是神州城特产“极品女儿红”。自从打了鲁监国之年,这些东西价值在这边是一涨在涨,他博洛如若不是顶着个大帅的名,如何能得到这些千金难得之物。
“那个自称神州的地方,真的就那么好吗?这位候爷回去,却是件不大可能的事!如果我再疑心不用,却不正是个用人且疑人的主么!此乃为帅忌!”
博洛一爷脖,将手中美酒倒入口中,“有道是富贵险中求!”
“郑候此计甚妙,现在轻易启衅,却不是朝上那群文臣能够想得明白的。此事虽不须动用太多朝廷兵马,只是亦得想好好想个办法,悄悄去办这事才办得成。只要此事办得成了,本将军一定向摄政王那里优叙候爷军功!”
博洛此话一出,热血呼噜噜的直在郑芝龙胸中翻腾,心中一阵激动。
“还是这位年纪虽轻,却是胸襟开阔,总算我郑芝两眼尚不昏花,无明珠暗投之虑了!”
也无怪乎他郑芝龙激动,如今他的位置,的确相当尴尬。此次朝廷如此做,却是为这位大帅留了颜面,可是如果自己不再立新功,这前边的拼命也就做了时光虚掷了。且现在因为郑肇基之事,断了退路亦只好一心与那边为敌罢。
不过博洛下一句话,却又叫郑芝龙摸不透这位大帅到底是胆大包天,还是不放心自己呢!
“只是郑候,此事却是不能让你一人拼命,所以,本帅也是要去的,只是请候爷还给本将军想个什么办法,抛开俗事与候爷一起去做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举。”
“什么”
郑芝龙张开装醉的双目,不相信的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征南大将军。他倒想看看这位年轻的大帅到底有多大的胆子。
“大帅,你和末将一起去?这……这……此事却是万万不可!”郑芝龙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说是好,孤身深入虎穴。
倒是博洛大方一笑,尽解郑芝龙疑惑。
“哈哈,候爷何须做此小儿女之态。候爷不顾自身安危,为这大清进这必死之义,我博洛岂是枉有皇家血脉之人,如此壮举说什么也要一起与候爷共同面对。就算要死,博洛倒是愿与郑候这样的英雄豪杰死在一处!”
“候爷!”郑芝龙叫了一声,喉头一阵酸楚,再也说不出话,只向后退了步,恭恭敬敬向博洛行了一个大礼。
“大将军在上,受芝龙一拜,此生甘为大将军牵马执蹬,扫平四方,芝龙如有食言,只教雷神击击,教妈祖将芝龙压于大浪之下,永不超生。”
博洛看着郑芝龙的模样,心中也是一阵快慰。此刻因他江南之败,虽然有摄政王力保,可这人情冷暖却是受得多了。而福建人用妈祖发誓,尤其是郑芝龙这以海为家之人如此发誓,可见其心之诚。
博洛心中一暖,伸手拈起眼前酒壶,倒下两杯水酒。接着,一撩自己前襟,亦跪在郑芝龙对面。
“如是,候爷你我二人不妨借着这杯水酒,向苍天聊表一番心意,结了兄弟罢!”
“这!”郑芝龙心中暖则暖矣,和一个大功天下的清贝勒结为兄弟,那么今后的平地青云,仅是指日可待之事。
“大将军,非是芝龙不识抬举,只是怕高攀不及!”
“郑候何必做此俗人之举,你我兄弟二人情投意合,弟今与兄在此黄天厚土之下结为异姓兄弟,今后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如违此誓,就有如此杯……”
“当、当”来在神州城的“雄城精窑”一同在地下摔得个粉粉碎!
就此一场灾难就要临到福州城,而且博洛同样有幸见识到那个“雄城”,也才理解了他们如何造就那等奇迹。
4节 参见将军
*********
“怎么?他们来了么?”黄山问着身边的手下。
这里是延平城、建宁城之间皇家第一师与清军进行对峙的地方。
黄山的到来,使身边的士兵都感觉到心中暖暖,今天这位师长大人亲自来到前线,如何不让他们心中暖暖。
一个个据点,形成了神州军标准的“杀伤地域”,而对面不远处就是清军的大营。那里闪动着一些昏黄的灯光。
比之在赣州驻扎之后,如今已经完全变成“黄家第一师”而且三万人的加强师的,阵地就差得远了。
这边一道道光柱就差得远了,一个个玻璃的探照灯,一个个可以调节火苗的喷嘴,一个个“小太阳”造就了“黄家第一师”方面的心理优势。几乎每个士兵都认为,如果与清军开战,胜利的必然是他们。
当然,他们胜利的信心,并不是完全建立他们自己心上,是那些偶尔通过水路来到这儿的神州军的战舰,那已经是神州军力量的象征。
“尽管来吧,我们背后就是神州军!”
可是今天,光柱并不多,甚至有些探照灯没有亮起来。上头的解释是,库中“火石”不多,因此不能发放。这些“电石”并没有人知道它的真实名字,只知道来自“神州自由邦”
“哼!鬼知道是怎么回事,不是哪位大人又用这些‘火石’发了财罢!”
如今这“黄家第一师”虽然,依然如同神州军似的装备,然而他们实际不过是徒具外表罢了。
黄山拿望远镜看着黑乎乎的远方,今天他到这儿,却是受到了郑芝龙的命令,自从郑芝龙前往江南带走了他的亲弟弟黄明之后,他也不能不受命于郑芝龙,而将皇家第一师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也是出自于郑芝龙的要求。
如果不是自己效忠的实际是郑芝龙的话,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出卖那个对自己有恩有义的“大哥”一一郑森。
而自从他有了“黄家第一师”之后,他就有了野望。尤其在王忠及洪旭孝被朱聿键及郑森分别调回之后,他就算是有了真正有了自己力量。
既然有了自己的力量,那么似乎他的地位也该高上一些,官爵似乎也就应该升上一些,然而这些一直没有被朱聿键所关注,直到现在他依然仅仅只是一个师长而已。
因此,他动了动脑子,并且对于这件事特别上心。其实,归根结底心里想的就是:“只是,不知道会尝我个什么官呢?”
实则乱世当上,实力就是地位,这也是为何一到赣州,他黄山就拼命扩军的原因。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抵御外侮之时,每每兵多将广,然而俱是些空壳,或者被敌军个个击破。观明末及抗日战争,无不是如此,原因实际也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实力就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