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丫鬟一见小婢子这样,心中更是打定了注意。
“喂!就是叫你呢,装什么木头?快过来。”丫鬟不耐烦又道。
小婢子飞快地抬起头来望了丫鬟一眼,咬唇想了想,慢慢地挪着小步子走了过来。
“这位姐姐,我,我,我没有犯错。”小婢子低垂着脑袋战战兢兢道,“我,我,实在憋不住了,才悄悄出来更衣。只是这南山寺太大,我一时迷了眼,走岔了。”
小婢子急急道:“这位姐姐,千万不要告诉我家夫人,我这就回去了,这就回去了。”
丫鬟不耐烦地打算她:“你是哪家的?”
“曾家,婢子是曾家的。”
曾家?
跑腿的丫鬟是福王府的人,这小婢子一说,想了想才记起有那么一家人,似乎,那曾家大夫人与简三夫人交情还不错的模样。思此,丫鬟面色放缓了些:“好了,我不会告诉你家夫人。”
丫鬟顿了顿,道:“不过,你得帮我帮点儿事儿。。。。。。我脚崴了,你帮我将这诗词送到会场那边去。”
小婢子闻言缩了缩脑袋:“这位姐姐,我。。。。。。”
“支支吾吾作甚!只是叫你送个东西罢了,哪来这么多话。从这小道穿出去,将诗词那道会场外的屏风那边,自然有人在那等着。”丫鬟对小婢子的胆小怕事很是不耐,“还不快去,小心我跟曾家大夫人说你到处乱跑,让她好好惩治你一番。”
果然是小家子的人,连个下人都这么不经事儿。丫鬟心中鄙夷,眼中自然地就流露了出来。她将眼前的小婢子压得死死的,断定她不敢违抗自己的意思。
果然,小婢子听到曾大夫人的名号时忍不住抖了抖身子,她咬了咬牙,结果丫鬟手中的诗词,沿着小道快步走了出去。
直到穿出鹅卵石小道,身后再也看不见那丫鬟的身影时,小婢子才抬起一直埋得低低的脑袋,她四处望了一眼,确定四处没有人时,才松开攥得紧紧的拳头,掌心中赫然躺着几个小石子,许是捏得太紧,小石子已经汗淋淋的一片。小婢子飞快地将手中的石子扔进一旁的花丛中,直到再也看不见踪影,她才飞快地往屏风那边走去。
☆、第123章 执拗
小婢子脚步稳健,低着脑袋往会场走去。果然,才刚绕过屏风,便看见各家的小厮们一溜儿地侯在会场入口。小婢子飞快地望了一眼,快步来到几个管事模样人面前。
“这是八郡主所作之诗,王妃让婢子赶紧儿地送了过来。”小婢子道。
管事皱着眉头打量了小婢子两眼:“你是谁?怎么不是霓裳过来?”
小婢子不慌不忙:“婢子是曾家的,方才霓裳姐姐崴了脚,正巧遇见婢子就在边儿上,霓裳姐姐为了不耽误事儿,便让婢子帮忙跑跑腿。霓裳姐姐叮咛了婢子千万要快些将八郡主的诗词送过来。”
管事见着小婢子虽然难掩生怯,话说得倒还利索。他想了想,并不觉得这小小的婢子敢在这捣鼓什么心眼儿。他将诗词接过来递给一旁的小厮,让小厮送了进去。
“先别走,这里有些诗词你拿进去让夫人们看看。”他叫住婢子道。
小婢子硬是站定脚,眼观鼻鼻观心地立于一旁等人将诗词送过来。很快便有人将一沓诗词送了过来,小婢子接到手上,施礼后快步地往侧殿去。
也不知道是太过紧张还是什么的,从那一溜儿的小厮跟前走过时,小婢子脚下一个踉跄,整个人忽然地就摔了下去。她一声惊呼,大惊失色,自然而然地,手中拿着那一沓诗词顿时像那漫天的雪花,纷纷扬扬地洒开出去,落满一地。
管事快步走过来。又惊又怒。
“干什么吃的,连走个路都不会吗?”他满面怒容,一边声斥小婢子,一面吩咐一旁的小厮们将地上的诗词捡起来。
“这些可都是贵人们所作的诗词,你这么不小心,万一将哪张给弄坏了,就是将你给卖了也赔不起!”管事怒道。
小婢子吓得脸色全白了,一个劲儿地道歉求饶。
她也不顾得是否摔伤了。忙着爬起来到处去捡掉在地上的纸张。她又惊又慌,一个不留神将一个瘦高的小厮撞到在地上,小婢子顿时更是惶恐,也顾不得男女只防,伸手去扶那小厮起来。
那小厮被她那么一撞,也有些恼怒,他一手摸着被撞得生疼的脑袋,正想开口训斥,却感觉到这小婢子趁机在他手心里塞了什么。
小厮一愣。抬眼望了一眼那小婢子,可对方却一直低垂着脑袋看不清面容,只看见小婢子厚厚的刘海。和露出来的那一角尖尖的下巴。小厮瞥了一眼这小婢女身上鹅黄色的衣裙。他记得,这次来的世家里头,只有曾家的丫鬟婢女们穿得是鹅黄色的衣裙。
小厮心里一动,将到嘴要训斥的话顿时给塞了回去。
小婢女惊慌失措地跟管事求饶,又是磕头又是赔罪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那管事虽然恼怒。可见那沓诗词没有什么破损,加上他不也不想在这弄出什么幺蛾子,这才黑着脸,勉强放过了这小婢女。经过这么一搅,管事已经不放心让这不经事儿的小婢女独自跑这一趟了。他挑了两名年纪较小的小童跟着小婢女走了这一趟。
三人走到鹅卵石小道时便看见一旁翘首以盼的霓裳,霓裳一见陪同的两个小童便知道这小婢女把差事给办砸了。她狠狠地剜了小婢女一眼。
小婢女受了霓裳一顿斥骂,好不容易才脱了身。
小婢女并没有直接回侧殿,她先是到了一旁供下人们歇脚的屋子里换了身浅绿色的衣裳,又重新挽了个单髻,这才悄声往侧殿走去。
小婢女,正是绿菇。
侧殿里,众人相传着从会场那边送来的诗词歌赋,议论纷纷。其中,不少看见了熟悉的字的命妇们当然是喜出望外,不过也有些人神色不怎么好看了。
曾念薇细细地看着传过来的一张张诗词,似乎想从中得到些关于曾启贤的消息。
不知道,父亲那边怎么样了。上一世,魏敏河窃了父亲本应有的所有成果,从而一战成名。这一次,没有魏敏河的窃题,不知道上一世应该有的荣耀,是否会如常落到父亲头上。
曾念薇心里不是不忐忑的。
父亲若是想出头,这是最好的机会。
她望了往殿外的天色,这个时候,皇帝应该就要来了吧?可绿菇怎么还没有消息?
曾念薇正恍思之间,绿菇便回来了。
趁着众人纷纷讨论着诗词之时,绿菇悄悄地从殿外进来,没入殿边儿上的一众候着的丫鬟婆子当中。绿菇站定之后不动声色地望了绿意一眼,一直留意着动静的绿意顿时了然。
曾念薇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她端起茶碗浅浅啄了一口,神色如常。
一旁的杜芳梅方才跳了一支舞,赢得了不少人青睐,此时小姑娘脸上怎么也掩饰不住的得意与兴奋。她手中也拿着一张诗词,兴致勃勃地与曾念薇道:“四表姐,你看,这首诗用词极妙,意境深远,真真是首好词呢。”
杜芳梅脸上微微有些红:“也不知是哪家公子,能做出这么好的诗。”
曾念薇瞥了一眼那诗词,心里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哪是什么少年公子所作,当凭这首诗词所述的,就知道是个经年的老翁所出。
曾念薇没有挑破,她微微点了点头。
“嗯,的确不错,是首好诗。”曾念薇道。
杜芳梅得到了认同,脸色更是一红,她扭过头去与一旁的曾念琪开始小声谈论这次来的会有那些少年儿郎们能做出如此精妙之诗词。
又过了半盏茶的时间,王雪娥才带着曾念芳回到曾家这边的宴席上。
曾念芳低垂着脑袋,手里捧着一张薄薄的纸张不知道在想什么。双颊如霞飞花,红得不像样子。王雪娥提醒了她好几次她才收敛不少。
曾念琪一早就看见曾念芳这个样子里,心中更不是滋味。
“十妹妹手里拿的是什么好诗词,给姐妹们一起看看呗。”曾念琪道。
曾念芳闻言扫了她一眼,眼中带着些不屑:“那边这么多,五姐姐想看,尽管去拿就是了。”
“有什么这么宝贝的?”曾念琪有些羞恼;“这些诗词又不是十妹妹一人的,大家想看看怎么了?”
曾念琪不知道想到什么忽然冷笑一声:“十妹妹这该不会是想将这诗词占为己有吧?啧啧啧。这可不行,别说我这个做姐姐的没提醒你,这些诗词可不能拿了出去,这要是不小心让十妹妹给带走了,那可便成了私私相授。”
曾念芳闻言脸色一白,顿时有种被戳穿了想法的羞恼。
王雪娥闻言却是脸色一肃,她定定地盯了曾念琪一眼,却是对杜氏道:“二弟妹可是要好好管管琪姐儿了,瞧瞧。这说的都是什么话?”
杜氏虽然不悦王雪娥给她脸色,不过倒也知道这次曾念琪口不择言,她讪讪一笑。将曾念琪拉到一旁低斥。
曾念琪不甘不愿地哼了一声。在杜氏低声的训斥中闭了嘴。
那头,会场入口的小厮在小婢女离开不久后便借口更衣走开了,小厮走到无人处悄悄将捏在手心的纸张展开。他是识字的,要不也成不了魏敏河的贴身小厮。薄薄的一张纸上只孤零零地写了三个字:见信来。
没有写收信人,也没有标署留名。
小厮眉头一皱,他下意识地将纸张翻过来。信纸的背面赫然印着几朵墨梅,朵朵染开,似是不小心被墨汁泼了上去。
小厮见到这墨梅,心下倒是松了一口气。
他不敢怠慢,他将纸重新卷好收进衣袖里寻了机会交给了魏敏河。
魏敏河看完纸沉默了半响。他朝会场中央高声谈论的众人们,目光在正与一群大儒们说得激动的曾启贤身上停留了一瞬。他思索片刻,毅然转过身往后走。
他身后的小厮却是有些不安:“爷,您就这么离开了?”
他望了一眼会场,低声道:“圣上还没到呢,爷要不再等等?况且,这信上说得没头没脑的,也没说明要去什么地方,爷要仔细考虑,三思而后行啊。”
小厮跟着魏敏河好些年了,他深知自己主子的执拗。他方才一直没瞧清楚那小婢女的模样,心里隐隐有些不安,可他亦知那人是主子的逆鳞,不可触,他不敢劝魏敏河不要去。
魏敏河脚下不停,大步往外走去,一双细长的眼睛边微微往上挑了挑,薄唇抿得紧紧的。
若是这信上事无巨细地说了在哪里见,他或许还会有些怀疑,可这信上并未言明。加上这信上虽然才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是他无比熟悉的笔迹,他只一眼便信了五分,待他再看见信纸背后看似凌乱却错落有致的墨梅时,他再也按捺不下心中的澎湃。
这么多年了,这是她第一次要求来见他。
他想起上次她那封信,若不是真的走投无路了,她又怎会向他求救?魏敏河想到将她逼迫至此的那些人,一双眼睛危险地眯了起来,眼神骤冷。
有些事,怎能在一张纸上全部道来,这万一落到了其他人手上,岂不是万劫不复? 聪明如她,向来不会将自己置于此等危险之地。
这寺庙后边的好几排厢房是专供香客歇息的,为了男女避嫌,男宾安排在了东厢,而女眷则是右厢。整排屋子原是连在一起的,可后来为了避嫌,便将最中间的那件屋子置了空,用来作为东西两厢的分割线。而现在,那间厢房,毋庸置疑是最适合谈话的地方。
最危险的地方,向来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正如她挑了这个时机来见他一般,看似最冒险不过,可却又是最为自然。他已经想过,万一有人来撞见,他们也只是巧遇罢了。
魏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