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小子,想打对头。”李汉一压机头,勇猛地迎了上去。狭路相逢勇者胜。敌人胆怯了。相距还有1000
多米,为首的敌机是美军王牌飞行队长--它一个侧翻,急忙向右躲避。李汉敏捷地向左一侧,从敌机飞行弧线的内侧截了过去。
这时,另外4架敌溜到了李汉的后方,企图偷袭。我一中队3架战鹰立即扑了上去,吓得敌人慌忙掉头逃走
了。在友机的掩护下,李汉稳稳地把敌机套进了瞄准光环。600米、500米、400米,李汉猛地一按炮钮,一下子
打出了40多发炮弹,敌机拖着长长的黑烟,一个跟头栽进了大海。
与此同时,又有8架敌机冲了上来,一直在高空担任掩护的副大队长李宪刚,立即带领二中队迎战上去,“
咚咚咚”一串炮弹,吓得敌机仓皇地向海上逃去。李汉率领机群追到了海上,波光粼粼,将敌机黑乎乎的影子映得十分清楚。一架敌机正准备
转弯逃走,李汉一带机头,瞄准敌机尾巴打出了一串炮弹,这架敌机又被击中了,敌王牌飞行员借机跳伞逃命,途中却被我地面部队俘获;我
志愿军空军初试锋芒,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3架,我无一损失,“3比0”的战绩首战告捷,在人民空军的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多年以后
,那位被李汉击落的美军王牌飞行队长当了美陆军参谋长,而李汉也是我人民空军司令;八十年代初中美恢复了建交,1986他们二人再度在京
会面并忆起援朝中的那场空战颇自感慨万千,此是后话不提。
第八十七章 毛泽东对志愿军无制空权的忧虑
对于现代化的大兵团作战而言,**深知,没有空军就没有制空权,没有制空权就意味着地面部队将会暴露在敌方的空中
火力之下,也就意味着胜利的天平将几乎肯定地向拥有制空权的一方倾斜。对于长期没有空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束手无策地挨敌人飞机
的狂轰滥炸是永远都刻骨铭心的痛苦回忆。
1950年10月13日,彭德怀匆匆从东安飞到北京,听取了关于苏联空军缓出动的情况通报。10月14日,斯大林让莫洛托夫明确
地告诉中国:苏联会很快向志愿军提供10个师的步兵装备,苏联的空军将只派驻中国境内防空袭,2个月或2个半月以后苏联也不准备派空军进
入朝鲜境内作战。
10月15日、17日,彭德怀两次飞北京,核心问题都是:苏联不出动空军援助中国志愿军,志愿军怎样办?
当时,在中国高层领导人的决策中,年轻的中国空军能否参战,成为一个焦点。
10月18日,**主持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再次研究出兵援朝的问题。刚刚从苏联回到北京的周恩来介绍了商请苏联出动空
军支援的最终结果。
大家为苏联采取暂停出动空军的立场感到不快。尽管出兵有许多的不利条件和困难,但**仍义无反顾地作出了令麦克阿
瑟、斯大林、令整个世界为之骇然的决策:“不要再对苏联出动空军掩护我军抱什么希望了,我们务必先走!没有空中支援也要出兵!”
会议一阵沉默后,彭德怀起身,目光如炬地看着刘亚楼,说:“空军司令官,我等着你的空军呐!”众人的目光顿时集中在
刘亚楼的身上。刘亚楼语气铿锵:“请彭总放心,不论苏联空军出动时间早晚,我们空军都要克服千难万险,尽快拉上战场。”
12章:援朝志愿军空军的组建
1950年10月底的一天。刘亚楼受召来到中南海。
**语重心长地说:“志愿军地面部队,主要是以步兵和为数不多的炮兵、坦克兵参战。与拥有陆、海、空相互配合的美
**队作战,制空权必然操纵在美国手中,这对志愿军的战斗行动极为不利。彭德怀同志最担心的便是出国作战有无空军掩护的问题。从金日
成的电报来看,他们很吃美军空军的亏。”
**说着猛抽了两口烟说:“为此空军必须迅速开赴前线,支援志愿军地面部队作战。”
**在作出出兵朝鲜的决定时,对空军能不能参加作战甚为关心。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成员虽有
丰富的陆战经验,但空战还是个全新的课题。
入朝作战,志愿军地面部队由于没有制空权,在美军立体作战的攻势下,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跨出国门时,志愿军共有汽车1300余部,20天内却被美军飞机毁掉600余部,后勤部队和给养运输,更是天天遭受惨烈的大空
袭。彭德怀发了脾气,要求空军速派飞机支援,夺取制空权。空军指战员也求战心切,要求能早日开赴前线,前方将士在美机下挨炸弹,他们
心里流血,一封封群情激昂的请战书和血书,一交一大摞。
空军虽然在短时间内得到全国性的发展,但就时下的力量跟世界头号空中强国美国较量,刘亚楼难免杌陧不安。美国当时投
入朝鲜战场的飞机多达1200余架,不仅飞机性能优越,机种配备齐全,而且飞行员也大都是参加过二战,“喝”过成千上万吨航空油,飞过上
千小时的“老油条”。此外,英国、澳大利亚、南非联邦以及南朝鲜也投入了100余架飞机。新中国空军刚刚诞生不久,只能算是刚刚出蛋壳的
幼鹰,通过“速成”,勉强能上阵的仅有2个歼击航空兵师,1个轰炸机团和1个强击机团,共有各型作战飞机117架,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不足
100小时,有的改装喷气式训练刚放单飞(按世界惯例,训练喷气式飞行员,一般需要300小时以上,美国则规定500小时),更严峻的是,不仅
飞行员的驾驶技术尚不熟练,指挥员也不善指挥,部队对空战还是一个“谜”。
刘亚楼思考着**的话,认真地说:“如果将这样弱小的部队贸然地投入战斗,同有强大优势的美国空军交手,后果很难
预料。”“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啊!”**无比激动、愤怒起来。
“情况确是如此,但我们又不能等练好了强大了再打,只能是边打边建,边打边练,在战斗中成长。主席说过,革
命战争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打,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刘亚楼说毕,语气变得愈发坚定:“请主席下达命令,空军一定早日参战。”
“好!你生性好斗,在挑战和应战中从不肯认输!”
**以赞许的目光看着自己的爱将,意味深长地说:“在战斗中锻炼成长,不仅是战争客观形势的要求,我看还
是促使空军迅速成长壮大的正确道路。”
刘亚楼说:“我们一定以战斗的胜利回答党中央和主席的信任、期望!”
“还有人民!”**补充道,嘴角的微笑漾开了。
刘亚楼随即奉命紧急组建志愿军空军。
1950年11月4日,一架专机把刚上任不到20天的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刘震从武汉接到北京。凭着多年的战争经验,刘
震敏锐地意识到有什么新的任务落到自己的身上。
刘震是人民军队中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1931年参加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红25
军第75师225团连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红15军团第75师225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部队实行整编,任八路
军115师344旅688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尔后,由一名政工干部转为军事指挥员,任独立团团长、旅长。。。。。。是一位军政素质兼备
的优秀指挥员。一下飞机,刘震便直奔刘亚楼的住处。
刘亚楼的谈话直入主题:“调你去东北军区工作,任务是准备组织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工作,你将担任志愿军
空军司令员”。刘震接受了重任,第2天便火速启程去了沈阳,进行志愿军空军的筹建工作。
1950年12月15日,党中央、**正式批复了空军入朝作战的报告。**在报告中写道:“刘亚楼同志,同意
你的意见,采取稳当的办法为好。”
后来的事实证明:刘亚楼甚得**满意的作战方针奠定了朝鲜空战胜利的基础。
第八十六章 写在异国蓝天上的壮歌
不能不承认,美军空军当属世界一流。鉴于美国远东空军中的优势,在**中央政治局多次讨论
出兵朝鲜的同时,令**最为忧虑的是我军尚没有升空作战的空中力量与美军抗衡,以掩护地面部队的行动。对此,他曾反复向斯大林表明
这一态度,并希望苏联为志愿军出兵朝鲜提供空中支援。
美国宣布介入朝鲜战争之后,当美国陆军第8集团军还在洛东江一线苦苦死守时,拥有1000多架飞
机的美国远东空军,就一马当先地出现在朝鲜半岛的上空。
侦察机、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联络机、引导机。。。。。。海盗式、野马式、雷电式、女
妖式、虎猫式、佩刀式。。。。。。呼啸的美国机群遮天蔽日、铺天盖地、雷鸣般的轰鸣撕裂了天空,曾经静谧空明的半岛上空没有了星辰,
没有了日月。美国空军的空袭威力是惊人的,当500磅、1000磅、2000磅的照明弹、伞弹、轰炸弹、**倾泻
到朝鲜半岛的江山大地时,北朝鲜的一切军用和民用设施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大大小小的工业设施、交通枢纽、电力和水利网络均成为重
点轰炸目标。随着这些目标的摧毁,与之相邻的居民区、医院和学校等也难以幸免。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坍塌声和人们的呼救惨叫声,伴随着
黑烟血雾冉冉上升,笼罩在每个遭受不幸的城镇上空--狂轰滥炸下朝鲜半岛的每一寸却土地处处散布着死亡的气息。
远东空军无疑是麦克阿瑟手中的一张王牌。这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驰骋疆场、战功赫赫的美国五
星上将,他要靠它在朝鲜战场上速战速决。有着第一流现代化武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骄傲的美国人,丝毫不怀疑这个半岛是唾手可得的。
第5航空联队首先参战时,飞行员接到的通知是:这次行动仅需一周时间,带上一套飞行服和几件**即可。
麦克阿瑟深知现代战争中空中力量的重要性,深知谁想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谁就必须控制空中
战场。随着战事的推进,美国远东空军的“饱和轰炸”、“地毯轰炸”,更是让全世界为之瞠目。。。
。。。
不能不承认,美国空军当属世界一流。鉴于美国远东空军中强大之优势,在**中央政治局多次
讨论出兵朝鲜的同时,令**最为忧虑的是我军尚没有升空作战的空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