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战,或者在没有遭到敌人进攻的时候,主动进攻轴心国,士气并非想象的那么高昂。
这些年,共产主义理想在解放军当中,特别是西北局出身的军官和政委心中相当的淡薄。倒是国家概念在这些中坚份子中日益深入人心。为了国家,刀山火海都是可以去闯的,但是为了共产主义理想,这就大打折扣。好不容易过上几天太平日子,为何不好好建设国家呢?
高层自然不会幼稚的认为,中国从此又可以过上闭关锁国的日子,中国必须加入世界,但是到底怎么加入,这就是一个非常有技巧的问题。
陕西众改变了中国,就算是以后没有苏联的援建,中国的实力到了1946年,也将远超过苏联援建之后的中国。既然还没有出现的苏联援建对共和国意义不大,选择依靠美国或者保持独立自主的道路,就成了讨论的焦点。
中国商品只要能够达到世界通用商品的质量,成本低于世界同类商品的价格,从外部市场赚钱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就算是和美国签订航海通商协议,只要能够换取美国的市场,这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不过,这就要冒着阵痛,甚至是非常巨大的阵痛才行。美国商品的质量和价格都不是现在的中国可以比拟的,一旦全面开放,很多领域都将成为美国商品的倾销地。这是必须正视的内容。而在此之外,共和国还要考虑到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选择美国的话,美国对共和国的军事打击,并非天方夜谭。
“美国辛辛苦苦才争取到了世界霸权,日本毁灭之后,他突然发现在亚洲,还有一个比日本更加有威胁的对手。美国人进攻中国并不稀奇。”杨柳表示道。
与会的政治局委员们对此不置可否,负责钢铁生产的肖白狼问道:“1946年,乐观点估计,我国钢铁产量能够达到1500万吨的水平。美国打过来,他们未必吃得消。”
“如果我们钢铁产量只有五万吨,那么我们就是美国的天然盟友。我们的钢铁产量超过1500万吨,那么美国打击中国,或者说瓦解了中央,他们独得中国这一大块肥肉,军事就是可以考虑的手段。”杨柳继续说道。
“美国人准备在中国死多少人?500万?1000万?想轰炸我们的工业基地,美国可以做到,但是想有效的占领中国,美国做不到。另外,我们的RPG7足够摧毁现在美国任何一种坦克,有针对性的进行部署,美国就算是1946年打进来,他的表现也未必有鬼子好。”顾璐对军事力量有足够的信心,“光脚不怕穿鞋的。另外,我们的核武器研究现在进步很大,快中子堆怎么看1946年都能够完工,生产15枚核弹头的武器级钚,并非天方夜谭。而且我们现在从苏联进口铀矿的谈判也已经完成,第一批铀矿石也运回了国内……”
“然后你准备让苏联和美国联手瓜分中国不成?”杨柳冷冷的反驳了顾璐,“我们建设国家不是为了和美苏同归于尽。而是要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那您前面危言耸听的这套算是什么?当我们吓大的?”肖白狼声音里面充满了火药味。
杨柳正准备反唇相讥,却被马前卒拦住了。“说来说去,靠军事解决不了问题。大家的想法我们都清楚,所以讨论点更有建设性的内容。”
“要么不卖国,要么卖国要彻底。我觉得实在不行,把中美通商协议给签了,也不是坏事。”黑蹈仁插话了。
“你就不怕被美国货把经济给冲垮了?”杨柳不知为何,火气很盛。不过看着大家不激动,也毫不退让的神情,杨柳也觉得这么做有些幼稚,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产权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
“说来说去,还是要自己发财。这时代这么做明显的不合适。”肖白狼立刻又挑起了战火。
“老子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把资本交给那群不懂经济的,还不如我自己来做。”听了肖白狼的话,杨柳的火气立刻就被再次激起。
“好啊!大家把国有资产给分了,咱们就正大光明的做自己的大财阀,怎么样?投票谈论一下怎么分国有资产吧。”肖白狼毫不示弱。
会开成这样,也就没意思了。会议临时主席马前卒要求暂时休会,大家也表示同意。于是众人散会,私下去开起了自己的小会。
争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问题纷纷浮出水面。国有企业的痼疾开始浮现出来。虽然有着工艺控制这道紧箍咒,但是工业化绝非那么容易的事情。工人素质,管理水平,以及和平时代必然爆发的权力斗争,都围绕着国有企业这条主线开始交织。
然而产权改革绝非一件容易事,这就牵扯到政权理论基础的问题。中国到底要向何处去,在这个问题上,真的有非黑即白的味道。所有的第三条路线早就被证明是瞎搞,要么走资,要么就是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已经被证明在和平时代是失败的。走自由竞争的模式,同样不合适中国的现状,剩下的就是大资本行业集团的运营模式。但是,这又牵扯着更加复杂的问题,一旦把大资本行业集团这种怪兽释放出来,其结果真的不可预期。陕西众到现在为止,都是在就有历史的经验上发展起来,对开创全新的模式,大家都没有足够的勇气拍板。
作为元老议会制模式的陕西众,通力合作的时候自然是其利断金,但是讨论未来大方向的时候,就十分缺乏效率。多次讨论都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资本运营正确性”压倒“政治正确性”,这种情况在世界历史上可从来没有真正出现过。特别是曾经用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纲领的土星共同体,更不可能让这种情况出现。
那么貌似更可行的问题就是深化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但这种想法更像是政治幼稚的表现,混合理论只会带来更加混乱。在现在的中国,必须把人民统合起来,否则不等经济有了起色,内耗也足够搞垮中国。
重开会议之后,依旧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想法出现。最后干脆达成了共识,还是逐步采取国退民进的模式,逐步放开。但是国家必须拥有强力的调控能力。而相当一部分陕西众表示,一旦开始这样的进程,他们就要退出政治领域,努力发财去了。
共和国的内部讨论对外部毫无影响。世界的局势已经按照自己的趋势在行进。
1942年5月,马耳他投降。
1942年6月,意大利在德国和日本的帮助下,终于把英国人赶出了中东。自此,轴心国控制了整个世界岛的南方。
同月初,曼施坦因二级步兵上将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整个克里米亚都落入了德国人手中。
1942年7月初,美国登陆法属北非,美国人挟北非登陆之余威,一路攻城略地,席卷向东,直逼突尼斯。
自从开发出利比亚油田之后,意大利人再也不被油料所困扰。因为在之前,整个意大利的油料,也只能够让他们的舰队在地中海游弋一圈而已。现在意大利海军可以充分的发挥实力,根本不用在乎油料困扰。耗油大头海军的供应尚且不在话下,陆军和空军更没有问题。不过,美国人依旧让西进迎击美国部队的意大利人抵挡不住。
虽然意大利军人为了守住突尼斯,作战相当奋勇,但是美国人的装备优势过大,而且美国人的后勤供应更是变态级别的。前线损失的装备,转眼间就能够得到补充。意大利人的坦克完全不是美国人的对手。危急关头,隆美尔靠着自己在当顾问某时期积累的威望,强行接管了指挥权,在他的指挥下,意大利人败而不溃,且战且退最终在突尼斯建成了一道防线,抵挡住了美国人的进攻。
意大利需要德国的装甲力量,希特勒同意了墨索里尼的请求,派遣三个装甲师德前往非洲,和意大利人建立非洲集团军对抗,一直担任意大利非洲集团军参谋长顾问的隆美尔上将出任德国非洲集团军司令。意大利将突尼斯前线的五个师和德军的装甲部队组成了西线非洲军,并且保证西线非洲军的油料供应。
1942年8月初,美军增加了在北非的军队,由“大红1 师”的步1师和大名鼎鼎的装1师组成的第二军,扩编成了第二集团军,下辖六个师。美国人想靠兵力优势一举突破意大利人的突尼斯防线,杀进利比亚。到现在,同盟国非常清楚,只要攻下利比亚油田,意大利就完全失去了力量。
此时的地中海已经完全被轴心国控制,在意大利海军的全力帮助下,三个德国装甲师很快就运抵北非。隆美尔认为美军刚刚在北非登陆,立足未稳,而突然增加了部队数量,却都是没有什么战争经验的部队。实际上就算是把意大利人撵回突尼斯,隆美尔依旧看不起美国军队。隆美尔相信,如果是他来指挥着美国第二军,意大利人绝对不会有机会逃回突尼斯。凭借着那样的优势装备,在和意大利人一开始接触的时候,就能够解决掉意军。
而且指挥装甲力量异常弱小的意大利军队,隆美尔依旧靠几次非常犀利的反击,给美国人不小的损失。让美国人不敢放心大胆的追击。
在德国装甲师到达非洲之后,隆美尔制定了一个计划,决定给美军一次深刻的教训。战役的焦点就在凯瑟琳山口。
在墨索里尼和利比亚油田的共同作用下,1942年,意大利人竟然破天荒的达到了零失业。虽然没有达到每家锅里都有一只鸡的水平,但意大利人民终于可以靠工作养活自己,战争又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重工业又提高了轻工业的机械化程度。加上墨索里尼对犯罪的严厉打击,意大利竟然有了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这又反过来强化了墨索里尼的威望。
墨索里尼威望的提升,源自下层人民的态度,上层的大资本家对墨索里尼的态度就变得更加敌视了。他们的利润有了飞速提高,但是墨索里尼扶植的中小企业发展得更快,在国家经济当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在墨索里尼骑着白马进入开罗的纪实电影在意大利播放以来,意大利人的自豪感和自尊心都有了极大提升。意大利的上层认为,“不能让墨索里尼再这么下去了。”能不能把墨索里尼赶下台,转换门庭成为同盟国,这种想法在意大利高层当中逐渐变得更有市场。
墨索里尼对此并非一无所知,他甚至对阴谋反对自己的主谋是谁都很清楚。可他现在对这些人还是无能为力。法西斯政党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内部同样没有铁板一块。在分化瓦解敌人之前,和他们保持友好的关系还是必须的。当然,为了维持墨索里尼自己的威望,战争必须不断获得胜利,为此他对北非西线的德意联军给予了最充分的后勤支援。
隆美尔上将在德军三个装甲师的主要人员和装备没到齐之前,就开始对现有人员进行训练。他一直在士兵当中视察,解决各部队不适应北非天气的具体问题,熟悉各部队的情况。到了9月初,隆美尔已经逐步收缩了自己的防线,美国人则缓慢的跟着德国人的步调前进。
和经验丰富的隆美尔大不相同,他对面的美军战术十分幼稚。他们依仗火力和兵力的优势,将部队排成均匀分布的态势。当然,这对于美国人处于优势的火力和后勤来说,这也是合理的。美国人的算盘是一等六个师全部到位,就进行一次齐头并进的压迫式进攻,靠自己的优势火力让对面的敌人首尾不能兼顾,从而歼灭对面的敌人。
隆美尔看透了对面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