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酥\轿宸萦伤┓⒌闹な榧娴鞫桓隽韵卤Φ拿睢
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二章 占领海州(五)
2—5
陈岩这几天除了和丁顺高谈阔论之外就是在城里到处闲逛,他对占领海州城的军队充满好奇,可是他无法窥探任何秘密。城里的治安由两百多名衙役承担,连城门和州衙都是这些衙役守卫。兵营他是进不去的,他只能看看兵营的岗哨。岗哨装备的武器是他从没有见过的钢弩。几座城楼上也各有几名士兵值班,他们不管城门里来往的行人,只在待在城楼里。陈岩试图登上城楼看看这些士兵究竟在干什么,但每次都被客气地阻止在登上城墙的楼梯上。在街上倒是容易接近士兵,他们上街时都不携带武器,待人很客气,买卖公平。
陈岩问过丁顺这只军队如何向当地派粮派饷。丁顺告诉他这些人没有派粮派饷,只是将原来驻军的物资和州里储备的物资都据为己有,另外税收的收入扣除州衙官员和衙役的奉银之后的八成交给他们,剩下的二成用于办公费用和城里的公共建设。打仗时打碎的城门的重修就是使用这笔钱支付的。实际上现在还没有交过大笔税收,现在还没有到庄稼的收获季节。这些人进城后不久就做起了买卖,还组织了个商会,将买卖辐射到周边的城池和乡村。他们购买的物资主要是粮食和布匹。他们的到来繁荣了地方经济,丁顺不知道他们卖的香皂和白酒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在城里没有作坊。
两名军官也没有探到什么秘密,唯一的收获和陈岩一样,就是近距离目睹了兵营岗哨手里的大小两种钢弩。不过他们比陈岩多看出一些名堂,他们看出大号钢弩可以一次发射三支弩箭,小号钢弩一次只能发射一支弩箭。而且两种钢弩使用的弩箭应当是一样,这个判断的依据是两种钢弩的箭槽宽度和高度一样。但是两名军官没有看见他们熟悉的长弩箭,士兵胸前有两排布袋,里面鼓鼓的圆柱状物体应当弩箭,但是太短了。
布袋是穿在身上的,就像一件无袖超短上衣。除了装弩箭的两排小口袋之外,在近两肋处还各有两个长口袋,但是里面没有东西。站岗的士兵总是两个人,钢弩是一大一小两种,大钢弩配有枪刺,小钢弩没有枪刺。士兵戴着形状奇怪的头盔,没有铁甲。但是两名军官认为士兵在外衣里有铁甲背心,否则这么热的天气衣服怎么会在前胸和后背明显厚了一些?而且里面的衣服有厚厚的大领子翻在外面,里面穿了一条短绳。如果将翻领竖起来,可以保护到后脑和下半个脸部。
两名军官听丁顺说几名蒙古人和色目人军官的家属还住在城里,而且有衙役守护。于是他们走访了这几户人家,看见老弱妇孺们过着平静的日子。陈岩听说后也觉得不可思议,据此推断招降这支军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当他见到贾迩冶时,他知道他的想法完全错了。人家连被俘的军人都不杀,不杀老弱妇孺更是自然的事情了,这与别的事情毫无关系。
贾迩冶在会见陈岩之前充分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情,经过三次放声大笑之后,脸上那种鄙视和痛恨陈岩这般小人的表情才消失。杨无过评论道,“这样才像会见使者的样子嘛,刚才好像是去杀人啊。”寒霜却说道,“杀人的最高境界是杀人于无声无色之中,兄弟你还没有到最高境界啊。”吴公公直截了当地说道,“座山雕有大笑三声杀人的习惯。”众人虽不知座山雕为何物,但都明白他的意思。
会见是在州衙大堂进行的,事先贾迩冶就否定了居高临下的建议,而是采用与陈岩对面而坐的会见方式,丁顺做中间人也有座位。客套之后,贾迩冶说道,“贾某近日生意繁忙,未能及时会见使臣,还望使臣海涵。今日借丁知州的大堂与使臣会见,在此先谢过丁大人。贾某愿闻使臣来此之意。”
陈岩见贾迩冶开门见山,于是也来个直截了当。“陈某奉淮东都元帅之命,特来招降将军,如将军归附朝廷,顷刻便获高官厚禄。”
贾迩冶说道,“贾某乃一商人,并非什么将军,对做官亦无企求。再者,贾某自有无数财物,也不指望靠俸禄过日子。使臣美意,对贾某并无诱惑。”
陈岩说道,“将军自称有精兵强将三万,岂非将军乎?将军自称商人,岂有商人拥兵自重,强夺州县者?”
“唉。”贾迩冶长叹一声,“贾某命薄,身处乱世,虽有财富,但在乱世之中也难以自保。幸有诸多好友相帮,收集溃散军人组织队伍以图自保。贾某虽暂住海州,却并无强占之意,此地知州仍然是丁大人便是明证。贾某到此地,只是歇歇脚而已,将来贾某自然会离开此地的。”
陈岩问道,“不知将军欲往何处?”
贾迩冶回答道,“吾闻海外有仙岛,贾某欲往仙岛安乐之地。”
陈岩又问道,“将军何时去仙岛?”
“唉。”贾迩冶又是长叹一声,“仙岛隐秘,且在大海中飘忽不定,确实难寻。贾某已经寻觅多年,仍然未得。但贾某决心不该,孜孜以求,相信终有寻得仙岛之日,将之化作人间仙境。”
“那么。将军未寻得仙岛之时,便不会离开此地了?”
“出海寻觅时便离开,寻不着或许还会再来。”
“将军不降也不走,可知都元帅是不会同意的?”
“贾某只是借此地歇歇脚而已,难道都元帅为此会与贾某大动干戈?”
“恐怕都元帅不得不如此。”
“唉,贾某深感不安。如果都元帅麾下有三万精兵,定会与贾某打成两败俱伤,那就会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啊。”
“将军自认能挡都元帅的三万精兵?”
“贾某之兵也有此数呀。如果都元帅有兵三万,我们不过是旗鼓相当而已,贾某为何不能挡之?请使者转告都元帅,请他发兵三万过来,我们打一仗验证此言非虚如何?”
“如果都元帅发兵十万,将军将之奈何?”
“啊,十万嘛,是吾军三倍有余。果如此,贾某只能溜之大吉,提前下海寻觅仙岛了。不过贾某知道都元帅不会有那么多兵将的。邳州之兵,不过三万之数耳。”
“大元兵众,按民之人口征签兵卒,有天下兵马不知其数之说,调来十万大军又有何难。将军无虑乎?”
“唉,贾某迟早会离开此地,何必劳师动众。请使臣转告都元帅,贾某最多待在此地两年,等备足了粮食,打造了足够的大船,就会下海自去。”
“两年是万万不可的,最多四个月,都元帅就会发大军而来。那时候将军想走恐怕都难以如愿了。”
“何必如此着急,我们就定下两年之期如何?”
“只能是最多四个月。”
“那就一年半如何?”
“这岂是讨价还价之事。”
“没有一年半,贾某造不出航行远海的大船,如何出远海寻觅仙岛?如果都元帅不能通融,贾某只能边打仗边造船了。”
“这不是都元帅能通融的,四个月后,都元帅必定发大军而来。”
“唉,贾某虽心有不愿,但恐怕难以避免和都元帅兵戎相见了。可怜都元帅帐下之卒,不知有多少将作无头之鬼。悲乎,哀乎。”
“将军决意和都元帅一战了?”
“非贾某之意,实乃都元帅之意也。”
陈岩和两位随从当天离开海州。博鲁欢听了陈岩和两名军官的汇报后心里充满了疑惑,思量再三,考虑到海州之敌并没有向外围发展,决定权且放之不管。海州之敌到底有多少人到现在仍然没有搞清楚,而且他们的武器和防御工事十分奇特。如果对方真的有三万,总不能将邳州的三万多人马开过去与之硬拼吧,如果打败了那是无法交代的事情。还是等到八月几路大军汇集之时,八万多人马再一鼓作气消灭海州之敌。
谈判结束后贾迩冶就回到参谋部与参谋们讨论陈岩露出的口风。众人一致认为近期邳州就发兵攻打海州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是博鲁欢搞不清楚我方的兵力。现在沂州、十字路和郯城的重兵还没有大规模调动南下,这意味着那些军队的指挥权还不在博鲁欢手上,他不敢仅以邳州的兵力攻击我方。再过四个月时令已近深秋,这一带的庄稼到那时已经成熟,正是敌人南下的有利时机,那时便于大军在沿途就近获得部分补给。八月中下旬元军将采取重大军事行动应当是既定战略计划,再晚也不可能,严冬季节不利于大规模军事行动。
参谋部决定利用这段时间继续训练部队,而且加紧在城里组织人员缝制冬装,要求各部队外松内紧,严防敌人偷袭。水军各船都要分批在东西连岛和灵山岛之间航行,熟悉航路。兵工连、工兵连、运输连和医疗排都转移到灵山岛,而且物资都转移到那里,将灵山岛建成一个物资存储和中转的基地。
五月中旬,邳州之敌忽然发生了异常调动,在运河一线布置了大量军队。参谋部虽然对敌军的部署感到疑惑,但也没有放松警惕。不久敌军派出的军队又缩回邳州。事后才知是元廷攻宋大军的总指挥、丞相伯颜北上大都经过此地,为保护伯颜的安全才发生了这次异常军事行动。贾迩冶感觉伯颜十分嚣张,居然穿行于仍然存在宋军的淮东地区。
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二章 占领海州(六)
2—6
七月初郑不败驾驶浏河号来到东西连岛,这次送来了六个连的武器装备(旧标准),防弹背心和钢盔却可以装备二十五个连。钢盔的质量不如从前了,而且重了不少,原因是徐大锤必须节约使用储备的锰矿石,将之用于制造兵器。这几个月兵工连也生产了四个连的武器。三个团又换装了十一个连的钢弩,手枪装备齐全。还储备了二百把手枪,望远镜也有了储备。防弹背心和钢盔都分配到主力部队,现在三个团共有四十四个连的人员装备了制式武器。
浏河号只停泊了一天就返航了。自四月以来江北的战事频繁而激烈,江南也是剑拔弩张,产生了大量难民需要移民台湾。贾迩冶听说大宋淮东制置使李庭芝在瓜洲搞了焚城迁民的行动后大为感叹,他说要是从去年九月元军开始大规模进攻时就大规模搞这种坚壁清野的行动,现在形式就会好得多了。在瓜洲一地搞这种行动效果很有限,而且周边都是富裕之地,不能有效的达到破坏元军就地获得供给的军事目的。
在台湾的参谋孙谋和党宁来到海州加强这里的参谋部人员,他们带来了几封写给贾迩冶的信。徐大锤在信里说已经开始建造水坝了,等水坝造好后武器的生产就会大幅提高,那时候头疼的就是矿产原料了。郑宝帆等人设计了一种长十五丈、宽三丈的大船,现在开始建造两个造船平台。现在还没有顾得上研制蒸汽机,不过从发酵的粪便中提取氨水的尝试已经开始,反正那帮化学车间的人员可干的事情不多。即使氨水提不出来,让他们天天闻闻臭气也是好事,说不定能提出什么有用的有机物质出来。
秦文在信里说在台湾没有什么事可做,只是最近破获的一个混在移民中的六人间谍组织有点意思。六名间谍是两男四女,其中一男一女是混血儿,就是因为他们俩被小岹认出来了才被破获的。秦文对徐大锤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因为他懂得东西太多了。肖烈汇报了闵烟营的扩编情况,他和闵烟打算将军队扩充到十个连后南下西海岸和澎湖收编那里的军屯。湘云在信里抱怨她的部队太小,闵烟都有五个装备整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