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权将-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但是我们应该不做坏蛋,不勾结蒙古人,尤其不要被私欲蒙蔽双眼而勾结蒙古人,否则后悔也晚了

看着他们,有哭的,有笑的,有喊的,有低头的,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

后世,一些知名的专家将这次大会痛陈为:贿选大会。

第一卷 襄樊 第五十二章 我就要跟你走

“大叔,你真的要走吗?”小女孩梁雅哭丧的脸还带有几滴晶莹剔透的泪珠,短短几天的相处,大叔英俊潇洒在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贵点了点头:“嗯,大叔还有很多事要做。”

“那,那这是送给大叔的。”梁雅迟疑了片刻,从怀里掏出一个香囊,依依不舍的递给张贵:“这是娘给小雅逢的,可是小雅再也见不到娘亲了。”

孩子,不要被仇恨蒙蔽了眼睛。

“小雅,过来爷爷这里,叔叔是要做大事的,小雅要听话。”梁山怜悯的看着小雅,眼里充满了爱意。

“爷爷。”小雅像迷失了方向的羔羊扑向梁山身上。

“粮食、食盐还有布匹都已经准备好了,你小子可以随时上路了。”梁山好不容易才把小雅哄了睡着,轻轻的抱进房间放好。

这是什么话嘛,张贵咕噜。啥叫上路嘛?一个老头也不会说话,大度的张贵不和他斤斤计较:“您老的大恩大德……”

“行了,行了。”老头虽然已经夺回房州,但心情一直不好。

张贵看着一脸疲倦的老头,仅仅几天,梁山凑出了所有能够凑出来的粮食、食盐和布匹,几乎把整个房州都已经搬空。

“你小子是做大事的人,我老头也不留你。”梁山眯着眼看着张贵:“他日矮张命令所致,房州梁氏必效其鞍马之劳,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我把张弘正带走了。”张贵迟疑了片刻,看着老头:“还有张弘范可不是伪善之人,我怕他终究会对房州不利。”

“你小子就甭担心了。”梁山摇了摇头:“你不是要放了他那个宝贝儿子吗?有他通风报信,估计张弘范不敢乱来,即使他发兵攻城,我老头还是有地方可去。”

“我老头就想,兄弟之情怎么也比不上父子之情,偏偏就你小子坚持要放儿子不放弟弟,我人老了,看不清咯。”

晕倒,这都哪跟哪了?张贵哭丧着脸。

“正如你所说,张弘范军纪甚严,我思量张弘正等人是私自出营。”老头给了张贵一个好消息:“只要老范的儿子能够及时回到万山大营,他张弘范估计找的也是你的麻烦。”

债多了也不怕蚊子咬。

“保重。”

“保重。”

次日,梁顾领着一众人等推着小推车浩浩荡荡的向均州前进。在他们身后,是一对拉得老长的影子。

“张,张贤弟,”张贵艰难叫了一声:“你走吧,回去还请跟张大帅说一下,你叔叔在我手上,只要他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我也不会亏待他。”

“我不走,你放了我叔叔,我跟你回去。”新手同行兼职小偷兼职蒙古万户张弘范的儿子,脸色坚决。

张贵叹气,平素也不是如此犹疑之人,今天就怎么成了妇人之仁发不了火:“你叔叔,我肯定是会放的。”

“但不是现在。”张贵真不忍心打击张公子,但还是忍不住说下去:“你一定要回去,对你爹爹,我大道理也说不出来,只是恳请大帅出兵时能够好好想想,这到底是残暴的大元对百姓有益,还是这仁慈的大宋?”

“天下黎民百姓,祈祷的只是不愿意再当奴隶而已。”

“我们俩也算是爬过墙闯过祸的兄弟了,我思量你本性并不坏,恳请你能够多劝说一下你爹爹,毕竟我们是同源同种,大家莫不是龙的传人罢了。我均州矮张自认为也算果断之人,却不知今日为何,竟然会对你如此婆婆妈妈作女儿之情,你赶紧走吧,别让我改变了主意。”

“可是我愿意跟你走。”张公子犟得几百头牛也拉不动。

张贵笑了笑:“这不是愿意不愿意的事,说到底你还是我的俘虏,按照你们蒙古人的法子,你就是我的奴隶了。”

“莫不是你还敢反抗你的主人不行。”

“我就不,我就要跟你走,你放了我叔叔。”可怜的万户张弘范的儿子没救了。

粉嫩小羔羊张贵,这下子可真没戏了,板起脸:“难道你真的要逼我出绝招。”

“我不怕。”新手同行张公子撇着嘴巴,很美很漂亮。

“啪”,张贵狠狠的抽了自己一个耳边,奶奶的,怎么对男人动了凡心。

“你过来吧。”张贵又叹了一口气,看到张公子毫无戒备的走到身边,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别怪我,张贤弟。”张贵说完,右手迅速化掌为刀,落在张公子的后颈之上。

张公子很利落的昏倒下去。

“任平生,过来。”张贵再也不看张公子一眼:“把张公子送回万山大营,然后过来均州找我,若出了半点问题,唯你是问。”

任平生还是一副爹爹不疼奶奶不爱的样子,哭丧的脸拉得老长:“英雄,饶命啊,不去鞑子大营行不行。”

“行。”张贵干脆利落回答。

“真的?”任平生脸上笑开了花。

“真的。”张贵斩钉截铁。

任平生迟疑了片刻,还是认真道:“英雄,还是让我去吧。”

“想好了?”张贵认真问道。

“想好了。”任平生干脆利落回答。

“自愿的?”张贵疑惑问道。

“自愿的。”任平生斩钉截铁回答。

“哦,那就好,我还打算如果你不想去的话,我让梁顾那小子跑一趟,反正也容易。”张贵疑惑的看着转了性子般的任平生。

“英雄,饶命啊。”任平生想死的心都有了。

回到均州,自然是一番嬉闹,特别是见到杨波的瞬间,张贵眼泪再也禁不住往下流。

众人热闹了一番,这忽略不提。

虽然仅过了一个多月,但均州的三千义勇在众人的合力调教之下,已经初现精锐,毕竟这些原来就是优秀得不能在优秀的兵员。

大家都是来自各地的豪杰,其中又有不少人上过战场揭过瓦,打过架坐过牢,无一不是各方的混混,拳头大,脑子不灵活。

所谓重英雄识英雄嘛。张贵进出樊城一趟,无疑使得他的信誉度极度飘红,达到了历史的高度,粗略算了一下,估计都要将近九十了吧,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再来几次估计快要达到满分呢。

第一卷 襄樊 第五十三章 三十三勇士斗鞑子

“抗蒙纪念碑?”张顺琢磨了半分钟,才估摸念出来:“这是什么来的?”

“祠庙。”张贵低声回答,想起朱大长与杨松,他心里非常难受,虽然战争免得了历经生生死死,可当朝夕相处的人死在你眼前,然后毫无声息,任凭心肠再硬,也免不得得触动几分心灵。

幼小的心灵。

“这不是很好吧?”范天顺疑惑问道。

“有什么不好,难道他们仅仅是为我张贵而死,那大宋呢?大宋难道就不应该记住他们?要知道他们是为了大宋的存亡而死,难道他们不值得这样吗?”张贵盯着范天顺:“连生的人也可以立长生祠,难道死去的人就没有了荣耀。”

范天顺毕竟是正规军出身,摇了摇头:“大哥先别激动,我是怕朝廷方面有异意。”

“我不怕,弟兄们连死都不怕,难道我这活着的人还会怕不成?连蒙古人也杀不了我张贵,我就不相信朝廷的屠刀会落到我矮张头上。”

唐全张兴祖也是半个正规军出身,虽然颇为同情义军的待遇,但还是插话道:“统领这样做,置李大人如何?”

“李大人。”张贵犹疑了片刻:“我相信李大人也会同意,我也希望李大人能够支持,但就算没有任何人支持,我也要为他们立碑。”

张贵觉得自己很坚定,从来没有这样坚定的去做一件事,只有永远被纪念的人,才会激发更多的人继续战斗,大宋向来重文轻武,张贵所做的就是要提高士卒的地位,让这些在文人眼里低贱的人群走进高高在上的祠庙,祠堂。

“大哥,有件事还是要跟你说一下。”张顺见张贵坚持,知道大哥做事向来说一不二,连忙转变话题道:“李大人来信了。”

“哦。”张贵看了一眼,只见众人脸色各不一样,唐全和张兴祖更显得有点尴尬,反倒范天顺一脸平静。

“李大人信中,信中像不赞同大哥退军。”张顺还是说下去:“朝廷新的一批援助六月初也下拨,现在估计到了鄂州。”

“只是范将军和李大人相持鄂州,都不肯听对方的命令。”

“笨蛋。”张贵不由心酸,想自己拼死才毁掉蒙古人的巨炮,为襄樊生死奋不顾身,怎么不教自己寒心呢?

本以为自己借助历史能看清李庭芝,却想不到李庭芝仅仅因为自己不去送死而有异意?

或许有原因吧。

张贵宁愿往好的方面想,也不愿意破坏李庭芝在自己心里几乎完美的形象。南宋德佑二年二月,扬州城被元军围困,城内粮食已尽,尸横满道,且饥馑日甚一日,每天投水自尽的,都达数百人。老百姓苦不堪言,将士们也精疲力竭,面对此情此景,城楼上一位血染战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面色凝重,心急如焚,满腹忧愤。

他痛恨元军侵占大宋国土,摧残大宋百姓,叹息南宋王朝大势已去,而自己已无回天之力。面对周围许多部下将士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他心中始终跳动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坚守到最后的时刻,以身报国恩。

有心报国无力回天,这是一个将军的痛苦。

“上书贾似道。”张贵突然大声道:“把此次功劳都推到他身上,换取为死去的弟兄立祠的机会,让他跟朝廷打招呼。”

“我认为贾似道不会这么迷糊?”唐全摇了摇头道。

“说什么也要博一次。”张贵丝毫不放松。

“嘿嘿,”范文虎摇头,道:“这事还是要看我老范的本领,大哥你就别担心,坏人还是让我老范去做。”

信誉度问题,非常严重。但如果没有贾似道的支持,只凭借自己的信誉度,也影响不了大的局面。

“这次我从房州带回来了一样东西。”张贵又想起那个笨笨的小偷,不由有点心乱,:“贾似道此人喜爱收集古董,这东西献上去,他老贾非答应不可。”

“若能让死去的弟兄名留青史,即使我张贵再委屈又如何?”

俗话说舆论是行动的先头部队,张贵说到做到,第二日,整座均州城内最有名的说书人都收到了一本评书,上面用宋体字认真的写着:三十三勇士斗鞑子。

书中详细的介绍了蒙古人的来历与蒙古人的残酷,用悲壮的笔迹表达了三十三勇士与蒙古人斗智斗勇的故事,反映了大宋义勇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表达了三十三勇士对国家的热爱,对百姓的忠诚,怀着至死不渝的精神,奋不顾身七进七出终于炸毁了蒙古人的攻城利器,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书中人物刻画清晰,情节紧张之余又带有几分轻松,曲折簸荡,荡气回肠,虽仅仅万字不到,可却写出了千百万字亦不能表达的含意。

唯一的缺点就是书中使用了大量口语,部分技术性的用词需要专门人士对其解读,至于这本书的原作者早已不可考,据说是从均州义勇统领张贵手中流出,于是部分学者认为是张贵的作品,以当时当事人的身份写出的故事可信性极大,也是现在研究蒙古人生活习性,战斗方式及人性的一本重要原著。

“老李,你听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