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随即阴天乐就注意到在郑少国身后的两男一女,一名已是花甲之年的老者,其余两人看起来大概在三四十岁。面带恭敬之色地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恭敬地一礼。
“这几位是……”阴天乐不为人知的皱了皱眉,这三个人似乎并不是中国人,鞠躬这种礼节现在在中国似乎只有在葬礼上才用,日常交往中已经很少见了。
“啊,这三位啊,这一位是来自韩国的朴相树先生,韩国外交部的常务副部长,和老黄已经打了十余年的交道了。这一位是李恩珠女士,朴相树部长的助理。这一位是金中正先生,韩国总统府参赞。他们昨天晚间刚刚由韩国赶到北京,今天一早就随我一起赶了过来。”郑少国为阴天乐一一介绍道,“三位,这就是你们想要拜访的阴天乐阴先生。”
“阴先生,我等在韩国已是久仰先生大名,今日有幸得见,实在是我等三人的福气。在我等三人前来中国时,李玉隆总统曾经专门召见我等,再三嘱咐我等要代他转答向阴先生的真挚问候。”朴相树的中文说得相当地不错,地道的东北口音,看来八成曾经在中国居住过些时日。
“朴相树部长实在是客气了,我不过是个小小的商人罢了,怎么当得起总统阁下亲自问候。请部长回国后向贵国总统表达在下的诚挚谢意。”这种毫无实质地空头支票和虚情假意的官面文章谁不会做,真要是有诚意的话就送点实质性的东西,阴天乐一边暗中对韩国总统不住地腹诽,一边随口还礼回答道。同时心中暗暗揣度郑少国将这三人带到这里的目地——不出意外的话,这三人应当是韩国派来的说客吧。
的确如阴天乐所料的那样。朴相树三人的的确确是韩国政府派来游说中国政府的特使,对于日本人几乎是本能地恐惧令韩国人迫不及待得想得到强力的外援支持,从而切实有效地稳定如今已乱成了一团的韩国社会。而他们倚靠了近一个世纪的美国人,此时已是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再顾及韩国的安全。
在世纪初,朝鲜半岛局势趋于稳定后,韩国人曾经一而再的向美国人要求削减驻韩美军地数量,同时减少韩国所承担的巨额驻军费用。可是和美国打了长达一年之久的口水仗后,美军只是像征性地削减了不到三千人的地面驻军,却将美军最新式地战斗机十二架派驻了韩国,至于巨额的驻军费,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由于这十二架的战机进驻。而有所上涨。而自从妖族入侵日本后,加上美国旧金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海啸冲击,造成了旧金山市彻底地陆沉后,美国全球兵力随之大幅度收缩。驻外军人纷纷被征调回国,作为距离日本最近的驻韩美军自然也不例外。将美军基地封存后,所有地驻韩美军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撤回到了国内。
在这种情况下,颇俱危机意识的韩国人自然而然地又想起了曾经保护过他们数百年的宗主国——中国,于是未雨绸缪地他们。在这几个月中高层频频出访中国,并以前所未有的高涨热情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一系列经济文化交流方面的协议。并且在各种媒体上高调地夸赞中国在妖族入侵亚洲一事上是一个高度负责的国家,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国家。长篇累黩地从古到今地论述着中国与朝鲜间那长达数百年的友好从属关系。
一时间,韩国的媒体上放眼望去,除了关于日本现状的报道外,主要版面皆被中国报道所占据。而一部部关于中韩友好的电影电视剧纵然在乱世仍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送上了屏幕。而那些前往韩国旅游的中国人,在韩国也得到了从所未有的高规格款待,超国民待遇,令那些中国人不由得受宠若惊,国内的媒体自然对此也是好评如潮。
不得不承认,韩国人的诸多付出最终在中国还是相当程度上地改善了韩国人曾经留下的坏印象,也令很多中国人对其有了些好感,一部分官员也在不同的场合下,为韩国人说起了好话。
,阴先生实在是太客气了。”朴相树笑道,“若不地推动中国援助日本,将妖族阻截在了九洲岛上,恐怕早在几个月前,日本全境就已经陷落,成为了妖孽横行的鬼蜮。做为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国家,我们届时自然是首当其害。从这一点上来说,阴先生可谓是我们韩国人的恩人。”
阴天乐一边让人送上茶水,一边客气道:“哪里,哪里,朴部长实在是太夸奖我了。对日援助一事,在下不过是微出薄力而已,真正威慑妖族的还是青城、一心宗等派的长老弟子们,他们才是真正的功臣。朴部长若是有心想与他们结识,可以请郑先生为你们指引,这些门派中,他可是有几个熟悉之人。”郑少国不禁用埋怨的眼光瞪了阴天乐几眼,这话一听就是阴天乐在有意推诿,想把这三人推到青城或一心宗去。他轻飘飘的几句话,搞不好他郑少国就得陪同这三人辛辛苦苦地赶往其他门派的驻地。虽然的确如阴天乐所说的那样,他是有几个算得上认识的修行者,但是一来在派中地位不高,说起话来毫无用处,二来,要论起双方的熟悉度来,恐怕还不如阴天乐。
那朴相树既然身为韩国外交部的副部长,又曾经在中国生活过多年,对中国话又说得如此地流利,对于阴天乐言谈中的推诿之意自然听得是一清二楚,只是老家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接着就是一连串的高帽和马屁如同那长江水般滚滚而来,令阴天乐不得不怀疑他能任这外交部副部长一职中拍领导马屁的成份究竟有几分。
“阴先生,中韩两国间的友好往来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周武王起兵灭商后,商朝的臣子箕子拒绝向周朝称臣,于是就带着商朝的余民迁移到了朝鲜半岛,而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祖就与贵国北部当时的燕国有了密切的交往,而在之后的数千年里,中国和朝鲜半岛始终有着密切的交流,而中国一直是朝鲜的宗主国,接受当时朝鲜国王的年年朝贡,而我们朝鲜也无疑是中国历朝历代中众多藩国中与中国最为亲近的属国,就连当时的朝鲜国王登基,都要得到贵国皇帝的册封才算是名正言顺。而且为了抗击日本人的入侵,历史上我们两国曾经多次协手做战,这些往事我们国人从来不曾忘记过。”朴相树一脸深情地说道,“与狼子野心的日本人相比,中韩两国才是真正的友好邻邦,友谊地久天长。”
阴天乐鄙夷地抬了抬眼,这老家伙还真是敢说啊。当中国一统时,朝鲜的确是个比较乖巧的属国,但是每当中国陷入内乱或者说有异族入侵时,趁火打劫的也是他们朝鲜。只不过在中国现在的历史书上,碍于与朝鲜的邦交关系一般不会提到罢了。但是真正有心人,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史书中,可以明确而清楚地找到诸多的证据。
就高丽而言,自魏晋以来,就趁中国内乱之机向西北大举的扩张,经过多次与曹魏和鲜卑慕容氏等几致亡国的生死大搏斗,方控制了辽河流域。要知道占据辽河流域,对高丽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可以同其他国家争夺对东北民族的控制;其次,获得大量肥沃的农耕地,以补国内之不足,增强经济实力;复次,可以在此招降纳叛,招劳力,吸引人才,直接导入中原先进的文化制度和科学技术;再次,利用辽河流域易守难功的地理环境,屏藩本国。历史一再证明,失去对辽河流域的控制,高丽便难于抵御来自北方的压力。因此,争夺辽河流域,乃是高丽重大利益之所在,驱使其在那数百年间一旦有点机会便不惜冒国家倾亡的危险,一再地同中国或其他北方民族争夺对该地区的控制。
而其后的五胡乱华时代,宋辽对峙时代,明元对抗时代,东北三省的大地上都留有着当时朝鲜也就是高丽军队的足迹。最为可恶的就是明朝将蒙古人从中原赶回草原后,当时占据着东北的朝鲜企图以替明代管的名义继续把持对东北的控制。明初之后,由于两国间的实力差距过大,朝鲜才老老实实地缩回到了朝鲜半岛,做起乖巧的中国属国来。结果让朴相树这样一说,不明白其所以然的人必然会受其蒙蔽,还真得以为中韩两国世世代代地友好呢。
生灵的反击(下) 第二百一十七章 说客(中)
看了看坐在一旁的笑容可掬的郑少国,这个家伙,明对援助韩国一事的态度,却偏偏整出这么几个人来在自己面前添乱,那自己也不必要看他的面子给这些韩国人什么好脸色看。免得这个老家伙当自己对中国古代史一无所知,可着劲在这里没完没了地忽悠自己。虽然现在自己现在没什么要紧事需要立即去做,可也犯不上在这里听高丽棒子放闲屁。
“可是我怎么听说有些韩国人说上溯到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还有后来的汉四郡,中国人是作为所谓‘入侵者’统治朝鲜半岛北部的,是南部的大韩民族后来赶跑中国侵略者从而赢得了自身的独立,而后隋唐时两国之间还发生过多次战争,最有名的就是隋炀帝和唐太宗几次征讨高丽,似乎很多人认为正是与你们高丽间的数次战争,才是当时强盛的隋王朝两世就灭亡的重要原因,不然你们的卢武铉总统当年也不可能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布什时说出‘中国曾经侵略韩国数百次,这样的刻骨仇恨我们怎么可能忘记?’的话来?这些相信你们查查2000前后的记录,应当明确有着记载。”阴天乐若无其事地打断了朴相树滔滔不绝的对于两国长久友谊的赞美。
“咳咳……”面对阴天乐这突如其来,又明显是在与朴相树唱反调的问题,朴相树三人不禁一时间也无法回答,心中不由得暗骂阴天乐不守规矩,按照中韩两国的外交惯例,两国要面向未来,摒弃曾经的分歧与不睦,做为一个出身于礼仪之邦的人。怎么能在这种场合里直截了当地揭对方老底。就算是对自己所说的话有些不认同,也应当是婉转而隐晦地提出,这才是他们所熟悉的中国外交官。
“这个……”朴相树一时间也不知道应当说什么,阴天乐所提出地这些不用去查,身为韩国人的他又怎么不知道这些已经在韩国流传多年的事情。当年卢武总统在与布什会面时说出那番话来后。被韩国媒体大为吹捧,认为他说出了韩国人的心声。当时可是引起了中国政府相当的不满,并对此再三地抗议。不过纵然抗议又能耐卢武铉何,中国人又不是美国人,最多也只是口头上的强硬罢了,难不成还能为了这事与韩国断交不成?果然不出韩国人所料,此事最后也不过是不了了之。可是没有想到,在几十年后。被阴天乐旧事重提起来,偏偏还在自己大肆赞美韩中友谊的时候,令三人尴尬不已。
“阴先生,那只不过是卢武铉总统的个人的一点点意见,并不能代表韩国政府和整体韩国人的意愿。要知道,我国是言论自由的国家。纵然是国家,也不能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李恩珠见朴相树接不上话,连忙在一旁插嘴道。这个时候可不能被问得哑口无言,那只会更加说明对方地观点直杵人心。
“个人意见?”阴天乐不由得气极反笑。在中国的外交史上,这种借口的的确确是长时间存在的。日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