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人门徒-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家五代功名,柳河的曾祖柳清泉曾经做过楚国大夫,而其祖父和父亲也都是高学功名在身,传到柳河这一辈,他的才学据说不输于其曾祖,是被柳家寄予厚望的年轻一辈。



  这四大才子之中,苏雨蕉和李勃暗中较劲,而谢聪则和柳河暗中较劲,在指南中学,关于他们的故事有很多,很多故事都极富传奇性。



  不夸张的说,他们四人就是指南中学所有学子的偶像和楷模,也是整个武陵士子的偶像和楷模。



  面对学台大人孟哲的叹气,曹清道:“孟兄,青年才子的好苗子少之又少,这是难以强求的,你也无需叹气。我只是遗憾,四大才子之中,雨樵和王都东郭家关系紧密却硬是压了武陵李勃一头。



  而谢聪更是宋人,却硬是压了我武陵柳河一头。



  每次指南诗会之前,我就想到武陵阁外面王上亲笔题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八个字,我武陵应是出绝世才子的地方,为何总能比别人压一头?”



  孟哲尴尬的一笑,道:“曹兄,您这话我可不赞同,既然是指南四大才子,不论他们出身何处,也都是我指南中学培养出来的。雨樵就是个例子,成就了高学功名,其本可以留在王都高学,却甘愿回到指南,这说明他当指南为家啊!”



  曹清轻轻的颔首,很自然的抬起头来看向左侧。



  左侧偏后方,一身段窈窕女高学学子规整的端坐在红木椅上,其冷若冰霜,其艳若桃花,其清如芭蕉,其才如江河,着实是风华绝代,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苏雨樵。



  苏雨樵的旁边,坐着一个体态富态的男高学士子,其笑如弥勒,其耳如顺风,其腰如水桶,其才如肥肠,此便是同样大名鼎鼎的李勃了。



  看了苏雨樵再看李勃,曹清只是摇头,内心无声的轻叹。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出才子,而这里(武陵)又是楚国最出才子的地方,作为一方知府,曹清每每看到这句话就觉得热血沸腾,同时也感到责任深重。



  武陵才子,前有李血红,后有梦神机,如果算上曾经的曾国师,还有唐……那个……人……



  什么时候武陵才能又出现这样一位绝世传奇?



  “曹兄,诗会可以开始了!我们还是看看这次诗会吧!



  ……



  诗会开始了,指南诗会可不比其他中学诗会。



  指南诗会的规则最为严格,甚至是苛刻。



  别的中学的诗会,开场咏春,大多都是士子们花数月时间准备好了诗,在诗会上拿出来让大家评鉴评价。



  开场咏春之后,接下来最多是由主持夫子再命题,大家即兴做应景的诗,但是命题大都脱离不了咏春的范畴,咏春诗会嘛,再怎么变都不会偏离太远。



  可是指南诗会则不一样,指南诗会的规则全是即兴作诗。



  一名士子做出一首诗,然后由他在自己的诗中挑选一个或者几个字命题。



  然后下一个士子就要按照这个命题即兴作诗,这样的即兴作诗比的是急才,没有诗才的士子,往往整场诗会连露面的机会都没有。



  这样的诗会就是体现一个“斗”字。



  而这其中,谁来做第一首诗,则是所有的士子在诗会开始之前,将自己的咏春诗统一交给评审夫子。



  评审夫子会从其中挑选最优秀的一首或者是几首诗出来,如果只是一首诗,则这首诗的作者第一个念诗。



  如果是几首诗并驾齐驱,难分轩轾,那就要主持夫子命题,这几首诗的作者同时即兴作诗,谁做的诗最好,其便有资格第一个念诗。



  而指南诗会谁得到第一个开场诗的机会,便叫做头筹,谁拔得头筹,第二天必定名扬整个武陵城。



  所以诗会从一开始就非常的激烈。



  今天的诗会由孟夫子主持,其开便挑选了两首诗,一首诗谢聪的诗《春夜》。



  “春江碧水连天平,天上明月共水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孟夫子的语调抑扬顿挫,词句拿捏极其的高妙,一首诗念完,全场立刻喝出爆彩。



  尤其是坐在东边的众多士子,更是一个个兴奋到了极点。



  “空魔船何在?快快飞天传诗……”



  贵宾席上,一名夫子站起身来激动的道,一艘空魔船迅速的飞临广场的上空,只见孟夫子嘴中念念有词,他手中的那一方卷轴就随风飘了起来。



  卷轴越飘越高,落在了空魔船上。



  空魔船迅速的飞往武陵城,武陵江岸边,早有很多跑马准备就绪。



  空魔船带来的卷轴一到,十几匹红辔马上的人就凑过去将卷轴展开,一字一句的将诗文牢记于心,然后离开快马加鞭向四面八方冲了出去。



  边冲出去,他们边嚷嚷:“指南诗会中学士子谢聪谢轻候飞马传诗《春夜》……”



  这一通嚷嚷,整个武陵城立刻沸腾了。



  而这些飞马上的骑士乘着快马,将《春夜》一字一句的念出来,不断的重复,很多人立刻便开始用笔记,试想飞马那么快的速度,他们要听清诗的内容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只能跟在马后面跑,自然渐渐的每一匹马身后就跟着越来越多的人。



  这些人很多一直要跟到其他中学诗会的所在地。



  因为飞马传诗的终点就是所有的中学诗会的地点。



  不仅如此,这些跟随马跑的人边跑还边喊:“请问指南诗会又是谢聪拔头筹了吗?”



  “请问第一波飞马传诗有几首?柳河士子做了什么诗?”



  就在第一波人潮汹涌的时候,武陵江边又有数匹健马飞驰向四面八方。



  马上的骑士高喊:“指南诗会中学士子柳河飞马传诗《夜雨》……”



  然后又是一样的场景,大街上无数人追着马赶,整个武陵城瞬间陷入了疯狂之中,诗会开始了。



  关于诗会的诗词,诗会的才子,诗会的头筹,诗会的明争暗斗,各种议论,各种观念开始在满城疯传,武陵大街瞬间便是万人空巷。



  【冲榜一天,离新书榜就差那么一点点!两个位置了!三更奉上,希望有推荐票的兄弟千万砸一下推荐票!!!您的一个推荐票,我们就可以光荣上榜了!】
第二十二章 头筹之争【求推荐】
  “真吵闹啊!”



  武陵江边,沈小竹矗立在临江八角亭中,如水的双眸凝视着眼前如画的江景,一声叹息!



  她的身后,整个武陵城都陷入了彻底的疯狂之中,这就是诗会的魅力。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东方国度,才学才是怏怏大流,作为一名西学的魔法小学徒,满城的繁华,跟她沈小竹一点关系都没有。



  三月咏春诗会,从酉时末开始,一直要持续到子时末,足足三个多时辰,而这段时间,沈小竹只能在江边独立。



  教廷内外大街已经被追逐诗会的人流彻底的堵住了。



  而她居所附近的所有大街,也全部被人流占据,她不过是去给露丝老师送一点材料,耽搁了一小会儿功夫,便成了现在这样有家不能回。



  其实每每重大诗会,沈小竹都是逃避的,谁让他是教廷学校的魔法学徒呢?



  西学奇淫巧技,哪里能和正统才学相比?



  可是今天,她无法逃避,只能被迫的面对,耳边充斥着关于诗会才子的各种议论,这些一个个同龄人的名字都那么耀眼,在武陵妇孺皆知,哪像她沈小竹这般默默无闻?



  不知不觉,她脑海之中又想到了那唐公子的模样。



  “分明是书香门第子弟,为什么偏偏要学习西学呢?倘若自己出自书香门第,恐怕也万万不会选择西学吧!”



  “虽然从教廷神父口中,西学格物乃万物之本源,天地奥妙尽在西学之中,东学和西学各有所长,理应并驾齐驱,然而现实却是才学才是根本……”



  “真是个奇怪的人,不过其西学水准的确很高,自己可万万比不上。看他的年龄比自己还小呢!”不知不觉,沈小竹嘴角微微的翘起。



  她又想到那天唐雨奚落王茂的情形,现在想来依旧很带劲,很过瘾,也许神父大人说得不错,终究有一天,东方会认识到西学的价值,会有人替西学说话的。



  那唐公子不就是如此么?



  想到这些,她心中渐渐开朗的一些,觉得自己作为魔法小学徒,将来也是有光明前景的,自己自小受教廷恩惠,可万万不可像王茂一样忘恩负义,背叛教廷而去……



  “嗯?”



  沈小竹的眉头微微一挑,她扭头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亭子里多了一个小丫头。



  看这女孩,约莫也不过十三四岁,头上梳着细密的小辫,衣着是大户人家丫鬟的装束,面容清秀,却是双目垂泪,正低头轻轻的抽泣。



  看其模样,梨花带雨,似乎有无尽的伤心事儿,着实惹人爱怜。



  “小妹妹,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街上人太多,回不去了?”沈小竹凑过去,轻声道。



  小女孩木然抬头看向沈小竹,半晌,嘴一撇,哭出声来,颤声道:“我……我家……公子不见了!我……我找不到……”



  沈小竹眉头一拧,看向前方。



  她目光所及,大街小巷全是人流,人流滚滚,连魔轿都不敢出行,一个小丫鬟和公子走失,大抵也是很寻常的事情。



  “小妹妹别哭,你家公子肯定是会追逐跑马传诗去了,诗会一过必然会平安的自行回去,无需你担心的!”



  小女孩不说话,只是摇头,眼泪却流得更多了。



  沈小竹一时束手无策,连忙道:“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你家公子贵姓?”



  小女孩上下打量沈小竹,眼神之中有些警惕,更多的则是无助:“我……我叫冬儿,我家公子姓唐……”



  “姓唐?”沈小竹心中一惊,心想这唐公子莫非就是他?



  一念及此,沈小竹便道:“小妹妹,你家公子是不是常穿一件洁白苏丝卷袖长袍?个头大致……这么高,发髻高挽,朗眉星目,还有每日卯时必然会到武陵江边沿江慢跑……”



  “啊……”冬儿惊呼一声,倏然站起身来,木然的眼神之中立刻便有了光彩,道:



  “小姐,您识得我家公子?您可知道我家公子现在去了何处?”



  “这……”沈小竹只能摇头,道:“这我也不知晓……”



  冬儿眼中的光彩渐渐的黯淡,眼泪又要出来了。



  “冬儿小妹妹,要不我陪你去找唐公子,说不定唐公子是去参加诗会了呢!”



  冬儿连连摇头,道:“不会的,公子就是从诗会逃出来的,老爷和夫人……都气得晕了过去,他……他不会去诗会的……”



  “啊?”沈小竹倏然一惊,从诗会逃出来?



  这唐公子还真是胆大包天啊。



  不过沈小竹却不怀疑冬儿撒谎,因为唐雨曾亲口说过自己想进教廷学校,敢情应该是对西学极度痴迷,这在书香门第之中,可是犯了大忌的。



  也难怪其父母都气晕了。



  “真想不到,武陵城还真有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