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随身空间-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糕、炸鸡鸭鱼肉。包饺子等等全部都是准备过年地吃食。

    东北农村过年的时候规矩特别多。例如,正月不剪头,东北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

    还有初一初二不扫地,在东北,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不扫地,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所以只有等着到了初三才可以扫地。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在过年几天把屋子里里外都打扫的干干净净。

    当然,林珲也不例外,这两天他专门跳了一天把屋子里每个角落都打扫了一遍。连一些脏了的被褥,衣服等都洗干净叠起来放好。这也是过年时的一个规矩,是以前听爷爷说过的。初一、初二忌洗衣。民间传说中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这两天不要洗衣服。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因为这件事,林珲还被爷爷骂过呢。

    因此,林珲对于这个习俗还是记得挺深的。虽然,他现在人在东北,但是有些习俗是深入骨髓的,由不得他不去遵守。

    而,云菲这些日子以来都很开心,自从小媛媛来了以后,也许是缘分她们两个人很快就熟络起来,经常会躲在一边悄悄嘀咕一些事情,每次说道高兴处都会哈哈大笑,也不知道这两个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事情要聊。

    在林珲打扫屋子的时候,小媛媛和云菲也没有闲着,她们就将为家里的动物们洗澡的任务给揽下来了。理由是他一个大男人粗手粗脚的把可爱的小动物们弄伤了怎么办。她们的理由真的让林珲很无奈。只是笑了笑,由着她们折腾。

    时间已将渐渐的逼近年关。腊月二十九这天,村民们不论那女老少都忙的手忙脚乱的。大人们是忙着准备过年用的物品、吃食以及布置屋子等

    而小孩子们则是忙着玩乐和吃东西。这段时间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一来终于放寒假了,想怎么玩都没有人管,二来家家都做的是好吃的,任他们敞开肚皮子吃。

    林珲倒是没有其他人家那么忙,和吴老早就商量好了,过年的时候两家人呆在一起过,吃食什么的都不需要他来准备,吴大娘和小媛媛的妈妈两个人来弄,倒是为他省了不少的事情。

    今天,林珲的主要任务就是和伍卫国一起给两家布置屋子。那就是在屋子或是院子里贴上春节三大宝:春联、“福”字、窗花。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福”字,有了春联,家家户户也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有出售。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

    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春联和福字是吴老亲自写的,老爷子从小就开始练习毛笔字,几十年下来毛笔字早就练得炉火纯青,写出来的子让人拍案叫绝。至于,窗花那是林珲专门请村里的一些手艺好的老奶奶给剪得。

    这一天下来年前的一些事情就忙活的差不多了。当然年前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习俗那就是祭祖上坟,离得近的,要到祖坟地去祭扫,离得远去不了的,要在居住的地方选一个十字路口烧纸祭祖。

    对于,这个林珲倒是没怎么去管。前世的是候自己是个弃儿,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更不知道自己的祖宗是哪个。至于,收养自己的爷爷,现在还没有死呢,他要是去拜祭他老人家那罪过可就大了。

    等到了腊月三十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很小的细节需要弥补。林珲难得闲下来,就躲在家里陪小媛媛和云菲唠嗑或是逗弄两个小奶娃。

    没有想到腊月三十这一天,下午黄昏的时候,天空突然开始下起小雪来,到天黑的时候地上已经飘了雪白的一层。瑞雪兆丰年,这雪虽然有点小,但是也算是给新的一年开了个好头。

    前面加了一章,修改完的这章推后。



………【第七十章欢欢喜喜过大年(下)】………

    第七十章欢欢喜喜过大年(下)

    除夕夜,林珲,云菲和吴老一家聚在林珲的家里吃年夜饭守岁。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

    “阿珲,长寿灯都挂好了吗?”吴老在院子里四处转悠了一会,不放心恐有遗漏,问道

    “放心吧,都挂好了,现在就把灯笼点亮吗?”林珲回答的很笃定,临了还不忘询问一下,是否点灯。

    “恩,天色正好,和你大哥一起去点上吧。”吴老说道。

    “好的。”林珲跑到隔壁,找到吴卫国,两人又在院子里忙活起来。

    长寿灯是东北过年是的一项习俗。在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等林珲和吴卫国点完长寿灯,一推开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怕打掉站在头发和衣服上的雪花,两个人走进屋子。

    在堂屋的正中间摆放着一张八仙桌,上面摆满了香喷喷的菜肴,杀猪菜、东北炖菜、酸菜猪肉炖粉条、辣鱼粉皮、小鸡炖蘑菇,既有鱼又有肉特别的丰盛。

    吴老坐在桌子的主位上,吴大娘、媛媛妈妈和云菲她们一人端着一盘菜放到桌子上面,小萝莉媛媛像个小跟屁虫似的,跟着大人们在厨房里进进出出,没有一刻能闲闲下来。让林珲不等不感叹小孩子的精神头就是足。

    “阿珲,怎么没酒呢。快点拿出来咱爷仨喝几盅。”吴老看到桌子上没有摆上酒,说道

    “恩,没有吗?哦,瞧我,忙的晕头转向,都给忘了,先等会这就去拿。”林珲说完就转身去拿酒,刚走了两步又回头问道:“你们喝七彩酒,还是果酒啊,先说了啊,我这里可是没有白酒啊。”

    “当然是七彩酒啦。”除了不明白七彩酒的吴卫国夫妇,其余的人都异口同声的说道

    “明白。”林珲俏皮的回了一句,就往储藏间里走去,那里面放了不少的酒,果酒和七彩酒都有,只是七彩酒比较少。

    “爸,阿珲说的七彩酒是啥酒啊,怎么没听说过啊。”林珲出去以后,吴卫国好奇的问道。

    “呵呵,是那小子自己酿的酒,味道可棒了。”老爷子笑眯眯的说道

    “爷爷,我也要喝酒。”小媛媛蹦蹦跳跳的走了过来,手里握着一根鸡腿,小嘴上沾满了油水,那样子就像是一个偷吃的馋猫。

    “谁要喝酒啊?”林珲抱着酒从外面进来,问道。

    “我要喝”闻言,小媛媛大声嚷嚷起来,好像害怕别人把她给忘喽。

    “不行,小孩子怎么能喝酒呢。”吴卫国突然出声反驳。

    “不嘛,媛媛要喝。”小萝莉撅着小嘴满脸的不高兴,一副不给喝就哭给你看的表情。

    “好,也给咱们的小媛媛喝酒。”

    “嘻嘻,叔叔真好。”小萝莉“破涕为笑”,扑到林珲的怀里撒娇。

    “小孩子不懂事,阿珲你怎么也和她一起胡闹呢。”吴卫国心疼自家的姑娘,略带责备的说道

    “没事。今晚除夕,让小家伙喝点挺好的。况且,给她喝的是果酒,不伤身体的。”林珲解释道,他可不想大过年因为小事惹大家不开心。

    “好啦,都被墨迹了,赶快坐下来吧。”吴老说道。

    等菜都上齐以后,大家伙都围坐在桌子旁,开心的一边吃年夜饭一边唠嗑,气氛十分的热闹。这其中小萝莉最为开心,小脑袋在桌面上扫来扫去,看见中意的菜就夹到自己的碗里,不一会就把自己的小碗给填满,嘴里也塞得满满的,吃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我先敬大家一杯,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林珲给大家满上酒,然后为自己倒满一杯,举杯示意。

    大家纷纷举起杯子,“叮”的一下碰杯,都一饮而尽。

    有了林珲带头,打家挨个举杯敬酒,说些新年祝福的话语,连小萝莉媛媛也没例外,有模有样的端起一杯酒,给大家伙敬酒,奶声奶气的说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菲菲姐姐,媛媛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哈哈”大家闻言都开心的大笑起来,顿时整个屋子里充满欢声笑语。

    新年祝福过后,大家伙都是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林珲他们三个大老爷们觥筹交错,一杯接一杯的喝着酒。

    中途,吴大娘去了一趟厨房,把包好的的饺子下到锅里。等喝完酒以后,大家再一起吃饺子。

    “热乎乎的饺子来喽。”吴大娘一人端着一盘饺子,放到桌子上。

    “你们先吃着,我去把剩下的饺子都住了。”吴大娘说完,就自己一个人去了厨房。

    还有长辈没有回来,林珲他们当然不好意思先吃,都陪着吴老喝酒,等着大娘煮完水饺回来。小媛媛当然不在此列,小孩子嘛自然不会机会这么多,遇见好吃的就吃。而长辈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吃得香,也不会说什么。

    吴大娘煮完水饺回屋以后,三个大男人的酒也喝的差不多了。也没有再去重新拿酒。大家伙一起吃起水饺来。

    “呀,饺子里有东西。”忽然,小媛媛惊叫一声,从嘴里吐出一个东西,举到大家的面前。

    林珲仔细一看是一枚硬币,立马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吴老他们也都开心的冲小媛媛说道:“这是好事。吃到硬币,吉祥如意。”

    小媛媛吃到得硬币是包水饺时特意放进去的。过年时在水饺里放硬币,又是另一项习俗。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此外,东北人在“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