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月彎彎照九州-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瞪大了眼,看着眼前的景物。  

  但见长剑剑光大盛,呼呼作响,剑身周遭一寸之内,濛上一股白芒,禽南天挥舞跃动,剑光吐出,似一条低鸣的灵蛇,飞绕在禽南天的臂间。

  禽南天把剑一挑,舞起一道剑屏,口中念道:“天龙一飞向太阳……梨花舞袖把身藏……”倏地长剑一抖,剑光又现,禽南天将剑往天空一掷,剑上光芒变长变大,突然暴涨数丈高,宛若一条白蛟往空中数十丈飞翔而去。禽南天则空手使出‘万花神拳’游走四方,不半晌,那剑在空犹如电光四射,飞坠下地,他自舞自的拳,不去望那剑,说也奇怪,长剑似系了条看不见的细线,往禽南天百会穴地下;他听音辨位,看也不看,将身子一偏,那剑锵的一声,己还入背上剑鞘。

  小猴儿看的惊心动迫,连喘了几口大气,待要说话,突然觉得头顶一湿,继而两肩,两手都是水,抬起头来,刚才的月亮已被又黑又厚的乌云遮避,才惊觉这云走的好快,刚才明明是皓月当空。

  满天飞雨,斗大的雨滴连珠价的落了下来,雨势来的又急又猛,几滴落在头上,只觉头痛欲裂,小猴儿用双手抚住了头,想走又怕禽南天发现,不走却让雨淋得甚疼,一时之间,倒叫他不知该如何是好。

  小猴儿蜷缩着身子,正想移动,却见禽南天飞身飘在半空,舞剑越来越快,小猴儿但见光影交错,长剑纵横来去,不到半刻,快剑化成了一道剑网,竟然挡住了从天而降的大雨。

  小猴儿看的奇了,瞪大了双眼,嘴也合不拢,他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那雨落下极快,顷刻之间,怕不下有数千滴之多,以一把剑来回舞动,竟能将所有的雨滴通通荡开,那剑法速度之快,可说是星流霆击,无与伦比,到了匪夷所思,人理难说的地步。 

  雨声淅沥,夜风忽大忽小,剑芒在雨中时明时暗,但见几滴雨零星从剑光缝隙中落下,淋到禽南天身上。禽南天清啸一声,手上增快了速度,剑网更加绵密,形成了一道剑屏,闪出银白剑光,来回交织穿梭不停,挡住了四面八方,所有的雨滴似都被隔在剑屏之外。

  小猴儿在竹林中,眼见天空落下数不尽的雨滴,在落到禽南天头顶之际,却被禽南天用快如闪电的剑法,给一一挡在剑幕之外。雨滴碰到剑屏,似弹出未弹出之际,发出七彩色光,与银色剑光相互辉映,炫烂已极,小猴儿喃喃自语起来:“这是什么剑法?怎么这等厉害?”

  才思恍间,禽南天身子周遭发出一阵阵的热气,外头是狂雨交加,越下越大,剑阵中却是白气氤氲,越来越热,难辨禽南天面上五官。小猴儿躲在林子中,数着斜飞而去的雨滴,心中得意已极:“原来师父武功这等高强,任这雨势如何大,这雨一滴也下不到他,不知这功夫叫什么名字,等会一定要想个法子,跟师父求情,让他教我这功夫。”

  雨停月出,禽南天收了剑招,小猴儿由林间走出,低低唤了声师父,禽南天点了点头,严声道:“今天晚了些!快点蹲马步去!”小猴儿见他神情严峻,刚才想说的话又吞了回去,蹲起了马步。

  一整夜,他想的只是禽南天刚才所施的剑招,几次出了神,都被禽南天斥责。

  过了一日,他整天想的还是昨夜所见,当夜他耐不住性子又提早了半个时辰去竹林小室。果然禽南天又在练那套剑法,这样偷看了一年,对那剑法的变化慢慢了然于胸,禽南天才传了他那套剑法,又告诉他那套剑法名为“龙渊剑法”。乃是墨教开山祖师墨翟所创,是战国时与‘越女剑法’齐名的剑法。

  但不传心法、招式、只教他背“龙渊剑法”的“剑意篇”:“夫为剑者,使之以虚,舞之以实,阴阳自懿,即如龙腾,意欲剑行,不休不迄,斩蛟破罴,浩浩洟洟,杳缈无踪,直为极至,身剑合一,纵横疆域,百里顿疾,可一人挡百,百人挡万。”叫他背个滚瓜烂熟,却不解释其中内容,只教他每次看完演试后,自己参详领悟。

  小猴儿想了几个月,每夜仍去偷看,私下也练的勤,但却始终没想通“剑意篇”所言,只好恳求禽南天,却遭来一顿怒斥:“师父演试了一年多你还看不懂?这剑意,我若说了明白,有个法度,便是我的意,而非剑意,你若想学到上乘剑术,须得自己体悟。”小猴儿这才明白:“原来师父早知道我偷看了,他每日提早来,便是为我。”暗暗感激,给禽南天严责一顿,却不以为苦。

  这日,禽南天吩咐小猴儿,去庄外数里的深山采药,小猴儿谨领师命,背着草囊,沿着庄外小径前去。

  待找齐了诸般草药,待要归返时,林间隐隐传来虎啸声,那声若响雷,似在耳际打了个霹雳,小猴儿只吓得三魂七魄都快散了去,心想不妙,连忙找了颗大树爬上去,他担心被虎发现,东张西望,寻了一大簇树枝,拨了过来,挡住自己身影。 

  不一会儿,小猴儿正自心下惴惴,不知如何是好时,附近走马奔驰和数十人急促叫喊声传了过来“快点!快点!” “那里!在那里!”“往那里围去!别让大虫跑了!”

  小猴儿心中一喜。正待开口求援,听的树下有异声传来,往下一看,一只老虎在前方十来丈的林间,慢慢奔了过来,那老虎每踏一步,便传来地面枝叶悉娑悉娑的声音,小猴儿的心也噗通噗通地越跳越快。

  才转瞬间,那虎来到了他藏身的树下。小猴儿心下大骇,透过遮在自己身前的林叶,偷偷再瞧。那虎吊睛白额,约长丈余,多彩班斓,黄黑相间,一双爪子,似乎比自己的头还大,老虎身上插着数支箭,血流如注,那虎不时回头去舔身上的伤口;离虎约数丈处,围来十骑,一众大汉黑衣劲装,背箭持弓。  为首的是一个中年汉子,只是坐在马上,便显身形骠悍,比其他大汉高出了一个头。那大汉身后坐着一个少年,双手环抱大汉腰间,那少年似是害怕,又像好奇,不时从那大汉脥下探出头来,看看老虎,又缩回头去。 

  小猴儿躲在高处,离的远了,看那少年五官不甚清楚,只是觉得有些熟悉,闭目细想时,一时又想不起那是何人,只听得那为首大汉道:“你这孽畜!这些年来吃了我山庄不少人,今日一箭不射死你,为死去的兄弟报仇,我夏侯惇有何颜面作人?”

  那虎被众人围在中间,似乎自知无路可逃,张牙舞爪,往夏侯惇的马扑来,大汉见那虎来的甚快,冷哼一声,反手取箭搭弓。

  便在此时,后方山腰处,传来另一声虎啸,又有一虎猛然跃出,那虎跃过众人头顶,往夏侯惇身后的少年直扑而来。

  那马受到惊吓,跃起前足,嘶鸣了几声。夏侯惇花了好一会儿才制服那马,但他身后的少年却因重心不稳,双手松脱,由马上落下,摔在地上,离那山腰后跃而来之虎,不到两丈处,眼见活不成命了。

  这些事都发生在弹指之间,一众汉子那里反应的过来,惊惶失错,掉过马来,手忙脚乱,拿弓的拿弓,取箭的取箭,那虎却已跃起扑向那少年。

  事出突然,不在意料之内,夏侯惇双目暴睁,尽是不信的神情,心下百念流转:“这虎打哪来的?我也太大意了?明知这山有大虫出没,却还要带兰儿出来,若是兰儿有什么三长两短,日后怎跟他爹爹交待?”连搭三箭上弦,全部松脱,落在地上,他汗流颊背,手指微颤,待要取第四只箭。

  那虎跃在半空,张大了口,尖牙锐利,几滴口水落地,搭搭作响,少年面色惨白,动也不敢一动,显然也是被眼前之景吓得呆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碰碰跳,静的连根针落地也听得见,眼看那少年就要惨遭虎吻。

  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刻,一人从空中飞来,双拳紧握,直取那虎双目。

  这人是小猴儿,他在树上看的分明。两虎夹击,少年落马,小猴儿心想要糟,胸口气血一热,先前惧意全消,也顾不得自己能否对付那老虎,从树上一跃而下,扑向那虎;那虎不防有此一着,眼睛受创吃痛,大吼一声,向小猴儿扑来。

  小猴儿知大意不得,心凝神注,使出“万花神掌”中第六式“空手擒虎”。

  这“空手擒虎”一式,说是一招,其实蕴藏了十八种变化,着着精妙击虎要害,是墨子所创,其中本源正是墨子当年磨顶放踵于战国诸雄间,常在高山大泽间遇到老虎,所以创下了这式,留以后人在行侠仗义时,悴然野外遇虎防身之用,威力之大,正是足以开山毙虎。

  小猴儿练了一年“万花神掌”,本来他的功力,只达入门之境,未必便能打虎了,但他另有奇遇,已练得一身超凡的神力。

  郭师父所赠之铁环,本是战国弓术大家养由基的传家之宝,锻练臂力之用,辗转流到了郭师父的先人手上,再传了下来。当日小猴儿跟郭师父打了个赌,由郭师父手上赚了来,戴在身上,久而久之铁环数由一个加到了三个。他的金刚手在这几年间,也练到以六指之力,便能脸不红,气不喘倒着飞跃在山林之间。

  “金刚手”加上“养基神环”,走的本是同一路的外门阳刚功夫,以增人臂力为主,练在一起,竟有相乘之效。小猴儿不明这些,那时为了不再让陆平欺侮,他央求禽南天与郭师父教导武功,二人各以本门之基,传授给他,小猴儿那时如淹水之人抓到浮木,拼命苦练。几年下来,误打误撞,竟另辟出一条武学奇径,只是这个事郭师父不知,禽南天心起疑窦,至于小猴儿,只是一股傻劲的练武,也没去想这么多。

  他向右横跨,避开老虎奔来之势,左手化掌去擒虎尾,抓到那虎尾后,上下猛摇骨节,“万花神掌”藉由这般气力使将出来,自是非同小可。他全神贯注御虎,经年累月所练的“赴火蹈刃功”又在此时由心自发,但觉气力充盈,刚才的害怕,早不知去了哪里。

  这“赴火蹈刃功”实是墨家传世以来,最惊天骇世的内家神功。墨翟在战国行侠仗义人间数年后,他自己勇则勇矣,却发现门人在临生死关头,往往三心二意,无法舍身取义;这一害怕后,使出的武功便无法发挥到极至。他在苦思多年后,才钻研出此一心法。这套功夫共分七层,由第一层“少忧少虑”,到第七层“兼爱忘我”,心法中所重的便是“舍身忘我”,把人的“恐、怖、惊、惧、畏”通通排除;越是能将利己之心去掉,越能发挥这套“赴火蹈刃功”,则胸臆间越能充塞阳刚至大的真气。

  这舍身忘我说来简单,作起来可不容易,像是禽南天初试小猴儿时,把他丢在临万丈深渊处,常人如何不惊?如何不惧?心里明白不要怕,手脚却不听使唤。

  当年赵铁风临死前护送禽南天离去,将生死置之度外,触动此神功在五脏六腑间隐隐蓄势待发;后救了西凉十阴中的李十儿与刘七伯,继之凛然怒斥王不平,不觉中将这一连串心法发挥的淋漓尽致,真气终于跃然而发,达到了第三层的境界,才能一举冲破李十儿这等高手所点的穴。

  小猴儿这套功夫练了几年,此番路见不平,见危思义,忘却生死,竟也在不知不觉中,触发此神功第一层境界引动,一时真气布满了四肢百骇,便觉温醺阳光照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