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恐怕同样是因为田丰所处的地位的原因。
田丰是个极具才华的人物,这个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并且他和袁绍在洛阳的时候就曾有过交往,那个时候田丰是太尉府中的一位侍御史,只不过后来因为厌恶官场的黑暗而选择离京返乡,但是显然他的才华给年轻的袁绍以深刻的印象,所以才会在起事的时候“卑辞厚币”来招揽田丰并在招揽成功后迅速任命田丰为别驾,地位就如同程昱在并州军中一般。
所以一开始田丰的地位就决定了他在袁绍阵营中的话语权非常之大,再加上他的那个直脾气,对于袁绍的某些做法自然会多加规劝,因为他有说话的分量。
而袁绍呢?应该说现在的袁绍多少还残存着些许游侠儿的中二气息,虽然内心已经快被世家的政治斗争熏成了黑sè,但是总算还有点红丝。也就是这点红丝对了田丰的胃口,也让田丰的劝诫虽然经常让人添堵,但是袁绍总算大多还都接受了下来并改正了不少。
可是后来随着权力的增加以及手下的增多,各派系之间的对抗增强,袁绍彻底成了那切开来都是黑sè的团子。
前有袁绍逐渐对其的劝诫变得不耐烦起来,后有一群为了获得利益而使出百般手段的家伙们,这种情况与当初田丰在洛阳时也没多少差别了。只是洛阳的时候田丰这个还算是小人物的家伙可以离开,可以隐退,可是到了诸侯争霸的时候哪里还容得你隐退呢?
商鞅的事情已经jǐng示了无数代的中国诸侯,人才这东西你能用的时候是蜂蜜蛋糕,用不了的时候那就是穿肠毒药啊,随时都有可能反戈一击让你憋屈到无以复加。
于是,田丰死了。
当然,现在的田丰还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勇猛的武将与jīng锐的士卒随时可以供他驱使,甚至再多几天,就会又有一批部队到达他的麾下,到时候他能够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而正是因为了解田丰的本事,李书实才带着贾诩、吕布、赵云、曹纯等人来到了河内。至于并州的事情,有程昱照看,有牵招统帅的无当飞军一部,足以应对一切,更别说还有身为晋阳令的张辽这员猛将,必要的时候也能够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让李书实完全不必担心。
实际上如果仅仅是为了防御袁绍军的进攻,李书实只要任命一名上将再辅以几只参谋人员其实就能应付,更别说新任的河内太守黄忠本身就是一个狠角sè。所以说李书实来到河内的目的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对付关东诸侯联军的进攻,即使对方实力并不弱。
李书实来到河内的主要目标还是为了整合这片新到手的土地。
是的,别看河内和河东加起来地方并不算很大,但是需要解决的事情却是不少,而且很多事情没有李书实亲自出面主持还真就很麻烦,所以想要偷懒暂时是不可能滴。
所有问题中最需要解决的主要有三个:帮助两位新太守确立地位并熟悉工作;解决已经逐渐显现的小钱危机以及接触并确定对两河地区豪强采取怎样态度和行动。
其实这几件事归根结底总结起来还是一件事,那就是李书实手下大多都是一些擅长征战的武人,虽然其中不乏文武兼资之辈,但可惜的是还是以武为主,在这个寒门的教育条件比较匮乏的时代年纪轻轻又能积攒多少知识呢?更别说行政管理这样的经验。
可以说只此一项,能够成为两千石官员的选择范围便直接缩小大半,所余者也不过是太史慈、曹纯、黄忠等寥寥数人。不过即使是这样,两千石的诱惑依然让李书实的那些手下们蠢蠢yù动,除了少数如同吕布这样宁愿待在军营里也不愿意面对那些公文的奇葩存在,大部分都对李书实表达了希望成为两河太守之一并会努力工作的决心。
当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归根到底不是世界的错也不是时辰的错,而是李书实的错。
是啊,一只笨蛋依靠一票手下都能干的有声有sè,这自然会让其他人产生一种“啊,我这么努力的孩纸一定会做的比他好”的感觉。相信这一定是错觉吧,是错觉没错吧。
好吧,不提李书实从贾诩那里知道真相后orz的杯具模样,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被李书实任命为太守的黄忠和张绣做的不够好的话,想必即使大家都纯洁的如同张小花一样不会向李书实进谗什么的,各种奇奇怪怪的流言恐怕也会应运而生。
这不但会影响队伍内部的团结xìng,而且更会影响李书实这个任命者的威信。
虽然不能说李书实的能力就比黄忠、张绣强到哪里,但是好歹他有些经验,而且也只有他能够指使的动贾诩、阎忠这样的老狐狸帮忙出谋划策,这才是李书实的最大优势。
说起来如果不是阎忠要退休不想再太过劳累的话,原本河东太守交给他是最适合的,可惜,现在只能交给张绣。毕竟现在李书实的阵容中只有他和华雄与西凉军的关系最为紧密,华雄李书实拿不准他的想法,而张绣则完全没有这样的担心,这样也算是对西凉军的一种表示。
如果说太守的问题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解决的话,那么小钱泛滥的问题就可以称得上是燃眉之急了。
不得不说,董卓的执行力确实不凡,李书实这边刚得到消息没多久,那边就已经开始全面推行了。虽然因为蔓延速度的问题以及各路诸侯因为各种理由的抵抗,小钱并没能在司隶和凉州之外的地方流通起来,即使偶有发现也无伤大雅。
可惜两河地区恰恰属于司隶,尤其是这两地董卓都将要交给李书实,所以他完全不介意利用各种手段用小钱强制收购了大量的军需物资,然后将这个烂摊子扔给了李书实这个继任者。
反正这里不是我的地盘,杀鸡取卵什么的又算什么?就好像苏联红军经过后的天朝东北一般。董卓的西凉军估计和那群约等于蝗虫的家伙没啥区别,而且李书实相信未来董卓绝对不会像那些蝗虫一样提供更多的援建资金。
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就全靠并州军自己了。
………【19、这是轴心郡与协约郡的战争(完)】………
“辅之什么时候能够到洛阳,还有马寿成的援军现在到哪里了?”
“辅之将军现在已至渑池,估计用不了几天就能到达洛阳。马寿成的援军据说已经快要到达弘农,正星夜向洛阳方向急行,想必用不了多少时间也会到达。说不定在途中还能和辅之将军合兵一处,恩相看看是不是体现打声招呼,以防双方产生什么误会。”
“不必,你派人去和张济还有马腾说一声,让他们两个合兵一处前往武关,伺机而动。”
“恩相是打算拿下南阳么?那里豪强不少可是油水却并不怎么充足啊。而且靠近武关的丹水、析县地区有着大量的沔水蛮部落,只怕他们也会是一个麻烦的因素。”
“那群蛮子不必担心,他们早就和南阳的商旅多有接触。如果我们给他们一个身份的话,他们恐怕还会成为我们的助力。文优你读的圣贤书很多,但是和蛮子打交道你却没我多。”
“那么卢子干那里是什么情况,会不会在我们收拾那些关东反贼的时候给我们添麻烦。”
“有李学的部队占着河东,卢朔州想要进兵怎么也不容易。而且他又不似关东的那些目无天子的反贼,只要让陛下拟一道谨守边关的诏书,卢子干就会乖乖听话。”
“哼,那个皇甫义真还自诩忠君之徒,这不也没了踪影。这个时候除了别有用心之人,又有几个人是真的会将皇宫里的那个有名无实的皇帝看在眼里,还是多准备准备吧。”
“恩相所言极是,在下会注意这些方面的。那么韩遂那边是否也做出些布置,‘韩九曲’论心思或许比卢子干、李书实之辈更加让人难以捉摸,也更让人忌惮。”
“就因为韩文约的心思太多,他的手下远远称不上团结,如果他要是敢有异动,我就让他自己的后院先烧起来。我倒要看看是他对那些羌人的影响力大还是我老董的面子大。”
随着关东联军正式组成,董卓虽然嘴里一场藐视那些关东诸侯,但是无论是战略上还是战术上他的行动都没有如同他嘴里说的那么不在乎。
在他的cāo纵下,韩遂正式成为征西将军,边章为镇西将军,马腾为镇军将军,叛军三巨头摇身一变便成为朝廷二三品的大员,至于其他有头有脸的人物也各有封赏。
征西将军有职责统领凉益二州(以及曾经设立过后又撤销的雍州)的军事活动,职权非常之大,可以说为了拉拢韩遂董卓下了不小的筹码。而得到了方便rì后行动的这一称号后,韩遂也投桃报李,派出马腾率领jīng兵前往河南助战。西凉地区更是群情激昂,显然他们认为韩遂等人之所以获得这样的高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董卓这个西凉领袖获得zhōng yāng证券的缘故。
当然,按照汉律,征西将军的屯所为长安。不过显然韩遂是不会将部队开赴长安去“上任”,先不说董卓会有怎样的反应,韩遂只怕也害怕自己到了洛阳后路就会被截断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董卓已经将韩遂绑上了自己的战车上,只要董卓的政权不出现什么大问题,相信韩遂也不会有什么不安分的董卓。甚至只要董卓能够击溃关东联军,那么韩遂必然会提兵参与到董卓的统一天下之战。韩遂对于局势还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董卓的另外一个动作自然是抛出两河之地来诱惑李书实加入到这场大局之中。
其实原本董卓还想再多坑一下李书实,将征北将军的名号加在他的头上。征北将军有权统领并、冀、幽三州以及新建的朔州共四地的军事力量,屯所则在广阳郡的蓟县。
好吧,卢植那边还好说,为了避嫌表面极力做出拥护zhōng yāng决定的刘虞也好说,做出点强硬姿态公孙瓒也好搞定,可是问题是渤海的袁绍怎么办。如果李书实敢于接受这项任命的话只怕袁绍即使为了做样子依然选择进攻洛阳,只怕河北的田丰的攻势也不会那么“谨慎”吧。
所以李书实以自己身为州牧这一行政长官不易再获得那么高的军职为由推辞了董卓的任命。
对于这样的结果董卓并不失望,反正这只不过是李儒想出来的试探举动,成了自然可以加深李书实与关东诸侯的矛盾,如果不成,也可以将风声放出去,让关东诸侯紧张紧张。
不过显然即使李儒不放出那些风声河北的关东诸侯们都已经坐不住了,这不袁绍刚刚登上盟主的位子,需要处理的第一件事便是由韩馥、公孙瓒等人提出的率领一部人马北返的提议。
这样,在初平元年的这个chūn天,大汉的治下出现了两个军事集团:
一个是以袁绍的渤海军为主导的包括袁术的南阳军、孙坚的长沙军、陶谦的徐州军和刘备的渔阳军为主体的同盟军事集团——协约郡。
另一个则是以西凉军阀董卓的西凉军为主导,包括李书实的并州军和韩遂的汉羌联军为中心的同盟军事集团——轴心郡。
随着这两大集团的建立,大汉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纪元。因为这两大集团由于政治信仰不同,而处在相互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