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收藏方法:
1、收藏不是指将这本小说的网址添加到电脑的收藏夹里,而是指登陆新浪后,点击右边三根柱状的中间一根,下面有一个“收藏”按钮,点击即可!
2、或者在本书简介下方,有三个横着的按钮,点击第一个“加入收藏”也可。
三、 敬请各位朋友收藏此篇拙作。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十九章 暗箭中人<;一>;
河口公社农场的苹果首年大面积挂果就来了个满堂红,中秋时节累累的果实挂满枝头,引起了周围群众的注意。国亲节前夕,马素娥就组织供销社的人员前来收购,亩产竟达五百三十多公斤。
余光晓在公社农场主持召开了现场会,参加会议的大队干部、小队长被这里骄人的收益所折服。余光晓在会上替大家算了一笔账,每斤苹果每斤按三毛钱计算的话,一个上好的大苹果价格大抵上就等于时下一个青壮年劳力的日值。一个河滩地,长庄稼本来就不行,却又如此大的收益,与会的大小队干部的心都热了起来。
几个没有毁掉原来栽植苹果园的生产大队,都没有好好管理,几近荒芜,大队的干部就找到公社,要求农场派技术人员能予以帮助。赵玲玲如今是农场的技术骨干,她就以大树高接换头的方式,推广高产、优质的秦冠、鸡冠、金冠等品种。毁掉了原有苹果树的生产队纷纷邀请赵玲玲前去指导,帮助规划栽植苹果树。
河口公社典型引路、推动全社,利用滩地大量栽植苹果树的举动引起了上级行政机关和媒体的注意,地委的机关报《秦都报》在头版上发了报道,余光晓再一次成为秦北县的风云人物之一。
这一年*复出,主持中央工作,毛主席公开表示支持*全面抓整顿,《人民日报》社论提出了“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口号。在这种形势下,县里上报地委,欲把余光晓提拔到县革委会担任副主任,地委便派出了一个考察组,前来秦北县考察。
考察组来到河口公社,召开了各生产大队书记书记、革委会主任座谈会,会上没有明示考察、提拔余光晓的意图,巧妙地引导与会者说真话,这些淳朴的庄稼人看重的是实际,纷纷地发言道出实情,对余光晓的评价都是正面的、肯定的。但在随后分别召开的公社领导干部和全体干部会上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出现了冷场和明则褒扬实则贬斥的发言。就在考察组即将离开的时候,他们收到了一封检举信。信是这样写的:
最高指示
要斗私批修。
检举信
各位领导:
余光晓在河口公社工作这段时间,基本上是执行了修正主义的路线,用生产压制革命,处处滋养资本主义的苗,打压社会主义的草。特别是他生活腐化,长期和有夫之妇马素娥保持情人关系,近来又和在押人员韩来生之妻赵玲玲关系暧昧,不按组织原则办事,提拔赵玲玲担任公社农场的领导,就是为了便于他们乱搞男女关系。这样的人能提拔吗?请组织认真调查。
河口公社部分革命群众
信是用学生作文本的纸张写的,笔迹显然也是一个中学生的。考察组就围绕着余光晓的个人作风问题开展了调查,最后否定了秦北县革委会的意见。
县革委会主管人事、组织的副主任找余光晓谈话,他本着爱护干部、保护干部的出发点,开诚布公地指出了余光晓的生活作风问题。余光晓像个犯了严重错误的小学生,低着头,脸上直冒汗,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
这是秦北县*以来的第一次高调地考察干部,倍受各级干部注意。关注点越高,其负面效应就愈大,余光晓个人私生活的瑕疵不径而飞。男女之间的花边新闻永远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不久就传到了赵玲玲的耳朵里。
赵玲玲如今也是一个大忙人,通过几次参加上级农技部门组织的果树的培训和这些年的实际操作,她已经是大家公认的苹果土专家,从苗子的栽培,到整形修剪、病虫害的防治她都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各大队苹果树的大面积栽植,她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她的精明强干表现得愈来愈突出。她从内心十分感谢余光晓在精神上、生活实际上对自己的帮助,她也很同情他家庭生活的不顺心,总想力所能及地为他做点啥。听说他这次可能要提拔到县里工作,她心里暖烘烘的,这样的好人应该得到重用。当她得知,余光晓因为有人诬告自己和他有染而失去了机会,气得她一夜没有睡着觉,她想找个地方说个明白,可找谁说?其后果将是什么?她冷静一想,这样做只能是愈説愈遭、越抹越黑。
赵玲玲为余光晓而惋叹,替自己的清白遭到诋毁而愤慨。她知道,当今这个世道,男女作风问题可以即刻把一个干部搞臭,她欲辩不能,欲罢不忍,急火攻心,牙疼难食。
余光晓压根就没有想到这次地委能考察自己,事没成倒落了一身的膻气,他很生气。但他毕竟是男人,是个见过世面的领导干部,他的气度和豁达是他度过了压抑期,重新审慎了自己后,走出了内心的阴霾。他知道赵玲玲可能接受不了这种恶语中伤的,就来到农场。
赵玲玲看见余光晓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像个没事人似的来了,心里感到诧异。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大不咧咧的,还嫌那谣言没淹死你。她一改往日的神态,一手捂着嘴巴,面如清霜。
余光晓关切地问她的牙疼情况,赵玲玲坐在那儿一言不发,余光晓睁大眼睛仔细看着赵玲玲,好像以前不曾是认识似的:”怎么啦,真生气啦!”
第四十九章 暗箭中人<;二>;
余光晓关切地问她的牙疼情况,赵玲玲坐在那儿一言不发,余光晓睁大眼睛仔细看着赵玲玲,好像以前不曾是认识似的:”怎么啦,真生气啦!”
赵玲玲被他的那份略带天真的神态逗乐了,但强迫自己没有笑出声来,镇定了一下自己后说:“光晓,以后我们尽量少来往,唾沫星能淹死人。”
余光晓也止住了笑容,叹了一口气说:“你认为咱们不说话,不来往,那些谣言就不存在了。那是天真的想法,常言道,心无冷病不怕吃西瓜,男女之间显得越随便实际上愈没有问题,表现得愈是拘谨其实越有麻达。意大利诗人但丁说得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只要我们心里亮堂就不要怕黑暗。”
赵玲玲抬起头来认真地看了余光晓一眼,她的眼神很复杂,有了以前不曾有过的那种感觉,她移过眼神:“你真的不后悔,因为我给你带来的麻烦、”
“我哪来的那么多的后悔!”
“那就好,我做饭去,你也在这儿吃。”
作者题外话:一、收藏的好处:
1。每收藏一部作品,你就会增加相应的积分,而积分可以用来交易,可以用来购买读书币,读书币可以用来阅读 vip章节内容;
2。凡是收藏的作品,你就能在第一时间内知道其是否更新、知道哪些章节你还没有阅读,可谓方便快捷。
二、收藏方法:
1、收藏不是指将这本小说的网址添加到电脑的收藏夹里,而是指登陆新浪后,点击右边三根柱状的中间一根,下面有一个“收藏”按钮,点击即可!
2、或者在本书简介下方,有三个横着的按钮,点击第一个“加入收藏”也可。
三、 敬请各位朋友收藏此篇拙作。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十章 哀兵俘心<;一>;
杨文彪被判刑入狱的事情来的太突然了,令马素娥难以置信,他是那样一个极左的革命拥护者,怎么可能写反动标语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呢! 她一个人找到工程指挥部,里面的工作人员向她详细地讲了案发的经过。
杨文彪成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大大出乎余光晓的意料,也让他处于尴尬的境地。他和杨文彪是情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这事儿就出在他公社的连里,人们自然地会想到是他设计陷害杨文彪的。尽管公安机关已经侦破、定案,但人言可畏、舆论可以杀人呀!他想对马素娥做个说明,当他刚走到马素娥的房子门口,看见杨文彪的父母正在那里和马素娥说着话,他赶紧退了出来。
杨文彪的父母是将马素娥和杨文彪的大儿子杨红旗送来的。自从儿子入狱后,老两口就象霜打的茄子——抬不起头来,他们知道,儿媳妇马素娥和儿子感情本来就不好,马素娥一门心思地想着她的老情人,这下好了,马素娥一定会借坡下驴和儿子离婚。但他们不甘心,就打出感情牌,不想叫她和儿子离婚。
马素娥的大儿子杨红旗已经四岁多了,还不会说话,看人的眼神痴呆着,经常尿炕,一直放在家里。今天杨文彪的父母借口他们的心情、身体近来都不好,将孙子杨红旗送来了,其用意是利用杨红旗缠住马素娥,增加她离婚的难度。马素娥面露难色,听着公婆带有抱怨的话语,心里也就明白了。两位老人年岁已经大了,出了这样的事,心里能好受吗?况且她和杨文彪感情不和,公婆虽然历历在目,依然对她很宽容,如今二老在她面前发了几句牢骚,她能斤斤计较、以牙还牙么?她就假装没有听出意思,给他们宽了宽心,然后说她准备这几天去趟监狱,看看杨文彪,顺便给他送点东西。
公婆看到儿媳妇说得很认真,显得恓惶,紧蹙的双眉就舒缓了许多,又领着他们的大孙子杨红旗回去了。
送走了公婆,保姆又将二儿子杨红卫抱回她家里去了,马素娥一个人坐在房子里想心事。杨文彪刚进监狱那阵子,她还有少许的幸灾乐祸,心想她和余光晓之间总算少了一大障碍,可是很快地就飘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行反革命分子家属负面效应的叠加,她自觉着心里空落落的,总有一种丢失东西的感觉,她明白,这一切都是源于杨文彪的入狱而造成的。说真的,她不爱杨文彪、反感他,但并不记恨他。世界上的雄性都有很强的占有欲,男人更爱面子,自己徇情和余光晓藕断丝连,本身对他就是一种伤害。杨文彪对自己还算宽容大度,从总体上说,他还是爱自己的,感情也专一,在他最得意的时候,也没有干出出格的事情来,只是强迫自己留在他的身边。虽然也发生了许多令她生气的事,但如今想起来,其出发点大都是为了让自己和能他一心一意地过日子。
马素娥也奇怪,平日里看杨文彪总是不顺眼,如今他不到自己身边了,却一幕一幕地想起他的好处来,怪道人常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看来十分地有道理。她回头看见挂在墙上儿子的衣服,又勾起了她的心事:大儿子杨红旗脑子有问题,今后要发展成啥样子谁也说不来;二儿子年龄尚小,根本就离不开手,自己总不能不管不顾他们,只图着自己快活;再说余光晓那边,樊彩花已经得了神经病,余光晓无法和她离婚,即就是他们孤注一掷地走到一起,她和余光晓就保证能百分之百的幸福、美满吗?她无法给自己一个十分有把握的答案。
三天后,马素娥乘坐了多半天的长途汽车,来到省第二劳改农场。和监狱联系后,同意她明天见杨文彪,她就在当地找了个小旅馆住了下来。她有岔铺﹙1﹚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