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主沉浮-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连恒临大惊,再一看这么道士身边跟着的几名士弟子,皆是道骨仙姿,出尘脱俗的样子.赫连恒临便知这道士是个世外高人。赫连恒临连忙上前.作了一个大揖.恭恭敬敬地带道:“不知道长是否有这箴言的解。” 
  张姓道士瞥了赫连恒临一眼.笑闹着道:“有解有解.不过老道凭什么告诉你呢?” 
  赫连恒临当下大喜.说道:“近日为此箴言祁祁寡欢.总觉得这箴言与江山社稷有关.还望道长不吝赐教。” 
  张姓道士嘻嘻哈哈笑了一阵子,跳到赫连恒临面前,搬了张椅子来,踩在椅子上比赫连恒临高了个头.方才满意地道:“告诉你也可以.不过你需将整个梁王府里最好的那几坛好酒送给老道。” 
  赫连恒临高兴地道:“这有何难’来人.将酒害那几坛百年陈酿搬出来.送给这位道长。” 
  立刻便有下人答应下去酒窖里取酒。 
  赫连恒临问道:“道长可否告知箴言之解’” 
  张姓道士白了赫连恒临一眼,说道:“酒还没来,老道都不着急,你急什么’” 
  赫连恒临只得陪茭道:“是是是.不急.不急。” 
  片剥之后,梁王府下人将几坛酒搬来,张姓道士凑到酒坛子旁深吸一口,美美地道:“香!真是香!果然是好酒!比起三十多年前在皇宫里拿到的那几坛陈酿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赫连恒临惊问:“道长三十多年前在皇宫里喝酒了?”赫连恒临有些惊奇.三十多年前.那时正是皇兄赫连恒君当政.皇兄怎会让一个道士在皇宫里喝酒? 
  张姓道士没好气地道:“老道三十多年前在哪喝酒.关你什么事?” 
  赫连恒临表情一僵.干笑了几声。 
  持张姓道士品过酒,才不慌不忙地道:“第一句,苍龙吐瑞,龙现,有瑞气,成风,是吉兆,呵呵。”说完,张姓道士打了个酒嗝。 
  赫连恒临一想.果然没错.说道:“那第一句的解是吉还是风?” 
  “当然是风!白痴!笨蛋!这都想不通!”张姓道士怒瞪赫连恒临。 
  “那第二句晦日有避是什么意思?” 
  “晦日有避嘛!简单!从上句可知,有风,自然推云,有云蔽日了。然此‘蔽’与‘避’谐音.更通晦日主动避开之意。其意为日非艳阳.而是晦日.不好不好的.避开也罢.嘿嘿.这也是吉兆。” 
  赫连恒临醍醐灌顶,忙不迭地道:“解得好,解得好,这句话的解就是‘云’了。” 
  张姓道士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不错不错!头两句之解便是‘风云’二字,皆为祥云瑞风,是吉瑞之兆。至于‘地之所对,上之不至’也简单,其解便是‘天下’二字,地之所对,谓之天,上之不至,谓之下;大地之上,普天之下,莫非帝王之‘天下’啊!” 
  赫连恒临点头称道:“好!好!那下阕呢?” 
  “下阕嘛!也不准,上阕晦日有避,便是主阴,那盛阴之体,便是阴极盛,阳极衰。当今国事莫非如此,女主阴,男主阳,再与后句连起来,天下为大,莫不就是说的是京城皇宫里那个皇太后——女主!” 
  赫连恒临听到此赴,表情己经有些凝重,这两句的解析是“女主”,难道是说长安城里的那皇太后要篡权了? 
  张姓道士絮絮叨叨地说着:“最后两句嘛!更加简单啦!石落于水.就是‘沉’啦!木起于浪.就是‘浮’略!所以下阕的解意是‘女主沉浮’!哈哈!” 
  赫连恒临浑身一震.“风云天下.女主沉浮”’!这八字就三十二字箴言的解意?赫连恒临失声惊道:“难道皇太后要成为第二个武后?” 
  张姓道士忙不迭摇头,说道:“哎哟,这个老道可不知道,那武后是星心狐下凡来乱李唐政权的.当今的皇太后可不好说。总之当今天下.女主当政.这‘女主沉浮’之说.也算是应验了。南北两朝统与不统.全凭皇太后一个嫁与不嫁啊!”(注释:武则天是星心狐下凡.来源于《镜花缘》 
  赫连恒临握紧拳头.不甘地道:“太后若要篡赫连家的政权.奉王是断断不会允许的。除非奉王一死.否则奉王鲍对不允许赫连家族大权旁落!” 
  张姓道士不耐烦地挥挥手.说道:“老道可不管你家大权落不落的.箴言也解完了.老道可以拿酒离开了吧’” 
  赫连恒临这才反应过来.忙道:“道长慢走!” 
  持张姓道士与他的几名士弟子离开之后.赫连恒临顿时肃了颜色.唤道:“来人,立刻替奉王准备文房四宝,奉王要致信给商王和安宁王,商讨国家大事……长安城内,大明宫中,十五岁的赫连楚离手捧赫连恒临秘密送来的信函,难掩激动地道:“原来是这样 原来是这样 ” 
  一旁有贴身太监问道:“皇上.何事让皇上如此高兴’” 
  赫连楚离脱口道:“皇权的信对朕真是九旱连雨.太及时了.母后…… ”赫连楚离一顿,环视一圈,轻咳了两声,掩去激动之情,冷静地道:“你们都下去吧!万福.你留下。” 
  “是。”一群宫士太监退出大殿.仅留下时常跟在赫连楚离身边的太监万福“万福!”赫连楚离唤道:“你即剥秘密出宫.将晋王和朝中那几名反对太后的大臣悄悄带入宫内.朕有要事要与他们相商。” 
  那名唤万福的太监一听,顿时机灵地问道:“皇上,是否要找人把关,以免此事泄露到太后耳中。” 
  赫连楚离眼中痛光一闪.说道:“朕多年来一直压制在太后的淫威之下.他日联合三藩以厦皇叔公.便要推翻太后.一洗我赫连家多年来的耻辱。稍后你召集五十名大内侍卫,将紫宸殿看守起来,以防太后眼线,明白吗’” 
  “是,奴才明白,奴才这就去办!”万福退出大殿,没有直接出宫去召集那些大臣,而是去了茅房,出来之后,又轻咳了三声,才离开紫宸殿,秘密出宫召集大臣去了。 
  万福离开后,一名小太监走入了茅房,从里面取出一块手帕,展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忙忙地向云涟所在的太宸殿奔去。 
  太宸殿内.云涟手执着当年赫连恒君在芙蓉池畔为她买的皮影.静静地沉浸在过去的回忆当中。她两冀的头发己经斑白.年轻时的万屡青丝也渐渐夹杂的银白的发丝.眼角那一道道皱纹也渐渐深剥了起来。 
  良久.只听云涟轻轻喟叹一声.用苍老的声音幽幽地说着:“你若不在世上.为何从不托梦于我?你若还在世上.又何为不来见我一面呢?” 
  大殿内一片空旷.只有轻纱在随风飘荡。 
  “太后…… ”一道清脆的女声从大殿外传来。 
  “什么事?”云涟低声庄着。 
  那出声的小宫士恭敬地走入大殿内.轻轻地说道:“太后.您让查的那个人.己经有些消息了。” 
  云涟控制皮影的手顿了顿.忽然害怕起来.元宵那夜在芙蓉池畔见到的那个人,会是他么?他的背影是如此相像,可如果不是他,她不知道自己会有多么失望。云涟幽幽地叹口气,八年过去了,他真的还会活在世上吗’云涟转过头,看着铜镜中苍老的自己.心中无比哀叹。 
  半晌之后.云涟才出声:“你说吧 ” 
  “是,据打探的人回报,上元灯节在芙蓉池边卖花灯的有十三个老人,太后所说的那个,孩子们都唤他君爷爷,只是这君爷爷的真名究竟是什么,怎么也打探不到。据闻,那君爷爷是七年前从外地来到长安的,有人说他是从扬州来的,也有人说他是从楚州来的.大概只知道他是从江南一带来到长安的。他没有子女.也没有亲人.别人也不知道他的下落。” 
  “完了?”云涟的语气似有些不悦。 
  小宫女有几分胆怯地道:“是、是.完了.太后。” 
  “哀家知道了.你退下吧!” 
  “是。”那小宫士颤颤巍巍的退下。 
  大殿外突然冲进来一名小太监,神情有几分紧张,呼道:“太后,有事情禀报。” 
  云涟依依不舍地将目光从皮影上转向了那名小太监.见到那名小太监的模样.云涟心里顿时有了底.不紧不慢地道:“什么事情’是不是皇上又发生了什么事?” 
  那小太监走到云涟身边.弯下腰在云涟耳边低速了几句.云涟的脸色微微一变.随后不慌不忙地说道:“哀家知道了.你退下吧!好好照顾皇上。” 
  “是.奴才遵旨。”说罢.那前来通风报信的小太监也离开了大殿。 
  空旷的大殿内.再一次剩下云涟一个人.陪伴她只有那一张张僵硬微笑着的皮影.以及那如幽魂般飘荡的轻纱洪德二年一过.南方的梁王赫连恒临和商王赫连恒基相继起义.以武曌篡权为例.发表檄文《讨云太后》。二王召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逼近长安.要求云太后还政赫连家。 
  一个月后.北方安宁王苏贵妃之后赫连楚吉也紧接着起兵.十万大军由北压下,南北压迫长安,要求云太后还政赫连氏,并引咎谢罪,自我了断。 
  长安城内部.原本反对云涟的大臣开始罢朝.皇帝赫连楚离也不接见任何人.将太后云涟一个人孤正起来.使其单独面对压兵破境的困境。 
  这是一场皇帝与亲王里庄外合的阴谋.目的就是为了把云涟逼入绝境。这也是一场母子相残的悲案.是云涟在无可奈何之时种下的恶果。 
  三日后.云涟派出朝中三元武将各自领兵十万前去抵御起兵的三王.并下诏废除三藩。 
  就在云涟四面楚歌之时.安宁王赫连楚吉忽然调转兵力.转而攻向卫朝北部.并斩首七座域池太守.野心和目的连渐暴露出来。 
  三藩的不团结夸云涟找到了对付三藩的方法.洪德三年二月.梁王和商王的大军不敌.被迫退出一百里远。 
  大将军杜熙由北带兵逗南,碰巧遇上安宁王赫连楚吉的大军,两军交战,死伤无数。杜熙拿下赫连楚吉,当即将其斩首,以震云涟之威,同时向梁王和商王传达一个消息.叛乱即是死罪! 
  京城赫连楚离见兄长安宁王己亡.不愿坐以持毙等太后虚黜他.召集人手在长安域兵变.于洪德三年六月十五包围云涟所居的太宸殿。 
  烈日之下.黑压压的官兵将太宸殿困得水泄不通.十六岁的赫连楚离站在士兵前头,高声对里边喊道:“母后,儿臣己派兵将太宸殿包围,母后若再不还政.休怪儿臣不顾母子情分!” 
  太宸殿内无人应答.连平时打扫的下人也没有.仿佛一座死寂的宫殿。 
  赫连楚离又喊道:“母后.儿臣并不想做个不孝之人.只是母后多年来专政,逼死大哥,儿臣才不得不这么做的。母后若愿还政儿臣,儿臣还能保得母后不死。” 
  太宸殿内还是无人应答,房顶上飞过几只乌鸦,在酷热的烈日照射下,发出沙哑的嘶鸣。 
  赫连楚离的七千人在烈日下渐渐失去耐心.旁边一名猛将说道:“皇上.何必再等,冲入太宸殿,拿下太后和秦国大长夫人,到时候太后想不还政也不行。 
  听了这名猛将的说辞,其他的将领也纷纷庄和,说道:“不错,皇上贵为天子,就算是太后,也不能一直让天子暴晒在烈日之下。况且太后多年专政,牝鸡之晨,国法难容,皇上不杀她,己是顾念母子情谊。皇上这么做,己经仁至义尽.没有必要再等下去了。” 
  “对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