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八十五章、皇宫
陶思思美目盯着他,嘴角有些浅笑,道:“你义父要你取……当今皇上性命!”
连小虎呆了呆,道:“不会吧,他们是亲叔侄,皇上下旨不能伤其叔父性命,王爷两军阵前常利用这一点脱身,王爷怎么会要我取皇上性命。何况咱们起兵目的是清君侧。”
“那你为何不敢确认?”
“我……”连小虎说不下去了,他心里不是没有这种想法,只是觉得义父为人慷慨大气,不会使这般阴谋手段。但现在的连小虎,毕竟不是激情单纯的少年了。文刀的话,陶思思的寓意,战争的事实,他何尝不明白。朝廷革去齐、黄两人官职,燕军没罢战,因为交战双方都清楚,争来争去,只争一个,就是皇位,就是那只鼎。处于劣势的朱棣如何扭转不利局面,用这种非常手段是最简便有效的。自己一相情愿地认为叔侄间人伦亲情地想法在血淋淋地*面前只怕是幼稚。想明白了这种事实,连小虎长叹口气。
“你的病好清了?”陶思思问一句。
“我病中听说姑娘费了不少心,多谢。”
“你的记忆恢复了?”
连小虎摇摇头,心里一动,何不趁此刻摊开来说,道:“陶……姑娘,有件事想麻烦你。”他将樱花出走的留书掏出递给她。“内人带孩子走的匆忙,我因为失忆,不知该去哪里找她?陶姑娘知道吗?”
陶思思看罢信,美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半晌,连小虎给她看的浑身不自在,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难道因为樱花是倭人她们忌讳,但自己当真是不能不问。
“内人过去做过对不起风云堂的事,我只是想知道她现在的下落,如果有唐突的地方请包涵。”
陶思思仍是望着他。连小虎忽然不想再问下去,转身回来,心头郁郁不乐,何必低声下气去问。但是不问,妻儿在哪里?问谁都不好张口,张开嘴却碰个钉子。他坐在舱中生闷气,神仙帮一个婢女送来一封信,信是陶思思写的,说的是樱花在他怀里自尽的事,她猜想是樱花可能去了听月山庄。
连小虎拿着信笺,想起雪儿说的话,自己向陶思思求过婚,还拜过堂,现在虽然记不得了,也不该就妻子的事去问陶思思,陶思思心里会怎么想,一定想这个忘恩负义的人还有脸问我关于他老婆的事。
连小虎这样一想,感到万分羞惭,却也不好点破,不然两人如何见面,只有装做不知,让婢女转达了谢意。
北平来的信使又带来密旨,促连小虎行事。连小虎也不想再耽搁,这场叔侄纷争纠缠下去,诚如文刀所言,害的是百姓,害的是保家卫国的将士,白将性命送在内乱中。如果说两人中选择一人,自己自然效忠义父。此任务绝密,他只能一人去办。连小虎着手准备,联络宫中内线画出地图,仔细研究了地图,侍机动手。
大明建文四年二月的京城下了场大雪,平地积雪尺余。皇城内少了往年年关的热闹劲,只有高大地午门悬了一排排大红灯笼,在白茫茫雪景中晃晃地招摇一些喜气。
过了内五龙桥,是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文华、武英殿分列两侧。后宫是乾清宫、坤宁宫等宫殿。建文帝白日在谨身殿上朝,夜宿乾清宫。内线绘的地图很详尽,但宫墙巍峨高大,宫中保卫严密,初探皇宫,只看个大概,黑咕隆咚地宫殿无数,也分不清哪座是哪座,二探皇宫才基本上对照出来,却没撞见建文帝,不得不三探。
这夜下起了春雨,细密绵长,连小虎轻车熟路地直奔乾清宫,皇帝又不在。
连小虎有些心燥,今夜再找不到建文帝,已经很难向北平交代,从接到命令,将将两个月过去。大明平燕将军盛庸领数十万大军盘踞德州,大将平安、吴杰出真定,燕军不得不移军东出,形势危急。北平连下了两道密令,催促及早下手。
连小虎寻思此番夜深,不在寝宫,难道在御书房。飞檐走壁向这边过来,夜雨下,御书房果然明晃着烛光。。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百八十六章、兄弟
连小虎从檐上跳下,这里是游廊犄角,垫脚翻进廊里,就听屋中有哭声,忙凑眼去看。
地上一人,长身背影,叩头悲声道:“三军阵前,叛贼朱棣每逢兵穷势蹙之际,匹马招摇断后,背上黄绫手书:‘皇叔在此’三军辟易,莫敢加刃。众将士皆应皇上谕旨不得伤其性命,裹足不前。每每被其得脱。兵连祸结,何日能清?皇上,当断则断,勿因亲情所陷,误军国大事啊!”
他身旁一矮胖文官也哀声道:“军纪不可不明,败军之将不杀不足以肃军纪。今皇上赦免李景隆,臣恐将士委过,丧失斗志。臣请诛杀李景隆,以昭示天下平燕之决心。”
书案后是一憔悴青年,靠在扶手椅上,面色苍白,喃喃自语道:“你们勿逼朕,朕心要碎了。”
“皇上……”
建文帝大叫一声:“你们别再说了,速速募兵至京。”
“那……齐泰、黄子澄辞别吾主,即行赴各地募勤王之兵。吾皇保重。”两人洒泪退去。
连小虎没想到这一高一矮之人就是兴削藩举措,搅天下汹汹于一身的齐泰、黄子澄。
两人辞去后,书房里只有建文帝,自己只要闯进去,一掌就可以取了他的性命。
建文帝面色苍白暗淡,忽然起身,注视着墙上悬挂的两幅画像,跪了下去,哀声道:“爷爷,爹爹,你们告诉我,我该怎么办?”说着呜咽难止,伏地大哭起来。
连小虎犹豫了,没想到今上是这样一位瘦弱地年轻人。
“他们让我杀叔父,他们逼我杀叔父,可是我为什么要杀他?”建文帝摇着头扪心自问。
“爷爷,四叔是你的儿子;爹爹,四叔是你的亲弟弟;朱允文啊,四叔是你的亲叔父,我们为什么要骨肉相残呢!”
建文帝泣不成声,伏在地上双肩不停抽动。他语声至诚至痛,显然这些心念已经折磨他很久了。
“爹爹你死了,妈妈也死了,四叔他带着我,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就是我的爹爹。爷爷,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期望,四叔他要来,我……就让他,我们……是亲骨肉,我……不想自相残杀!”
好半晌,建文帝挺起腰杆,他神情平静许多,跪在地下盯着两幅画像发呆,一时眼角又淌下泪来,不知在想什么。
连小虎一咬牙,准备破门而入。这个年轻的皇帝虽然看起来是那么孱弱那么可怜,可不幸的是他坐的宝位,有人要争!牺牲他一个,或许能挽救大明无数的百姓和将士!谁叫他这么软弱又碰上我呢。
连小虎内心中不愿杀一个手无寸铁之人,但为了天下纷争平息的念想,让他起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杀心,正要行动一只柔软的素手却握住他手腕。
“你不能杀他!”
第二百八十七章、记忆
一个声音极低道,身后暗影里立着一人。连小虎一惊,那人又低声道:“跟我来。”此人不声张,恐非宫中护卫,难道另有隐情。这个失忆搞的连小虎已对自己的判断能力产生了怀疑,所以略一思忖,连小虎跟着那人退了出来。
一路曲曲折折,那人竟来到明珠楼下。
天时已经蒙蒙亮,雨丝在晨风中飘飞,象织出的丝线,挂起的彩锦。
那人摘下蒙面巾,徐徐清风吹起她的长发。
“陶帮主?”
陶思思一双秀目亮晶晶地盯着他。
“你跟着我到皇宫?”
陶思思点点头,捋捋额前发丝,道:“你不能杀他,建文帝是你的结拜兄弟。”
“什么?又来了!”连小虎不禁大叫起来。搞来搞去,怎么和当今皇帝也成了结拜兄弟。
“怎么会是这样?我到底还有多少过去,为什么你们说的,我一点记忆,或是哪怕一点感觉也没有,是不是一切都弄错了,我不是连小虎!”连小虎挥舞着双手大喊。
陶思思见他如此激动,垂下眼帘,贝齿咬着樱唇,半晌道:“我领你到一个去处,不知能不能唤起你的一些记忆。”
两人乘马向城南过来,迤俪来到一座粉墙青瓦的府第。连小虎一看,门匾上是“连府”两字。他心里一动,此时十分敏感,张嘴道:“这……”
陶思思道:“别问,你感觉一下吧。”
一个老苍头开门,看到陶思思笑了,他接了两人的蓑衣。
连小虎只管往里进,陶思思跟在身后也不说话。看着连小虎背影,心头涌出万千柔情,多么希望他能恢复记忆,不管以后怎样,也可以铭记两人那段共同的过去。
连小虎漫无目的地走着,象在陌生人家做客。经过月门是后花园,天空依然绵绵细雨,两人去了雨具,寒雨湿衣。
连小虎在月门处停住脚,向杏林走去。穿过雨幕,飘来稚嫩的童声:“清明时节雨纷纷……”
杏花雨中娇艳地绽开。
“路上行人欲断魂……”童声从杏林中传出。
连小虎若有所思地走进林子,满目雪白的杏花,花瓣上挂着雨滴,犹如美人泪。雨丝细密,转眼间将两人衣衫打湿,但谁都没有躲雨的意思。
“借问酒家何处有?”一个头戴小斗笠地小姑娘从林中过来,身穿碎花红衫,不过四五岁,两只黑黑的大眼一眨一眨的,白白粉粉地小脸,十分秀气可爱。“牧童遥指杏花村。”小姑娘背完诗句,看到他们,似吓了一跳,小手捂住嘴巴,黑黑眼珠惊奇地望着连小虎。
连小虎双目热泪盈眶,此情此景,触动了他心灵中无比心痛的伤痕,不禁将一枝杏花掐下,摘下一朵,插在小姑娘鬓边。
小姑娘愣着,连小虎蹲下身来,抚摩着她的小脸,喃喃道:“妮妮,你还好吧?”
妮妮有些害怕,跑到陶思思身前,拉着陶思思手道:“大妈,他是谁?他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陶思思泪流满面,将妮妮抱起。连小虎疾步向林中走去。
一座孤零零地院落,黑色的挽联,白色的素幔,惨白的烛光晃映,灵台正中“连门苏氏小玉”的牌位刺目。
连小虎呆呆注视,热泪滚落,不禁跪在灵前。一幕幕,一景景,走马灯般奔来眼底。他就那么跪着,眼望着灵牌,一动不动,神思游荡,从晨至暮,等他醒来,身周风云堂众兄弟姐妹一张张熟悉地面孔,一段段生死血战的兄弟情,连小虎和众兄弟姐妹深深拥抱。
第二百八十八章、短痛
连小虎记忆恢复,众人自是欢喜,雪儿道:“大哥,我以为你永远记不得我们了。”
连小虎感慨道:“过去前世种种我记起来了,这中间傻子一样和众家兄弟相对不识的荒唐举动,众家兄弟、诸位姐妹,我跟你们道歉了。”
小浪子道:“道歉就行了吗?刘家口的时候你还冒充小鬼子跟咱家斗了一场,行师兄,是不是,咱们不能饶他。”
雪儿嗔道:“你别添乱。连大哥是因为和倭寇海战受伤才丧失记忆的,他不仅无过,而且有功。”
段小云也道:“就是的,就你喜欢惹事。”
小浪子气的瞪眼,段小云道:“你再瞪我,我告诉雪儿姐姐。”
小浪子立刻蔫了,段小云得意地点点头。众人都笑起来,雪儿闹的飞霞上脸。
连小虎忙道:“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