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6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56益州捷报
  &人都给我带进来!”



  中军大帐里,庞统坐在上首位置,冲着帐外大声喊了一声。



  庞统的声音刚刚落下,被五花大绑的张飞、法正、李严、刘贤等人便被人推进了大帐里面。



  &下!”



  士兵冲张飞、法正、李严、刘贤等人都吼叫了一声,但是他们却没有任何动弹,依然站立在那里,没有一点下跪的意思,士兵们便强行将这些人全部按倒在地上,跪在了庞统的面前。



  马超、徐晃、马岱、庞德等人都站立在大帐内的两侧,张飞的目光快速的扫视了一圈,最后将目光落在了马超的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懊悔。



  在遭遇到伏兵的那一霎那,张飞便意识到了情况的不对,也意识到了自己很有可能落入了一个蓄谋已久的圈套里面,当他看到马超出现的那一刻,他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但是面对汉军的层层包围,以及吹古拉朽的攻势,张飞显得很是无奈,本想带领亲兵杀出一条血路,却被马超一箭射中了座下的战马,将他从马背上掀翻了下来,等到他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无数条长枪已经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他本人就这样被俘虏了。



  法正、李严、刘贤也在混乱中被俘虏,最后全部汇聚在一起,带到了这里。



  &贼张飞,你公然抗击大汉天军,今日被俘,可有什么话要说吗?”庞统问道。



  张飞冷哼了一声,朗声说道:“既然已经被俘,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我张飞要是皱一下眉头。我就不叫张飞!我只是恨自己。太过轻易相信别人了,以至于才有此败!”



  庞统也没有多话,只是摆了摆手,冲门外的人喊道:“推出去,将张飞斩首示众,将其首级悬挂辕门外,以儆效尤,三日后传首京城!”



  张飞早就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也知道自己一旦失败,必然会遭受到如此下场,他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冷笑了一声,便站起了身子,从容走向帐外赴死。



  片刻之后,帐外负责斩首的士兵手起刀落,张飞的一颗人头便落在了地上,士兵捡起张飞那颗血淋淋的人头走进了大帐,向庞统展示了一下张飞的首级。



  法正、李严、刘贤等人见了。都是肝肠寸断,法正、刘贤更是嚎啕大哭。李严只是略微带些伤心而已。



  庞统道:“如今张飞已经伏法,尔等都是有才华的人,摄政王一向求贤若渴,如果你们有意投降的话,或许我可以推荐你们为官,你们自己思量一下,是愿意投降,还是和张飞一起赴死?”



  法正、刘贤二人齐声道:“主公一向待我等不薄,如今主公已死,我们活在这个世上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求一死而已。”



  庞统见李严没有表态,便问道:“李将军,你呢?”



  李严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说道:“我愿意投降,效忠摄政王!”



  法正、刘贤听后,都对李严投向了异样的眼光,但人各有志,他们也无需强求,只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而已。



  随后,庞统命人将法正、刘贤推出去斩首,和张飞的人头一起悬挂在辕门外,却把李严给松绑了。



  庞统道:“李将军,久闻你是川中名将,今日你投降我军,就当为我军做些事情,张飞虽然死了,但是剑阁还在张飞的部下手里,正所谓斩草除根,你就戴罪立功,带领旧部替我拿下剑阁吧!”



  李严点了点头,说道:“承蒙监军器重,李严定当不辱使命!”



  白水关一战,张飞的军队被杀死五千多人,其余人全部投降,庞统便将这批俘虏全部给了李严,让李严带领着这些俘虏去攻占剑阁。



  李严得了命令,二话不说,第二天天一亮便启程了,踏上了回去的道路。



  李严走后,徐晃担心的问道:“军师,李严真的会替我们拿下剑阁吗?”



  &飞已经穷途末路了,李严是个聪明人,绝对不会做傻事,他一定可以帮我们拿下剑阁的。”



  几天后,李严果真占领了剑阁,斩杀了孟达、关平、张苞等人,并且将张飞、关羽的家眷全部抓了起来,恭迎庞统等人进入。



  庞统率领大军进入剑阁后,下令将关羽、张飞、刘备的家眷全部斩杀,一个不留,然后便率领大军继续西进。



  这一次,西进的道路畅通无阻,三日后庞统率领马超、徐晃等三千人,先行抵达了成都城下,与车骑将军张辽等一行人胜利会师。



  至此,入川战役总算是以汉军的胜利而告终,庞统、张辽各自抒写捷报,传递京师。



  然而,南中的局势,却并未平静,张辽和庞统商议过后,决定让张辽带领马超、徐晃、庞德等人,前往支援南中,而庞统则和马岱、李通等人留守成都,负责安抚益州,而原有的益州官员,也尽数投降了汉军,黄权、王累、张松等人都被庞统委以重任,而这些人也都乐于为汉军效力。



  ……



  寒冬腊月,彭城四周早已经沉浸在一片白茫茫的积雪当中,天寒地冻,加上又临近年关,官道上罕有人迹。



  正午时分,官道上突然出现了一名骑兵,顶着风雪,冒着严寒,马不停蹄的朝着彭城赶去。



  这名骑士穿着的十分鲜艳,服饰也有别于军队,正是一名锦衣卫。



  这名锦衣卫一路狂奔,很快便来到了彭城的城门,彭城的城门白天的时候都是大开的,守城的士兵井然有序的站在两边,当他们看到锦衣卫骑马飞驰而来的时候,都纷纷避让,不敢阻拦。



  锦衣卫很快便进了城,直奔锦衣卫指挥使的住所,然后将一封捷报呈现给了锦衣卫指挥使徐盛。



  徐盛接到这份捷报后,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前往燕王府。



  燕王府里,身为燕王的张彦正在用膳,在他的身边还坐着一个人,此人就是迁都办事处的管事诸葛亮。



  这一个多月以来,诸葛亮一直在忙着迁都的事情,他事无巨细,凡事都亲力亲为,历时一个多月,终于拿出了一份很正式的迁都方案,其中涉及到官员的产业置换问题,诸葛亮也都一一列举了出来,今日这是他第一次以书面的形式向张彦报告。



  张彦看完诸葛亮的这份迁都报告后,对诸葛亮所完成的事情很是满意,欢喜之下,便留诸葛亮在府中用膳。



  午饭刚吃到一半,便见一个亲兵走到了张彦的身边,伏在张彦耳边小声说道:“启禀殿下,锦衣卫指挥使徐盛在外求见,说有要事禀告。”



  张彦自从成为燕王之后,寻常人要想见他一面,简直是很难,需要进行层层通报和审批,但唯独锦衣卫指挥使徐盛,有直接面见张彦的权力,可以不管张彦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可以直接来见张彦,无需预约。



  这是因为,徐盛所掌管的锦衣卫,是张彦的一个情报机构,所有的情报都由徐盛来掌握,所以张彦赋予给了徐盛这个特权,让他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顺利的见到自己,免得贻误了最佳时机。



  &他进来!”张彦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冲亲兵说道。



  亲兵点了点头,转身便走出去了,但很快又回来了,只是在他的身后,多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锦衣卫指挥使徐盛。



  徐盛进来的时候,见张彦坐在饭桌前面,面前摆满了酒菜,而且他也注意到,在张彦的身边,还坐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最近在彭城炙手可热的人物,是负责迁都办事处的诸葛亮。



  &禀殿下,益州捷报!”徐盛快步走到了张彦的身边,将一份捷报高高举起,亮在了张彦的面前。



  张彦听到“益州捷报”这四个字的时候,心中便是一惊,这件事,他等待的太久太久了,历时两个多月的入川战役,将在这份捷报中彻底结束!



  张彦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捷报,匆匆浏览完毕之后,呵呵笑道:“庞统、马超、徐晃果然没有让本王失望,张辽、甘宁、黄忠、魏延、文聘等人也表现的十分活跃……”



  不等张彦把话说完,他忽然抬起头望着徐盛,问道:“张飞的人头何在?”



  &禀殿下,张飞的人头还在路上,只是捷报先行传递到了。”徐盛急忙说道,“另外……另外……”



  &吞吞吐吐的,有什么话,尽管直说。”张彦道。



  徐盛“喏”了一声,又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然后递给了张彦,躬身说道:“这封信是和捷报一起送来的,也是关于益州的,请殿下过目!”



  张彦接过那封信,匆匆看完之后,本来洋溢着喜悦的脸上,顿时变得平静了起来,然后又从平静变成了忧虑。



  这封信是庞统写的,在落款处除了庞统一人之外,还有车骑将军张辽的签名,可以说,这封书信是两个人联名签署的,信中的内容是关于南中叛乱的事情。



  &中虽然偏远,但终究也是大汉的领土,我绝对不允许有人在这个时候恣意妄为!”张彦说这句话的时候,双眼一直紧紧的盯着徐盛,然后缓缓的说道,“传我命令,令车骑将军张辽为征南大都督,马超、徐晃、甘宁、黄忠、魏延、文聘、庞德等人皆归张辽调遣,务必集结所有兵力,平定南中叛乱!”(未完待续。。)
757王府问话
  燕王府的大厅里面,张彦打发走锦衣卫指挥使徐盛之后,便皱起了眉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益州刚刚平定,南中又出了事情,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天下太平啊!”



  坐在张彦身边的诸葛亮听完张彦的这一番感慨后,便急忙劝慰道:“殿下不必忧虑,如今天下大势已定,我大汉在殿下的治理下,已经渐渐从乱世中走了出来,百姓无不安居乐业,将士们也都骁勇善战,南中之地毕竟只是一小块疆域,又怎么能够抵挡的住我大汉的天威?”



  &虽如此,可这毕竟是战争,只要有战争,就会有死亡,如今大汉朝经过多年的战乱,人口锐减,有些地方早已经十室九空,人迹罕至,根据户部统计的人口,也只有汉灵帝时期的三成而已。战后恢复缓慢,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根本不可能恢复到那么多的人口,就算我大汉真正的统一了全国,可是今后的事情,却更加的复杂,如何使得这个王朝长盛不衰,一直是令人头疼的事情。”张彦道。



  诸葛亮道:“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今殿下的所作所为,都合乎情理,顺应民心,只要后继者一直沿着殿下的脚步走下去,想要一个长盛不衰的王朝,也不是没有可能。”



  张彦对诸葛亮的话感同身受,但是却没有表现出来,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关于平定南中之事。你可有什么建议吗?”



  诸葛亮想了片刻。这才回答道:“臣以为。南中乃夷汉杂居之地,其地域偏远,大汉稍微放松一点对南中的监管,可能当地就会生出乱子来。其实,夷人也好,汉人也罢,都是大汉的子民,只要大汉能够一视同仁。没有汉夷之分,或者针对性的在当地建立起一系列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他们,只要人心归附,南中自然而然的就会长治久安下去。”



  张彦点了点头,表示对诸葛亮的说法很是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